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中的印度志愿兵
德军中的印度志愿兵
前言
印度,别称婆罗多,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得名于印度河,在这以前称“天竺”或“身毒”。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在孔雀王朝和莫卧儿帝国时期也盛极一时。近代,印度衰落下去,18世纪后半叶起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由于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被誉为“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的努力由来已久,应该说是从来没有平息过,历史上就爆发过数次大规模起义,并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赢得了独立。然而就在独立的前夕,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复杂背景下,众多印度人卷入了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的巨大战争旋涡。其中的故事有很多,人们的看法也褒贬不一。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结局怎样,绝大多数印度人都怀有这样一个梦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让祖国赢得解放。
作为自己的殖民地,英国人在发布了一些美好的许诺后可以名正言顺地招募印度籍士兵参战,而轴心国在这方面则没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只得通过其他途径。第三帝国的宣传大师们成功地动员了上百万的欧洲人加入德军,面对欧洲以外的人力资源,他们也不会视而不见。因此,就出现了本文的主角,德军中的印度军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支鲜为人知的部队的来龙去脉。
意大利人的前车之鉴
终结英国在印度统治的运动在这个南亚国家独立前十年就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二战期间,轴心国也理所当然会拉拢各种反英势力,来加速取代这个老牌殖民主义帝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意大利人并不是第一次利用外籍人员,但是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拙劣表现使得大家都认为他们是初来乍到。1942年3月,一小队印度籍战俘被意大利军队召集到一起。1942年7月,“军人改编中心”(Raggruppamento Centri Militari)成立,这是一个招收外国军事人员的专职机构,招收对象包括前战俘、外国人员和居住在国外的意大利侨民,利用这些人的聪明才智参与战时工作和从事敌后活动。
军人改编中心编制(1942年5月)
司令部指挥官:马西莫·因夫雷亚(Massimo Invrea)参谋中校。
1. T中心,招收来自突尼斯的意大利人。
2. A中心,招收来自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的意大利人,加上阿拉伯和苏丹的前战俘。
3. I中心,招收来自印度和伊朗的意大利人,以及印度的前战俘。
军人改编中心一共网罗了1200名意大利人、400名印度人和200名阿拉伯人。1942年8月,该机构又重命名为“红箭团”(Red Arrows Group),这个名称的灵感来源于西班牙内战时期意大利志愿兵组成的“黑箭师”(Black Arrows Division),下辖的三个中心也重新分配了任务。
红箭团战斗序列(1942年10月底):
指挥部
1. T中心,突尼斯袭击营。
2. A中心,意大利-阿拉伯团。
3. I中心,自由印度营。
自由印度营由印度前战俘和先前居住在印度和伊朗的意大利人组成。印度营士兵穿着标准的意大利军服,不过头上戴的不是军帽,而是绑的穆斯林头巾。他们的意大利款“撒哈拉”式制服领章上有三道分别为橙、白、绿色的垂直条纹,这三种颜色是印度的象征,也代表印度国大党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红箭团计划将这些人派往敌后作战,使用地面渗透、潜艇运输或伞降等各种方式。最后一种方式导致了自由印度营伞降排的诞生,指挥官为达尼洛·帕斯托尔博尼中尉(Danilo Pastorboni),其成员被送到位于塔尔琴尼亚(Tarquinia)的意大利伞兵学校训练。伞降排的成员左臂上佩戴着黄色的伞兵专用臂章,并且通过领章上是否有星来代表意大利人和非意大利人。
1942年10月底自由印度营战斗序列:
1. 印度步枪连(摩托化)。
2. 印度机枪连(摩托化)。
3. 印度伞降排。
4. 海外意大利人排。
然而,意大利人在训练自由印度营的同时却始终对其忠诚度怀有质疑,这种担忧随着1942年11月轴心国在阿拉曼的失败变成了现实,印度人部队中爆发了兵变。整个自由印度营被解散,原来来自战俘营的成员回到了老地方。这种结果让意大利人对招募印度士兵的行动非常失望,但是他们的德国伙伴却没有气馁。德国军队招聘印度人的历史更早,而且他们具有地中海边的盟友不具备的优势和手腕。
德国印度军团的由来
在近代的北非、中东和南亚的广大地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早就存在,可谓积怨已久,民族独立运动正呈现燎原之势,德国人也早就了解这些情况。作为一种大的发展方向,反殖民主义(对这些地区而言就是反对英国)的意识正越来越高涨,尤其是在知识分子和下层人民中间。只有那些从英国的殖民主义占领下获利的少数人,才会希望保持现状。1942年夏天,当东线的德军推进至高加索,隆美尔元帅的非洲军团打到阿拉曼的时候,处于这两支部队之间的伊拉克和伊朗国内就充斥着一种从英国人枷锁下被“解放”的希望。这种独立情绪不仅在伊拉克、伊朗、巴勒斯坦非常普遍,即使是在有“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的印度也很盛行,而且时间可以追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很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和同盟国都曾花费了巨大的努力发展由来自北非、中东和更远亚洲地区人员组成的部队。同盟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在战争期间他们控制了这些地区。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德国也一直试图组建来自这些地区的军队,但却遇到许多困难。首先他们并没有到达伊拉克、伊朗、巴勒斯坦、印度和其他中东地区,而在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地的征兵工作收效甚微。其次,开始时期政治上的不重视也耽搁了招募非洲、中东和远东地区新兵的工作,德国在战争初期的胜利让他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不屑于外国军队。再次,盟军在北非的胜利终结了德国人纠正其早期错误的机会,此时他们招募训练当地人武装的工作才刚刚开始。1943年5月整个北部非洲都已经掌握在盟军手里,当时德军仅仅组成了几个阿拉伯人营在训练,这些人都随着轴心国在突尼斯的崩溃而成为了俘虏。然而当北非战事接近尾声之际,在纳粹德国本土则成立了一支由印度人和穆斯林组成的部队,这就是印度军团。招聘印度人的工作,德国人把重点锁定为在北非获得的大量印度籍战俘身上,部队早在1941年即开始酝酿,经过了1年多时间才初步成形。在此期间德国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永远也到不了印度,因此计划将这些印度士兵作为以后攻入这个国家的先头部队。
