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7万解放军被30万敌军围困
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7万解放军被30万敌军围困
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刘邓不得不暂时分开,邓小平挑起坚守大别山的重担,领导渡过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腹,使敌人惶惶不可终日。与此同时,挺进苏鲁豫皖地区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和挺进豫陕鄂地区的陈谢集团,都已胜利展开,站稳了脚跟。三支大军在中原的“品”字形阵势已经形成。不仅调动了山东、陕北两重点战场的敌军主力回援其根本重地,而且迫使敌人把战线由黄河移到长江,把敌人进攻解放区的战略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前进基地,并直接威胁***江南统治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对战局的这种变化,***统帅部惊恐不安:既怕刘邓大军在中原立足生根,更怕解放军南渡长江,突破大巴山防线进入四川。11月下旬,蒋介石亲自宣布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兼任主任,直接掌管豫、鄂、湘、赣、皖5省军政大权,要以“总力战”与***争夺中原,并确保其长江大动脉。而首先要集中兵力肃清大别山解放军。白崇禧受命之后,即组织15个整编师和3个旅的兵力,并以驻汉口战斗机、轰炸机等及海军舰艇部队作支援,于11月27日对大别山展开全面围攻。考验大别山的关键时刻到了。
面对愈益严酷的敌情,刘邓冷静地分析了敌我情况,认为敌人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且密集靠拢,向心合击,难以捕捉战机;而我根据地新建立,群众尚未充分发动起来,中心区山高路陡,回旋余地狭窄,粮食困难,不便于大兵团宽大机动,不宜集中过多的部队在大别山打大仗。
基于此,刘邓决心采取“避战”分兵的方针。即抽一部分主力留在大别山,利用大别山的复杂地形、在内线进行小的战斗和游击战争,打击和牵制敌人;同时在外线再开辟三个战场;以第十纵队向桐柏挺进,开辟桐柏解放区;以第十二纵队向江汉地区展开,创建江汉解放区;以一纵队由大别山内线向北转出,前进五百里,北渡淮河,在淮西展开。
在最关键的时刻,邓小平与刘伯承分开了。邓小平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李先念、参谋长李达组成前线指挥所,指挥大别山内线开展游击战争。刘伯承率后方指挥部随一纵队转移至淮河以北,指挥外线各纵队。在谁率部坚守大别山的问题上,刘邓之间曾有过争论。留在大别山的部队只有3个纵队7万多人,而敌人有30万人,很显然,在敌重兵围攻,地形、供给都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留守大别山,是一副重担,和中原地区以及全国各战场相比,可谓是重上加重。正因如此,刘邓都坚持要自己留下,让对方到外线指挥作战。最后,邓小平说服了刘伯承,毅然把重担抢在自己手里。他对刘伯承说:“我到底比你年轻。我留在大别山指挥,你到淮西去指挥全局。”刘伯承最后表示:“警卫团都给你留下,我只带一个排就行了。你在大别山行动频繁,我带电台在淮西给你提供敌情。”12月11日,刘伯承率部向淮西转移。
在敌人的轮番“进剿”下,刚建立的大别山根据地受到严重破坏。已经解放的县城又相继被***军占领,到12月底,解放军控制的30多个县城只剩下12座,后来,连这12座也被迫放弃了。根据地被彼此分割开,刚建立的地方政权受到摧残,农民协会被迫解散,许多群众因担心敌人报复又重新躲到了山上。而地主反动势力却活动猖獗,公开逮捕、杀戮***的地方干部和解放军伤病员,威胁利诱群众。此情景正如邓小平、刘伯承写给***的报告中所说:“此次为我反攻后之最大考验,处境确有困难”。大别山的斗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邓小平不断地总结经验,为部队规定了关于大别山反“清剿”的斗争方法与策略。斗争方针是:
(一)以小部消耗大敌,以大部歼灭弱敌,发展外线,开辟新区,吸敌西顾,配合内线反“清剿”斗争,抓紧空隙进行土改。
(二)以必要的兵力坚持内线反“清剿”斗争,适时分遣集结,力争打小歼灭仗(一个班亦好)。
(三)乘虚奔袭敌纵深薄弱地带,除可开辟新区工作外,迫使敌回头。凡所有部队均应有主动的机动与休整,避免被动地退却。
(四)发扬高度的进攻精神,捕歼小敌、土顽,尤应以爆破、阻击、夜袭、火攻、捕捉、破残、破路等,才能杀伤敌方人马、物资、破坏交通、消耗疲敌。
邓小平为部队确定的斗争策略是:主力部队化整为零,采取敌向外,我向外,敌向内,我亦向外的方针,将敌人牵到外线,以小部牵制敌人大部,以大部寻机歼灭敌人小部。
