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神州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哪位开国将军在侦察战场上“一人敌千军”?

向下

哪位开国将军在侦察战场上“一人敌千军”? Empty 哪位开国将军在侦察战场上“一人敌千军”?

帖子 由 笑波 周一 六月 23, 2014 12:51 pm

李永悌作为太行山根据地技术侦察工作机构的创建人和组织者,为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豫北、豫西和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在反对日伪、蒋顽军斗争中赢得主动、夺取胜利,及时准确地提供了大量情报,发挥了“一人敌千军”的作用。

李永悌将军(1916—2007)四川省宣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总参某部原副部长、顾问、正兵团职离休干部。

李永悌是四川省宣汉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员、报务员、研究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研究员、股长、科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五月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二局局长、中原军区司令部二局局长、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新闻处处长等职,率部先后参加了鲁西南、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和进军西南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西南军区司令部二局局长、公安部七局局长、军委中南技术局第二局长,总参某部副局长、局长兼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李永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永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李永悌少将生平经历
  
李永悌,1916年12月24日出生,四川省宣汉县人。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
  
(一)

李永悌生于佃农家庭。他曾断断续续地读过四年小学,后因家中无力缴纳学费而辍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永悌历任红四方面军红9军25师政治部宣传员、方面军总指挥部2局报务员、红军总司令部2局报务员、军委2局报务员。参加了长征。
  
(二)
  
1939年,李永悌参加了八路军反阎锡山“十二月事变”斗争的情报保障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1940年,李永悌到华北敌后,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2科研究员、2科1股股长。
  
1942年,李永悌任2科1股股长时,日军再次对太行根据地发动“扫荡”。当时,总部司、政、后和北方局的大批人马全部会集南艾铺村等待敌情。中午时分,总部被日军包围,总部首长决定立即突围。彭德怀骑马向十字岭冲去,李永悌紧跟其后。日军在两边山上不断扫射,天上飞机俯冲轰炸,混乱中李永悌和彭德怀走散了。不久,彭德怀骑马而来,身后仅有一名警卫员。彭德怀问李永悌:“你们的人怎么样?”“现在就我一个人了,刚出来。”“其它人呢?”“不知道。”“快走吧!”当天晚上,彭德怀在一座无名山头会集了40多人,只有7支枪。第二、三天,总部的王政柱科长、谢汉初副科长和警卫连唐万成连长也会合而来,共130多人。反“扫荡”斗争的艰苦可见一斑。
  
李永悌后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2科副科长、科长。

(三)
  
1945年8月起,李永悌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交际处第2分局局长、华北军区司令部6处副处长、中原军区司令部2局局长。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李永悌任野战军司令部新闻处处长。
  
(四)
  
新中国成立后,李永悌历任公安部7局局长、军委中南技术局2局局长、总参谋部3部3局副局长、局长兼政委、总参谋部3部副部长、3部顾问。

李永悌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1977年曾50多天不能好好睡觉。他的朋友,着名国画家董辰生建议他练习书法。李永悌的书法得到启功、王遐举指点,渐入佳境,曾与许德珩、启功、王遐举、董辰生等人举办8人书画展。
  
1982年,李永悌离职休养,享受正兵团职待遇。
  
李永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7年10月25日,李永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着有《帷幄深处》。夫人,吕东秀。
  
李永悌将军故事
  
不弄枪炮的开国将军
  
  
李永悌,1916年12月出生在宣汉县双河场一个佃农家庭。断断续续上过四年小学,因无力交学费辍学。
  
1933年10月,许世友指挥红九军二十五师占领双河场,就地招收兵员,扩充军队,准备攻打宣汉县城。李永悌毫不犹豫地背着家人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配到师政治部当宣传员,2个月后就加入中国共青团。不久,红军总部到二十五师遴选报务人员,机灵精干的李永悌被选中,从此便与我军的无线电报务和情报工作结下深厚情缘。
  