除开大的背景,德国人还有一张“王牌”,一位核心人物。如同比利时人拥有迭格雷勒(Degrelle),苏联叛军拥有弗拉索夫(Vlasov),这个印度人“领袖”就是苏巴斯·钱德拉·鲍斯(Subhas Chandra Bose),一位来自加尔各答(Calcutta,印度重要港市)的律师。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当中,鲍斯是和圣雄甘地(Mahatma Ghandi)齐名的重要角色,他曾经担任印度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的主席。在印度必须独立这点上,鲍斯的思想同圣雄甘地一致,但是在其他很多领域却不甚相同。甘地希望通过非暴力的途径达到印度独立,鲍斯却乐于拿起武器来达到他的梦想。在这点上他的风格类似于耶路撒冷的穆夫提(Mufti),后者是一个倍受尊敬的穆斯林领袖,他们两人都不信奉纳粹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但是都不约而同地寄希望于轴心国的胜利。由于长期从事于印度的独立事业,鲍斯在印度人民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阿拉伯世界有句古老的谚语,“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因此在当时的复杂国际背景和共同信念的驱使下,这位印度的著名领袖以及一些其他势力的领导人都将这句谚语付诸实践,看到了英德之间的战争状态正是印度摆脱“日不落帝国”压榨的“好机会”。
1941年,鲍斯在经过一番艰苦跋涉之后,由印度到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Kabul),随后转道苏联来到柏林。鲍斯立即取得了德国方面尤其是国防军的大力支援,最高统帅部给他提供了场所、资金等帮助,其反对大英帝国的机构迅速扩大,并且得到希特勒的授意宣称自己为印度“流亡政府”的领导人。鲍斯很快就创办了一家专门面向欧洲印度人的印度语报纸,不久又开设了“自由印度广播电台”,广播对象不仅是在欧洲的印度人和阿拉伯人,还包括北非和中东地区。他的主旨很明确:无限放大英国殖民统治的弊端,宣扬轴心国胜利的意义。对那些长期被压迫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他的言论非常动听。不过鲍斯并不满足于将反英仅仅局限在广播和报纸上进行口舌之争,很早以前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就计划成立一支“印度解放军”(Indian liberation army)。其实在鲍斯踏上德国土地之前国防军已经开始了招募印度籍士兵的工作。1940年,德国的特务机关开始招募印度志愿者进入他们的特种部队——勃兰登堡突击队(Brandenburg)。这些早期的志愿者都是有钱人的子弟或者是在德国留学的印度大学生。“印度解放军”的招募工作在1941年9月正式开始,最初的人员也主要是印度大学生、商人和英国统治下的流亡人士。
在德国大学招募新兵的工作被证明是一个笑柄:仅仅招到了十个人。再加上之前的五个战俘,这就是鲍斯最初开设报纸和广播的时候队伍达到的规模。虽然德国一贯以日尔曼优等民族自居,但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犹太人和不列颠帝国的霸权,他们也需要将其他的非德国人团结在万字旗下。“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这句谚语已经成为了鲍斯等人心目中的金科玉律,不管是在战争期间还是战后都为之而奋斗。鲍斯很快改变了策略,将目光投向了德国境内的大量印度战俘。
印度军团的形成
早在1941年4月,隆美尔率领的德国非洲军团在利比亚抓获了很多俘虏,其中包括大量英国第3摩托化旅的印度籍士兵。5月15日,一名德军少校被派遣到战俘营用英语进行策反宣传,4天以后,27名德军军官来到柏林的安娜堡(Annaberg),开始为印度战俘建立一个特殊的营地。1941年12月的一天,鲍斯来到了位于安娜堡的战俘营,这里关押着大约10000名印度籍战俘,之前他们听说自己将毫无障碍地回到印度,并且对印度人可以在德国自由旅行感到不可思议。这些人对鲍斯的出现十分惊讶,根本没想到在德国可以看见自己国家曾经的领导人,后者也正好宣传他的思想,鼓吹轴心国战胜英国后的美好前景。鲍斯指出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将随着德国的胜利而终结,印度人对自己的国家责任就是对纳粹主义的责任,因此要联合德国人战斗。他还强调,印度以及印度人民只不过是英国人发财的工具而已,现在这么多人被抛弃在德国战俘营里无人问津,而还有许多印度人为了维护英国的压迫和统治而抛洒热血。他的演说带有浓重的国家社会主义色彩,打动了很多战俘的心。当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他赢得了上百名新的志愿者。鲍斯后来在靠近弗兰肯堡(Frankenberg)的一座战俘营中又争取到了600名志愿者,因此在1942年8月,总共有700多名印度籍志愿人员被安置到德累斯顿(Dresden)附近新设立的一所训练营中,德军印度部队已经初具雏形。
8月26日,这些人员正式整编成为德军“自由印度军团”,并在柯尼希斯布吕克(Konigsbruck)的成立仪式上进行了宣誓效忠。他们装备德式钢盔,冬装为国防军原野灰色制服,夏装为德国或意大利样式的黄褐色热带制服,军团中那些锡克教徒被允许佩戴穆斯林头巾来代替平常样式的野战帽。每个成员的右臂上都佩戴有标志性的盾形臂章——代表印度的橙、白、绿三色底色上面有一只跳跃的猛虎,臂章上部还有一段白底的小框,里面写着“自由印度”。鲍斯在1942年还亲自设立了几款奖章,包含数个等级,军团里的印度人和德国人都有资格获得,后来差不多一半的人员都获得了一枚或一枚以上的这类奖章。
印度军团旗帜
德国方面计划用于指挥这支部队的官方语言是印度斯坦语,但是很多成员都是来自不说这种语言的区域。印度次大陆上存在若干种语言,要找到都能说这些语言的人是不可能的。不过幸好这些人大部分能听懂英语,德国人不得不使用蹩脚的英语同他们交流。因此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1942年7月派来的一个英语翻译弗兰克·切特温德·贝克尔(Frank Chetwynd Becker)就出生在伦敦,他母亲是养成了纯正不列颠传统的英国人,父亲却是一个德国人。除了交流上的问题,德国人还缺乏对印度文化和习俗的了解,这些都使得军团的纪律性十分成问题,这种低迷的士气后来导致了该团士兵向军团最热心的成员之一穆罕默德·易卜拉欣中士(Mohammed Ibrahim)开枪射击,原因是他抛弃了一些印度人的传统。
国防军总参谋部很重视印度军团的作用,其如意算盘是这样的:让他们随同轴心国部队穿过高加索和伊朗,和从缅甸方向而来的日本军队在印度会师,终结英国在南亚次大陆的统治。1942年8月底,德国人曾向鲍斯展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方案,计划将一些人员空投到印度发起一次反英起义。国防军继续在印度战俘当中招聘“勃兰登堡突击队”队员执行特殊任务,入选人员将和印度军团一道进入位于梅瑟瑞茨(Meseritz)的一座训练营。
印度军团最初下辖两个营,每个营由五个连组成。之后又不断有新的志愿人员添加进来,其中包括一些德国士兵和军官,到1942年底的时候它的规模已经超过2000人。即使按照1943年的标准,印度军团的装备情况都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两年以后,当第三帝国行将就木,希特勒开始搜刮德国最后的资源的时候,他也忍不住抱怨印度军团的装备过剩。印度人占用了精良的德制武器,而且平均下来每人不止一件,另一方面德国人的部队则装备着一战期间或者外国军队使用过的二手武器。1942年12月时军团的战斗序列如下:第1营(第1连-第5连),第2营(第6连-第8连),其中第4连是冲锋枪连,第5连是重武器连(装备1门75毫米步兵炮,1门50毫米反坦克炮,1个工兵排),其他每个步枪连装备2门120毫米迫击炮和4具缴获的美制“巴祖卡”火箭筒(bazooka)。