在上述军事原则与作战方针、策略的指导下,邓小平指挥部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打击敌人。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时,他和战士们一样,经常忍受饥寒不顾疲劳,夜晚行军,风餐露宿,数日不得一饱,半月不见油盐。但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广大将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斗争,共歼敌正规军和地方团队伍1.1万余人,收复了10余座县城,取得了大别山内线斗争的初步胜利,渡过了创建根据地的最困难时期。
对于这段为时不长但却终生难忘的岁月,40多年后,邓小平生动地作了概括:“我一个,先念一个,李达一个,带着几百人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指挥其他几个纵队,方针就是避战,一切为了站稳脚。那时六纵担负的任务最多,在大别山那个丘陵地带来回穿梭,一会儿由西向东,一会儿由东向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调动敌人,迷惑敌人。别的部队基本上不大动,适当分散,避免同敌人碰面。这样搞了两个月,我们向***、毛主席报告,大别山站稳了,实现了战略任务。”
针对***军欲集中全力弄垮大别山后再转移兵力对付其他地区的打算,远在豫皖苏区的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于12月19日致电***,提议陈粟、陈谢两军要长期配合刘邓,直至完全粉碎敌军对大别山的进攻。***和***完全赞同这一建议,指示粟裕等以4个纵队迅速南下,与陈谢会合,沿平汉路直迫武汉。
关键时刻,邓小平首先考虑的还是全局。当他得知中央和粟裕的意图后,立即复电表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任务,就是为吸引敌人重兵于自己周围,使兄弟部队能够展开反攻,大量歼敌。大别山形势虽比较严重,但已作了准备。全局仍属对我有利。所以,陈粟、陈谢对大别山的支援,不宜急躁,应作较长期的打算。“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在三个月内,陈粟、陈谢能大量歼敌,江汉、桐柏及豫陕鄂区、淮河以北地区能深入工作,对全局则极有利。”为大量歼敌,改观局面,邓小平等还于12月22日致电***,建议把自己所属的杨勇纵队留在淮北,使陈粟保持强大的野战集团。
原刘邓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后来回忆,邓小平曾告诉他:“就是要多背一些,釜底抽薪就不要怕烫手。调动敌人回援根本重地,这是个关系到全局的战略行动。我们多背些敌人,宁愿本身多忍受一个时期的艰苦,也要拖住敌人几十个旅于自己的周围,使山东、陕北的兄弟部队能腾出手来,大量消灭敌人。……我们准备告诉他们,要作长期打算,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一些,他们可以放手歼敌,对全局极为有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军对大别山实施大举围攻的近两个月里,刘邓、陈粟、陈谢三支大军内外线互相配合,积极作战,共歼敌6.9万余人。把南线敌军的160多个旅中的90个旅,牢牢地吸引在中原战场。不仅粉碎了敌人对大别山的“围剿”,巩固了大别山根据地,而且新开辟了江汉、桐柏、淮西解放区,发展和扩大了豫陕鄂和鄂皖苏解放区。1948年1月15日,邓小平致电***报告:“现在看来我们业已站住,不管情况如何严重,敌人是撵不走我们的。”
1948年2月24日,遵照***要刘邓率主力转出大别山区准备打大仗的指示,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率部来到安徽省临泉县以南的韦寨,与刘伯承、张际春胜利会合。历时半年多的大别山区的艰苦斗争宣告结束。
经过大别山斗争,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受到削弱,主体4个纵队减员很多,更新也困难,有3个纵队每个纵队仅剩2个旅,1个纵队剩3个旅。只有秦基伟领导的九纵队保持兴盛的旺气。
尽管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却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在1947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上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高度评价了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的战略进攻。他说“1947年7月至9月间,人民解放军即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破坏了蒋介石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企图彻底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计划。