曹操为什么会和周瑜在赤壁开战?
曹操为什么会和周瑜在赤壁开战?
看过《赤壁》的朋友,一定记得曹操对着滔滔江水,踌躇满志的呼吼:我要拿下赤壁,攻陷柴桑。曹操在公元208年南下,有朋友认为,曹操志只在荆州,并没有打算再南下攻打孙吴。我以为这个思路有待商榷。
曹操是一个志在天下的枭雄,以曹操的实力,灭吕布,伐徐州,破袁绍,征乌丸,横行北方,无所顾忌。而河南和湖北接壤,一马平川,正是曹操步骑兵优势所在。如果曹操志不在孙吴,又何必那么辛苦的在玄武池日复一日的操练水军?
可以说,官渡之战后,曹操至少在心中,已经确认了自己乃是天下无敌手,之后几年,他消灭袁绍残部,北征乌桓,大胜而回,更是志骄意满,207年一整年,曹操都在为南下荆州和东吴作各方面的准备。
我可以确定,曹操决定在公元208年南下,一定也是打探过了,知道刘表病的不轻,大限将至,因此给刘表上演一场208年的第一场雪。结果,效果显著,刘表本就卧床不起,听到曹操南来的消息,那一吓不小,很快就“惊惧而亡”,刘表死了不打紧,关键是他没选好接班人。结果,尸骨未寒,荆州已经分成两派,客居的刘备和太子刘琦一伙,实力派蔡瑁和次子刘琮一伙。
所以,我一直佩服曹阿瞒南下的时间点,拿捏的太准了,直接整死刘表,分裂荆州势力,而结果曹阿瞒不废一枪一箭,就让刘琮吓破了胆,直接举起白旗投降。刘琮偷偷的投降,几乎要了在前线的刘皇叔的命。
刘皇叔那也不是凡夫俗子,也是志在四方的人物,屯兵荆州北方数年,广结人缘,深得民心,绝对不是在混日子。如曹阿瞒,刘皇叔这样的人,都可以给个绰号,“闲不住”,你看刘皇叔在荆州过了几年闲日子,他还不满意,喝了酒后,就感慨什么“髀生赘肉”,这种人,就是爱折腾,如果不让他们折腾,就等于在折腾他们。
因此,听到曹操南下,刘皇叔其实心里还是涌起了一阵阵莫名的兴奋,他在这之前,三顾草庐,招来孔明,已经把手下那帮五大三粗的汉子,练的行如风,站如松,正愁没有机会拉出去练练。
刘皇叔在前线做好战斗的准备,没想到,后方已经起火,我估计,刘皇叔之所以知道荆州之变,多半还是孔明的功劳,人毕竟和刘表一族是亲戚,家族中总有一些风声会传入他的耳朵。就好像,当年,要不是张良认得项伯,估计刘亭长,将殒命灞上,哪里还能有机会成为汉高祖?
当然,史书中没有这样说明,我们只能将这个功劳算在宋忠头上。刘备抓获宋忠,才知道刘琮已降,这一惊不小,这战根本没法打了,那快撤吧!
曹操南来,兵精马足,本想大干一战,没想到,竖子刘琮空有十万荆兵,却一枪未发,就举手投降,这自然是大好事,然而,却让曹操手痒痒的,前面说过了,像曹操刘备这样的人,你让他闲着,就是折腾他,与其被人折腾,不如主动折腾别人,因此,当阿瞒得到刘备南退的消息后。
亲点五千精锐中的精锐,日夜兼程,在当阳大破刘皇叔,几乎生擒这个卖草席的皇室后裔。当然,说生擒是有些夸张了,从种种迹象看,刘备南退江陵其实只是个幌子,皇叔的真正目的地,应该还是江夏。因为刘琦在江夏,只有联合刘琦的万余人马,才能和曹操周旋周旋。否则,就算江陵有粮有物资,又有何用,没有兵马守卫,不还是一场空?
