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故事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一章 长征伊始的情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将踏上漫漫的长征之路,但是,根据地乡亲们和红军战士们生死与共了多年,他们哪里舍得自己的子弟兵呢?军民之间难以割舍的依依惜别之情,就像在根据地上唱响的一首首情歌,谁也说不清其中流传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10月中旬,驻扎在靠近瑞金的一个村庄中的红一师师部即将转移,身为红一师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内心极不平静。夜里,他睡不着觉,一个人来到河边沉思。
哗哗的流水声衬托得寂静的夜晚更加安静,空中高挂的一轮明月给大地蒙上一层轻纱。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谭政的心却无法平和下来,呆呆地看着波涛翻涌、银光闪闪的绵水河,滔滔的河水在月色的映照下滚滚流过,他不禁思绪万千。
多年来,在苏区根据地的生活早让他们与当地的人民情深似海、血肉相连,这一走,乡亲们的安全怎么办?如何向一直支持着红军的乡亲们开口道别?
这片土地上染着多少革命战士的汗水与血水,这用鲜血换来的土地又如何能割舍得下?军队一离开,这些勤劳、勇敢、善良、淳朴的劳动人民很可能又要回到受地主恶霸欺压、受反动派压迫的苦难生活中去了。
一想到这些,谭政的心中就像着了火,急得几乎流下泪来。但他深切地知道,最重要的还是做通同志们和乡亲们的思想工作,不能让红军战士们的士气低落。
一走进会场,谭政心中一惊。参加会议的干部们个个低着头,无精打采,一种压抑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会常谭政还从未见过战士们这种样子,他下意识地调整了自己悲伤的情绪,决心要从思想状态上为红一师鼓舞士气。
“抬起头来,同志们!”谭政提高了嗓门,大声说着。可是同志们依然低着头,哭丧着脸,没有一点精神。
“怎么啦?这是怎么搞的?”谭政不由得有点恼火。
会场内一片沉寂,突然一位营长站起来,大声说:“谭主任,我想先给您提一个问题。”
“你问吧!”谭政也大声说,声音有力而干脆。
“我想知道,在敌人这么凶狠地进攻我们苏区的时候,为什么上级给我们的命令不是狠狠地反击,却是什么‘准备转移’,我想不明白!”随着这位营长的发言,参加会议的其他战士也都纷纷表示了类似的疑惑。
谭政一看会场的气氛渐渐热烈,大家都不再垂头丧气,就顺着大家议论的话题说:“我也问大家一个问题,是保存下革命的火种重要呢,还是在敌人进攻最凶狠的现在把我们最后的力量拼个精光,让乡亲们和我们一起死在这里重要呢?”
经谭政这么一问,会场的气氛立刻缓和下来,谭政的问题正是干部们质疑的关键,这些红军中的优秀干部很快领会了主任的意思,他们振作起来,打起精神投入对转移的具体任务分工的讨论中。
散会后,同志们分头去做各级战士的思想工作。谭政看着这些高水平的好干部,心中的愁云也一点点地散开。
第二天黎明,红军的部队整齐列队、整装待发。当地的村民早就聚集在村口送即将转移的红军战士。
本来,这是一次十分仓促的紧急转移,主要是中央领导博古和李德在指挥,包括政治局和红军的高级将领也没有开会研究,都不了解转移的计划,只是听命令行动。老百姓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红军要走了。
许多战士甚至来不及通知家属,但闻讯赶来的乡亲们还是在路旁排成了队伍为他们送行。许多老百姓、红军家属和走不了的红军伤病员都来了,有的还提着鸡蛋、鞋子和衣物,喊着:“早点打回来啊!”
乡亲们一边恋恋不舍地跟着红军队伍走,一边把从家里带来的鸡蛋、饭团往战士们的口袋里装,这些鸡蛋可是他们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在这离别的时刻,他们倾其所有,表达着对红军的无限感激与深深情意。许多村民一边流着泪一边问:“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怎么走得这么急啊?”
……
许多曾经受过村民照顾的红军战士也泪流满面,拉着乡亲们的手感动地说:“大娘,别送了。”
“大叔,等我们打了胜仗再回来孝敬您。”
……
一时间,红军的队伍成了军民混合的人流。
和乡亲们的心情一样,红军战士也在担忧着红军走后中央苏区人民的安危。谭政和几名干部走在队伍的最后,不停地提醒乡亲们注意安全,劝乡亲们不要再送。这样的场面在每一个根据地都极为常见,根据地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是割不断的。
乡亲们不仅仅在背后支持红军长征,从长征开始的第一步,红军队伍就没离开过人民的帮助。红军战士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百姓也各尽所能帮助红军,这才是军民互敬互爱的似海深情。
迢(tiáo)迢长征路上,军民鱼水情深,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渔民李声仁的故事就是这种情感的最佳证明。
李声仁出生在于都,全家以打渔为生,他从小就跟着父母漂泊在河上。1934年10月,红军八万多人的队伍集结在于都河南岸,准备渡河进行长征。十月十六日,恰逢重阳节。晌午时分,李声仁和未过门的妻子王九发在于都河鲤鱼潭捕鱼。几个红军战士将他叫到岸边,请求他们:“老乡,我们要过河去打白狗子(***反动派),想请你们帮忙渡河。”
李声仁夫妇听说是要过河打他们痛恨的***反动派,非常高兴,二话没说就一口答应了。不仅如此,他们还立刻回家动员其他老乡帮忙。
下午五点钟,李声仁夫妇如约来到鲤鱼潭渡口和几十条渔船会合。许多乡亲们也自发赶来,帮着送水挑担。一个小时后,渡河开始了。大船每次可以坐十个人,小船每次只能坐五人,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来回一次大约要用二十分钟。
李声仁夫妇同撑一条船,丈夫在船头撑船,妻子在船尾掌握方向。六百米宽的河面,水流湍急,晚上,四下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此时天公也不作美,河面上刮起大风,河上波涛汹涌,小船在波涛上飘摇不定,稍微不小心就会翻船。
由于需要运送的战士非常多,船只又特别少,他们一分钟也没有休息,就这样在漆黑的夜晚,忙忙碌碌,不停地工作,直到天色渐渐泛白。当这对善良的夫妻送完最后一批战士时,他们手上已磨出了许多血泡,但他们没有说一声苦,道一声累。
10月18日晚上,另一批红军到达了于都河边,也要赶着渡过于都河。只休息了一天的李声仁又赶到最西端的石尾渡口,运送这批红军。
这一次渡河从晚上七点钟开始,河上早就一片漆黑了。一片片乌云从月亮前面走过,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却透过云片倾泻下皎洁的光芒。借着这一点亮光,李声仁夫妇整整送了一夜。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的心中充满着骄傲与自豪,为自己能帮上红军的忙而感到万分喜悦。
分别的时候,过意不去的红军给李声仁夫妇留下一块大洋、几斤大米和一句亲切的承诺:“感谢你们,等我们打了胜仗,一定回来报答你们!”
两个晚上,他们不计个人安危,用打渔的小船运送了几百个红军,这是多么深厚的鱼水情谊啊!
红军渡河后不久,***反动派就占领了于都,疯狂地搜捕送红军渡河的渔民,李声仁等船工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迫害,不得不背井离乡,流浪在江西泰和县、万安县等地,直到很久之后才回到故乡,连他的大儿子都是在异乡的船上出生的。
解放后,人民的政府没有忘记他们,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地找到这些渔民乡亲,成立渔业合作社,让这些为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民过上了平安富足的好日子。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将踏上漫漫的长征之路,但是,根据地乡亲们和红军战士们生死与共了多年,他们哪里舍得自己的子弟兵呢?军民之间难以割舍的依依惜别之情,就像在根据地上唱响的一首首情歌,谁也说不清其中流传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10月中旬,驻扎在靠近瑞金的一个村庄中的红一师师部即将转移,身为红一师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内心极不平静。夜里,他睡不着觉,一个人来到河边沉思。
哗哗的流水声衬托得寂静的夜晚更加安静,空中高挂的一轮明月给大地蒙上一层轻纱。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谭政的心却无法平和下来,呆呆地看着波涛翻涌、银光闪闪的绵水河,滔滔的河水在月色的映照下滚滚流过,他不禁思绪万千。
多年来,在苏区根据地的生活早让他们与当地的人民情深似海、血肉相连,这一走,乡亲们的安全怎么办?如何向一直支持着红军的乡亲们开口道别?
这片土地上染着多少革命战士的汗水与血水,这用鲜血换来的土地又如何能割舍得下?军队一离开,这些勤劳、勇敢、善良、淳朴的劳动人民很可能又要回到受地主恶霸欺压、受反动派压迫的苦难生活中去了。
一想到这些,谭政的心中就像着了火,急得几乎流下泪来。但他深切地知道,最重要的还是做通同志们和乡亲们的思想工作,不能让红军战士们的士气低落。
一走进会场,谭政心中一惊。参加会议的干部们个个低着头,无精打采,一种压抑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会常谭政还从未见过战士们这种样子,他下意识地调整了自己悲伤的情绪,决心要从思想状态上为红一师鼓舞士气。
“抬起头来,同志们!”谭政提高了嗓门,大声说着。可是同志们依然低着头,哭丧着脸,没有一点精神。
“怎么啦?这是怎么搞的?”谭政不由得有点恼火。
会场内一片沉寂,突然一位营长站起来,大声说:“谭主任,我想先给您提一个问题。”
“你问吧!”谭政也大声说,声音有力而干脆。
“我想知道,在敌人这么凶狠地进攻我们苏区的时候,为什么上级给我们的命令不是狠狠地反击,却是什么‘准备转移’,我想不明白!”随着这位营长的发言,参加会议的其他战士也都纷纷表示了类似的疑惑。
谭政一看会场的气氛渐渐热烈,大家都不再垂头丧气,就顺着大家议论的话题说:“我也问大家一个问题,是保存下革命的火种重要呢,还是在敌人进攻最凶狠的现在把我们最后的力量拼个精光,让乡亲们和我们一起死在这里重要呢?”
