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梁启超身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们
站在梁启超身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们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会(今属江门)人。中国近代学者,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家。1889年中举人,康有为拜门弟子。1891年就读万木草堂,跟从康宣传改良维新。1895年春赴北京会试,参加组织“公车上书”。次年主持北京《万国公报》和上海《时务报》笔政。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6月在北京参加戊戌变法。受光绪帝召见,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月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后成为君主立宪派首领。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夺权。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出任司法总长。反对袁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6年袁死后,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不久后退出政坛。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兼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著有《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
在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4号,有一幢意式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其主楼为水泥外墙,墙上塑有各种花饰;瓦顶是红色的,在阳光的映衬下,泛出柔和的色彩;楼前的台阶用石头砌的。这幢小楼始建于1914年,任凭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吹刷,它依旧巍然屹立。在这幢楼房右侧,还有一幢浅灰色两层洋楼,造型精致典雅,是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精心设计的,始建于1924年。这是一个书斋,被主人冠名于“饮冰室”。这两座楼房,就是梁启超的故居。
在梁启超天津故居的二层楼上,有一间书房。它的主人,就是被梁启超称为“闺中良友”的原配夫人李惠仙。
李蕙仙:“闺中良友”是贤妻
梁启超祖籍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其先祖为中原南逃的难民。在梁启超的曾祖父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直到梁启超的祖父、父亲,才成了识文断字的秀才。等到了梁启超时,就更不得了了;他不仅天资聪慧,而且少年得志。他5岁时就学完了“五经”;8岁时就能写千字文;11岁就中了秀才;16岁时就中了举人。如果拿梁启超与现在的少数智力超常孩子相比,恐怕他们也望尘莫及。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梁启超在当时广东最高学府——学海堂苦读了4年以后,参加此年广东乡试,秋闱折桂,考中举人。梁启超的才华,引起了主考官李端棻的注意。他认为这个年轻人是“国士无双”,于是便做主将自己的堂妹李蕙仙(祖籍贵州)许配给了梁启超。其实,这个李蕙仙也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她的父亲是顺天府尹李朝仪,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当年她与梁启超的婚配,应当说是“下嫁”。
两年后,即1891年,18岁的梁启超进京,与年长他4岁的李蕙仙成婚。他们在京城住了一段时间,第二年夏天,梁启超便偕妻子李蕙仙南归故里。
由于梁启超家世代务农,家境并不宽裕,远远不能和出身官宦家庭、自小在京城长大的李蕙仙家相比。所以,这对新婚夫妇来到广东以后,只好在梁氏家族公有的书室中借了一个小房间作为新居。当时不仅住房简陋,还有广东溽热难当的气候,更让久居北方的李蕙仙很不适应。此外,还有饮食习惯、语言交流等,也都给李蕙仙这位从北京来的大小姐出了难题。
但李蕙仙是个刚强、豪爽的人。她远嫁到广东来后,丝毫没有嫌弃梁家的贫寒。因为她更看中的,是丈夫的才华和学识。当时,梁启超的生母早已去世,他有一个继母,年纪只比李蕙仙大两岁。通常说,这种婆媳关系是很尴尬、也很难处的——尤其像李蕙仙这样一个娇生惯养的官宦人家女儿。所以,梁启超偕妻子回家之初也有些担心。但是,让他感到欣喜的是,自己的新婚妻子非常懂礼节、尽孝道。她不仅对两位长辈细心侍奉,而且与梁家上上下下的相处都很和睦。渐渐地,梁家对这个从京城娶回来的女人非常喜爱,而且乡里乡亲们也都很羡慕梁家,认为他们是前世修德,娶了这么个温良、贤惠的媳妇。李蕙仙也在乡里博得了贤妻良母的美名。
梁启超和李蕙仙结婚后没几年,正是他人生命运遭遇巨大起伏的阶段。
1895年,他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举人的“公车上书”;1897年,他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期间在湖南积极宣传变法思想;翌年6月,他奉诏回京参加维新变法,从此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但是,维新变法只维持了短短的103天,便在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打压下夭折了,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作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梁启超也在劫难逃。是年9月,慈禧太后命令两广总督捉拿梁启超的家人。李蕙仙扶老携幼避居澳门,梁启超只身亡命东瀛(日本),这才躲过一场灭门之灾。但亦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流亡生涯。