不过,形势的凶险是不容置疑的,刘备也没想到曹阿瞒这么猴急,竟然日行三百里来追他,因此,措手不及,被弄得妻离子散,狼狈不堪,幸有关羽的水军准时接应,才顺利退到夏口。
击溃刘备后,荆州大局已定,一看时间,才短短的三个多月。
我想,这可能也是曹操荆州专案中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么顺,这么圆满,这么没有难度。于是,曹操立刻将跨江孙吴之事提上了日程表。
三国第一毒士贾文和有劝曹操,稍缓攻击,先将荆州整顿下,再攻东吴不迟。可是,阿瞒当时的心情,怎么听的进去?也是,你劝一个在赌场里,一整夜赢钱的人回去睡觉,他有心事去睡觉么?
趁热打铁,曹操挟迅速攻占荆州之威,震摄孙吴,我以为,本身并无问题。这一点上,只有两个问题,一是刘备在江夏,尚有抵抗的能力,二就是孙权不是刘琮。所以,曹操后来才会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只是,公元208年,曹操对孙权这个晚辈还是非常的不了解,他以为,一封恐吓信过去,孙权立刻会吓得双腿发软,乖乖的将江东双手奉上。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同一个时代,到底是只出一个英雄好:如寄奴刘裕,还是如三国,英雄辈出好。
我以为,从后人来看,还是英雄辈出的历史更精彩。
刘备是铁了心的要和曹操对抗到底,这时,刘备盼到了一个知音,孙权,孙仲谋也是铁了心的要和阿瞒对抗到底,这还没完,再加上一个周瑜,铁了心的要帮孙权和曹丞相作对到底,还没完,还有一个鲁肃,铁了心的要将孙刘两派拧成一股绳子和曹操对抗到底。
其实,有人和曹阿瞒对抗本身也没有问题,曹操一生碰到多少对手,都被他一一收拾,遗憾的是,这一次,和他对抗的这批人,一个比一个有才华,一个比一个有实力。曹丞相,终于碰到了劲敌。
然而,从形势上看,这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曹操南下时,已经准备了15-20万的人马,攻灭荆州的过程中,估计招降了5-7万人马,特别是荆州的水军,当时,在长江一线,曹丞相能调动的人马,我以为,不下20万,粮草辎重,更不是问题。
而孙刘联军,周瑜向孙权要5万,碧眼儿那手搓得,憋了半宿,只给了小乔的爱人3万人马,刘皇叔那边就更不济事了,据说,关羽有水军精甲万人,我是不信的。
孔明还是有些夸大其词,在当阳,被击溃的刘备,怎么可能还有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不下万人,这倒是可信的。因此,刘皇叔手上能调动,估计只有万余人,其中的精锐善战的,自然是关,张,赵统领的3--5千人。
也就是说,孙刘联军要用3.5万人对抗曹操的20万大军,这一战怎么打?因此,我到现在还不理解,曹操为何要在赤壁和周瑜决战。
曹操既然是一路追击刘备而来,为什么不把这个奄奄一息的刘草席整死算了,毛主席曾赋诗一首: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从这一点上看,曹操的水平和主席相比,就差了一大截。
实际上,刘皇叔当时的处境,一不可能按孔明所说,乘乱夺了襄阳,夺了也肯定守不住;退往江陵,其实也不妙,刘备手上的人马,是不足以守住江陵的,而荆州的士卒,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不可能尽力和刘皇叔共同御敌。
因此,我以为,刘备一开始就已经和孔明计划好了,假退江陵,真往夏口,会合刘琦。退往江陵的消息,曹操都知道,可见,是刘备故意放出的风声,另外,关羽率数千人,从水路出发,如果刘备一开始就要退往江陵,何必兵分两路?