但是当历史的年轮跨入1943年的时候一切已经时过境迁,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世界大部分都还在英国的控制之下。鲍斯感觉在德国已经看不见出路,他选择了到更有希望投入战斗的地方——亚洲。1943年2月3日,这位军团的创建者抛弃了他的同胞们,乘坐潜艇前往日本控制的地盘去了(另外有少数军团成员乘坐中立国商船到了东方继续追随鲍斯)。群龙无首的印度军团此时没有如鸟兽散,因为此时的德国需要为这场巨大的消耗战做更多的储备,而印度军团似乎正好是一个合适的筹码。此时全团有印度教士兵1503人、锡克教士兵516人、穆斯林士兵497人,其他国家人员77人,总共2593人。1943年4月,战俘营又送来了907名志愿者,全团达到了3500人,这个规模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旅。
1943年4月13日,库尔特·克拉佩中校(Kurt Krappe)被正式任命为印度军团指挥官。然后这两个加强步兵营被派往荷兰的贝弗洛(Beverloo),加入了第16空军野战师的行列,担任起守卫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的任务。在此期间军团经历了第一次严重的危机——内部爆发了叛乱。第1营第3连由170人组成,其中许多人不愿意转移到荷兰,理由是“要回印度”。此时德国人考虑的是当务之急而不是印度人的士气,这些人后来被德军逮捕送上法庭,原本是判决枪毙,后来出于安抚考虑,改为遣送回战俘营。5月5日,该团的第1和第2营接受了第88军军长汉斯·莱因哈德将军(Hans Reinhardt)的检阅。
尽管最初是出于宣传的目的,印度军团还是按照德国正规军的编制来组建的,1943年7月7日,印度军团获得了第950(印度)步兵团的番号(长期以来该团只是一支预备役部队,所以没有团部而是代之以训练管理人员),后来人们也叫做它“跃虎军团”。最后一个称呼的来历归因于该团与众不同的臂章——在代表印度的背景底色上有一只跳跃的老虎,臂章顶部小框中还绣有“自由印度”字样。第950团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德国模式的标准步兵团,由三个营组成,每营下辖四个连,1943年7月14日接受了西线德军总司令伦德施泰特陆军元帅的检阅。9月9日,部队奉命转移到法国,于是950团来到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地区(Bordeaux)加入了第344步兵师,防守比斯开湾沿岸的大西洋壁垒。转移工作本应在9月17日完成,第2营由于装备问题直到10月7日才抵达,不过其指挥部按时到达了蒙塔略特(Montalivet)。不久以后第159步兵师取代了第344步兵师在波尔多周围比斯开湾沿岸的防务,印度军团也转为隶属这个师,并在这个区域一直呆到1944年夏天德军撤退时为止。1943年底,战斗序列如下:
第950步兵团(自由印度军团1943-1944年)序列
指挥官库尔特·克拉佩中校(Kurt Krappe,后来升任上校)
1943年4月27日训练和补给人员全部到位,1943年7月7日第950团命名。
第1营:第1-4步兵连。
第2营:第5-8步兵连。
第3营:第9-12步兵连。
第13步兵炮连:6门75毫米IG-18型步兵炮。
第14反坦克连:6门反坦克炮。
第15工兵连,
“特殊”连,实际上就是一个刑事连。
虽然并不看好印度人的战斗力,但面子工作还是要做到位的,德国的宣传机构就一直试图破坏盟国同阿拉伯和印度世界的关系。抱有这种目的,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要派印度军团去对付法国的反德游击队了(这种局面出现在1944年盟军登陆前后以及印度军团从法国南部撤退的时候)。讽刺的是,法国人想摆脱德国占领者,正如同多数印度人想摆脱英国占领者一样。最初军团所有的军官都是德国人,1943年10月起一些老资格的印度籍军士补充了进来,因此开始出现印度军官。整个团只实现了部分摩托化,装备81辆汽车和700匹马,从后来称其为装甲掷弹兵团来看也反映了半摩托化的状况。军团里面大约三分之二为印度教徒,另外三分之一为穆斯林。和英国的印度籍部队不同,德军中的印度军团是将不同地区和信仰的人融合在一起:穆斯林、印度教徒、锡克教徒,贾特人(旁遮普地区)、拉其普特人(印度北部)、马拉地人(印度中西部)和加尔瓦里人。他们在一起同甘共苦,摈弃了所有门第和种姓的束缚,这种景象在印度以及英联邦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1943年末,印度籍的穆斯林希望加入党卫军第13山地师,该师由波斯尼亚的穆斯林组成,也就是著名的“圣刀”师(Handschar)。希姆莱非常热衷于组建类似的穆斯林部队,但是党卫军总参谋部的头子戈特洛布·贝格尔上将(Gottlob Berger)在一次会谈中提醒他——印度穆斯林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印度人,然而波斯尼亚穆斯林是欧洲人。最后这个设想只有不了了之,但这丝毫不影响希姆莱在第二年直接将整个印度军团纳入党卫军王国,这是后话。
1944年初,第950团迎来一次名义上的整编,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军团轰轰烈烈地归入了“印度国民军”(Indian National Army)的行列。印度国民军是鲍斯在日本人支持下成立的“自由印度流亡政府”领导下的军队,规模比德军中的印度军团大得多,但这次变动明显是为了提高印度志愿兵们的士气而没有其他实质效果,因为此时的局势已经表明轴心国即将输掉整场战争。德军宣传机构拍摄了很多穿着德军军装的印度志愿兵照片,不过光凭一些照片并不能使普通印度兵相信德国人可以帮他们的国家脱离英国的统治,只能起到有限的稳定军心的效果。1944年的时候,印度国民军正同英军在缅甸作战,印度军团却没办法参加进去。德国在各条战线上都在节节败退,所以整个印度军团只有乖乖地呆在欧洲,想通过潜艇运输兵力的想法也完全不切实际。对德国而言,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要解散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简直不可想象,面对盟军在西线日益临近的大规模登陆,德国人需要把在法国的每一个可用之人都投入到“大西洋壁垒”的防御中。
印度军团的作用
对第950团的官兵而言,1944年的春天是安宁祥和的。不过到1944年5月初发生了一件事情,该团第9连要求调到意大利前线,令人惊讶的是团长库尔特·克拉佩中校同意了这次调动。第9连是军团里面公认的最具战斗力的连队,由一位印度军官和两位德国军官率领,其中印度的贾斯万特·辛格·宾德拉少尉(Jaswant Singh Bindra)担任连长。全连一共有199人,差不多是1944年时德军一线连队规模的两倍。1944年5月26日,第9连翻越了马伊拉山(Mailla),然后抵达佩斯卡拉(Pescara,意大利东部港市)加入了第433步兵师278团的燧发枪手营。
第9连面对的是英国人和波兰人组成的盟军部队。连长宾德拉一开始的目的就很明确,同英国和印度的军队作战。在1944年5月底和整个6月,他的连队如愿以偿地同印度第4和第8师作战。之后他们从前线撤了下来从事“哥特防线”(Gothic Line)区域的反游击战。在这些行动期间,该连没有人员损失。7月,他们一路撤退到佩扎罗(Pesaro)、里米尼(Rimini)以南、拉斯培西亚(La Spezia),1944年秋天呆在拉文纳(Ravenna)以确保拉文纳-费拉拉(Ferrara)公路的安全,直到1945年4月战线崩溃。在最后的一个月里,第9连有大约10名印度士兵在盟军一次猛烈的炮火打击下受伤。之后该连被追赶的盟军截断了去路,全连投降。