李蕙仙成了整个梁家的支柱。她不仅时时思念远在东瀛流亡的丈夫,也为梁家的一家老小而日夜操劳,有时侯,她不免感到身心俱疲。
梁启超在离家的几个月里,也十分惦记妻子和家人,为自己把那么沉重的负担都丢给妻子而感到心中不安。那段时间,他连续给妻子写了六、七封家书。在信中,他对妻子在清兵抄家时的镇定表现进行了高度的赞扬,鼓励妻子坚强地活下去。为排解妻子心中的压力,他还在信中告诉她如何读书,如何排解心中的郁闷等。他认为,自己当时所能做的唯有如此,希望用这样万种浓情凝于笔端的方法,来表达对忍辱负重的妻子真挚的爱。比如,他在一封信写道:
“……南海师来,得详闻家中近况,并闻卿慷慨从容,词声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
后来,他们夫妻二人终于在日本得以团聚。
李蕙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着梁启超和他的家人,在事业上也对他有过不少的帮助,比如教梁启超说官话。梁启超自幼生活在广东,所以官话说不好,为此他曾吃过不少亏。百日维新初期,由于他的卓越才华和活跃表现就已名噪京城,希望变法图强的光绪皇帝也闻其大名,就召见了他。可是梁启超不谙官话,他操着那一口让人难懂的广东话,实在让光绪皇帝感到难以交流。大为扫兴之下,光绪最后只赏了他一个六品衔的小官。
这件事情对梁启超的促动很大,他痛下决心要学好官话。在这方面,妻子李蕙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自幼生长在京城,自然官话说得流利,完全可以教梁启超。当李蕙仙来到日本后,梁启超便虚心地请妻子教他学习官话。李蕙仙当然也清楚丈夫学好官话的重要性,便悉心教授。
那段时间,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无论是在书桌旁还是院子里,妻子说一句,丈夫学一句。遇到丈夫发音不准时,妻子会纠正一遍、两遍;丈夫说得流利时,妻子会微笑着伸出大拇指……就这样,夫妻二人妇说夫随,没过多久,梁启超的口语水平就有了很大长进。再接下来,他在社交场合讲话就游刃有余了。
梁启超与李惠仙共同生活了33年。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们这33年的婚姻呢?那就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说起来人们或许不信,他们在做夫妻的33年中,只吵了一回架,并且梁启超为此悔恨终生。在妻子李蕙仙弥留之际,梁启超在悲痛中对大女儿思顺剖白了自己的愧疚心情,他哀伤地说:
“顺儿啊,你妈妈得的那个怪病,我总觉得是我们那一回吵架吵出来的。如果我不惹她生气,她怎么会病呢?这么多天来,我哀痛至极始终不忍说,可是我现在实在忍不住了,我想说出来,这样或许能减轻一点儿我的罪过。”
或许幸与不幸皆为命。1924年9月13日,与梁启超患难与共的发妻李蕙仙,因患乳腺癌不治而逝。梁启超悲痛不已,他满含情与泪,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梁夫人文》:
“我德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使康;我劳於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榆君扬;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王桂荃:默默***的无名分女人
在梁启超旧居的二层楼上,还有一个小巧的房间,那是当年一个名叫王桂荃的女人的住处。和她在一起的,还有她的幼子梁思礼。这个女人是谁呢?她就是梁启超的侧室(小妾)王桂荃。
世人都知道,梁启超只有一位李夫人。但是这位二夫人王桂荃,却是闻所未闻。不仅如此,在梁启超自己的各种传记和年谱中,也没有任何记载。梁启超称她为“王姑娘”。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当年李蕙仙与梁启超结婚时,带来了两名陪嫁丫头,其中一个叫阿好;另一个叫王来喜,即王桂荃。那个阿好脾气不好,动不动就使小性子,有时候还不听使唤,所以梁家很不待见她,不久便被赶出了家门。而叫王桂荃的那个虽说年纪不大,但人很聪明、勤快,也善解人意,对梁氏夫妇的生活起居伺候得细心周到,因此深得梁氏夫妇欢心,他们甚至还把家里的事情包括财政都交给她掌管。李蕙仙与梁启超是1891年结的婚;12年后,即1903年,梁启超将王桂荃收为侧室。
既然王桂荃已经成了梁启超的女人,并且生了孩子,那他为什么不愿意让这桩婚事为外人所知呢?原来,梁启超和谭嗣同为了向封建陋习宣战,曾创立了“一夫一妻会”,他不能违背自己的誓言。但是,李蕙仙生下的长子梁思成身体非常赢弱,家人甚至担心这个孩子能否健康长大。或许是怕有碍传后,因此梁启超才娶了王桂荃。但毕竟这桩婚事有悖于他关于一夫一妻制的主张,所以,梁启超和王桂荃结婚后很是低调,也从不张扬,他在家里家外也尽量讳避这件事。每逢他给妻子李蕙仙的信中提到王桂荃时,总是称“王姑娘”、“三姨”或是“来喜”。这种称呼,一直持续使用了11年。
只是在1924年,当时妻子李蕙仙患了重病,而王桂荃又怀上了小儿子思礼,很快就要分娩,梁启超才在给好友蹇季常的信中,首此对王桂荃用了“小妾”的称呼。
虽然王桂荃在梁家没有名分,但她依然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操持着一大家人的生活。梁启超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蕙仙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桂荃所生。这些孩子们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他们管李蕙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