但刘皇叔也没料到,曹丞相会玩命的追自己,因此,在当阳被曹军虎豹骑大破,狼狈退到夏口。这时,是刘备气虚最弱之时,按最常理的想法,就应该立刻水陆俱进,直逼江夏。彻底将刘备打残,我就不明白,曹丞相为什么有事没事这时给混血儿发了一封恐吓信,说什么要和“将军会猎与吴。”
原本孙权估计还在要不要助刘草席的问题上,纠结不定,这下可好了,恐吓信来了,混血儿没有选择了,只有联合刘备,壮大实力一条路了。
历史上很多事都很奇怪,近代那个天才的希特勒,也是在逢战必胜的情况下,将奄奄一息的邱吉尔放在一边,不亦乐乎的向苏联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结果陷入两线作战,不得解脱,直至饮弹自尽。
曹丞相如果先不发恐吓信,把孙权晾在一边,而是集中水陆大军,夹击夏口,我以为,刘备和刘琦的联军最多只能支持到209年春。纵然城破之时,刘备还能继续南退,但刘皇叔应该是彻底被打残了。
此时,曹操再发恐吓信给混血儿,我看混血儿在心态上就肯定不一样,毕竟,有一个刘皇叔这样名望既高,作战经验又丰富的人在身边作帮手,小孙权心理会稳定些,如果单兵作战,估计,小孙权会崩溃。
因此,我认为,在公元208年,曹操应该集中精锐人马,一鼓作气,先把刘备灭了,或者彻底打残,再发恐吓信给孙权,可能,还真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那也就没有赤壁之战的事了。
退一步,刘备未灭,而恐吓信也已经发了,混血儿愤怒了,周都督也风闻了,阿瞒色心大起,准备过了长江,就要把自己那如花似玉的娇妻锁进铜雀台,孙刘正式联盟。
我以为,就算是孙刘联军,也没有关系,你搞你的联盟,我按我的思路,曹军仍就是以攻击江夏为主策略,曹操一年前就已经在玄武池操练水军,本来,此时,襄阳已定,水军可以沿汉水南下,配合步骑兵,围攻江夏。
可是,翻看史书,还真找不出那些曾在玄武池加班加点操练的水军的影子,赤壁之战后,刘备还能派关羽沿汉水绕道曹仁的后方,企图断曹仁的后路,可以看出,汉水的控制权,一直没有在曹操手上。
曹操不控制汉水,也不重兵围困江夏,反而将主力集结在江陵,这就是诸葛村夫走的一步高棋,正因为这一步棋,直接将东吴拖进战局,从而导致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江陵是南郡治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刘备若真心想退守江陵,这是一件机密之事,如何能让曹操提前知道?
其实,大家若静下心来想,也就知道,刘备不可能退往江陵,刘琮已降,荆州刘琮派系几乎没有了战斗力,刘备纵然到了江陵,当时的情况,有几个荆州兵会帮刘备一起守城抵御曹军,我看,没有合伙把刘备和诸葛村夫绑见曹操,已经是刘备的万幸了。
当时,普天之下,刘备能暂且容身的地方,只有江夏。江夏若呆不下去,那个什么苍梧太守吴巨,据说与刘备有旧,可是,到底是什么人物,谁知道,也许,刘备穷途末路过去,还真会被这个有旧绑起来,送给曹丞相结好。
但是刘琦不会,刘表长子刘琦,和刘琮是死敌,刘琮他舅几次都想整死刘琦,这兄弟俩可谓有生死之仇,刘琮降,刘琦就不可能降;刘琦和刘备关系密切,也是时势使然,我想,刘琦叫刘备一声“干爹”,也没有什么问题;另外,当年,诸葛村夫为刘琦献计什么: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其实,已经在为刘备安排一个后方根据地了。
因此,刘备南撤,目的地绝对是江夏,而对外,大放烟雾,说要去江陵,曹操初时中计,一路急追而来,占领江陵后,曹操估计也反应过来,“吾中诸葛村夫计也。”
但曹操本就是一个爱面子的人,这应该是英雄人物的一个通病了。演义里写曹操中了反间计,斩杀蔡瑁张允后,自语道:“吾中计也。”但就是死不认错,推说: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这一段虽与史不符,但写的很传神。
曹操到了江陵之后,才知道,刘备已在江夏,如果此时再把大军调往江夏,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岂不是告诉别人,我曹丞相先前被刘备耍了一通?
因此,曹操不动声色,将错就错,就以江陵为轴心,拉开阵势,就因为这个策略,直接导致了孙吴的参战。孙吴依靠的是长江天险,占据了江陵,正在孙吴的上游,水军如果顺流而下,那不是势如破竹?