经谭政这么一问,会场的气氛立刻缓和下来,谭政的问题正是干部们质疑的关键,这些红军中的优秀干部很快领会了主任的意思,他们振作起来,打起精神投入对转移的具体任务分工的讨论中。
散会后,同志们分头去做各级战士的思想工作。谭政看着这些高水平的好干部,心中的愁云也一点点地散开。
第二天黎明,红军的部队整齐列队、整装待发。当地的村民早就聚集在村口送即将转移的红军战士。
本来,这是一次十分仓促的紧急转移,主要是中央领导博古和李德在指挥,包括政治局和红军的高级将领也没有开会研究,都不了解转移的计划,只是听命令行动。老百姓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红军要走了。
许多战士甚至来不及通知家属,但闻讯赶来的乡亲们还是在路旁排成了队伍为他们送行。许多老百姓、红军家属和走不了的红军伤病员都来了,有的还提着鸡蛋、鞋子和衣物,喊着:“早点打回来啊!”
乡亲们一边恋恋不舍地跟着红军队伍走,一边把从家里带来的鸡蛋、饭团往战士们的口袋里装,这些鸡蛋可是他们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在这离别的时刻,他们倾其所有,表达着对红军的无限感激与深深情意。许多村民一边流着泪一边问:“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怎么走得这么急啊?”
……
许多曾经受过村民照顾的红军战士也泪流满面,拉着乡亲们的手感动地说:“大娘,别送了。”
“大叔,等我们打了胜仗再回来孝敬您。”
……
一时间,红军的队伍成了军民混合的人流。
和乡亲们的心情一样,红军战士也在担忧着红军走后中央苏区人民的安危。谭政和几名干部走在队伍的最后,不停地提醒乡亲们注意安全,劝乡亲们不要再送。这样的场面在每一个根据地都极为常见,根据地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是割不断的。
乡亲们不仅仅在背后支持红军长征,从长征开始的第一步,红军队伍就没离开过人民的帮助。红军战士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百姓也各尽所能帮助红军,这才是军民互敬互爱的似海深情。
迢(tiáo)迢长征路上,军民鱼水情深,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渔民李声仁的故事就是这种情感的最佳证明。
李声仁出生在于都,全家以打渔为生,他从小就跟着父母漂泊在河上。1934年10月,红军八万多人的队伍集结在于都河南岸,准备渡河进行长征。十月十六日,恰逢重阳节。晌午时分,李声仁和未过门的妻子王九发在于都河鲤鱼潭捕鱼。几个红军战士将他叫到岸边,请求他们:“老乡,我们要过河去打白狗子(***反动派),想请你们帮忙渡河。”
李声仁夫妇听说是要过河打他们痛恨的***反动派,非常高兴,二话没说就一口答应了。不仅如此,他们还立刻回家动员其他老乡帮忙。
下午五点钟,李声仁夫妇如约来到鲤鱼潭渡口和几十条渔船会合。许多乡亲们也自发赶来,帮着送水挑担。一个小时后,渡河开始了。大船每次可以坐十个人,小船每次只能坐五人,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来回一次大约要用二十分钟。
李声仁夫妇同撑一条船,丈夫在船头撑船,妻子在船尾掌握方向。六百米宽的河面,水流湍急,晚上,四下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此时天公也不作美,河面上刮起大风,河上波涛汹涌,小船在波涛上飘摇不定,稍微不小心就会翻船。
由于需要运送的战士非常多,船只又特别少,他们一分钟也没有休息,就这样在漆黑的夜晚,忙忙碌碌,不停地工作,直到天色渐渐泛白。当这对善良的夫妻送完最后一批战士时,他们手上已磨出了许多血泡,但他们没有说一声苦,道一声累。
10月18日晚上,另一批红军到达了于都河边,也要赶着渡过于都河。只休息了一天的李声仁又赶到最西端的石尾渡口,运送这批红军。
这一次渡河从晚上七点钟开始,河上早就一片漆黑了。一片片乌云从月亮前面走过,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却透过云片倾泻下皎洁的光芒。借着这一点亮光,李声仁夫妇整整送了一夜。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的心中充满着骄傲与自豪,为自己能帮上红军的忙而感到万分喜悦。
分别的时候,过意不去的红军给李声仁夫妇留下一块大洋、几斤大米和一句亲切的承诺:“感谢你们,等我们打了胜仗,一定回来报答你们!”
两个晚上,他们不计个人安危,用打渔的小船运送了几百个红军,这是多么深厚的鱼水情谊啊!
红军渡河后不久,***反动派就占领了于都,疯狂地搜捕送红军渡河的渔民,李声仁等船工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迫害,不得不背井离乡,流浪在江西泰和县、万安县等地,直到很久之后才回到故乡,连他的大儿子都是在异乡的船上出生的。
解放后,人民的政府没有忘记他们,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地找到这些渔民乡亲,成立渔业合作社,让这些为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民过上了平安富足的好日子。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二章 血色湘江上的英魂
长征一开始,***反动派就四处围追堵截红军队伍,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了重重关卡,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一路,但长征路上的第一场硬仗——湘江之战,却是不得不说起的一战。
湘江战役是红军在长征开始阶段打得最惨烈的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看着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江水,战士们的眼泪都流干了,这次惨败让许多有识之士警醒,他们都在思索着:为什么会失败?以后的仗要怎样打?
1934年11月25日,***下达了抢渡湘江的命令。这一命令立刻让行进中的红军队伍紧张起来。当时,中央红军后有追兵,左右两边又有堵截,湘江横在眼前,及时抢渡是大部队转移唯一的选择。
11月21日,防守湘江沿线的***兵不敢与红军硬碰硬,以兵力不足为借口,撤走了原本驻扎在湘江防线的部队,使蒋介石计划的湘江防线出现了一个无人防守的缺口。这是天赐良机,能不能顺利通过第四道封锁线就在此一举,但中央红军却没能抓住这个机会。
自***下达了渡江命令之后,红一军团的先头部队就于二十七日赶到了界首渡口。由于原来的驻军已经撤走,而被蒋介石派来接替防守的部队还没有赶来,这个渡口就无人把守。
红军战士没有经过战斗就顺利占领了这一渡口,并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六十华里的湘江两岸。而此时,***纵队也到达了离渡口不远的地区,只要赶到渡口就可以平安地过江了。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湘江两岸都在红军的控制之下,不用顶着枪林弹雨渡河。剩下的工作就是争取时间,在敌人的守军还没来之前渡过湘江。
十万火急的命令一道接着一道,但***纵队就是加快不了速度。敌人随时都会来,所有人都焦急万分。
红军的行军速度一直都很快,怎么这一次就是快不了呢?原来,在突围前,中央领导想将整个中央苏区几年来的家当都搬走,雇佣了几千名挑夫,整个兵工厂都拆卸下来,绑成担子。凡是能带走的东西都装在驴子和马匹上,比如大炮、印钞机、文件档案,都带上了,就连工厂里的机器也不例外。
一门大炮拆卸以后就要八个人抬着走。大炮底盘就要十几个人才抬得动;工厂的石印机也舍不得扔下,要七、八个人抬着。这样庞大的运输队伍,在宽阔的大道上都不可能走快,更不用说在湘江沿岸的羊肠山道上了。
而当敌人摸清红军是要转移到湘西以后,就从四面八方调集重兵建立了三道封锁线。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不顾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仍然采取硬碰硬、死拼的办法对付敌人,反对***、朱德等人的游击战术。这样一边打一边走,还带着大量的负担,使红军每天行军的速度跟蜗牛一样。
11月 26日,走了八公里;
11月 27日,人困马乏,走得更少了,只有六公里;11月28日,军委纵队不得不改变计划,丢弃了一些笨重的器具,这一天走了二十八公里;11月29日,情况更加紧急,军委纵队命令,红军战士只留下必备的口粮和武器,全速向湘江进发。这一天走了三十二公里。
足足用了四天时间,***纵队才赶到湘江岸边,准备开始渡江。遗憾的是,同样是在这一天,***的湘军和桂军也赶到了。敌人的部队蜂拥而至,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碧清的江水被习习的江风吹得波光粼粼,十分好看。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风景如画的湘江沿岸,忙着渡江的红军战士坚守在两岸的渡口上,为了掩护***渡江,他们丝毫也不敢放松警惕。
就在此时,白云之间忽然传来隆隆的巨响,黑压压的飞机铺天盖地地从云层中冒出来,在滚滚奔流的江上狂轰滥炸。红军没有高射炮,只能任敌人的飞机轰炸,完全没有反击的机会和能力。
有恃(shì)无恐的敌机大模大样地在天空中盘旋,有些甚至贴着树梢飞行。刚到江心的战士们死伤无数,鲜血染红了湘江的水流。
与此同时,敌人的大炮也在攻击着我们的红军战士。
炮弹一发又一发,红军的阵地上炸开一团又一团的火光。在重武器上,红军和***反动派的装备根本无法相比,但为了掩护***成功过江,战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炮弹与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躲避的战士被震得耳鼻出血,甚至昏死过去。但战士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保卫***纵队安全渡江!
武器装备简单的红军,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挡住***反动派的飞机和炮弹,那种情景是难以想象的,是十分残酷的。但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们硬是用身体阻挡了敌人两天的进攻。
敌人的炮弹好像永无止境,红军战士心中的信念却比轰轰来袭的爆炸声更加坚定,一定要顶住!一定要顶住!