……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腹,使敌人惶惶不可终日。与此同时,挺进苏鲁豫皖地区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和挺进豫陕鄂地区的陈谢集团,都已胜利展开,站稳了脚跟。三支大军在中原的“品”字形阵势已经形成。不仅调动了山东、陕北两重点战场的敌军主力回援其根本重地,而且迫使敌人把战线由黄河移到长江,把敌人进攻解放区的战略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前进基地,并直接威胁***江南统治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对战局的这种变化,***统帅部惊恐不安:既怕刘邓大军在中原立足生根,更怕解放军南渡长江,突破大巴山防线进入四川。11月下旬,蒋介石亲自宣布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兼任主任,直接掌管豫、鄂、湘、赣、皖5省军政大权,要以“总力战”与***争夺中原,并确保其长江大动脉。而首先要集中兵力肃清大别山解放军。白崇禧受命之后,即组织15个整编师和3个旅的兵力,并以驻汉口战斗机、轰炸机等及海军舰艇部队作支援,于11月27日对大别山展开全面围攻。考验大别山的关键时刻到了。
面对愈益严酷的敌情,刘邓冷静地分析了敌我情况,认为敌人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且密集靠拢,向心合击,难以捕捉战机;而我根据地新建立,群众尚未充分发动起来,中心区山高路陡,回旋余地狭窄,粮食困难,不便于大兵团宽大机动,不宜集中过多的部队在大别山打大仗。
基于此,刘邓决心采取“避战”分兵的方针。即抽一部分主力留在大别山,利用大别山的复杂地形、在内线进行小的战斗和游击战争,打击和牵制敌人;同时在外线再开辟三个战场;以第十纵队向桐柏挺进,开辟桐柏解放区;以第十二纵队向江汉地区展开,创建江汉解放区;以一纵队由大别山内线向北转出,前进五百里,北渡淮河,在淮西展开。
在最关键的时刻,邓小平与刘伯承分开了。邓小平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李先念、参谋长李达组成前线指挥所,指挥大别山内线开展游击战争。刘伯承率后方指挥部随一纵队转移至淮河以北,指挥外线各纵队。在谁率部坚守大别山的问题上,刘邓之间曾有过争论。留在大别山的部队只有3个纵队7万多人,而敌人有30万人,很显然,在敌重兵围攻,地形、供给都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留守大别山,是一副重担,和中原地区以及全国各战场相比,可谓是重上加重。正因如此,刘邓都坚持要自己留下,让对方到外线指挥作战。最后,邓小平说服了刘伯承,毅然把重担抢在自己手里。他对刘伯承说:“我到底比你年轻。我留在大别山指挥,你到淮西去指挥全局。”刘伯承最后表示:“警卫团都给你留下,我只带一个排就行了。你在大别山行动频繁,我带电台在淮西给你提供敌情。”12月11日,刘伯承率部向淮西转移。
在敌人的轮番“进剿”下,刚建立的大别山根据地受到严重破坏。已经解放的县城又相继被***军占领,到12月底,解放军控制的30多个县城只剩下12座,后来,连这12座也被迫放弃了。根据地被彼此分割开,刚建立的地方政权受到摧残,农民协会被迫解散,许多群众因担心敌人报复又重新躲到了山上。而地主反动势力却活动猖獗,公开逮捕、杀戮***的地方干部和解放军伤病员,威胁利诱群众。此情景正如邓小平、刘伯承写给***的报告中所说:“此次为我反攻后之最大考验,处境确有困难”。大别山的斗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邓小平不断地总结经验,为部队规定了关于大别山反“清剿”的斗争方法与策略。斗争方针是:
(一)以小部消耗大敌,以大部歼灭弱敌,发展外线,开辟新区,吸敌西顾,配合内线反“清剿”斗争,抓紧空隙进行土改。
(二)以必要的兵力坚持内线反“清剿”斗争,适时分遣集结,力争打小歼灭仗(一个班亦好)。
(三)乘虚奔袭敌纵深薄弱地带,除可开辟新区工作外,迫使敌回头。凡所有部队均应有主动的机动与休整,避免被动地退却。
(四)发扬高度的进攻精神,捕歼小敌、土顽,尤应以爆破、阻击、夜袭、火攻、捕捉、破残、破路等,才能杀伤敌方人马、物资、破坏交通、消耗疲敌。
邓小平为部队确定的斗争策略是:主力部队化整为零,采取敌向外,我向外,敌向内,我亦向外的方针,将敌人牵到外线,以小部牵制敌人大部,以大部寻机歼灭敌人小部。
在上述军事原则与作战方针、策略的指导下,邓小平指挥部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打击敌人。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时,他和战士们一样,经常忍受饥寒不顾疲劳,夜晚行军,风餐露宿,数日不得一饱,半月不见油盐。但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广大将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斗争,共歼敌正规军和地方团队伍1.1万余人,收复了10余座县城,取得了大别山内线斗争的初步胜利,渡过了创建根据地的最困难时期。