相比之下戍守在法国的印度志愿兵日子就好过得多,1944年4月的时候,隆美尔元帅视察了这支部队,不知道那些印度人面对俘虏自己的“沙漠之狐”会是什么感觉。隆美尔允许印度军官和军士可以携带眷属,还允许他们到巴黎等地参观,结果在盟军登陆之前他们的不少时间是在法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度过的。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们就进行那些对普通男人而言很重要的事情——旅游观光、喝酒和找女人。战后的法国杂志甚至刊登过印度士兵和一些其他部门的女文职人员在法国鬼混的照片。随着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印度军团在法国花天酒地的好日子也结束了。在英国方面的授意下,法国反德游击队员(Maquisards)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行动,波尔多地区也不例外。6月间,第一个印度人在反游击作战中阵亡:阿里汗少尉(Ali Khan)在巷战中被打死,同伴们为他举行了庄严的军葬礼。
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事件之后,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开始全面负责军队的补充工作,这使得他拥有巨大的权力将所有的外籍军团都收归入他的党卫军王国当中。1944年8月8日,印度军团并入了武装党卫军的行列。同德军中的哥萨克部队一样,这只是一个表面文章。德国方面曾经打算将中间的德军人员抽调出来,但考虑到他们所起的基干作用而没有实施,因为害怕危及部队士气和导致失控。反之,一些党卫军军官加入了印度军团的行列,海因茨·贝特灵准将(Heinz Bertling)成为其新任指挥官。尽管脱离了国防军,印度军团依旧使用原来的制服和军衔,直到1945年才有证据显示他们开始使用党卫军样式的右领章——在黑底的织物上面绣有一个银色的虎头。
盟军登陆的最初2个月里,印度军团依旧呆在法国,主要从事反游击作战。但是随着诺曼底桥头堡的突破和盟军在法国南部的登陆,印度军团有被合围的危险。1944年8月15日,印度军团接到了从法国撤退的命令,在夜晚穿越吕济(Luzy)的过程中遭遇游击队袭击,出现了更多的人员伤亡,之后他们抵达了法国东部城市第戎(Dijon)。从波尔多开始撤退到抵达集结地第戎期间,一共有40名印度人死于法国游击队之手,还有上百人被俘。很快,戴高乐将军(DeGaulle)领导的自由法国军队在1944年9月初也抵达了第戎。更糟的是,撤退期间有大约250名印度志愿兵被法国游击队俘获。印度人的士气一直很低,他们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一旦被俘后会是什么结果——盟军将他们视为印度的叛变者,尤其落入法国游击队手里往往是致命的——250名俘虏有29人被直接枪毙,剩下的交给英国人处治。
穿越阿尔萨斯(Alsace)以后,印度军团进入了德国本土的霍伊堡(Heuberg)。当各条战线的德军在这个最后的冬天为帝国的存亡苦苦战斗的时候,印度军团却在德国百姓家中安稳地度过了1944年的圣诞节。德国人一直认为印度军团战斗力非常低下,这也和他们没什么机会参加残酷的战斗有关。下面是一份1945年3月6日该团的军官花名册:
指挥官:
党卫军上校库尔特·克拉佩,1899年7月15日出生,1943年4月13日到职(贝特灵准将在1945年3月时已经调走,克拉佩重新调回,这里显示的是他首次到任的时间,编者注)。
副官党卫军中尉赫尔穆特·施塔克(Hellmuth Starcke),1905年10月28日出生,1942年10月1日到职。
第1营营长:阿道夫·沙尔瓦切特尔上尉(Adolf Scharwachter),1914年12月3日出生,1944年2月1日到职。
第2营营长:卡尔·哈默尔上尉(Karl Hamerl),1917年10月24日出生,1944年12月1日到职。
第3营营长:汉斯·库切尔上尉(Hans Kutscher),1911年12月14日出生,1944年8月1日到职。
预备营营长:提奥多尔·格洛丁格上尉(Theodor Glodig),1895年5月27日出生,1940年11月22日到职。
军团的结局
党卫军印度军团在1944年秋天以后就很少被人们关注,直到1945年3月23日它才又出现在希特勒总部的一次谈话中,这时距离欧洲战场终结已经只有6个星期了。1945年3月23日元首会议的记录是未遭焚毁并且仍然保持得相当完整的最后一次记录。从这个记录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出纳粹党元首的癫狂心理状态和他在大厦将倾的时刻只注意鸡毛蒜皮琐事的情形。他花了大半个小时讨论戈培尔提出的用穿过柏林动物园的一条宽广大街作为飞机跑道的计划,还大谈在轰炸下德国水泥的缺点。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是拼凑军队的问题,希特勒得知没有足够的武器来装备新组建的部队后非常沮丧,一个将军提到了印度军团。然后他又被告知有些外籍军团比德军能优先得到装备,元首开始龙颜大怒,抱怨他们始终在休息没有投入战斗。
希特勒:“……我没法再装备更多德国师,因为我没有更多的武器。我倒愿意再装备一个德国师,给它我所有的武器。”
博格多尔夫将军(Bnrgdorff):“印度军团!”
希特勒:“印度军团是开玩笑。有的印度人连虱子都不能捏死,宁愿让虱子咬死。他们也不会杀英国人,我们用他们去对付英国人是毫无意义的。不能想象在我们军队中服役的印度人会比鲍斯率领下在印度作战的人勇敢。鲍斯率领下的军队在缅甸为了印度的自由和英国人作战,结果都如鸟兽散,在这里还能指望他们更勇敢?如果我们用印度人去推动***之类的东西,他们将是世界上精力最旺盛的军队,但是要让他们战斗到死则是荒谬可笑的。印度人很强吗?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们为了宣传目的而将多余的武器装备浪费在这种用途上,那是完全不负责任的。”
党卫军格勒少校(Goehler):“印度军团达到了2300人的规模。”
希特勒:“如果我们不能用他们作战,那也应该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格勒:“他们拥有1468支步枪,550支手枪,420支冲锋枪,200支自动步枪……”
希特勒:“想象一下,他们的武器比人还多,有些人肯定有两件武器。”
格勒:“24挺重机枪,20门中型迫击炮,4门轻型榴弹炮,6门轻型步兵炮,6门反坦克炮,700匹马,81辆汽车,61辆吉普车,5辆摩托车,12辆半履带拖车,还有11辆备用。”
希特勒:“印度军团做了些什么?”
格勒:“没有做什么。他们已经休整很久了。”
希特勒:“这么说他们没有参加战斗!”
格勒:“是的,没有。”
希特勒:“以我的观点,一支在休整区域的部队,应该是在前线经历了残酷战斗而撤下来休整的。你们的装备竟然是从没有投入过战斗全新的。”
就这样一直讨论到深夜,散会时已是早晨三点四十三分。希特勒因为评价“印度军团是一个笑话”而使得他们得到了恶名,并且命令将其武器装备转交给了党卫军第18“豪斯特·威塞尔”装甲掷弹兵师(Horst Wessel)。这似乎正是印度志愿兵故事的一个合适结尾。
事实上,印度军团确实是一个笑柄。1944年8月,当党卫军准将海因茨·贝特灵被任命指挥印度军团的时候,他并没有立即答应,理由是缺乏兴趣。后来勉强上任以后也无法忍受这一职务带来的嘲笑,竟然在1945年2月自愿调往东线正处于苏军包围下的一座要塞,当得到批准之后兴高采烈地赶赴包围圈,并最终在那里丧了命。印度军团在德国霍伊堡呆到1945年3月底,看见第三帝国崩溃在即,他们希望到中立的瑞士寻求避难所,因此沿着康士坦茨湖(Lake Constance)不顾一切地企图穿过阿尔卑斯山。但是逃跑的愿望破灭了,1945年5月,这些印度志愿兵和他们的德国指挥层向美军和法军投降。军团的一些成员被法国人枪毙,作为他们在法国所犯罪行的惩罚,剩下的人员则被送到了英国再做惩处。
最终的幸存者通过海路被送归印度,回国后军团的一些重要人员又被关押进德里(Delhi)的红堡(Red Fort)。在印度人民的眼中,印度军团的成员并不是国家的叛徒,相反,他们被看成了国家独立的英雄人物。考虑到复员印度士兵的强烈反对和大众的强大压力,军团的成员都得到了宽大的处理,获释之后还受到了印度群众的盛大欢迎。然而另一方面,军团的创始人却没有那么幸运。1945年8月18日,钱德拉·鲍斯搭乘一架日本的“三菱”97式轰炸机在前往满洲的途中机毁人亡于台湾,尸体运回日本火化。不过有谣言称他并没有死,来到中国大陆为中国***效力了几年后隐退,这明显纯属无稽之谈。虽然印度人总体战斗力贫弱,不过有些人曾在德国“勃兰登堡突击队”效力再参加印度军团,然后来到亚洲成为印度国民军的成员。有少数这样的好战分子在二战结束以后仍不安分,加入了位于越南西贡(Saigon)的法国外籍军团。