12月月1日,战争打响的第三天,战况进行到了最艰巨的时刻。敌人不再用重炮和飞机等重武器,而是对湘江两岸的红军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控制渡口,拦截正在强渡的红军队伍。这是面对面的厮(sī)杀,是生死存亡的战斗,是意志力与精神力的较量。
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再重要,双方拼的是勇气,是信念!不管敌人带着多么先进的武器冲上来,红军战士硬是用刺刀,用自制的手榴弹挡回去。
敌人的一个连被打退了,又冲上来一个营。
一个反动派冲过了防线,就有一个红军战士毫不犹豫地迎上去,给敌人迎头痛击。
敌人用机枪扫射着向前进攻,就有红军战士以身体作掩护,让战友们得以打退敌人。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役,但不管情况多么艰难,界首渡口始终掌握在红军战士们的手中。湘江两岸洒下了千千万万红军的鲜血,战士们却始终没有停止战斗。
12月1日下午五点钟,中央领导和红军大部队终于全部渡过了湘江,结束了轰轰烈烈的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中,红军以巨大的代价突破了蒋介石的第四道封锁线。战后清点人数,红五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都损失过半;红八军团损失更为惨重,有三分之二的战士都在这一役中丧生;第三十四师在战斗中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拼尽全力,直到弹尽粮绝,除个别战士受重伤之外,绝大多数人都壮烈牺牲了。
出发时,红军的队伍浩浩荡荡,有八万多人。但渡江之后,仅剩下三万多人,其中还有许多轻、重伤员。
望着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江水和江上漂浮着的烈士尸体,***、朱德、周恩来等几位中央红军领导的心情都异常沉痛。许多成功渡过江来的战士都痛哭流涕(tì),为自己昔日的战友悲痛万分。
被狂轰滥(làn)炸之后的湘江,天空中浓烟滚滚,雾气笼罩,朵朵乌云浮在低空,使硝烟弥漫的江上更加压抑。原本碧清的湘江水已成了血色,秋风吹过,荡开红色的涟漪(lián yī),满目都是尸体、行李、破碎的枪支和衣物,场面沉闷而悲壮。
往日并肩作战的同志,经此一役后就长眠江底,再也见不到了。这是红军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惨败。许多领导人都因此清醒地认识到,此时中央领导们的指导方针是错误的,再这样继续下去,不仅长征无法完成,中国革命也将遇到极大的危机。
这场战役以后,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以及要求更换领导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峰,使红军革命的方向有了向正确路线扭转的条件。
湘江之战中没有个人英雄,因为全体参加了湘江战役的红军将士都是英雄。他们凭借着极其简陋的武器和还没有修筑完成的工事,互相掩护,用生命的代价打退了一批又一批***反动派,用忘我的厮杀保存了革命的火种,用血的付出敲响了人们心中的警钟,是血色湘江之上最值得我们崇敬和怀念的集体英雄!
长征一开始,***反动派就四处围追堵截红军队伍,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了重重关卡,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一路,但长征路上的第一场硬仗——湘江之战,却是不得不说起的一战。
湘江战役是红军在长征开始阶段打得最惨烈的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看着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江水,战士们的眼泪都流干了,这次惨败让许多有识之士警醒,他们都在思索着:为什么会失败?以后的仗要怎样打?
1934年11月25日,***下达了抢渡湘江的命令。这一命令立刻让行进中的红军队伍紧张起来。当时,中央红军后有追兵,左右两边又有堵截,湘江横在眼前,及时抢渡是大部队转移唯一的选择。
11月21日,防守湘江沿线的***兵不敢与红军硬碰硬,以兵力不足为借口,撤走了原本驻扎在湘江防线的部队,使蒋介石计划的湘江防线出现了一个无人防守的缺口。这是天赐良机,能不能顺利通过第四道封锁线就在此一举,但中央红军却没能抓住这个机会。
自***下达了渡江命令之后,红一军团的先头部队就于二十七日赶到了界首渡口。由于原来的驻军已经撤走,而被蒋介石派来接替防守的部队还没有赶来,这个渡口就无人把守。
红军战士没有经过战斗就顺利占领了这一渡口,并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六十华里的湘江两岸。而此时,***纵队也到达了离渡口不远的地区,只要赶到渡口就可以平安地过江了。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湘江两岸都在红军的控制之下,不用顶着枪林弹雨渡河。剩下的工作就是争取时间,在敌人的守军还没来之前渡过湘江。
十万火急的命令一道接着一道,但***纵队就是加快不了速度。敌人随时都会来,所有人都焦急万分。
红军的行军速度一直都很快,怎么这一次就是快不了呢?原来,在突围前,中央领导想将整个中央苏区几年来的家当都搬走,雇佣了几千名挑夫,整个兵工厂都拆卸下来,绑成担子。凡是能带走的东西都装在驴子和马匹上,比如大炮、印钞机、文件档案,都带上了,就连工厂里的机器也不例外。
一门大炮拆卸以后就要八个人抬着走。大炮底盘就要十几个人才抬得动;工厂的石印机也舍不得扔下,要七、八个人抬着。这样庞大的运输队伍,在宽阔的大道上都不可能走快,更不用说在湘江沿岸的羊肠山道上了。
而当敌人摸清红军是要转移到湘西以后,就从四面八方调集重兵建立了三道封锁线。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不顾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仍然采取硬碰硬、死拼的办法对付敌人,反对***、朱德等人的游击战术。这样一边打一边走,还带着大量的负担,使红军每天行军的速度跟蜗牛一样。
11月 26日,走了八公里;
11月 27日,人困马乏,走得更少了,只有六公里;11月28日,军委纵队不得不改变计划,丢弃了一些笨重的器具,这一天走了二十八公里;11月29日,情况更加紧急,军委纵队命令,红军战士只留下必备的口粮和武器,全速向湘江进发。这一天走了三十二公里。
足足用了四天时间,***纵队才赶到湘江岸边,准备开始渡江。遗憾的是,同样是在这一天,***的湘军和桂军也赶到了。敌人的部队蜂拥而至,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碧清的江水被习习的江风吹得波光粼粼,十分好看。湘江即使到了深秋,水势仍然很盛,风景如画的湘江沿岸,忙着渡江的红军战士坚守在两岸的渡口上,为了掩护***渡江,他们丝毫也不敢放松警惕。
就在此时,白云之间忽然传来隆隆的巨响,黑压压的飞机铺天盖地地从云层中冒出来,在滚滚奔流的江上狂轰滥炸。红军没有高射炮,只能任敌人的飞机轰炸,完全没有反击的机会和能力。
有恃(shì)无恐的敌机大模大样地在天空中盘旋,有些甚至贴着树梢飞行。刚到江心的战士们死伤无数,鲜血染红了湘江的水流。
与此同时,敌人的大炮也在攻击着我们的红军战士。
炮弹一发又一发,红军的阵地上炸开一团又一团的火光。在重武器上,红军和***反动派的装备根本无法相比,但为了掩护***成功过江,战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炮弹与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躲避的战士被震得耳鼻出血,甚至昏死过去。但战士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保卫***纵队安全渡江!
武器装备简单的红军,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挡住***反动派的飞机和炮弹,那种情景是难以想象的,是十分残酷的。但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们硬是用身体阻挡了敌人两天的进攻。
敌人的炮弹好像永无止境,红军战士心中的信念却比轰轰来袭的爆炸声更加坚定,一定要顶住!一定要顶住!
12月月1日,战争打响的第三天,战况进行到了最艰巨的时刻。敌人不再用重炮和飞机等重武器,而是对湘江两岸的红军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控制渡口,拦截正在强渡的红军队伍。这是面对面的厮(sī)杀,是生死存亡的战斗,是意志力与精神力的较量。
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再重要,双方拼的是勇气,是信念!不管敌人带着多么先进的武器冲上来,红军战士硬是用刺刀,用自制的手榴弹挡回去。
敌人的一个连被打退了,又冲上来一个营。
一个反动派冲过了防线,就有一个红军战士毫不犹豫地迎上去,给敌人迎头痛击。
敌人用机枪扫射着向前进攻,就有红军战士以身体作掩护,让战友们得以打退敌人。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役,但不管情况多么艰难,界首渡口始终掌握在红军战士们的手中。湘江两岸洒下了千千万万红军的鲜血,战士们却始终没有停止战斗。
12月1日下午五点钟,中央领导和红军大部队终于全部渡过了湘江,结束了轰轰烈烈的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中,红军以巨大的代价突破了蒋介石的第四道封锁线。战后清点人数,红五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都损失过半;红八军团损失更为惨重,有三分之二的战士都在这一役中丧生;第三十四师在战斗中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拼尽全力,直到弹尽粮绝,除个别战士受重伤之外,绝大多数人都壮烈牺牲了。
出发时,红军的队伍浩浩荡荡,有八万多人。但渡江之后,仅剩下三万多人,其中还有许多轻、重伤员。
望着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江水和江上漂浮着的烈士尸体,***、朱德、周恩来等几位中央红军领导的心情都异常沉痛。许多成功渡过江来的战士都痛哭流涕(tì),为自己昔日的战友悲痛万分。
被狂轰滥(làn)炸之后的湘江,天空中浓烟滚滚,雾气笼罩,朵朵乌云浮在低空,使硝烟弥漫的江上更加压抑。原本碧清的湘江水已成了血色,秋风吹过,荡开红色的涟漪(lián yī),满目都是尸体、行李、破碎的枪支和衣物,场面沉闷而悲壮。
往日并肩作战的同志,经此一役后就长眠江底,再也见不到了。这是红军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惨败。许多领导人都因此清醒地认识到,此时中央领导们的指导方针是错误的,再这样继续下去,不仅长征无法完成,中国革命也将遇到极大的危机。
这场战役以后,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以及要求更换领导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峰,使红军革命的方向有了向正确路线扭转的条件。
湘江之战中没有个人英雄,因为全体参加了湘江战役的红军将士都是英雄。他们凭借着极其简陋的武器和还没有修筑完成的工事,互相掩护,用生命的代价打退了一批又一批***反动派,用忘我的厮杀保存了革命的火种,用血的付出敲响了人们心中的警钟,是血色湘江之上最值得我们崇敬和怀念的集体英雄!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三章 强渡乌江天险
湘江之战的惨重损失,使许多干部和战士都对王明等领导的革命路线产生了怀疑,在严重的挫折和大量牺牲的残酷现实面前,红军干部和战士们开始认识到王明、博古、李德领导的错误和***的正确。
在短暂的休整之后,中央领导听取了***等人的意见,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急速向遵义进发,但距离遵义七十公里处的一条大河——乌江,拦住了红军前进的道路。
乌江是贵州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自古就有“乌江天险”之称。这条河穿流在两座高山之间,河水极深,水流湍急,别说是渡过河去,就是站在岸边,也让人觉得心惊胆战。而且几乎没有浅滩,人们不可能靠游水到对岸去。
河的两岸高山环绕,都是悬崖峭(qiào)壁,不仅没有几个渡口,桥梁也十分少见。但要到遵义去,必须要渡过乌江。
敌人察觉了红军的动向,立刻派遣(qiǎn)了大批军队紧追在红军之后,想把红军堵在乌江沿岸,妄想着一举消灭红军主力。
与此同时,在贵阳驻守的***第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听说红军已突破重重包围到达贵州境内,连忙调兵紧守各个县城,特别是乌江北岸沿线,想凭借乌江天险阻住红军,和后面的追兵一起展开夹击。
1935年1月1日,寒风凛(lǐn)冽,风吹浪打,使原本就水深流急的乌江更添凶险。浪头一个接着一个,渡口边所有能漂浮起来的东西都被反动派收拾走了,一块木板也没有留下。这可让作为先遣团的红军一军团的将士们犯了难。
用船过河已经不可能,架桥又没有掩护,很容易被对面的守军袭击。想要游水过河吧,这里的水势太急,风高浪大,一不小心就会被急流冲走,也行不通。
先遣团的同志曾经问过贵州当地的老乡,据说平安渡过乌江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大而结实的木船;二是风和日丽的大晴天;三是熟悉水性的好渡手。但是,红军现在一个条件都没有。
不管有多少难题,乌江必须渡过去!在长征中,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都是靠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成功度过的。
同志们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他们的智慧和勇敢就体现在这一点一滴的行动中。一位干部突然灵机一动。
“我想到啦!咱们扎竹排!”他兴奋地喊起来。其他同志听了,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对呀!船会翻,竹排可不会翻!”