战争年代,不论战斗多么激烈,炮火多么凶猛,他都只能坚守在那部电台前面,在别人的保护下,用耳朵和手指传达着每一条指示和命令,间接地调动着千军万马的行动,自己却难有机会拿起刀枪面对面地与敌厮杀。在他的战斗生活中,电台就是生命,电波就是命令,每一份电报的收、发、送,都是对自己战斗力的检验和战绩的结论。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虽然报务员的工作没有平时与战时、白天与夜晚的区别,但随时都处在高度紧张和认真的状态之中,不能因丝毫的麻痹疏忽而发生微小的错误。李永悌自从干上这一行,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默默无闻地***自己的一切。

得不到什么宣扬,立不了多少战功。加上严格的保密要求,自然留不下什么精彩的故事传说和动人的英雄事迹,也很难寻觅到他们自己回忆的战斗场面,以至于在他们身后简历的表述和史料的整理中,都总是显得那么单薄、平淡。查找李永悌的生平资料,除了有关任职时间的叙述外,没有发现惊心动魄的故事内容。即使是任职,其单位也多以数字为序,难以看出具体的工作性质和关系。这或许就是部队通信工作和情报工作的特别之处。李永悌能在这样特殊的战斗岗位上,走进共和国开国将军的行列,可见其非凡的专业素质和独特的驾驭能力。

李永悌虽没有直接与敌人厮杀的激烈情景,但是枪林弹雨的场面没有少经历,跋山涉水的征程没有少走,寒冷饥饿的苦也没有少吃。他1935年随部队强渡嘉陵江参加长征,三过雪山草地。
  
对于长征的艰难困苦和凄惨状况,亲历其难的李永悌曾有过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
  
1935年8月21日中午,我们离开毛儿盖,沿着小河滩向东北走去。这是我们第一次过草地。没多久,草地便显现出它的真面目。草地比想象的要艰苦千百倍!一片片黑色的沼泽,一墩墩绿色的草甸,隐藏在花草丛里,人和牲口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越挣扎反而陷得越深,最后把人畜全都引向死亡的深渊。一天上午,我们看到路旁有六七个人挤在一块,下面铺着一层被单,上面盖着一层被单,一动不动地睡在那里。从他们跟前走过的人都大声叫喊着:同志!快起来走呀,太阳都好高啦!但是没有一个人动一下。有人过去把被单拉开一看,一个个身子都僵硬了,只有枪还抱在怀里,也不知是怎么死的。我们不能停留,只能饱含眼泪告别他们,继续向前走。1935年9月,中央来电要我们继续北上,张国焘却要我们南下。不久,命令来了,要我们南下再一次过草地。对此,我们都感到吃惊。走过一次草地的人,深知草地艰险,谁也不愿再走第二次。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大家还是积极准备着,有的找粮食,有的弄来牛、羊杀了,以备路上食用。但是我却什么都没有,连那块遮雨的小油布也早已破损丢掉了。忽然,我看到别人扔掉的两张还带着血水和泥水的羊皮,便想用它做个背心。我把两张羊皮的头尾去掉,分别贴在身前身后,将两只前腿从肩上系起来,两只后腿则在腰的两边系起来。同志们都夸我会想主意。我心里想,这哪里是想出来的,分明是逼出来的。这两张羊皮在第二次过草地时,帮了我的大忙,没有它,我很可能就走不出草地了。9月13日,我们第二次进入草地。

得不到什么宣扬,立不了多少战功。加上严格的保密要求,自然留不下什么精彩的故事传说和动人的英雄事迹,也很难寻觅到他们自己回忆的战斗场面,以至于在他们身后简历的表述和史料的整理中,都总是显得那么单薄、平淡。查找李永悌的生平资料,除了有关任职时间的叙述外,没有发现惊心动魄的故事内容。即使是任职,其单位也多以数字为序,难以看出具体的工作性质和关系。这或许就是部队通信工作和情报工作的特别之处。李永悌能在这样特殊的战斗岗位上,走进共和国开国将军的行列,可见其非凡的专业素质和独特的驾驭能力。