李蕙仙是个比较严厉的人,当她发现孩子们淘气或是不听话时,就会大声训斥,有时候气极了还会动手打,所以孩子们都怕她。有一次,她的儿子梁思成因为贪玩,考试成绩不好,她知道后非常生气,就在一个鸡毛掸子上绑了铁丝,把小思成叫到跟前,用硬邦邦的鸡毛掸子抽他……当时,站在一旁的王桂荃简直吓坏了,她看着浑身哆嗦的小思成,非常心疼,就一把将小思成搂到怀里,使劲用身子护着他。当时,李蕙仙正在气头上,一时收不住手,继续挥舞着鸡毛掸子打,这回每一下都抽在了王桂荃的身上。
这件事情过后,王桂荃将小思成叫到自己屋里,温和地对他说:“孩子,别怨恨你妈,她也是为你好,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呢?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呀!”听着王桂荃的话,小思成抹了抹眼泪,使劲地点点头。
在李蕙仙活着的时候,王桂荃还好些,毕竟家里的大事小情有李蕙仙作主,她多付出些劳累就行了。但是,在1924年李蕙仙患了重病后,她的压力就更大了,不仅要照顾病中的李蕙仙,照顾梁启超的生活起居,还要拉扯9个孩子,其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但王桂荃是个坚强的女人,她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一切。
李蕙仙去世5年后,即1929年,梁启超也去世了,留给王桂荃9个孩子,当时最小的思礼刚刚5岁。(1926年初,梁启超因发现尿中有血,便去北京协和医院检查,经诊断是肾脏肿瘤。此年3月16日,他在医院做肾切除手术时,因值班护士将病灶误记,结果导致好的肾脏被切除。术后尿中继续带血,他的身体状况愈来愈不佳,后来已不能伏案工作。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
在这之后的岁月里,王桂荃以一个柔弱的女人之身,艰难地挑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她崇尚道德、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在艰难中将孩子们拉扯大。而且,她的这些优良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王桂荃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孩子们的尊重与爱戴。虽然她在梁家没有任何名分,但是她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份量却很重!
梁启超的9个子女,个个才华出众、道德高尚,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并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在这9个子女中,大多是从事科学工作,涌现了3位院士。其中,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到1968年,已经85岁高龄的王桂荃,又经受了“***”的劫难。她与孩子们四散分离,孤苦伶仃,最后在一间阴暗的小屋里告别了这个世界。
王桂荃是幸运的,她陪伴着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改良家、国学大师梁启超走过了26年共同岁月,见证了梁启超的人生起伏、酸甜苦辣,而且也看到了孩子们事业的成功;王桂荃又是不幸的,她虽然默默***了自己的一生,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夫妻名分。不过,让她的心灵能够得以安慰的是,梁家的子女们在“文革”后,亲手在梁启超与李蕙仙的合葬墓旁为她种下了一棵“母亲树”。他们怀着虔诚的心,为这位值得尊敬的平凡母亲立碑纪念。
何蕙珍:曾暗恋过的天涯知己
在梁启超的一生中,还有一名女子令他终生难忘,她就是何蕙珍。
那是1899年底,梁启超按照老师康有为的要求,去美国檀香山处理有关保皇会的事宜。期间,一位加入保皇派的何姓侨商,在家里设宴款待梁启超。也正是这次家宴,触动了梁启超的内心,甚至还引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纠葛。
那天,梁启超准时来到何家大院。出来迎接他的,除了那位侨商外,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子。“哦,这是我女儿,名叫蕙珍。”那位侨商介绍着。梁启超看着眼前这位女子,也就20岁刚出头的样子。
“她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6岁时就在一所学校当老师,至今快4年了。”那位侨商一边说着,一边引领梁启超朝室内走,继续说道,“因为我今天举行的家宴还有西洋人参加,蕙珍的英文很好,所以让她为你做翻译。”“哦,谢谢!”梁启超感谢主人的盛情,他也朝着何蕙珍笑了笑。
家宴开始了,何蕙珍紧挨着梁启超坐下。这时,梁启超不时地闻到身边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来,令他不禁有些心动。这么多年来,他除了妻子李蕙仙外,还从来没有与一个年轻女子这样近距离地接近过。席间,何蕙珍表现得非常活跃,她不仅谈吐不俗、学识广博,而且对梁启超的著述相当熟悉,这令梁启超倍感惊讶。他们两个人就像相知多年的忘年交一般,不时地进行对话,甚至还对一些观点发表各自的看法,这让在座的都深感意外。
当家宴快结束时,何蕙珍拿出了一篇文章的原稿给梁启超看。“梁先生,您看,这是我代您和那些人笔战起草的英文中译稿,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教。”何蕙珍说。梁启超接过文稿一看,顿时吃了一惊。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原来那家英文报纸上连载的为自己辩护的文章,竟然出自眼前这位华侨小姐之手!