“这里竹子多的是!大家快动手吧!”
“还可以用竹排搭成浮桥,那大部队就能通过啦!”
同志们越想越兴奋,他们从村里找了许多竹子,你扎我捆的,很快就扎成了一丈多宽、两丈多长的一个大竹筏(fá)。这样一来,战士们一扫刚才的低落,情绪都高涨起来,争着抢着报名最先过江。
天黑了下来,还下起了雨。雨夜使渡江充满了凶险。
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战士们身上抽。
雨滴落入江中激起千层波浪,对岸不时传来几声枪响。八名水性较好的战士上了竹排,竹排离开河滩,缓缓地滑进了江中。
岸边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盯着竹排,一时间鸦雀无声。战士们的情绪都紧张到了极点,心中默默地念着战友们的名字。
五米,十米,十五米,二十米……
小山似的波浪像千万头暴怒的野兽,前赴后继,竞相涌来,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好像要把竹排冲散了似的。竹排从一个浪尖被抛到另一个浪尖,看上去十分惊险。排上的八名战士紧紧地抓住竹排,用空出来的手用力地向对岸划。
近了,近了!突然一个大浪扑过来,竹排整个没入了水中。
岸上的战士禁不住惊叫出声,不眨眼睛地盯着竹排消失的地方,希望奇迹能够出现,祈祷着战友们平安。一会儿,竹排终于缓缓浮出水面,排上的八名战士一个不少,大家的心才稍稍放下。
竹排继续前行,已经过了江心,离对岸越来越近了,几乎可以看见走来走去的***兵——突然,竹排不受控制地旋转起来,越转越快,不管怎么用力都稳不住了!站在岸边的战士们惊叫连连,眼睁睁地看着竹排被江心的漩涡卷动,一闪就不见了。
第一次强渡失败了,但红军战士们的斗志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纷纷要求二次强渡,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完成军委交付的任务。
第二次渡江开始了。这一次,先遣团挑选了另外几名水性较好的战士,十分郑重地嘱咐他们:“不要心急,一定要稳住!”
同志们以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波浪仿佛比刚才更大了,也更多了,但战士们毫不畏惧,仍然在风口浪尖寻求着平衡。
到了第一个竹排沉没的地方,岸上的战士心中都紧绷着,排上的战士却沉着冷静,虽然危险重重,却最终有惊无险的到达了对岸,强渡成功了!先遣团团长杨得志欣喜若狂,赶忙命令岸上的红军照这个路线渡江。
一支又一支的竹排滑入江中,红军战士们用无比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征服了雨夜中的乌江天险。
另一支先遣队伍同时在江界渡口强渡,第一次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但他们不气馁(něi),也没有被肆虐的江水吓倒,很快进行了第二次强渡,最终也成功了。
到达了对岸的红军战士与驻守的***军队展开激战,成功地掩护了大部队渡江。在战斗进行的同时,红军派出一个工兵营用竹排和木筏搭了几座浮桥,红军主力的大部队一批又一批地从浮桥上通过,以极小的损失拿下了乌江天险。
一月三日下午,***,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首长来到了乌江岸边。***站在江边,俯视着波涛翻滚的乌江,耳边充满了战士们胜利的呼声。红军战士在新年的第一天就打下了如此漂亮的一仗,这是新年新气象,这是中国革命的吉祥之兆!
到了桥中心,***突然停住脚步,站在桥上使劲摇晃了两下。跟随的警卫急忙上前扶住他。***从容地站定,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没关系,没关系。”
接着转过头询问工兵营的战士:
“比这水还急,浪还高,能架桥过去吗?”
工兵营的战士自信而有力地说:“可以!当然可以!”
***满意地笑了。
“真了不起,我们的工兵就地取材,用竹排架起这样的桥!你们是人民的好战士啊!”
红军主力从浮桥上迅速渡过了乌江,而原本在北岸防守的王家烈部队,早就逃得干干净净了。1935年1月6日,红军全部渡过乌江,准备打过娄山关,直取遵义。强渡乌江天险一战,也成为长征途中常常被人称赞的经典战例之一。
湘江之战的惨重损失,使许多干部和战士都对王明等领导的革命路线产生了怀疑,在严重的挫折和大量牺牲的残酷现实面前,红军干部和战士们开始认识到王明、博古、李德领导的错误和***的正确。
在短暂的休整之后,中央领导听取了***等人的意见,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急速向遵义进发,但距离遵义七十公里处的一条大河——乌江,拦住了红军前进的道路。
乌江是贵州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自古就有“乌江天险”之称。这条河穿流在两座高山之间,河水极深,水流湍急,别说是渡过河去,就是站在岸边,也让人觉得心惊胆战。而且几乎没有浅滩,人们不可能靠游水到对岸去。
河的两岸高山环绕,都是悬崖峭(qiào)壁,不仅没有几个渡口,桥梁也十分少见。但要到遵义去,必须要渡过乌江。
敌人察觉了红军的动向,立刻派遣(qiǎn)了大批军队紧追在红军之后,想把红军堵在乌江沿岸,妄想着一举消灭红军主力。
与此同时,在贵阳驻守的***第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听说红军已突破重重包围到达贵州境内,连忙调兵紧守各个县城,特别是乌江北岸沿线,想凭借乌江天险阻住红军,和后面的追兵一起展开夹击。
1935年1月1日,寒风凛(lǐn)冽,风吹浪打,使原本就水深流急的乌江更添凶险。浪头一个接着一个,渡口边所有能漂浮起来的东西都被反动派收拾走了,一块木板也没有留下。这可让作为先遣团的红军一军团的将士们犯了难。
用船过河已经不可能,架桥又没有掩护,很容易被对面的守军袭击。想要游水过河吧,这里的水势太急,风高浪大,一不小心就会被急流冲走,也行不通。
先遣团的同志曾经问过贵州当地的老乡,据说平安渡过乌江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大而结实的木船;二是风和日丽的大晴天;三是熟悉水性的好渡手。但是,红军现在一个条件都没有。
不管有多少难题,乌江必须渡过去!在长征中,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都是靠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成功度过的。
同志们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他们的智慧和勇敢就体现在这一点一滴的行动中。一位干部突然灵机一动。
“我想到啦!咱们扎竹排!”他兴奋地喊起来。其他同志听了,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对呀!船会翻,竹排可不会翻!”
“这里竹子多的是!大家快动手吧!”
“还可以用竹排搭成浮桥,那大部队就能通过啦!”
同志们越想越兴奋,他们从村里找了许多竹子,你扎我捆的,很快就扎成了一丈多宽、两丈多长的一个大竹筏(fá)。这样一来,战士们一扫刚才的低落,情绪都高涨起来,争着抢着报名最先过江。
天黑了下来,还下起了雨。雨夜使渡江充满了凶险。
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战士们身上抽。
雨滴落入江中激起千层波浪,对岸不时传来几声枪响。八名水性较好的战士上了竹排,竹排离开河滩,缓缓地滑进了江中。
岸边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盯着竹排,一时间鸦雀无声。战士们的情绪都紧张到了极点,心中默默地念着战友们的名字。
五米,十米,十五米,二十米……
小山似的波浪像千万头暴怒的野兽,前赴后继,竞相涌来,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好像要把竹排冲散了似的。竹排从一个浪尖被抛到另一个浪尖,看上去十分惊险。排上的八名战士紧紧地抓住竹排,用空出来的手用力地向对岸划。
近了,近了!突然一个大浪扑过来,竹排整个没入了水中。
岸上的战士禁不住惊叫出声,不眨眼睛地盯着竹排消失的地方,希望奇迹能够出现,祈祷着战友们平安。一会儿,竹排终于缓缓浮出水面,排上的八名战士一个不少,大家的心才稍稍放下。
竹排继续前行,已经过了江心,离对岸越来越近了,几乎可以看见走来走去的***兵——突然,竹排不受控制地旋转起来,越转越快,不管怎么用力都稳不住了!站在岸边的战士们惊叫连连,眼睁睁地看着竹排被江心的漩涡卷动,一闪就不见了。
第一次强渡失败了,但红军战士们的斗志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纷纷要求二次强渡,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完成军委交付的任务。
第二次渡江开始了。这一次,先遣团挑选了另外几名水性较好的战士,十分郑重地嘱咐他们:“不要心急,一定要稳住!”
同志们以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波浪仿佛比刚才更大了,也更多了,但战士们毫不畏惧,仍然在风口浪尖寻求着平衡。
到了第一个竹排沉没的地方,岸上的战士心中都紧绷着,排上的战士却沉着冷静,虽然危险重重,却最终有惊无险的到达了对岸,强渡成功了!先遣团团长杨得志欣喜若狂,赶忙命令岸上的红军照这个路线渡江。
一支又一支的竹排滑入江中,红军战士们用无比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征服了雨夜中的乌江天险。
另一支先遣队伍同时在江界渡口强渡,第一次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但他们不气馁(něi),也没有被肆虐的江水吓倒,很快进行了第二次强渡,最终也成功了。
到达了对岸的红军战士与驻守的***军队展开激战,成功地掩护了大部队渡江。在战斗进行的同时,红军派出一个工兵营用竹排和木筏搭了几座浮桥,红军主力的大部队一批又一批地从浮桥上通过,以极小的损失拿下了乌江天险。
一月三日下午,***,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首长来到了乌江岸边。***站在江边,俯视着波涛翻滚的乌江,耳边充满了战士们胜利的呼声。红军战士在新年的第一天就打下了如此漂亮的一仗,这是新年新气象,这是中国革命的吉祥之兆!