李永悌虽没有直接与敌人厮杀的激烈情景,但是枪林弹雨的场面没有少经历,跋山涉水的征程没有少走,寒冷饥饿的苦也没有少吃。他1935年随部队强渡嘉陵江参加长征,三过雪山草地。
  
对于长征的艰难困苦和凄惨状况,亲历其难的李永悌曾有过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
  
1935年8月21日中午,我们离开毛儿盖,沿着小河滩向东北走去。这是我们第一次过草地。没多久,草地便显现出它的真面目。草地比想象的要艰苦千百倍!一片片黑色的沼泽,一墩墩绿色的草甸,隐藏在花草丛里,人和牲口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越挣扎反而陷得越深,最后把人畜全都引向死亡的深渊。一天上午,我们看到路旁有六七个人挤在一块,下面铺着一层被单,上面盖着一层被单,一动不动地睡在那里。从他们跟前走过的人都大声叫喊着:同志!快起来走呀,太阳都好高啦!但是没有一个人动一下。有人过去把被单拉开一看,一个个身子都僵硬了,只有枪还抱在怀里,也不知是怎么死的。我们不能停留,只能饱含眼泪告别他们,继续向前走。1935年9月,中央来电要我们继续北上,张国焘却要我们南下。不久,命令来了,要我们南下再一次过草地。对此,我们都感到吃惊。走过一次草地的人,深知草地艰险,谁也不愿再走第二次。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大家还是积极准备着,有的找粮食,有的弄来牛、羊杀了,以备路上食用。但是我却什么都没有,连那块遮雨的小油布也早已破损丢掉了。忽然,我看到别人扔掉的两张还带着血水和泥水的羊皮,便想用它做个背心。我把两张羊皮的头尾去掉,分别贴在身前身后,将两只前腿从肩上系起来,两只后腿则在腰的两边系起来。同志们都夸我会想主意。我心里想,这哪里是想出来的,分明是逼出来的。这两张羊皮在第二次过草地时,帮了我的大忙,没有它,我很可能就走不出草地了。9月13日,我们第二次进入草地。

解放战争时期,李永悌被调到刘伯承、邓小平麾下,为刘邓大军奋战平汉路、跨越陇海线、挺进大别山,战淮海、渡长江、挥师大西南等一系列战役全面负责情报保障工作。全国刚解放的1950年,李永悌便被调进北京,担任国家公安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门的领导职务,为新中国的巩固和安全默默地***才智。

“从军来自农家子,解甲仍为孺子牛。”这是李永悌为自己写的座右铭。他1982年离休后,在书法舞台上寻找自己新的生活坐标,展现一个老将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李永悌患严重的神经衰弱,1977年曾50多天不能好好睡觉。他的朋友着名国画家董辰生建议他练习书法。他谦虚地拜书法大师启功为师,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书法。启功先生对与自己年龄相仿,又三过雪山草地的将军李永悌格外敬重,并不厌其烦,悉心指点。李永悌真心诚意求学,以学生身份与大师经常书信往来,切磋书艺。启功真诚无私的指导,使他的书法艺术日进精深,名气迅长。多次受邀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和解放军三总部以及一些地方的美术馆、艺术馆等单位举办的书画展览并获奖。每当有人夸他的书法艺术时,他却总是谦逊地归功于启功大师的教诲和指点,表现出一个老将军学无止境的精神品质和尊师重道的高尚人品。人们评价李永悌的书法是,楷书“端庄遒劲”,行书“秀逸刚正”,行气“圆润婉通”,在秉备晋人书风的同时,更融入了他的个人品格和情怀。
  
李永悌很快便融入全新的生活空间,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顾问、总参谋部书画协会副会长。他与夫人、画家吕东秀的书画作品,被收录进将帅墨迹选、将军书画大展作品集等画册,天安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了他的作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北京电视台都曾对李永悌的书法作过专题报道。李永悌老骥伏枥,笔耕不辍,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缤纷迷人的色彩。
  