印度,别称婆罗多,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得名于印度河,在这以前称“天竺”或“身毒”。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在孔雀王朝和莫卧儿帝国时期也盛极一时。近代,印度衰落下去,18世纪后半叶起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由于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被誉为“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的努力由来已久,应该说是从来没有平息过,历史上就爆发过数次大规模起义,并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赢得了独立。然而就在独立的前夕,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复杂背景下,众多印度人卷入了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的巨大战争旋涡。其中的故事有很多,人们的看法也褒贬不一。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结局怎样,绝大多数印度人都怀有这样一个梦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让祖国赢得解放。
作为自己的殖民地,英国人在发布了一些美好的许诺后可以名正言顺地招募印度籍士兵参战,而轴心国在这方面则没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只得通过其他途径。第三帝国的宣传大师们成功地动员了上百万的欧洲人加入德军,面对欧洲以外的人力资源,他们也不会视而不见。因此,就出现了本文的主角,德军中的印度军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支鲜为人知的部队的来龙去脉。
意大利人的前车之鉴
终结英国在印度统治的运动在这个南亚国家独立前十年就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二战期间,轴心国也理所当然会拉拢各种反英势力,来加速取代这个老牌殖民主义帝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意大利人并不是第一次利用外籍人员,但是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拙劣表现使得大家都认为他们是初来乍到。1942年3月,一小队印度籍战俘被意大利军队召集到一起。1942年7月,“军人改编中心”(Raggruppamento Centri Militari)成立,这是一个招收外国军事人员的专职机构,招收对象包括前战俘、外国人员和居住在国外的意大利侨民,利用这些人的聪明才智参与战时工作和从事敌后活动。
军人改编中心编制(1942年5月)
司令部指挥官:马西莫·因夫雷亚(Massimo Invrea)参谋中校。
1. T中心,招收来自突尼斯的意大利人。
2. A中心,招收来自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的意大利人,加上阿拉伯和苏丹的前战俘。
3. I中心,招收来自印度和伊朗的意大利人,以及印度的前战俘。
军人改编中心一共网罗了1200名意大利人、400名印度人和200名阿拉伯人。1942年8月,该机构又重命名为“红箭团”(Red Arrows Group),这个名称的灵感来源于西班牙内战时期意大利志愿兵组成的“黑箭师”(Black Arrows Division),下辖的三个中心也重新分配了任务。
红箭团战斗序列(1942年10月底):
指挥部
1. T中心,突尼斯袭击营。
2. A中心,意大利-阿拉伯团。
3. I中心,自由印度营。
自由印度营由印度前战俘和先前居住在印度和伊朗的意大利人组成。印度营士兵穿着标准的意大利军服,不过头上戴的不是军帽,而是绑的穆斯林头巾。他们的意大利款“撒哈拉”式制服领章上有三道分别为橙、白、绿色的垂直条纹,这三种颜色是印度的象征,也代表印度国大党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红箭团计划将这些人派往敌后作战,使用地面渗透、潜艇运输或伞降等各种方式。最后一种方式导致了自由印度营伞降排的诞生,指挥官为达尼洛·帕斯托尔博尼中尉(Danilo Pastorboni),其成员被送到位于塔尔琴尼亚(Tarquinia)的意大利伞兵学校训练。伞降排的成员左臂上佩戴着黄色的伞兵专用臂章,并且通过领章上是否有星来代表意大利人和非意大利人。
1942年10月底自由印度营战斗序列:
1. 印度步枪连(摩托化)。
2. 印度机枪连(摩托化)。
3. 印度伞降排。
4. 海外意大利人排。
然而,意大利人在训练自由印度营的同时却始终对其忠诚度怀有质疑,这种担忧随着1942年11月轴心国在阿拉曼的失败变成了现实,印度人部队中爆发了兵变。整个自由印度营被解散,原来来自战俘营的成员回到了老地方。这种结果让意大利人对招募印度士兵的行动非常失望,但是他们的德国伙伴却没有气馁。德国军队招聘印度人的历史更早,而且他们具有地中海边的盟友不具备的优势和手腕。
德国印度军团的由来
在近代的北非、中东和南亚的广大地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早就存在,可谓积怨已久,民族独立运动正呈现燎原之势,德国人也早就了解这些情况。作为一种大的发展方向,反殖民主义(对这些地区而言就是反对英国)的意识正越来越高涨,尤其是在知识分子和下层人民中间。只有那些从英国的殖民主义占领下获利的少数人,才会希望保持现状。1942年夏天,当东线的德军推进至高加索,隆美尔元帅的非洲军团打到阿拉曼的时候,处于这两支部队之间的伊拉克和伊朗国内就充斥着一种从英国人枷锁下被“解放”的希望。这种独立情绪不仅在伊拉克、伊朗、巴勒斯坦非常普遍,即使是在有“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的印度也很盛行,而且时间可以追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很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和同盟国都曾花费了巨大的努力发展由来自北非、中东和更远亚洲地区人员组成的部队。同盟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在战争期间他们控制了这些地区。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德国也一直试图组建来自这些地区的军队,但却遇到许多困难。首先他们并没有到达伊拉克、伊朗、巴勒斯坦、印度和其他中东地区,而在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地的征兵工作收效甚微。其次,开始时期政治上的不重视也耽搁了招募非洲、中东和远东地区新兵的工作,德国在战争初期的胜利让他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不屑于外国军队。再次,盟军在北非的胜利终结了德国人纠正其早期错误的机会,此时他们招募训练当地人武装的工作才刚刚开始。1943年5月整个北部非洲都已经掌握在盟军手里,当时德军仅仅组成了几个阿拉伯人营在训练,这些人都随着轴心国在突尼斯的崩溃而成为了俘虏。然而当北非战事接近尾声之际,在纳粹德国本土则成立了一支由印度人和穆斯林组成的部队,这就是印度军团。招聘印度人的工作,德国人把重点锁定为在北非获得的大量印度籍战俘身上,部队早在1941年即开始酝酿,经过了1年多时间才初步成形。在此期间德国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永远也到不了印度,因此计划将这些印度士兵作为以后攻入这个国家的先头部队。