原来,梁启超刚到美国檀香山时,曾四处奔走演说。清廷慑于他的影响,就授意驻檀香山领事馆买通一家当地的英文报纸,不断写文章攻击梁启超。梁启超虽然想反驳,但苦于不懂英文,只好作罢。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件怪事,另一家英文报纸上也开始连载为自己辩护的文章,只是并未署作者的姓名。就那些文章而言,梁启超不得不佩服,不仅思维缜密,而且论说精辟。显然。那位匿名作者对自己的经历和著述相当了解。
“原来是你写的呀!”梁启超兴奋地说。“我不愿意看到先生无端被那些报纸恶意攻击,所以就未经允许代劳了,还望先生海涵。”何蕙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我还要感谢你才对呀!”
临别时,两个人似乎都有些依依不舍。“我十分敬爱梁先生的才学,但可惜仅爱而已,今生或不能相遇,愿等来生。就要分别了,不知先生可否赐一张照片给我?也算遂了我的心愿。”何蕙珍含情脉脉地说。看着眼前这个聪明、可爱的女子,梁启超连连点着头。
后来,梁启超果然将自己的一张照片赠与何蕙珍。而何蕙珍也投桃报李,将自己亲手织绣的两把小扇子送给了梁启超。这时的梁启超已深陷情网,不过,他还是把持住了自己的感情。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的一位好友曾专门来他这儿拜访,劝他娶一个懂英文的女子,认为这对他的事业会有极大的帮助。梁启超心里当然明白,好友说的是谁。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虽然我爱她,也思念她,但是我已有妻室,况且我曾与谭嗣同君创办过‘一夫一妻会’,怎么能自食其言呢?再说,我是被清廷通缉的人,我的一颗头颅被悬以十万之赏,如今连妻子都难得相见,如何再去连累另一个好女子呢?”好友听他说的至情至理,便也只好作罢。
倒是何蕙珍依然用情很深。有一天,她的英文老师宴请梁启超。席间,他们两人又相见了。当时,梁启超不敢触及敏感话题,而何蕙珍还是谈吐自如。当两人分手时,何蕙珍几乎是做了非常直接的表白:“若先生他日维新成功后,不要忘了小妹。如有创立女学堂之事,请来电召我,我必来。我之心惟有先生懂。”
听了何蕙珍的这番话,梁启超的心情复杂极了。他只轻轻说了声“珍重”,便连忙走开了;或许是他担心自己深陷情感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实际上,通过跟何蕙珍的接触,梁启超内心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有才华的女子。只不过理智告诉他,要把这份爱永远地埋在心底。
这期间,梁启超将对何蕙珍的深深爱慕和无奈之情倾注于笔端。他先后写了24首情诗,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
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知己总让卿。
梁启超是个很坦诚的人,他不愿意对自己的结发妻子隐瞒什么,就在1900年5月24日的一封家书中,向此时居住在日本的妻子李蕙仙说了这件事。为了不引起妻子的误会,他绞尽脑汁,反复在信中讲述自己对待何蕙珍的态度:如何告诉她自己家有贤妻,不能背弃;如何忍痛作出“万万有所不可”的决定……
李蕙仙读了梁启超的信后,自然十分生气。待她稍稍冷静下来之后,便提笔给梁启超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
“……你不是个女子,大可不必从一而终。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个何蕙珍,我就禀告父亲大人为你做主,成全你们;如果真的如你来信中所说的,那就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吧,不要挂在心上,万望你保重身体要紧……”
李蕙仙此举很高明,她不动声色地就把这个球踢到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那里去了。因为她很清楚,梁启超的父亲是绝对不会同意儿子娶小的。
接到妻子的回信后,梁启超顿时慌了神儿,赶紧给妻子写信,请她高抬贵手;并再三向她表白,自己对何蕙珍已经“一言决绝,以妹视之”。他还在信中说:
“此事安可以禀堂上?卿必累我挨骂矣,即不挨骂,亦累老人生气。若未寄禀,请以后勿再提及可也。前信所言不过感彼诚心,故为卿絮述,以一吐胸中之结耳。以理以势论之,岂能有此妄想。吾之此身,为众人所仰望,一举一动,报章登之,街巷传之,今日所为何来?君父在忧危,家国在患难,今为公事游历,而无端牵涉儿女之事,天下之人岂能谅我?……任公血性男子,岂真太上忘情者哉。至于蕙珍,亦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已……”
最终,梁启超以理智控制了情感。促使他结束这场苦恋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信奉自己的道德原则,不能背弃相濡以沫的贤妻李蕙仙;再就是当时国内形势急剧恶化,不容他再有时间沉溺于儿女私情了。
何蕙珍还是不愿放弃这段恋情,她后来又从美国檀香山来到北京。这时梁启超已担任民国司法总长,他只是在办公室里礼貌地招待了何蕙珍。这让何蕙珍心情无比沮丧,只好闷闷不乐地返回了檀香山。1924年李蕙仙病逝之后,何蕙珍又不远万里从檀香山赶来。她本以为这次可以和梁启超结为秦晋之好了,但仍被他婉言拒绝,这令她伤心不已。有人曾责备梁启超的这一做法,认为他连一顿饭也不留何蕙珍吃,有点薄情寡义。
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任凭政治激流如何的复杂多变,无论其思想曾经历怎样的巨大转变,他始终追随着时代的步伐,肩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而使他没有后顾之忧的,则是始终默默地站在他的背后,支持、协助他的这些女人们。