2007年10月25日,李永悌于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蔡威  

蔡家是宁德城里的望族,蔡威的父亲曾任宁德商会会长,是一位开明绅士。蔡威1925年在上海读书时接触到进步思想,于1926年加入了中国***,先后在福建和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27年4月,***发动反革命政变,他和一起工作的地下党员郑长璋等人被捕。郑长嶂被枪杀,蔡威在危急时刻巧妙地转移了党的文件,没有暴露身份,加上家人花了大笔银元疏通,在狱中关了三个多月后,被保释出狱。
  
1931年,蔡威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参加了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上海党中央特科无线电训练班学习,从此开始了他的无线电工作的生涯。他学习刻苦,很快就掌握了报务、机务等技术,每分钟能收一百三四十个英文字母。在训练班,他结识了宋侃夫和王子纲,后来他们一起到鄂豫皖苏区创建无线电台,并结下了深厚的战友之情。
当时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苏区,远离党中央,通讯联络靠步兵或骑兵一站一站地传递,速度极慢,且极不安全,有时还会贻误战机,甚至还有过密信被敌人截获的遭遇。因此,建立无线电通讯工作,成了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当务之急。

1931年初冬,鄂豫皖苏区成立通信大队,蔡威负责培训20多名学员。在培训学员的同时,蔡威还致力于电台器材的筹集工作。他从缴获的战利品中收集、清理有用的器材部件,经过三个月的努力,1932年2月,由蔡威、宋侃夫和王子纲负责筹建的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诞生。徐向前总指挥专门前来,向蔡威、宋侃夫和王子纲等人表示祝贺和慰问。有了这部电台,红四方面军不再孤军奋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933年1月,蔡威主动提出要利用电台侦破敌军密码,并亲自承担了这一任务。相信看过电视剧《暗算》的人会对密码破译的复杂性有所了解。没有人指导,更没有经验,他只能将平时收集的敌人部队番号、指挥官、兵力、驻地、行动路线等,结合敌电台用语、信号、谈话中的一些线索,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整整三个月,他废寝忘食,全身心里投入到破译密码的工作中。时值寒冬,鞋子和裤子都被取暖的火盆烧坏了,他全然不知;饭菜凉了热,热了凉,他都不记得吃。终于,他掌握了一些密码破译的规律,并很快在战场上得到应用,取得了战绩。
  
1933年,四川军阀田颂尧集中38个团6万兵力,分三路对红四方面军进行围攻。蔡威及时破译敌人作战密电,使红军避实就虚,以少胜多,消灭了敌人的十三个团。同年10月,由蒋介石坐镇指挥,四川军阀刘湘集中110个团20多万兵力对川陕苏区发起六路围攻。在历时十个月的战役中,蔡威领导的电台再次大显神威,使刘湘“官损五千,兵折八万”,红四方面军取得了辉煌战果。红军总部特别嘉奖蔡威300块银圆,蔡威把这些银圆全部分给了包括马夫、伙夫在内的电台全体同志。
  
由于蔡威屡次成功破译敌人情报,使前线的红军战士感到红军指挥员料事如神。红四方面军徐向前、陈昌浩等主要领导称赞蔡威是“活菩萨”、“千里眼”。敌人也十分诧异,为什么他们的行动总是被红军准确地掌握。他们不断提高密码级别,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蔡威和他的战友总是能克服困难,将升级的密电破译出来。
  
长征组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最辉煌的经典战役。可是你知道吗?蔡威的密码破译为赢得这场战役提供了重要的情报。他跟踪敌电台,破译中央红军前后左右的敌情。他整夜戴着耳机等待敌方呼号,侦听抄录、破译密码。为战胜疲劳,他常常用冷水冲头,来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央红军电台的同志说:“红四方面军电台提供的情报既快又准,对一方面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起了一定作用。”长征结束后,***评价蔡威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二局说:“二局,好样的。有了二局,红军长征就像夜里行军打灯笼。如果没有二局,长征胜利是难以想象的。”而蔡威正是二局的局长。***后来在延安接见宋侃夫同志时又说道:“你们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辛苦了,有功劳啊!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在四渡赤水前后,是你们提供了情报,使我们比较顺利地克服了困难。”可惜的是,蔡威没有听到这些,他牺牲在长征的路上了。