除开大的背景,德国人还有一张“王牌”,一位核心人物。如同比利时人拥有迭格雷勒(Degrelle),苏联叛军拥有弗拉索夫(Vlasov),这个印度人“领袖”就是苏巴斯·钱德拉·鲍斯(Subhas Chandra Bose),一位来自加尔各答(Calcutta,印度重要港市)的律师。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当中,鲍斯是和圣雄甘地(Mahatma Ghandi)齐名的重要角色,他曾经担任印度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的主席。在印度必须独立这点上,鲍斯的思想同圣雄甘地一致,但是在其他很多领域却不甚相同。甘地希望通过非暴力的途径达到印度独立,鲍斯却乐于拿起武器来达到他的梦想。在这点上他的风格类似于耶路撒冷的穆夫提(Mufti),后者是一个倍受尊敬的穆斯林领袖,他们两人都不信奉纳粹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但是都不约而同地寄希望于轴心国的胜利。由于长期从事于印度的独立事业,鲍斯在印度人民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阿拉伯世界有句古老的谚语,“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因此在当时的复杂国际背景和共同信念的驱使下,这位印度的著名领袖以及一些其他势力的领导人都将这句谚语付诸实践,看到了英德之间的战争状态正是印度摆脱“日不落帝国”压榨的“好机会”。
1941年,鲍斯在经过一番艰苦跋涉之后,由印度到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Kabul),随后转道苏联来到柏林。鲍斯立即取得了德国方面尤其是国防军的大力支援,最高统帅部给他提供了场所、资金等帮助,其反对大英帝国的机构迅速扩大,并且得到希特勒的授意宣称自己为印度“流亡政府”的领导人。鲍斯很快就创办了一家专门面向欧洲印度人的印度语报纸,不久又开设了“自由印度广播电台”,广播对象不仅是在欧洲的印度人和阿拉伯人,还包括北非和中东地区。他的主旨很明确:无限放大英国殖民统治的弊端,宣扬轴心国胜利的意义。对那些长期被压迫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他的言论非常动听。不过鲍斯并不满足于将反英仅仅局限在广播和报纸上进行口舌之争,很早以前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就计划成立一支“印度解放军”(Indian liberation army)。其实在鲍斯踏上德国土地之前国防军已经开始了招募印度籍士兵的工作。1940年,德国的特务机关开始招募印度志愿者进入他们的特种部队——勃兰登堡突击队(Brandenburg)。这些早期的志愿者都是有钱人的子弟或者是在德国留学的印度大学生。“印度解放军”的招募工作在1941年9月正式开始,最初的人员也主要是印度大学生、商人和英国统治下的流亡人士。
在德国大学招募新兵的工作被证明是一个笑柄:仅仅招到了十个人。再加上之前的五个战俘,这就是鲍斯最初开设报纸和广播的时候队伍达到的规模。虽然德国一贯以日尔曼优等民族自居,但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犹太人和不列颠帝国的霸权,他们也需要将其他的非德国人团结在万字旗下。“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这句谚语已经成为了鲍斯等人心目中的金科玉律,不管是在战争期间还是战后都为之而奋斗。鲍斯很快改变了策略,将目光投向了德国境内的大量印度战俘。
印度军团的形成
早在1941年4月,隆美尔率领的德国非洲军团在利比亚抓获了很多俘虏,其中包括大量英国第3摩托化旅的印度籍士兵。5月15日,一名德军少校被派遣到战俘营用英语进行策反宣传,4天以后,27名德军军官来到柏林的安娜堡(Annaberg),开始为印度战俘建立一个特殊的营地。1941年12月的一天,鲍斯来到了位于安娜堡的战俘营,这里关押着大约10000名印度籍战俘,之前他们听说自己将毫无障碍地回到印度,并且对印度人可以在德国自由旅行感到不可思议。这些人对鲍斯的出现十分惊讶,根本没想到在德国可以看见自己国家曾经的领导人,后者也正好宣传他的思想,鼓吹轴心国战胜英国后的美好前景。鲍斯指出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将随着德国的胜利而终结,印度人对自己的国家责任就是对纳粹主义的责任,因此要联合德国人战斗。他还强调,印度以及印度人民只不过是英国人发财的工具而已,现在这么多人被抛弃在德国战俘营里无人问津,而还有许多印度人为了维护英国的压迫和统治而抛洒热血。他的演说带有浓重的国家社会主义色彩,打动了很多战俘的心。当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他赢得了上百名新的志愿者。鲍斯后来在靠近弗兰肯堡(Frankenberg)的一座战俘营中又争取到了600名志愿者,因此在1942年8月,总共有700多名印度籍志愿人员被安置到德累斯顿(Dresden)附近新设立的一所训练营中,德军印度部队已经初具雏形。
8月26日,这些人员正式整编成为德军“自由印度军团”,并在柯尼希斯布吕克(Konigsbruck)的成立仪式上进行了宣誓效忠。他们装备德式钢盔,冬装为国防军原野灰色制服,夏装为德国或意大利样式的黄褐色热带制服,军团中那些锡克教徒被允许佩戴穆斯林头巾来代替平常样式的野战帽。每个成员的右臂上都佩戴有标志性的盾形臂章——代表印度的橙、白、绿三色底色上面有一只跳跃的猛虎,臂章上部还有一段白底的小框,里面写着“自由印度”。鲍斯在1942年还亲自设立了几款奖章,包含数个等级,军团里的印度人和德国人都有资格获得,后来差不多一半的人员都获得了一枚或一枚以上的这类奖章。
印度军团旗帜
德国方面计划用于指挥这支部队的官方语言是印度斯坦语,但是很多成员都是来自不说这种语言的区域。印度次大陆上存在若干种语言,要找到都能说这些语言的人是不可能的。不过幸好这些人大部分能听懂英语,德国人不得不使用蹩脚的英语同他们交流。因此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1942年7月派来的一个英语翻译弗兰克·切特温德·贝克尔(Frank Chetwynd Becker)就出生在伦敦,他母亲是养成了纯正不列颠传统的英国人,父亲却是一个德国人。除了交流上的问题,德国人还缺乏对印度文化和习俗的了解,这些都使得军团的纪律性十分成问题,这种低迷的士气后来导致了该团士兵向军团最热心的成员之一穆罕默德·易卜拉欣中士(Mohammed Ibrahim)开枪射击,原因是他抛弃了一些印度人的传统。
国防军总参谋部很重视印度军团的作用,其如意算盘是这样的:让他们随同轴心国部队穿过高加索和伊朗,和从缅甸方向而来的日本军队在印度会师,终结英国在南亚次大陆的统治。1942年8月底,德国人曾向鲍斯展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方案,计划将一些人员空投到印度发起一次反英起义。国防军继续在印度战俘当中招聘“勃兰登堡突击队”队员执行特殊任务,入选人员将和印度军团一道进入位于梅瑟瑞茨(Meseritz)的一座训练营。
印度军团最初下辖两个营,每个营由五个连组成。之后又不断有新的志愿人员添加进来,其中包括一些德国士兵和军官,到1942年底的时候它的规模已经超过2000人。即使按照1943年的标准,印度军团的装备情况都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两年以后,当第三帝国行将就木,希特勒开始搜刮德国最后的资源的时候,他也忍不住抱怨印度军团的装备过剩。印度人占用了精良的德制武器,而且平均下来每人不止一件,另一方面德国人的部队则装备着一战期间或者外国军队使用过的二手武器。1942年12月时军团的战斗序列如下:第1营(第1连-第5连),第2营(第6连-第8连),其中第4连是冲锋枪连,第5连是重武器连(装备1门75毫米步兵炮,1门50毫米反坦克炮,1个工兵排),其他每个步枪连装备2门120毫米迫击炮和4具缴获的美制“巴祖卡”火箭筒(bazooka)。