梁启超
在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4号,有一幢意式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其主楼为水泥外墙,墙上塑有各种花饰;瓦顶是红色的,在阳光的映衬下,泛出柔和的色彩;楼前的台阶用石头砌的。这幢小楼始建于1914年,任凭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吹刷,它依旧巍然屹立。在这幢楼房右侧,还有一幢浅灰色两层洋楼,造型精致典雅,是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精心设计的,始建于1924年。这是一个书斋,被主人冠名于“饮冰室”。这两座楼房,就是梁启超的故居。
在梁启超天津故居的二层楼上,有一间书房。它的主人,就是被梁启超称为“闺中良友”的原配夫人李惠仙。
李蕙仙:“闺中良友”是贤妻
梁启超祖籍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其先祖为中原南逃的难民。在梁启超的曾祖父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直到梁启超的祖父、父亲,才成了识文断字的秀才。等到了梁启超时,就更不得了了;他不仅天资聪慧,而且少年得志。他5岁时就学完了“五经”;8岁时就能写千字文;11岁就中了秀才;16岁时就中了举人。如果拿梁启超与现在的少数智力超常孩子相比,恐怕他们也望尘莫及。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梁启超在当时广东最高学府——学海堂苦读了4年以后,参加此年广东乡试,秋闱折桂,考中举人。梁启超的才华,引起了主考官李端棻的注意。他认为这个年轻人是“国士无双”,于是便做主将自己的堂妹李蕙仙(祖籍贵州)许配给了梁启超。其实,这个李蕙仙也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她的父亲是顺天府尹李朝仪,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当年她与梁启超的婚配,应当说是“下嫁”。
两年后,即1891年,18岁的梁启超进京,与年长他4岁的李蕙仙成婚。他们在京城住了一段时间,第二年夏天,梁启超便偕妻子李蕙仙南归故里。
由于梁启超家世代务农,家境并不宽裕,远远不能和出身官宦家庭、自小在京城长大的李蕙仙家相比。所以,这对新婚夫妇来到广东以后,只好在梁氏家族公有的书室中借了一个小房间作为新居。当时不仅住房简陋,还有广东溽热难当的气候,更让久居北方的李蕙仙很不适应。此外,还有饮食习惯、语言交流等,也都给李蕙仙这位从北京来的大小姐出了难题。
但李蕙仙是个刚强、豪爽的人。她远嫁到广东来后,丝毫没有嫌弃梁家的贫寒。因为她更看中的,是丈夫的才华和学识。当时,梁启超的生母早已去世,他有一个继母,年纪只比李蕙仙大两岁。通常说,这种婆媳关系是很尴尬、也很难处的——尤其像李蕙仙这样一个娇生惯养的官宦人家女儿。所以,梁启超偕妻子回家之初也有些担心。但是,让他感到欣喜的是,自己的新婚妻子非常懂礼节、尽孝道。她不仅对两位长辈细心侍奉,而且与梁家上上下下的相处都很和睦。渐渐地,梁家对这个从京城娶回来的女人非常喜爱,而且乡里乡亲们也都很羡慕梁家,认为他们是前世修德,娶了这么个温良、贤惠的媳妇。李蕙仙也在乡里博得了贤妻良母的美名。
梁启超和李蕙仙结婚后没几年,正是他人生命运遭遇巨大起伏的阶段。
1895年,他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举人的“公车上书”;1897年,他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期间在湖南积极宣传变法思想;翌年6月,他奉诏回京参加维新变法,从此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但是,维新变法只维持了短短的103天,便在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打压下夭折了,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作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梁启超也在劫难逃。是年9月,慈禧太后命令两广总督捉拿梁启超的家人。李蕙仙扶老携幼避居澳门,梁启超只身亡命东瀛(日本),这才躲过一场灭门之灾。但亦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流亡生涯。
李蕙仙成了整个梁家的支柱。她不仅时时思念远在东瀛流亡的丈夫,也为梁家的一家老小而日夜操劳,有时侯,她不免感到身心俱疲。
梁启超在离家的几个月里,也十分惦记妻子和家人,为自己把那么沉重的负担都丢给妻子而感到心中不安。那段时间,他连续给妻子写了六、七封家书。在信中,他对妻子在清兵抄家时的镇定表现进行了高度的赞扬,鼓励妻子坚强地活下去。为排解妻子心中的压力,他还在信中告诉她如何读书,如何排解心中的郁闷等。他认为,自己当时所能做的唯有如此,希望用这样万种浓情凝于笔端的方法,来表达对忍辱负重的妻子真挚的爱。比如,他在一封信写道:
“……南海师来,得详闻家中近况,并闻卿慷慨从容,词声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
后来,他们夫妻二人终于在日本得以团聚。