到了桥中心,***突然停住脚步,站在桥上使劲摇晃了两下。跟随的警卫急忙上前扶住他。***从容地站定,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没关系,没关系。”
接着转过头询问工兵营的战士:
“比这水还急,浪还高,能架桥过去吗?”
工兵营的战士自信而有力地说:“可以!当然可以!”
***满意地笑了。
“真了不起,我们的工兵就地取材,用竹排架起这样的桥!你们是人民的好战士啊!”
红军主力从浮桥上迅速渡过了乌江,而原本在北岸防守的王家烈部队,早就逃得干干净净了。1935年1月6日,红军全部渡过乌江,准备打过娄山关,直取遵义。强渡乌江天险一战,也成为长征途中常常被人称赞的经典战例之一。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四章 智取遵义城
遵义是红军长征途中十分重要的地区之一,中国***在那里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整个中国革命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流传着不少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的传奇故事。智取遵义城就是长征史上的一段佳话。
过了乌江,遵义城就在眼前。指挥员刘伯承仔细观察了地形,把红二师第六团的政治委员王集成喊来,交代了夺取遵义的任务。
原来,离遵义城30公里的地方,有个小镇叫深溪水。敌人在那里留了一个营的兵力,相当于遵义的外围防守点。前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营都可以很快得到消息,报给城中的敌人,就像蜗牛的触角一样。
刘伯承仔细叮嘱:“你们团的任务,就是要斩断城中敌人的‘触角’。但要秘密进行,不要让敌人知道,否则给遵义守敌通了消息,就会增加我们攻城的困难。”
他强调说:“现在呀,我们是既要求打胜仗,又要求伤亡少,还要节省子弹。所以就要多用点脑子啰!”
政委王集成坚定地行了个军礼,:“请指挥员放心,我们一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敌人全部消灭,一个不留!”
“好!”
两个人正说着,参谋长送来了一份电报,原来是朱德总司令为了配合他们打遵义城,又派来了一个团,并且让三军团支持他们,阻止敌人派来的援兵。
刘伯承不禁喜上眉梢(shāo)。
“这下可更好了!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还有一个师来跟我们共同作战,拿下遵义不在话下!”
王集成说:“指挥员放心,王家烈的双枪兵我们领教过,保证没问题!”
天上忽然下起了雨,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红六团在刘伯承的率领下出发了。大雨虽然给队伍行军增加了困难,但也让敌人放松了警惕(tì)。刘伯承下令让大家快速行军,到敌人的营房里避雨去。
深溪水的敌人还以为下着大雨不会有情况呢,一个个尽情玩乐起来,打起了麻将、牌九,玩到午夜才睡下,连哨兵都没安排。不料,睡得正香呢,红军突然打了进来。许多敌兵被枪声惊醒了,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当了俘虏。
敌人的营长后悔莫及,企图逃到遵义城里去报信,被红军战士一枪打死了。红六团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驻扎在遵义近郊,并且没有走漏(lòu)一点风声。敌人的“触角”,就这样被悄悄地拔掉了,遵义城里的敌人还不知道呢。
为了详细地了解城中的情况,战士们从俘虏中找了一个连长、一个排长和十几个出身贫苦的敌兵,进行谈话。
这些***兵吓坏了,答起话来总是结结巴巴的。
王集成向他们讲清了红军的俘虏政策,并说明红军是打倒地主和***反动派,为穷人翻身得解放而战斗的。
并说:
“我们今天就要打遵义,谁了解遵义的情况就详细告诉我们,说得对的事后有赏。”
那个连长一听,急忙站起身来说:“长官,红军对我们这么好,小人哪敢不效劳。”接着他就把遵义城里的工事、守敌的实力一一讲了,并画了一幅草图。另外的俘虏做了补充,证实他说的是真的。
谈完话,红军发给他们每人三块银元。虽然红军的日子过得很苦,但对待俘虏还是要讲原则的。十几个俘虏捧着银元,十分感激地说:“我们长官说你们杀人放火,红鼻子,绿眼睛,抓住俘虏挖眼掏心,我们真害怕,没想到你们是这样好的人!”
遵义城的底细摸清楚了,红军手里又掌握着一批俘虏,王集成与团长朱水秋商量后,决定化装成敌人,利用俘虏去诈(zhà)城,这样就可以不费弹药,不伤人了。他们把这个想法报告了刘伯承,刘伯承听了非常赞同:“很好,这就动了脑子了。不过装敌人一定要装得像,可不能让遵义的敌人看出来。”
王集成哈哈大笑:“这个您放心,有俘虏呢!”
很快,第一营第三连和侦察排及全团二三十个司号员,都换上了敌军的服装,大家嘻嘻哈哈的互相整理着,都想赶快到遵义去。被教育过的十几个俘虏也被编在队伍里,他们走在最前面带路。
晚上九点钟左右,化妆的红军冒着瓢泼大雨出发了。
夜色越来越浓了,周围的一切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黑暗里,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刚下过雨的路面被冲刷得十分泥泞(nìng),滑得走不了路。
队伍里不时地响起“扑通!”、“哎呀!”的声音,差不多每个战士都摔过几跤。摔一跤后,就成了个泥人。
战士们脚上的草鞋陷入淤(yū)泥里,一提就坏了,于是很多人干脆光着脚,踏着碎石头和烂泥巴混合成的路,继续前进。
夜色更深了,离遵义城也越来越近,战士们自觉地安静下来,悄然无声地行进,不一会儿就顺利地到达遵义城门口。这个时候大雨已经停了,透过夜幕看见一点儿灯光,悬在半空中。走在前面的俘虏们停下来,悄悄告诉王集成:“到了,这是遵义城上岗楼的灯光。”
好戏就要上场了,战士们都装成败退下来的样子,慌慌忙忙往城门口跑去。
“干什么的?!”城楼上发出一句凶狠的问话。枪栓也拉得“呱啦呱啦”直响。
“自己人!”俘虏用贵州话从容地回答。
“哪一部分的?”城楼上又问。这一次的语气稍稍有点缓和。
这时,俘虏的连长就按照王集成事先教给他们的内容,哭哭啼(tí)啼地回答:“我们是外围营的,今天叫‘***’包围了,地盘丢了,营长也打死了。我是一连连长,领着一部分弟兄好不容易逃了出来。现在‘***’还在后面追我们呢,快快开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吧,救救我们!”
敌人听了将信将疑,迟疑地问:“你们营长叫什么名字?”
那个俘虏连长一下子就答上来了。城楼上没了声音,看样他们是在研究情况。为了不让他们有时间思考,红军让许多人一起乱嘈嘈地喊:“快开开门呐!”
“麻烦麻烦老兄啦!救兄弟一命吧!”
“‘***’马上就追上来啦!”
……
“吵什么吵!”城楼上传来一声大喊,显然是很烦恼的声音,红军的计划成功了!
战士们马上“服从”地一言不发。这时,城上照下来几束手电筒的光。看来敌人是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兄弟”,那十几个俘虏兵赶紧仰起头,手电从他们脸上照过去。
“好像是……”
“我认识那个……”
城上传来几句模糊的商量声,红军战士们心中暗暗好笑。
当他们确实认定红军是“自己人”的时候,才说:“等着,别吵,这就给你们开门!”战士们一听,都悄悄地上好刺刀,推上子弹,等着敌人开门来迎接“自己人”。
“哗啦”一声,“吱——”“吱——”的两声,又高又厚的城门敞开了。敌人一边开门,一边慌张地问走在最前面的红军侦察排同志:“怎么?‘***’已经过了乌江啦?来得好快呀!”
“是啊!再告诉你,现在已经进了遵义城了!”几个虎将把枪口指着那两个敌人的脑袋,严厉地说:“告诉你们,我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
那两个敌兵吓得“啊!”了一声,目瞪口呆,像面条一样瘫(tān)在地上了。
二十多个司号员一齐吹起了冲锋号。藏在后面的部队像潮水一般涌入城内。遵义城热闹起来了,激昂嘹(liáo)亮的军号声中夹杂着惊心动魄的枪声;英勇杀敌的呼喊混合着敌人的哭叫。
敌人也搞不清来了多少红军,早已失去抵抗能力,一部分被俘虏了,另一部分从北门逃走。进了城才知道,原本驻守遵义的一个教导师师长侯之担,几天前就已经闻风逃走了。
1935年1月7日早晨,机智英勇的红军战士宣告遵义城解放了。城中的百姓们都走出家门,排列在街旁,挥舞着彩旗,大放爆竹,兴高彩烈地欢迎着陆续进城的红军队伍,为不必再受到地主和***反动派的压迫而热烈庆祝。
遵义是红军长征途中十分重要的地区之一,中国***在那里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整个中国革命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流传着不少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的传奇故事。智取遵义城就是长征史上的一段佳话。
过了乌江,遵义城就在眼前。指挥员刘伯承仔细观察了地形,把红二师第六团的政治委员王集成喊来,交代了夺取遵义的任务。
原来,离遵义城30公里的地方,有个小镇叫深溪水。敌人在那里留了一个营的兵力,相当于遵义的外围防守点。前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营都可以很快得到消息,报给城中的敌人,就像蜗牛的触角一样。
刘伯承仔细叮嘱:“你们团的任务,就是要斩断城中敌人的‘触角’。但要秘密进行,不要让敌人知道,否则给遵义守敌通了消息,就会增加我们攻城的困难。”
他强调说:“现在呀,我们是既要求打胜仗,又要求伤亡少,还要节省子弹。所以就要多用点脑子啰!”
政委王集成坚定地行了个军礼,:“请指挥员放心,我们一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敌人全部消灭,一个不留!”
“好!”
两个人正说着,参谋长送来了一份电报,原来是朱德总司令为了配合他们打遵义城,又派来了一个团,并且让三军团支持他们,阻止敌人派来的援兵。
刘伯承不禁喜上眉梢(shāo)。
“这下可更好了!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还有一个师来跟我们共同作战,拿下遵义不在话下!”
王集成说:“指挥员放心,王家烈的双枪兵我们领教过,保证没问题!”