漫漫长征路上,蔡威白天行军,夜里侦听破译,其艰难困苦不言而喻。但他总是关爱电台的工作人员。有的同志鞋子陷进草地中,蔡威就拿出自己的衣服,撕成布条,为同志包脚;他还把自己的马让给有病的同志骑。他将上级照顾他的干粮给有病和体弱的同志吃,自己和大家一起吃野菜、草根、皮带甚至皮鞋。恶劣的环境,让蔡威得了肠胃炎,加上长期过度紧张的忘我工作,严重损坏了他的健康,他终于病倒了,二十多天吃不进东西,瘦弱不堪。当部队过完草地到达甘肃岷县朱尔坪村时,无情的病魔夺去了蔡威年轻的生命。牺牲时,他年仅29岁。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徐向前总指挥闻此噩耗,专程从前方赶回,亲自主持了蔡威的告别仪式,高度赞扬了蔡威为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通信及技术侦察工作作出的重大贡献,称他为党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誉他为“无名英雄”。

由于地下工作和技侦工作的特殊性,蔡威的事迹长期以来鲜为人知,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的下落。新中国成立后,蔡威生前的老战友宋侃夫、王子纲、马文波等,想方设法寻找蔡威烈士的故乡和亲属。他们利用各种会议和报告,在报纸上刊登纪念文章,声声呼唤昔日的战友,希望他的家乡人民能够听见。艰苦曲折的寻找过程感天动地。终于在1985年3月,在福建省的宁德发现了蔡威亲属的线索。经过反复调查核实,确认了蔡威的后人。
  
蔡威有一个遗腹子,叫蔡作祥,他9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母亲因日夜思念父亲而患病离开人世。蔡作祥跟着外祖母长大。由于蔡威下落不明,蔡作祥一家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他甚至被下放到农村。但是,蔡作祥并没有消沉,他一直在寻找父亲的下落。长期的压抑和生活窘迫,蔡作祥于1974年去世,年仅四十多岁。寻父的愿望终成遗愿,落到了第三代身上。
  
当蔡威的孙子怀揣烈士唯一的照片到北京见到宋侃夫的时候,宋侃夫、马文波、王子纲等老战友看到昔日战友的照片,如同又见到了峥嵘岁月中的蔡威,激动不已。1985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蔡威同志为革命烈士。1997年10月,宁德市委、市政府召开纪念蔡威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会上提出要迎蔡威烈士遗骸回家乡。第二年,在当年蔡威烈士牺牲的甘肃岷县朱尔坪村,一位老人指认了烈士的墓地。他说,当年一位红军军官下葬时,有1000多名官兵参加葬礼,场面庄严肃穆。就这样,蔡威在牺牲50多年后,终于回到了他阔别的家乡。当专车到达宁德时,上千名家乡亲人和群众燃放鞭炮来迎接这位无名英雄。从此,蔡威将和爱戴他的家乡人民永远在一起。
在蔡威纪念馆里,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他题词,他昔日的战友宋侃夫、王子纲、马文波、陈福初等都写下了纪念文字。蔡威的战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三部原副部长李永悌的题诗概括了蔡威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万贯家业不思承,
投身革命为人民。
繁华上海君勿念,
一片丹心对党诚。
川陕反围建奇功,
枪林弹雨是英雄。
雪山草地练壮志,
一颗忠心映红日。
长征胜利君先逝,
而今常留思君梦。
在世为人作豪杰,
在天当是神中雄。
笑波
笑波

帖子数 : 19
注册日期 : 14-06-10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