李蕙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着梁启超和他的家人,在事业上也对他有过不少的帮助,比如教梁启超说官话。梁启超自幼生活在广东,所以官话说不好,为此他曾吃过不少亏。百日维新初期,由于他的卓越才华和活跃表现就已名噪京城,希望变法图强的光绪皇帝也闻其大名,就召见了他。可是梁启超不谙官话,他操着那一口让人难懂的广东话,实在让光绪皇帝感到难以交流。大为扫兴之下,光绪最后只赏了他一个六品衔的小官。
这件事情对梁启超的促动很大,他痛下决心要学好官话。在这方面,妻子李蕙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自幼生长在京城,自然官话说得流利,完全可以教梁启超。当李蕙仙来到日本后,梁启超便虚心地请妻子教他学习官话。李蕙仙当然也清楚丈夫学好官话的重要性,便悉心教授。
那段时间,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无论是在书桌旁还是院子里,妻子说一句,丈夫学一句。遇到丈夫发音不准时,妻子会纠正一遍、两遍;丈夫说得流利时,妻子会微笑着伸出大拇指……就这样,夫妻二人妇说夫随,没过多久,梁启超的口语水平就有了很大长进。再接下来,他在社交场合讲话就游刃有余了。
梁启超与李惠仙共同生活了33年。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们这33年的婚姻呢?那就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说起来人们或许不信,他们在做夫妻的33年中,只吵了一回架,并且梁启超为此悔恨终生。在妻子李蕙仙弥留之际,梁启超在悲痛中对大女儿思顺剖白了自己的愧疚心情,他哀伤地说:
“顺儿啊,你妈妈得的那个怪病,我总觉得是我们那一回吵架吵出来的。如果我不惹她生气,她怎么会病呢?这么多天来,我哀痛至极始终不忍说,可是我现在实在忍不住了,我想说出来,这样或许能减轻一点儿我的罪过。”
或许幸与不幸皆为命。1924年9月13日,与梁启超患难与共的发妻李蕙仙,因患乳腺癌不治而逝。梁启超悲痛不已,他满含情与泪,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梁夫人文》:
“我德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使康;我劳於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榆君扬;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王桂荃:默默***的无名分女人
在梁启超旧居的二层楼上,还有一个小巧的房间,那是当年一个名叫王桂荃的女人的住处。和她在一起的,还有她的幼子梁思礼。这个女人是谁呢?她就是梁启超的侧室(小妾)王桂荃。
世人都知道,梁启超只有一位李夫人。但是这位二夫人王桂荃,却是闻所未闻。不仅如此,在梁启超自己的各种传记和年谱中,也没有任何记载。梁启超称她为“王姑娘”。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当年李蕙仙与梁启超结婚时,带来了两名陪嫁丫头,其中一个叫阿好;另一个叫王来喜,即王桂荃。那个阿好脾气不好,动不动就使小性子,有时候还不听使唤,所以梁家很不待见她,不久便被赶出了家门。而叫王桂荃的那个虽说年纪不大,但人很聪明、勤快,也善解人意,对梁氏夫妇的生活起居伺候得细心周到,因此深得梁氏夫妇欢心,他们甚至还把家里的事情包括财政都交给她掌管。李蕙仙与梁启超是1891年结的婚;12年后,即1903年,梁启超将王桂荃收为侧室。
既然王桂荃已经成了梁启超的女人,并且生了孩子,那他为什么不愿意让这桩婚事为外人所知呢?原来,梁启超和谭嗣同为了向封建陋习宣战,曾创立了“一夫一妻会”,他不能违背自己的誓言。但是,李蕙仙生下的长子梁思成身体非常赢弱,家人甚至担心这个孩子能否健康长大。或许是怕有碍传后,因此梁启超才娶了王桂荃。但毕竟这桩婚事有悖于他关于一夫一妻制的主张,所以,梁启超和王桂荃结婚后很是低调,也从不张扬,他在家里家外也尽量讳避这件事。每逢他给妻子李蕙仙的信中提到王桂荃时,总是称“王姑娘”、“三姨”或是“来喜”。这种称呼,一直持续使用了11年。
只是在1924年,当时妻子李蕙仙患了重病,而王桂荃又怀上了小儿子思礼,很快就要分娩,梁启超才在给好友蹇季常的信中,首此对王桂荃用了“小妾”的称呼。
虽然王桂荃在梁家没有名分,但她依然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操持着一大家人的生活。梁启超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蕙仙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桂荃所生。这些孩子们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他们管李蕙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
李蕙仙是个比较严厉的人,当她发现孩子们淘气或是不听话时,就会大声训斥,有时候气极了还会动手打,所以孩子们都怕她。有一次,她的儿子梁思成因为贪玩,考试成绩不好,她知道后非常生气,就在一个鸡毛掸子上绑了铁丝,把小思成叫到跟前,用硬邦邦的鸡毛掸子抽他……当时,站在一旁的王桂荃简直吓坏了,她看着浑身哆嗦的小思成,非常心疼,就一把将小思成搂到怀里,使劲用身子护着他。当时,李蕙仙正在气头上,一时收不住手,继续挥舞着鸡毛掸子打,这回每一下都抽在了王桂荃的身上。
这件事情过后,王桂荃将小思成叫到自己屋里,温和地对他说:“孩子,别怨恨你妈,她也是为你好,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呢?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呀!”听着王桂荃的话,小思成抹了抹眼泪,使劲地点点头。