天上忽然下起了雨,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红六团在刘伯承的率领下出发了。大雨虽然给队伍行军增加了困难,但也让敌人放松了警惕(tì)。刘伯承下令让大家快速行军,到敌人的营房里避雨去。
深溪水的敌人还以为下着大雨不会有情况呢,一个个尽情玩乐起来,打起了麻将、牌九,玩到午夜才睡下,连哨兵都没安排。不料,睡得正香呢,红军突然打了进来。许多敌兵被枪声惊醒了,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当了俘虏。
敌人的营长后悔莫及,企图逃到遵义城里去报信,被红军战士一枪打死了。红六团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驻扎在遵义近郊,并且没有走漏(lòu)一点风声。敌人的“触角”,就这样被悄悄地拔掉了,遵义城里的敌人还不知道呢。
为了详细地了解城中的情况,战士们从俘虏中找了一个连长、一个排长和十几个出身贫苦的敌兵,进行谈话。
这些***兵吓坏了,答起话来总是结结巴巴的。
王集成向他们讲清了红军的俘虏政策,并说明红军是打倒地主和***反动派,为穷人翻身得解放而战斗的。
并说:
“我们今天就要打遵义,谁了解遵义的情况就详细告诉我们,说得对的事后有赏。”
那个连长一听,急忙站起身来说:“长官,红军对我们这么好,小人哪敢不效劳。”接着他就把遵义城里的工事、守敌的实力一一讲了,并画了一幅草图。另外的俘虏做了补充,证实他说的是真的。
谈完话,红军发给他们每人三块银元。虽然红军的日子过得很苦,但对待俘虏还是要讲原则的。十几个俘虏捧着银元,十分感激地说:“我们长官说你们杀人放火,红鼻子,绿眼睛,抓住俘虏挖眼掏心,我们真害怕,没想到你们是这样好的人!”
遵义城的底细摸清楚了,红军手里又掌握着一批俘虏,王集成与团长朱水秋商量后,决定化装成敌人,利用俘虏去诈(zhà)城,这样就可以不费弹药,不伤人了。他们把这个想法报告了刘伯承,刘伯承听了非常赞同:“很好,这就动了脑子了。不过装敌人一定要装得像,可不能让遵义的敌人看出来。”
王集成哈哈大笑:“这个您放心,有俘虏呢!”
很快,第一营第三连和侦察排及全团二三十个司号员,都换上了敌军的服装,大家嘻嘻哈哈的互相整理着,都想赶快到遵义去。被教育过的十几个俘虏也被编在队伍里,他们走在最前面带路。
晚上九点钟左右,化妆的红军冒着瓢泼大雨出发了。
夜色越来越浓了,周围的一切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黑暗里,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刚下过雨的路面被冲刷得十分泥泞(nìng),滑得走不了路。
队伍里不时地响起“扑通!”、“哎呀!”的声音,差不多每个战士都摔过几跤。摔一跤后,就成了个泥人。
战士们脚上的草鞋陷入淤(yū)泥里,一提就坏了,于是很多人干脆光着脚,踏着碎石头和烂泥巴混合成的路,继续前进。
夜色更深了,离遵义城也越来越近,战士们自觉地安静下来,悄然无声地行进,不一会儿就顺利地到达遵义城门口。这个时候大雨已经停了,透过夜幕看见一点儿灯光,悬在半空中。走在前面的俘虏们停下来,悄悄告诉王集成:“到了,这是遵义城上岗楼的灯光。”
好戏就要上场了,战士们都装成败退下来的样子,慌慌忙忙往城门口跑去。
“干什么的?!”城楼上发出一句凶狠的问话。枪栓也拉得“呱啦呱啦”直响。
“自己人!”俘虏用贵州话从容地回答。
“哪一部分的?”城楼上又问。这一次的语气稍稍有点缓和。
这时,俘虏的连长就按照王集成事先教给他们的内容,哭哭啼(tí)啼地回答:“我们是外围营的,今天叫‘***’包围了,地盘丢了,营长也打死了。我是一连连长,领着一部分弟兄好不容易逃了出来。现在‘***’还在后面追我们呢,快快开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吧,救救我们!”
敌人听了将信将疑,迟疑地问:“你们营长叫什么名字?”
那个俘虏连长一下子就答上来了。城楼上没了声音,看样他们是在研究情况。为了不让他们有时间思考,红军让许多人一起乱嘈嘈地喊:“快开开门呐!”
“麻烦麻烦老兄啦!救兄弟一命吧!”
“‘***’马上就追上来啦!”
……
“吵什么吵!”城楼上传来一声大喊,显然是很烦恼的声音,红军的计划成功了!
战士们马上“服从”地一言不发。这时,城上照下来几束手电筒的光。看来敌人是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兄弟”,那十几个俘虏兵赶紧仰起头,手电从他们脸上照过去。
“好像是……”
“我认识那个……”
城上传来几句模糊的商量声,红军战士们心中暗暗好笑。
当他们确实认定红军是“自己人”的时候,才说:“等着,别吵,这就给你们开门!”战士们一听,都悄悄地上好刺刀,推上子弹,等着敌人开门来迎接“自己人”。
“哗啦”一声,“吱——”“吱——”的两声,又高又厚的城门敞开了。敌人一边开门,一边慌张地问走在最前面的红军侦察排同志:“怎么?‘***’已经过了乌江啦?来得好快呀!”
“是啊!再告诉你,现在已经进了遵义城了!”几个虎将把枪口指着那两个敌人的脑袋,严厉地说:“告诉你们,我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
那两个敌兵吓得“啊!”了一声,目瞪口呆,像面条一样瘫(tān)在地上了。
二十多个司号员一齐吹起了冲锋号。藏在后面的部队像潮水一般涌入城内。遵义城热闹起来了,激昂嘹(liáo)亮的军号声中夹杂着惊心动魄的枪声;英勇杀敌的呼喊混合着敌人的哭叫。
敌人也搞不清来了多少红军,早已失去抵抗能力,一部分被俘虏了,另一部分从北门逃走。进了城才知道,原本驻守遵义的一个教导师师长侯之担,几天前就已经闻风逃走了。
1935年1月7日早晨,机智英勇的红军战士宣告遵义城解放了。城中的百姓们都走出家门,排列在街旁,挥舞着彩旗,大放爆竹,兴高彩烈地欢迎着陆续进城的红军队伍,为不必再受到地主和***反动派的压迫而热烈庆祝。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五章 娄山关上凯歌还
***不仅是一位军事指挥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词意境开阔,慷慨激昂,历来都广受诗词爱好者的喜爱。其中有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更是脍(kuài)炙人口的名篇。词中这样写道: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就作于一九三五年二月,红军取得娄山关之战的胜利之后。那么娄山关战役是怎样得胜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红军主力第二次过了赤水河,奉中央领导的命令,要在桐梓县,娄山关,遵义城沿线打几场漂亮仗,给蒋介石点颜色瞧瞧。
当时,除了挡在前方,根本不被我们放在眼中的王家烈部队之外,还有自出发时就一直跟在屁股后面猛追的周浑元。在战士们眼中,周浑元也是小菜一碟。他跟在红军身后,除了摸不清情况地乱追之外,连红军的影子都没见着。
“消灭王家烈!消灭周浑元!”这个口号每天都挂在战士们的嘴上。
二渡赤水河后,二郎滩战斗也取得了胜利,离遵义近了,战士们干劲十足,恨不能立刻就进了遵义县城。
沿途的百姓们成群结队站在大道两边欢迎红军的到来。乡亲们实在被***折腾得不像样,全身上下都破破烂烂的。不知队伍中谁喊了一句:“来当红军吧!打白狗子!过好日子!”
人群中的小伙子们就跟着红军的队伍走了。每天都有几十个新兵入伍。红军的队伍一天天扩大。中央领导把当地的情况摸清之后,惩治了当地的坏地主,好好休整了队伍,然后继续向前方进发。
这次去遵义路上必经的桐梓县和娄山关,是***重兵把守的两个重要地区。从乌江沿岸逃走的王家烈,在这两处都留派了大批军队,但在英勇红军的进攻之下,桐梓县没能守多久,就被拿下了。接着就是攻下娄山关,那么再次夺取遵义就易如反掌了。
娄山关位于娄山山脉的最高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仰望山峰,峰上云雾弥漫,山径曲曲折折,像一条土黄色带子从云间飘落下来,人走在上面,就像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带子上。
两边的山头也都又高又陡,关前的山路弯曲不平,就像李白的名作《蜀道难》中所说的那样,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
这座关卡平时通过都要万分小心,更不用说此刻有大批军队驻守了。
1935年2月25日早上,***发出“应乘虚占领娄山关”的指示,并命令红三军团的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负责指挥红一和红三军团,以及干部团进攻娄山关。
彭德怀同志接到任务后,思索了一会儿,把红三军团的第十三团的团长找来。
“抢夺娄山关是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我和政委商量了一下,决定将主攻的任务交给你们十三团,有没有问题?”
十三团团长听了一下跳起来,十分高兴军团长将这块“硬骨头”交给自己,急忙说“谢谢团长!谢谢政委!”
连道别都忘了,一路跑回营地报告这个好消息。
彭德怀看着他的背影,和杨尚昆相视一笑。不禁感慨万千:“党给我们培养了多好的同志啊!”
“是啊,这个十三团可是咱们红军的一把尖刀啊!”
红十三团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一九三三年就曾经打败过***军,有着光辉的战绩。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有一场有名的“高虎脑万年亭战斗”,就是十三团打下来的。
那是一场空前残酷的战斗。由于战略指导上的错误,敌人的六个主力师,在大炮轰鸣、敌机环绕的配合下,向着我军防守薄弱的高虎脑阵地轮番攻击。
七架飞机在空中连续投弹,几十门大炮不停地发射,阵地上浓烟滚滚,炮声震天。而我们十三团的第七连,仍然坚强地守着阵地。等敌人接近了,首先用机关枪扫射,然后用手榴弹投击,最后怒吼着冲出去,把敌人拦阻在山下。
同样的冲锋,同样的轰炸,同样的喊杀;红军战士们也同样的坚强,同样的投手榴弹,同样的出击。这样连续了六次之多。每一次都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
敌人的官兵死伤无数,我们的七连也只剩下七个人了。敌人吓怕了,躲起来好几天不敢出战,十三团在这一战斗中英勇顽强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而今天,对十三团来说,拿下这个娄山关根本不在话下。
彭德怀和杨尚昆不约而同地回想起那段光荣岁月,对十三团充满了信心。接着又派遣了一军团的第一团向娄山关东侧的石炭关绕行,从两侧攻击敌人。而其余部队就随着前锋,迈开大步向娄山关挺进。
消息传回十三团,同志们立刻兴奋起来。宣传队的同志在队伍中来回穿行,把上级的部署(shǔ)通知到每一个战士。
“同志们!鸦片烟鬼王家烈,轻轻松松就拿下!”众人嘻嘻哈哈地仍在谈笑,回想着战场上见过的烟鬼***兵。原来贵州出产鸦片,王家烈的队伍中有许多都是烟鬼。
“湘江走过了!乌江闯过了!苗岭爬过了!一个娄山关,同志们,难道飞不过吗?”