但是当历史的年轮跨入1943年的时候一切已经时过境迁,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世界大部分都还在英国的控制之下。鲍斯感觉在德国已经看不见出路,他选择了到更有希望投入战斗的地方——亚洲。1943年2月3日,这位军团的创建者抛弃了他的同胞们,乘坐潜艇前往日本控制的地盘去了(另外有少数军团成员乘坐中立国商船到了东方继续追随鲍斯)。群龙无首的印度军团此时没有如鸟兽散,因为此时的德国需要为这场巨大的消耗战做更多的储备,而印度军团似乎正好是一个合适的筹码。此时全团有印度教士兵1503人、锡克教士兵516人、穆斯林士兵497人,其他国家人员77人,总共2593人。1943年4月,战俘营又送来了907名志愿者,全团达到了3500人,这个规模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旅。
1943年4月13日,库尔特·克拉佩中校(Kurt Krappe)被正式任命为印度军团指挥官。然后这两个加强步兵营被派往荷兰的贝弗洛(Beverloo),加入了第16空军野战师的行列,担任起守卫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的任务。在此期间军团经历了第一次严重的危机——内部爆发了叛乱。第1营第3连由170人组成,其中许多人不愿意转移到荷兰,理由是“要回印度”。此时德国人考虑的是当务之急而不是印度人的士气,这些人后来被德军逮捕送上法庭,原本是判决枪毙,后来出于安抚考虑,改为遣送回战俘营。5月5日,该团的第1和第2营接受了第88军军长汉斯·莱因哈德将军(Hans Reinhardt)的检阅。
尽管最初是出于宣传的目的,印度军团还是按照德国正规军的编制来组建的,1943年7月7日,印度军团获得了第950(印度)步兵团的番号(长期以来该团只是一支预备役部队,所以没有团部而是代之以训练管理人员),后来人们也叫做它“跃虎军团”。最后一个称呼的来历归因于该团与众不同的臂章——在代表印度的背景底色上有一只跳跃的老虎,臂章顶部小框中还绣有“自由印度”字样。第950团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德国模式的标准步兵团,由三个营组成,每营下辖四个连,1943年7月14日接受了西线德军总司令伦德施泰特陆军元帅的检阅。9月9日,部队奉命转移到法国,于是950团来到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地区(Bordeaux)加入了第344步兵师,防守比斯开湾沿岸的大西洋壁垒。转移工作本应在9月17日完成,第2营由于装备问题直到10月7日才抵达,不过其指挥部按时到达了蒙塔略特(Montalivet)。不久以后第159步兵师取代了第344步兵师在波尔多周围比斯开湾沿岸的防务,印度军团也转为隶属这个师,并在这个区域一直呆到1944年夏天德军撤退时为止。1943年底,战斗序列如下:
第950步兵团(自由印度军团1943-1944年)序列
指挥官库尔特·克拉佩中校(Kurt Krappe,后来升任上校)
1943年4月27日训练和补给人员全部到位,1943年7月7日第950团命名。
第1营:第1-4步兵连。
第2营:第5-8步兵连。
第3营:第9-12步兵连。
第13步兵炮连:6门75毫米IG-18型步兵炮。
第14反坦克连:6门反坦克炮。
第15工兵连,
“特殊”连,实际上就是一个刑事连。
虽然并不看好印度人的战斗力,但面子工作还是要做到位的,德国的宣传机构就一直试图破坏盟国同阿拉伯和印度世界的关系。抱有这种目的,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要派印度军团去对付法国的反德游击队了(这种局面出现在1944年盟军登陆前后以及印度军团从法国南部撤退的时候)。讽刺的是,法国人想摆脱德国占领者,正如同多数印度人想摆脱英国占领者一样。最初军团所有的军官都是德国人,1943年10月起一些老资格的印度籍军士补充了进来,因此开始出现印度军官。整个团只实现了部分摩托化,装备81辆汽车和700匹马,从后来称其为装甲掷弹兵团来看也反映了半摩托化的状况。军团里面大约三分之二为印度教徒,另外三分之一为穆斯林。和英国的印度籍部队不同,德军中的印度军团是将不同地区和信仰的人融合在一起:穆斯林、印度教徒、锡克教徒,贾特人(旁遮普地区)、拉其普特人(印度北部)、马拉地人(印度中西部)和加尔瓦里人。他们在一起同甘共苦,摈弃了所有门第和种姓的束缚,这种景象在印度以及英联邦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1943年末,印度籍的穆斯林希望加入党卫军第13山地师,该师由波斯尼亚的穆斯林组成,也就是著名的“圣刀”师(Handschar)。希姆莱非常热衷于组建类似的穆斯林部队,但是党卫军总参谋部的头子戈特洛布·贝格尔上将(Gottlob Berger)在一次会谈中提醒他——印度穆斯林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印度人,然而波斯尼亚穆斯林是欧洲人。最后这个设想只有不了了之,但这丝毫不影响希姆莱在第二年直接将整个印度军团纳入党卫军王国,这是后话。
1944年初,第950团迎来一次名义上的整编,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军团轰轰烈烈地归入了“印度国民军”(Indian National Army)的行列。印度国民军是鲍斯在日本人支持下成立的“自由印度流亡政府”领导下的军队,规模比德军中的印度军团大得多,但这次变动明显是为了提高印度志愿兵们的士气而没有其他实质效果,因为此时的局势已经表明轴心国即将输掉整场战争。德军宣传机构拍摄了很多穿着德军军装的印度志愿兵照片,不过光凭一些照片并不能使普通印度兵相信德国人可以帮他们的国家脱离英国的统治,只能起到有限的稳定军心的效果。1944年的时候,印度国民军正同英军在缅甸作战,印度军团却没办法参加进去。德国在各条战线上都在节节败退,所以整个印度军团只有乖乖地呆在欧洲,想通过潜艇运输兵力的想法也完全不切实际。对德国而言,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要解散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简直不可想象,面对盟军在西线日益临近的大规模登陆,德国人需要把在法国的每一个可用之人都投入到“大西洋壁垒”的防御中。
印度军团的作用
对第950团的官兵而言,1944年的春天是安宁祥和的。不过到1944年5月初发生了一件事情,该团第9连要求调到意大利前线,令人惊讶的是团长库尔特·克拉佩中校同意了这次调动。第9连是军团里面公认的最具战斗力的连队,由一位印度军官和两位德国军官率领,其中印度的贾斯万特·辛格·宾德拉少尉(Jaswant Singh Bindra)担任连长。全连一共有199人,差不多是1944年时德军一线连队规模的两倍。1944年5月26日,第9连翻越了马伊拉山(Mailla),然后抵达佩斯卡拉(Pescara,意大利东部港市)加入了第433步兵师278团的燧发枪手营。
第9连面对的是英国人和波兰人组成的盟军部队。连长宾德拉一开始的目的就很明确,同英国和印度的军队作战。在1944年5月底和整个6月,他的连队如愿以偿地同印度第4和第8师作战。之后他们从前线撤了下来从事“哥特防线”(Gothic Line)区域的反游击战。在这些行动期间,该连没有人员损失。7月,他们一路撤退到佩扎罗(Pesaro)、里米尼(Rimini)以南、拉斯培西亚(La Spezia),1944年秋天呆在拉文纳(Ravenna)以确保拉文纳-费拉拉(Ferrara)公路的安全,直到1945年4月战线崩溃。在最后的一个月里,第9连有大约10名印度士兵在盟军一次猛烈的炮火打击下受伤。之后该连被追赶的盟军截断了去路,全连投降。
相比之下戍守在法国的印度志愿兵日子就好过得多,1944年4月的时候,隆美尔元帅视察了这支部队,不知道那些印度人面对俘虏自己的“沙漠之狐”会是什么感觉。隆美尔允许印度军官和军士可以携带眷属,还允许他们到巴黎等地参观,结果在盟军登陆之前他们的不少时间是在法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度过的。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们就进行那些对普通男人而言很重要的事情——旅游观光、喝酒和找女人。战后的法国杂志甚至刊登过印度士兵和一些其他部门的女文职人员在法国鬼混的照片。随着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印度军团在法国花天酒地的好日子也结束了。在英国方面的授意下,法国反德游击队员(Maquisards)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行动,波尔多地区也不例外。6月间,第一个印度人在反游击作战中阵亡:阿里汗少尉(Ali Khan)在巷战中被打死,同伴们为他举行了庄严的军葬礼。