在李蕙仙活着的时候,王桂荃还好些,毕竟家里的大事小情有李蕙仙作主,她多付出些劳累就行了。但是,在1924年李蕙仙患了重病后,她的压力就更大了,不仅要照顾病中的李蕙仙,照顾梁启超的生活起居,还要拉扯9个孩子,其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但王桂荃是个坚强的女人,她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一切。
李蕙仙去世5年后,即1929年,梁启超也去世了,留给王桂荃9个孩子,当时最小的思礼刚刚5岁。(1926年初,梁启超因发现尿中有血,便去北京协和医院检查,经诊断是肾脏肿瘤。此年3月16日,他在医院做肾切除手术时,因值班护士将病灶误记,结果导致好的肾脏被切除。术后尿中继续带血,他的身体状况愈来愈不佳,后来已不能伏案工作。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
在这之后的岁月里,王桂荃以一个柔弱的女人之身,艰难地挑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她崇尚道德、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在艰难中将孩子们拉扯大。而且,她的这些优良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王桂荃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孩子们的尊重与爱戴。虽然她在梁家没有任何名分,但是她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份量却很重!
梁启超的9个子女,个个才华出众、道德高尚,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并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在这9个子女中,大多是从事科学工作,涌现了3位院士。其中,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到1968年,已经85岁高龄的王桂荃,又经受了“***”的劫难。她与孩子们四散分离,孤苦伶仃,最后在一间阴暗的小屋里告别了这个世界。
王桂荃是幸运的,她陪伴着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改良家、国学大师梁启超走过了26年共同岁月,见证了梁启超的人生起伏、酸甜苦辣,而且也看到了孩子们事业的成功;王桂荃又是不幸的,她虽然默默***了自己的一生,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夫妻名分。不过,让她的心灵能够得以安慰的是,梁家的子女们在“文革”后,亲手在梁启超与李蕙仙的合葬墓旁为她种下了一棵“母亲树”。他们怀着虔诚的心,为这位值得尊敬的平凡母亲立碑纪念。
何蕙珍:曾暗恋过的天涯知己
在梁启超的一生中,还有一名女子令他终生难忘,她就是何蕙珍。
那是1899年底,梁启超按照老师康有为的要求,去美国檀香山处理有关保皇会的事宜。期间,一位加入保皇派的何姓侨商,在家里设宴款待梁启超。也正是这次家宴,触动了梁启超的内心,甚至还引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纠葛。
那天,梁启超准时来到何家大院。出来迎接他的,除了那位侨商外,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子。“哦,这是我女儿,名叫蕙珍。”那位侨商介绍着。梁启超看着眼前这位女子,也就20岁刚出头的样子。
“她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6岁时就在一所学校当老师,至今快4年了。”那位侨商一边说着,一边引领梁启超朝室内走,继续说道,“因为我今天举行的家宴还有西洋人参加,蕙珍的英文很好,所以让她为你做翻译。”“哦,谢谢!”梁启超感谢主人的盛情,他也朝着何蕙珍笑了笑。
家宴开始了,何蕙珍紧挨着梁启超坐下。这时,梁启超不时地闻到身边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来,令他不禁有些心动。这么多年来,他除了妻子李蕙仙外,还从来没有与一个年轻女子这样近距离地接近过。席间,何蕙珍表现得非常活跃,她不仅谈吐不俗、学识广博,而且对梁启超的著述相当熟悉,这令梁启超倍感惊讶。他们两个人就像相知多年的忘年交一般,不时地进行对话,甚至还对一些观点发表各自的看法,这让在座的都深感意外。
当家宴快结束时,何蕙珍拿出了一篇文章的原稿给梁启超看。“梁先生,您看,这是我代您和那些人笔战起草的英文中译稿,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教。”何蕙珍说。梁启超接过文稿一看,顿时吃了一惊。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原来那家英文报纸上连载的为自己辩护的文章,竟然出自眼前这位华侨小姐之手!
原来,梁启超刚到美国檀香山时,曾四处奔走演说。清廷慑于他的影响,就授意驻檀香山领事馆买通一家当地的英文报纸,不断写文章攻击梁启超。梁启超虽然想反驳,但苦于不懂英文,只好作罢。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件怪事,另一家英文报纸上也开始连载为自己辩护的文章,只是并未署作者的姓名。就那些文章而言,梁启超不得不佩服,不仅思维缜密,而且论说精辟。显然。那位匿名作者对自己的经历和著述相当了解。
“原来是你写的呀!”梁启超兴奋地说。“我不愿意看到先生无端被那些报纸恶意攻击,所以就未经允许代劳了,还望先生海涵。”何蕙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我还要感谢你才对呀!”