“飞过去喽!”听到的战士都大声回答,大家兴致高昂,越走越轻快,好像已经都长了翅膀了。“多缴枪炮多捉俘虏!补充我们的弹药库!”
大马路上,人声鼎(dǐnɡ)沸,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直奔娄山关。
突然,从娄山关的方向来了一群老百姓,他们都提着破旧的包袱,逃难一般地走来。一个红军干部上前询问,原来,王家烈怕桐梓县不保,想从娄山关派兵增援,援兵正从娄山关往这边赶呢。
十三团团长思索了一下,发出命令:急速前进,先跟增援的部队打一仗!战士们一个传一个,行军的速度立刻加快了。
远远地,已经能望见娄山关上的一个个山峰了,白云朵朵,环绕在半山腰。苍翠欲滴的参天古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画卷,好像在呼唤着正义的红军战士:“快来吧!欢迎你们!”
走到红花园地区时,终于遇上了王家烈派来的援军。
这是预期中的战斗,由于红军早有准备,这一场遭遇战占尽了先机。
十三团想从中抓几个俘虏,了解一下关中的防守情况。于是,一向以敏捷迅速著称的第三营战士们,立刻爬上了左边的高山,并且不费吹灰之力就抢占了敌人企图占领的最高点。在三营的掩护下,红军战士英勇无畏,飞速向前推进。
虽然敌军是王家烈部队的主力之一,但在红军战士的攻击下,这些平日耀武扬威的国军没有丝毫还手之力,一边战一边退,沿原路返回,又退回了娄山关。
十三团的战士们个个英勇,一边向前推进一边审问刚刚抓到的俘虏。有些俘虏早就不满国军的管理方式,见红军们向上冲锋,也跟着冲锋。红军战士们很高兴地接纳(nà)了他们。
他们熟悉关中的情况,知道王家烈的主力昨天晚上已赶到板桥地区去了,另外两个团出了娄山关。其中的一个团去支援桐梓县,已被红军打了回来;另一个团散布在四周,巩固娄山关的阵地。
转眼已到了娄山关下,主攻开始了。十三团的主力不顾一切地沿着马路跑步前进。指挥阵地响起冲锋号声,那激昂的曲调推动着战士们努力抢关。
从形势上看,对红军较为不利。红军虽然是进攻的一方,但地势较低,而且娄山关控制在敌人的手中,有一个团的兵力在固守着。而被红军打回去的支援部队虽然有伤亡,但仍有不少人逃了回去,也依据有利地势牢牢把守着。想要抢关,就不得不“仰攻”了,这对只有一个团的兵力的十三团来说有很大困难。
但猛虎一般的战士们抱定了一致的信念:无论如何都要夺取娄山!
指挥员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右边的山都是悬崖绝壁,唯一的路被敌人用重火力封锁得严严实实;而左边的山上虽然本没有路,却可以爬过去。
可以先派一支队伍从左边爬上山去,抄小路到守娄山关的敌人的背后。然后其他部队从关前猛攻,牵制敌人的注意力,来个前后夹击!
计划定下来之后,指挥员叫过一营的营长,命他带领一营从正面进攻,最好攻下娄山关最高的一座山——点金山来,这座山可以俯视整个娄山关地区,是必须争夺的地方。
一营营长部署好了兵力:第一小分队从正面冲锋,第二小分队在不远的死角——敌人在关上看不到的地方隐藏起来,准备集中火力向敌人冲击。
指挥员一声令下,红军战士们喊着“杀呀——”向着敌人的阵地扑过去。手榴弹、冲锋枪,娄山关上的敌人见红军气势如虹地杀过来,都吓得目瞪口呆。有的干脆直接弃山而逃,有的勉强支持了一会儿,见红军来势太猛,好像根本不怕子弹和炸弹一样地冲上来,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也吓得转身就跑。很快,点金山就掌握在红军手中了。
登上了点金山顶,漫山遍野都是红军战士奋勇杀敌的身影,隔着两个不太高的山头,娄山关里的防御(yù)部署也清楚地摆在眼前。这两个山头都被敌人占据着。红军战士们正在向上冲锋。
天色渐晚,已近黄昏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小雨。此时战士们都是又累又饿,团长给同志们打气:“同志们!我们累了,敌人比我们还累!我们跟他们拼的就是体力!”
“大家冲啊!到娄山关里开晚饭!”
在团首长直接领导下,同志们的斗志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大家喊着各种口号组织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这里的敌人异常顽固,刚刚打下去就又冲了上来,一次又一次,反复了四次之多,令红军战士觉得十分奇怪。
团长站在点金山最高点看得清楚,原来有一个军官站在后面,他的士兵被打退了,他就严厉地赶回来,杀了几个逃在最前面的,士兵们没办法只得又攻回来。
团长眼睛一转,让几个宣传队的队员冲着对面的阵地大声喊:“白军兄弟们,你们的长官自己躲在后面,让你们上来送死!”
“弟兄们,打死压迫你们的长官啊!”
“看看我们的长官,冲在最前面!你们这么拼命,为的哪个呢?看看你们长官,再看看你们自己!”
指挥员大声命令“打死他!”
几个神枪手瞄(miáo)准了那个军官,一击毙命!军官倒下了,敌人如潮水一般四散奔逃,冲锋部队乘机冲上去,占领了两个山头。
娄山关里驻守的敌人,一见前面的阵地都丢失了,吓得枪都不会打了,“砰砰”乱响就是打不着人。这时,从后面摸上山的同志们也喊声震天地冲了出来,敌人更是不敢再战,纷纷从小路逃走了。
就这样,娄山关被神勇的红军战士顺利地攻占了!
***不仅是一位军事指挥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词意境开阔,慷慨激昂,历来都广受诗词爱好者的喜爱。其中有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更是脍(kuài)炙人口的名篇。词中这样写道: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就作于一九三五年二月,红军取得娄山关之战的胜利之后。那么娄山关战役是怎样得胜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红军主力第二次过了赤水河,奉中央领导的命令,要在桐梓县,娄山关,遵义城沿线打几场漂亮仗,给蒋介石点颜色瞧瞧。
当时,除了挡在前方,根本不被我们放在眼中的王家烈部队之外,还有自出发时就一直跟在屁股后面猛追的周浑元。在战士们眼中,周浑元也是小菜一碟。他跟在红军身后,除了摸不清情况地乱追之外,连红军的影子都没见着。
“消灭王家烈!消灭周浑元!”这个口号每天都挂在战士们的嘴上。
二渡赤水河后,二郎滩战斗也取得了胜利,离遵义近了,战士们干劲十足,恨不能立刻就进了遵义县城。
沿途的百姓们成群结队站在大道两边欢迎红军的到来。乡亲们实在被***折腾得不像样,全身上下都破破烂烂的。不知队伍中谁喊了一句:“来当红军吧!打白狗子!过好日子!”
人群中的小伙子们就跟着红军的队伍走了。每天都有几十个新兵入伍。红军的队伍一天天扩大。中央领导把当地的情况摸清之后,惩治了当地的坏地主,好好休整了队伍,然后继续向前方进发。
这次去遵义路上必经的桐梓县和娄山关,是***重兵把守的两个重要地区。从乌江沿岸逃走的王家烈,在这两处都留派了大批军队,但在英勇红军的进攻之下,桐梓县没能守多久,就被拿下了。接着就是攻下娄山关,那么再次夺取遵义就易如反掌了。
娄山关位于娄山山脉的最高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仰望山峰,峰上云雾弥漫,山径曲曲折折,像一条土黄色带子从云间飘落下来,人走在上面,就像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带子上。
两边的山头也都又高又陡,关前的山路弯曲不平,就像李白的名作《蜀道难》中所说的那样,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
这座关卡平时通过都要万分小心,更不用说此刻有大批军队驻守了。
1935年2月25日早上,***发出“应乘虚占领娄山关”的指示,并命令红三军团的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负责指挥红一和红三军团,以及干部团进攻娄山关。
彭德怀同志接到任务后,思索了一会儿,把红三军团的第十三团的团长找来。
“抢夺娄山关是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我和政委商量了一下,决定将主攻的任务交给你们十三团,有没有问题?”
十三团团长听了一下跳起来,十分高兴军团长将这块“硬骨头”交给自己,急忙说“谢谢团长!谢谢政委!”
连道别都忘了,一路跑回营地报告这个好消息。
彭德怀看着他的背影,和杨尚昆相视一笑。不禁感慨万千:“党给我们培养了多好的同志啊!”
“是啊,这个十三团可是咱们红军的一把尖刀啊!”