因此,刘草席在当阳兵败之时,混血儿还只是派鲁肃来探看探看,还没有下决心要跟阿瞒撕破脸,可是,曹操占据了江陵,混血儿那真是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战与降,他必须做出一个决定,否则,长江防线那么长,说不准曹军从哪个地方过江而来,东吴就真有灭顶之灾了。可见,刘草席和诸葛村夫假意让曹操知道江陵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是多么高明的一招,曹操一占据江陵,自然后勤辎重粮草,及大部分主力都集结在江陵。刘备在江夏就喘了一口气,这时,曹军如果能麻烦点,先不在长江上晃来晃去,而是水军从汉水南下,步骑兵向江夏集结,始终把刘备作为第一打击对象,估计,孙权还是会坐观成败,但是,曹操却选择主力沿长江顺流而下。
孙仲谋岂会坐以待毙,就算你不发恐吓信,我看,赤壁之战也不能不发生!
当然,以曹操当时的实力,从江陵南下,也未必不可,江陵之南,正是长沙,桂阳,武陵,零陵等郡,属荆州之地,这时,四郡全是无主孤魂,曹军若渡江而来,占据油江口,不出半年,四郡尽收囊中。
此时,水军也训练的差不多了,荆州的父老乡亲也感受到了曹丞相的恩德了,这时,再大军压境,水军在长江上和孙刘周旋,陆军兵分两路,一路从荆南四郡出发,袭扰东吴后方,一路从合肥挺进,佯攻建业,三路大军,同时行动,再不断派人到东吴游说,离间东吴群臣,我看虽有诸葛之智,公谨之才,也难于力挽狂澜了。
诚然,这样的策略需要固本培元,我以为,贾诩劝曹操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但时间点上,得花费半年到一年,而按曹操当时的心态,是一刻也等不了了。
他的水陆联军,声势浩大,从江陵顺流而下,终于和周瑜的吴军碰面,一战下来,就吃了败仗,本来,这时,曹操有必要反思下,东吴的战斗力很强,曹军应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果水军一时半会干不掉东吴,能不能换一种方法,比如主攻点还是放在江夏,但这时确实比较为难,因为,船只和水军都在长江里了,怎么绕开吴军攻击江夏?
当然,曹操根本没有这样想,反而负气而为,就在乌林扎寨囤营,恨不得一口吞了对岸赤壁的周瑜军队,纵使到了这一步,局势的主动权也还在曹操手中。
可是,曹操怎么会相信了黄盖的诈降,这一点,我还真是不理解,两军已经开战,江防非常严密,江南江北细作不易往来。黄盖能有那么容易,带着人和粮,前来投降?说到底,还是因为连续的胜利,把曹操冲昏了头,对别人的建议油盐不进,一意孤行。
因此,赤壁之战本不该发生。如果曹操把主力不是放在长江边上展开,而是从汉水而下,直取江夏,先废掉刘皇叔,再发恐吓信给孙权,效果就大不一样。就算孙权有魄力,收留了刘备,曹操也大可在江夏—夏口-- 樊口一线和孙刘联军决战,而不是在赤壁。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曹操和孙权都被刘皇叔摆了一道,正是假退江陵这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招,让刘皇叔和诸葛村夫安然的在江夏--樊口摆好板凳,一边喝酒一边兴高采烈的观看曹丞相和混血儿在长江上昏天黑地的撕杀。
有人说,赤壁之战,成就了周都督,绝对非也,赤壁之战,真正成就的人是刘皇叔,就因为这一战,让原本无立锥之地的刘皇叔在短短几年时间,势力翻倍的扩张。否则,在今天,我们谈三国,如果还有三国的话,只会说,一个卖草席的假冒的汉室后裔,在208年,被曹操灭掉,刘备瞬间沦落成为韩馥,刘岱,王匡之流,甚至历史地位连吕布,袁术都不如,而诸葛村夫,看来只能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可惜的是,以曹操的雄才,混血儿和周都督的大智,愣是到死没看出刘皇叔和诸葛孔明导演的这一出好戏。反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十年后,曹操挥师汉中,迫降张鲁后,司马宣王力谏趁刘草席新得蜀地,人心未稳之际,挥军攻入蜀地。曹操却发出: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复望蜀的感慨,没有继续向蜀地攻击,估计是赤壁的阴霾,仍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吧!
花儿同学- 帖子数 : 325
注册日期 : 14-04-29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