临别时,两个人似乎都有些依依不舍。“我十分敬爱梁先生的才学,但可惜仅爱而已,今生或不能相遇,愿等来生。就要分别了,不知先生可否赐一张照片给我?也算遂了我的心愿。”何蕙珍含情脉脉地说。看着眼前这个聪明、可爱的女子,梁启超连连点着头。
后来,梁启超果然将自己的一张照片赠与何蕙珍。而何蕙珍也投桃报李,将自己亲手织绣的两把小扇子送给了梁启超。这时的梁启超已深陷情网,不过,他还是把持住了自己的感情。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的一位好友曾专门来他这儿拜访,劝他娶一个懂英文的女子,认为这对他的事业会有极大的帮助。梁启超心里当然明白,好友说的是谁。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虽然我爱她,也思念她,但是我已有妻室,况且我曾与谭嗣同君创办过‘一夫一妻会’,怎么能自食其言呢?再说,我是被清廷通缉的人,我的一颗头颅被悬以十万之赏,如今连妻子都难得相见,如何再去连累另一个好女子呢?”好友听他说的至情至理,便也只好作罢。
倒是何蕙珍依然用情很深。有一天,她的英文老师宴请梁启超。席间,他们两人又相见了。当时,梁启超不敢触及敏感话题,而何蕙珍还是谈吐自如。当两人分手时,何蕙珍几乎是做了非常直接的表白:“若先生他日维新成功后,不要忘了小妹。如有创立女学堂之事,请来电召我,我必来。我之心惟有先生懂。”
听了何蕙珍的这番话,梁启超的心情复杂极了。他只轻轻说了声“珍重”,便连忙走开了;或许是他担心自己深陷情感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实际上,通过跟何蕙珍的接触,梁启超内心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有才华的女子。只不过理智告诉他,要把这份爱永远地埋在心底。
这期间,梁启超将对何蕙珍的深深爱慕和无奈之情倾注于笔端。他先后写了24首情诗,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
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知己总让卿。
梁启超是个很坦诚的人,他不愿意对自己的结发妻子隐瞒什么,就在1900年5月24日的一封家书中,向此时居住在日本的妻子李蕙仙说了这件事。为了不引起妻子的误会,他绞尽脑汁,反复在信中讲述自己对待何蕙珍的态度:如何告诉她自己家有贤妻,不能背弃;如何忍痛作出“万万有所不可”的决定……
李蕙仙读了梁启超的信后,自然十分生气。待她稍稍冷静下来之后,便提笔给梁启超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
“……你不是个女子,大可不必从一而终。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个何蕙珍,我就禀告父亲大人为你做主,成全你们;如果真的如你来信中所说的,那就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吧,不要挂在心上,万望你保重身体要紧……”
李蕙仙此举很高明,她不动声色地就把这个球踢到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那里去了。因为她很清楚,梁启超的父亲是绝对不会同意儿子娶小的。
接到妻子的回信后,梁启超顿时慌了神儿,赶紧给妻子写信,请她高抬贵手;并再三向她表白,自己对何蕙珍已经“一言决绝,以妹视之”。他还在信中说:
“此事安可以禀堂上?卿必累我挨骂矣,即不挨骂,亦累老人生气。若未寄禀,请以后勿再提及可也。前信所言不过感彼诚心,故为卿絮述,以一吐胸中之结耳。以理以势论之,岂能有此妄想。吾之此身,为众人所仰望,一举一动,报章登之,街巷传之,今日所为何来?君父在忧危,家国在患难,今为公事游历,而无端牵涉儿女之事,天下之人岂能谅我?……任公血性男子,岂真太上忘情者哉。至于蕙珍,亦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已……”
最终,梁启超以理智控制了情感。促使他结束这场苦恋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信奉自己的道德原则,不能背弃相濡以沫的贤妻李蕙仙;再就是当时国内形势急剧恶化,不容他再有时间沉溺于儿女私情了。
何蕙珍还是不愿放弃这段恋情,她后来又从美国檀香山来到北京。这时梁启超已担任民国司法总长,他只是在办公室里礼貌地招待了何蕙珍。这让何蕙珍心情无比沮丧,只好闷闷不乐地返回了檀香山。1924年李蕙仙病逝之后,何蕙珍又不远万里从檀香山赶来。她本以为这次可以和梁启超结为秦晋之好了,但仍被他婉言拒绝,这令她伤心不已。有人曾责备梁启超的这一做法,认为他连一顿饭也不留何蕙珍吃,有点薄情寡义。
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任凭政治激流如何的复杂多变,无论其思想曾经历怎样的巨大转变,他始终追随着时代的步伐,肩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而使他没有后顾之忧的,则是始终默默地站在他的背后,支持、协助他的这些女人们。
天使的寂寞- 帖子数 : 44
注册日期 : 14-04-29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