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事件之后,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开始全面负责军队的补充工作,这使得他拥有巨大的权力将所有的外籍军团都收归入他的党卫军王国当中。1944年8月8日,印度军团并入了武装党卫军的行列。同德军中的哥萨克部队一样,这只是一个表面文章。德国方面曾经打算将中间的德军人员抽调出来,但考虑到他们所起的基干作用而没有实施,因为害怕危及部队士气和导致失控。反之,一些党卫军军官加入了印度军团的行列,海因茨·贝特灵准将(Heinz Bertling)成为其新任指挥官。尽管脱离了国防军,印度军团依旧使用原来的制服和军衔,直到1945年才有证据显示他们开始使用党卫军样式的右领章——在黑底的织物上面绣有一个银色的虎头。
盟军登陆的最初2个月里,印度军团依旧呆在法国,主要从事反游击作战。但是随着诺曼底桥头堡的突破和盟军在法国南部的登陆,印度军团有被合围的危险。1944年8月15日,印度军团接到了从法国撤退的命令,在夜晚穿越吕济(Luzy)的过程中遭遇游击队袭击,出现了更多的人员伤亡,之后他们抵达了法国东部城市第戎(Dijon)。从波尔多开始撤退到抵达集结地第戎期间,一共有40名印度人死于法国游击队之手,还有上百人被俘。很快,戴高乐将军(DeGaulle)领导的自由法国军队在1944年9月初也抵达了第戎。更糟的是,撤退期间有大约250名印度志愿兵被法国游击队俘获。印度人的士气一直很低,他们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一旦被俘后会是什么结果——盟军将他们视为印度的叛变者,尤其落入法国游击队手里往往是致命的——250名俘虏有29人被直接枪毙,剩下的交给英国人处治。
穿越阿尔萨斯(Alsace)以后,印度军团进入了德国本土的霍伊堡(Heuberg)。当各条战线的德军在这个最后的冬天为帝国的存亡苦苦战斗的时候,印度军团却在德国百姓家中安稳地度过了1944年的圣诞节。德国人一直认为印度军团战斗力非常低下,这也和他们没什么机会参加残酷的战斗有关。下面是一份1945年3月6日该团的军官花名册:
指挥官:
党卫军上校库尔特·克拉佩,1899年7月15日出生,1943年4月13日到职(贝特灵准将在1945年3月时已经调走,克拉佩重新调回,这里显示的是他首次到任的时间,编者注)。
副官党卫军中尉赫尔穆特·施塔克(Hellmuth Starcke),1905年10月28日出生,1942年10月1日到职。
第1营营长:阿道夫·沙尔瓦切特尔上尉(Adolf Scharwachter),1914年12月3日出生,1944年2月1日到职。
第2营营长:卡尔·哈默尔上尉(Karl Hamerl),1917年10月24日出生,1944年12月1日到职。
第3营营长:汉斯·库切尔上尉(Hans Kutscher),1911年12月14日出生,1944年8月1日到职。
预备营营长:提奥多尔·格洛丁格上尉(Theodor Glodig),1895年5月27日出生,1940年11月22日到职。
军团的结局
党卫军印度军团在1944年秋天以后就很少被人们关注,直到1945年3月23日它才又出现在希特勒总部的一次谈话中,这时距离欧洲战场终结已经只有6个星期了。1945年3月23日元首会议的记录是未遭焚毁并且仍然保持得相当完整的最后一次记录。从这个记录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出纳粹党元首的癫狂心理状态和他在大厦将倾的时刻只注意鸡毛蒜皮琐事的情形。他花了大半个小时讨论戈培尔提出的用穿过柏林动物园的一条宽广大街作为飞机跑道的计划,还大谈在轰炸下德国水泥的缺点。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是拼凑军队的问题,希特勒得知没有足够的武器来装备新组建的部队后非常沮丧,一个将军提到了印度军团。然后他又被告知有些外籍军团比德军能优先得到装备,元首开始龙颜大怒,抱怨他们始终在休息没有投入战斗。
希特勒:“……我没法再装备更多德国师,因为我没有更多的武器。我倒愿意再装备一个德国师,给它我所有的武器。”
博格多尔夫将军(Bnrgdorff):“印度军团!”
希特勒:“印度军团是开玩笑。有的印度人连虱子都不能捏死,宁愿让虱子咬死。他们也不会杀英国人,我们用他们去对付英国人是毫无意义的。不能想象在我们军队中服役的印度人会比鲍斯率领下在印度作战的人勇敢。鲍斯率领下的军队在缅甸为了印度的自由和英国人作战,结果都如鸟兽散,在这里还能指望他们更勇敢?如果我们用印度人去推动***之类的东西,他们将是世界上精力最旺盛的军队,但是要让他们战斗到死则是荒谬可笑的。印度人很强吗?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们为了宣传目的而将多余的武器装备浪费在这种用途上,那是完全不负责任的。”
党卫军格勒少校(Goehler):“印度军团达到了2300人的规模。”
希特勒:“如果我们不能用他们作战,那也应该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格勒:“他们拥有1468支步枪,550支手枪,420支冲锋枪,200支自动步枪……”
希特勒:“想象一下,他们的武器比人还多,有些人肯定有两件武器。”
格勒:“24挺重机枪,20门中型迫击炮,4门轻型榴弹炮,6门轻型步兵炮,6门反坦克炮,700匹马,81辆汽车,61辆吉普车,5辆摩托车,12辆半履带拖车,还有11辆备用。”
希特勒:“印度军团做了些什么?”
格勒:“没有做什么。他们已经休整很久了。”
希特勒:“这么说他们没有参加战斗!”
格勒:“是的,没有。”
希特勒:“以我的观点,一支在休整区域的部队,应该是在前线经历了残酷战斗而撤下来休整的。你们的装备竟然是从没有投入过战斗全新的。”
就这样一直讨论到深夜,散会时已是早晨三点四十三分。希特勒因为评价“印度军团是一个笑话”而使得他们得到了恶名,并且命令将其武器装备转交给了党卫军第18“豪斯特·威塞尔”装甲掷弹兵师(Horst Wessel)。这似乎正是印度志愿兵故事的一个合适结尾。
事实上,印度军团确实是一个笑柄。1944年8月,当党卫军准将海因茨·贝特灵被任命指挥印度军团的时候,他并没有立即答应,理由是缺乏兴趣。后来勉强上任以后也无法忍受这一职务带来的嘲笑,竟然在1945年2月自愿调往东线正处于苏军包围下的一座要塞,当得到批准之后兴高采烈地赶赴包围圈,并最终在那里丧了命。印度军团在德国霍伊堡呆到1945年3月底,看见第三帝国崩溃在即,他们希望到中立的瑞士寻求避难所,因此沿着康士坦茨湖(Lake Constance)不顾一切地企图穿过阿尔卑斯山。但是逃跑的愿望破灭了,1945年5月,这些印度志愿兵和他们的德国指挥层向美军和法军投降。军团的一些成员被法国人枪毙,作为他们在法国所犯罪行的惩罚,剩下的人员则被送到了英国再做惩处。
最终的幸存者通过海路被送归印度,回国后军团的一些重要人员又被关押进德里(Delhi)的红堡(Red Fort)。在印度人民的眼中,印度军团的成员并不是国家的叛徒,相反,他们被看成了国家独立的英雄人物。考虑到复员印度士兵的强烈反对和大众的强大压力,军团的成员都得到了宽大的处理,获释之后还受到了印度群众的盛大欢迎。然而另一方面,军团的创始人却没有那么幸运。1945年8月18日,钱德拉·鲍斯搭乘一架日本的“三菱”97式轰炸机在前往满洲的途中机毁人亡于台湾,尸体运回日本火化。不过有谣言称他并没有死,来到中国大陆为中国***效力了几年后隐退,这明显纯属无稽之谈。虽然印度人总体战斗力贫弱,不过有些人曾在德国“勃兰登堡突击队”效力再参加印度军团,然后来到亚洲成为印度国民军的成员。有少数这样的好战分子在二战结束以后仍不安分,加入了位于越南西贡(Saigon)的法国外籍军团。
笑波- 帖子数 : 19
注册日期 : 14-06-10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