对于这段为时不长但却终生难忘的岁月,40多年后,邓小平生动地作了概括:“我一个,先念一个,李达一个,带着几百人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指挥其他几个纵队,方针就是避战,一切为了站稳脚。那时六纵担负的任务最多,在大别山那个丘陵地带来回穿梭,一会儿由西向东,一会儿由东向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调动敌人,迷惑敌人。别的部队基本上不大动,适当分散,避免同敌人碰面。这样搞了两个月,我们向***、毛主席报告,大别山站稳了,实现了战略任务。”
针对***军欲集中全力弄垮大别山后再转移兵力对付其他地区的打算,远在豫皖苏区的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于12月19日致电***,提议陈粟、陈谢两军要长期配合刘邓,直至完全粉碎敌军对大别山的进攻。***和***完全赞同这一建议,指示粟裕等以4个纵队迅速南下,与陈谢会合,沿平汉路直迫武汉。
关键时刻,邓小平首先考虑的还是全局。当他得知中央和粟裕的意图后,立即复电表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任务,就是为吸引敌人重兵于自己周围,使兄弟部队能够展开反攻,大量歼敌。大别山形势虽比较严重,但已作了准备。全局仍属对我有利。所以,陈粟、陈谢对大别山的支援,不宜急躁,应作较长期的打算。“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在三个月内,陈粟、陈谢能大量歼敌,江汉、桐柏及豫陕鄂区、淮河以北地区能深入工作,对全局则极有利。”为大量歼敌,改观局面,邓小平等还于12月22日致电***,建议把自己所属的杨勇纵队留在淮北,使陈粟保持强大的野战集团。
原刘邓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后来回忆,邓小平曾告诉他:“就是要多背一些,釜底抽薪就不要怕烫手。调动敌人回援根本重地,这是个关系到全局的战略行动。我们多背些敌人,宁愿本身多忍受一个时期的艰苦,也要拖住敌人几十个旅于自己的周围,使山东、陕北的兄弟部队能腾出手来,大量消灭敌人。……我们准备告诉他们,要作长期打算,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一些,他们可以放手歼敌,对全局极为有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军对大别山实施大举围攻的近两个月里,刘邓、陈粟、陈谢三支大军内外线互相配合,积极作战,共歼敌6.9万余人。把南线敌军的160多个旅中的90个旅,牢牢地吸引在中原战场。不仅粉碎了敌人对大别山的“围剿”,巩固了大别山根据地,而且新开辟了江汉、桐柏、淮西解放区,发展和扩大了豫陕鄂和鄂皖苏解放区。1948年1月15日,邓小平致电***报告:“现在看来我们业已站住,不管情况如何严重,敌人是撵不走我们的。”
1948年2月24日,遵照***要刘邓率主力转出大别山区准备打大仗的指示,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率部来到安徽省临泉县以南的韦寨,与刘伯承、张际春胜利会合。历时半年多的大别山区的艰苦斗争宣告结束。
经过大别山斗争,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受到削弱,主体4个纵队减员很多,更新也困难,有3个纵队每个纵队仅剩2个旅,1个纵队剩3个旅。只有秦基伟领导的九纵队保持兴盛的旺气。
尽管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却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在1947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上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高度评价了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的战略进攻。他说“1947年7月至9月间,人民解放军即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破坏了蒋介石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企图彻底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计划。……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水滴- 帖子数 : 6
注册日期 : 14-06-25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