红十三团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一九三三年就曾经打败过***军,有着光辉的战绩。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有一场有名的“高虎脑万年亭战斗”,就是十三团打下来的。
那是一场空前残酷的战斗。由于战略指导上的错误,敌人的六个主力师,在大炮轰鸣、敌机环绕的配合下,向着我军防守薄弱的高虎脑阵地轮番攻击。
七架飞机在空中连续投弹,几十门大炮不停地发射,阵地上浓烟滚滚,炮声震天。而我们十三团的第七连,仍然坚强地守着阵地。等敌人接近了,首先用机关枪扫射,然后用手榴弹投击,最后怒吼着冲出去,把敌人拦阻在山下。
同样的冲锋,同样的轰炸,同样的喊杀;红军战士们也同样的坚强,同样的投手榴弹,同样的出击。这样连续了六次之多。每一次都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
敌人的官兵死伤无数,我们的七连也只剩下七个人了。敌人吓怕了,躲起来好几天不敢出战,十三团在这一战斗中英勇顽强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而今天,对十三团来说,拿下这个娄山关根本不在话下。
彭德怀和杨尚昆不约而同地回想起那段光荣岁月,对十三团充满了信心。接着又派遣了一军团的第一团向娄山关东侧的石炭关绕行,从两侧攻击敌人。而其余部队就随着前锋,迈开大步向娄山关挺进。
消息传回十三团,同志们立刻兴奋起来。宣传队的同志在队伍中来回穿行,把上级的部署(shǔ)通知到每一个战士。
“同志们!鸦片烟鬼王家烈,轻轻松松就拿下!”众人嘻嘻哈哈地仍在谈笑,回想着战场上见过的烟鬼***兵。原来贵州出产鸦片,王家烈的队伍中有许多都是烟鬼。
“湘江走过了!乌江闯过了!苗岭爬过了!一个娄山关,同志们,难道飞不过吗?”
“飞过去喽!”听到的战士都大声回答,大家兴致高昂,越走越轻快,好像已经都长了翅膀了。“多缴枪炮多捉俘虏!补充我们的弹药库!”
大马路上,人声鼎(dǐnɡ)沸,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直奔娄山关。
突然,从娄山关的方向来了一群老百姓,他们都提着破旧的包袱,逃难一般地走来。一个红军干部上前询问,原来,王家烈怕桐梓县不保,想从娄山关派兵增援,援兵正从娄山关往这边赶呢。
十三团团长思索了一下,发出命令:急速前进,先跟增援的部队打一仗!战士们一个传一个,行军的速度立刻加快了。
远远地,已经能望见娄山关上的一个个山峰了,白云朵朵,环绕在半山腰。苍翠欲滴的参天古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画卷,好像在呼唤着正义的红军战士:“快来吧!欢迎你们!”
走到红花园地区时,终于遇上了王家烈派来的援军。
这是预期中的战斗,由于红军早有准备,这一场遭遇战占尽了先机。
十三团想从中抓几个俘虏,了解一下关中的防守情况。于是,一向以敏捷迅速著称的第三营战士们,立刻爬上了左边的高山,并且不费吹灰之力就抢占了敌人企图占领的最高点。在三营的掩护下,红军战士英勇无畏,飞速向前推进。
虽然敌军是王家烈部队的主力之一,但在红军战士的攻击下,这些平日耀武扬威的国军没有丝毫还手之力,一边战一边退,沿原路返回,又退回了娄山关。
十三团的战士们个个英勇,一边向前推进一边审问刚刚抓到的俘虏。有些俘虏早就不满国军的管理方式,见红军们向上冲锋,也跟着冲锋。红军战士们很高兴地接纳(nà)了他们。
他们熟悉关中的情况,知道王家烈的主力昨天晚上已赶到板桥地区去了,另外两个团出了娄山关。其中的一个团去支援桐梓县,已被红军打了回来;另一个团散布在四周,巩固娄山关的阵地。
转眼已到了娄山关下,主攻开始了。十三团的主力不顾一切地沿着马路跑步前进。指挥阵地响起冲锋号声,那激昂的曲调推动着战士们努力抢关。
从形势上看,对红军较为不利。红军虽然是进攻的一方,但地势较低,而且娄山关控制在敌人的手中,有一个团的兵力在固守着。而被红军打回去的支援部队虽然有伤亡,但仍有不少人逃了回去,也依据有利地势牢牢把守着。想要抢关,就不得不“仰攻”了,这对只有一个团的兵力的十三团来说有很大困难。
但猛虎一般的战士们抱定了一致的信念:无论如何都要夺取娄山!
指挥员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右边的山都是悬崖绝壁,唯一的路被敌人用重火力封锁得严严实实;而左边的山上虽然本没有路,却可以爬过去。
可以先派一支队伍从左边爬上山去,抄小路到守娄山关的敌人的背后。然后其他部队从关前猛攻,牵制敌人的注意力,来个前后夹击!
计划定下来之后,指挥员叫过一营的营长,命他带领一营从正面进攻,最好攻下娄山关最高的一座山——点金山来,这座山可以俯视整个娄山关地区,是必须争夺的地方。
一营营长部署好了兵力:第一小分队从正面冲锋,第二小分队在不远的死角——敌人在关上看不到的地方隐藏起来,准备集中火力向敌人冲击。
指挥员一声令下,红军战士们喊着“杀呀——”向着敌人的阵地扑过去。手榴弹、冲锋枪,娄山关上的敌人见红军气势如虹地杀过来,都吓得目瞪口呆。有的干脆直接弃山而逃,有的勉强支持了一会儿,见红军来势太猛,好像根本不怕子弹和炸弹一样地冲上来,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也吓得转身就跑。很快,点金山就掌握在红军手中了。
登上了点金山顶,漫山遍野都是红军战士奋勇杀敌的身影,隔着两个不太高的山头,娄山关里的防御(yù)部署也清楚地摆在眼前。这两个山头都被敌人占据着。红军战士们正在向上冲锋。
天色渐晚,已近黄昏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小雨。此时战士们都是又累又饿,团长给同志们打气:“同志们!我们累了,敌人比我们还累!我们跟他们拼的就是体力!”
“大家冲啊!到娄山关里开晚饭!”
在团首长直接领导下,同志们的斗志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大家喊着各种口号组织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这里的敌人异常顽固,刚刚打下去就又冲了上来,一次又一次,反复了四次之多,令红军战士觉得十分奇怪。
团长站在点金山最高点看得清楚,原来有一个军官站在后面,他的士兵被打退了,他就严厉地赶回来,杀了几个逃在最前面的,士兵们没办法只得又攻回来。
团长眼睛一转,让几个宣传队的队员冲着对面的阵地大声喊:“白军兄弟们,你们的长官自己躲在后面,让你们上来送死!”
“弟兄们,打死压迫你们的长官啊!”
“看看我们的长官,冲在最前面!你们这么拼命,为的哪个呢?看看你们长官,再看看你们自己!”
指挥员大声命令“打死他!”
几个神枪手瞄(miáo)准了那个军官,一击毙命!军官倒下了,敌人如潮水一般四散奔逃,冲锋部队乘机冲上去,占领了两个山头。
娄山关里驻守的敌人,一见前面的阵地都丢失了,吓得枪都不会打了,“砰砰”乱响就是打不着人。这时,从后面摸上山的同志们也喊声震天地冲了出来,敌人更是不敢再战,纷纷从小路逃走了。
就这样,娄山关被神勇的红军战士顺利地攻占了!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六章 赤水奇兵 上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四渡赤水出奇兵》
这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首,名字就叫《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确,四渡赤水是长征途中十分著名的运动战战役,红军队伍在毛主席出色的军事指挥下,神出鬼没,把***反动派弄得十分狼狈(bèi),最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成功渡过金沙江。
红军占领了遵义城后,在那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后,根据***的决定,从1935年1月中下旬,中央红军从遵义出发,分兵三路,向赤水河方向前进,寻找中国革命新的出路。
遵义会议虽然解决了党内急需解决的军事路线问题,令全军上下欢欣鼓舞。但红军所面临的形势却并不乐观。
就在红军领导们还在开会的同时,蒋介石就调集了中央军和许多地方部队,大约有一百五十个团、三十多万人,向遵义地区包围过来。
这些军队,都拥有先进的武
器装备。既有空军的保护,又有
全国政权做后盾。粮食、被服、
弹药等打仗的必需品十分充足,
交通运输也十分便利。相比之
下,我们的中央红军当时只剩了
3万多人,而且武器落后,弹药
不足,粮食和被服都十分缺乏,又没有了根据地作依靠,更没有空军和汽车。
实力之间的差距使蒋介石十分乐观,他认为这一次一定能把红军这支“疲惫(bèi)之师”彻底消灭。而能否从蒋介石的包围中冲出来,就关系到红军上下所有人的生死存亡。
1月20日,***决定渡过赤水,渡长江北上,于是,红军当夜就离开了遵义,沿着大娄山脉的小路,分左、中、右三路大军,向土城、赤水地区进发。
想要西渡赤水河,必须先占领土城。因为只有占领并巩固土城,才能保证安全渡过赤水,***对这次战役十分重视。
1月28日,土城之战正式打响了。但由于对敌情的估计出现错误,红军的阵地好几次差点失守。敌人抢占有利地形,步步向土城逼近,总司令朱德都有些坐不住了。
他几次想到战场上亲自指挥,都被***和周恩来等同志拦住了。最后,朱老总急了,他把帽子一甩说:“得了,老伙计,只要红军能胜利,只要遵义会议开出新天地,区区一个朱德何足惜?!敌人的子弹是打不中我朱德的!”***等人只好同意了。
朱德一出现在战场上,对红军的士气是极大的鼓舞。在他的直接指挥下,战士们更加奋勇。
没有子弹,战士们就用刺刀、石头与敌人较量,最后连石头都用光了,许多人都牺牲了。***急调了干部团的战士回来支援,才改换了局面。
***看着死难的战士们,心中十分悲痛。他在心中反复思量,决定“土城不能再打下去了!”于是率部队连夜撤出战斗,赶到赤水河边,带领全军渡过赤水河,寻找渡过长江的机会。
当部队全部过河后,回头望去,只见对岸的敌兵已追到了赤水河边。但面对滔滔河水,不明情况的敌人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这就是红军的“一渡赤水”之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最聪明的地方。也就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指挥了接下来的几次战役,成功地甩开敌人,顺利进兵。
就在红军一渡赤水、向川南方向进军时,蒋介石又派地方军队严密地防守起长江沿岸,并派出多支队伍对红军围追堵截。红军在***的指挥下并不恋战,多是经过适度反击后,继续向西。
但当红军抵至毛坝、大坝、天堂坝时,却再次与敌人相遇。敌人拦住去路,猛烈地进攻红军队伍,同时,他们的援兵也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赶来。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改变行军路线,不与敌人硬碰硬,而是向位于川滇边区,敌人防守薄弱的扎西地区前进。各路红军听命而行。二月八日,红军各主力部队先后抵达了扎西地区,并在这里休整队伍,等待下一步命令。
中央红军出其不意地转入扎西,使川军顿时失去了作战目标。川军的领导潘文华大为惊奇,又找不到红军的踪迹,只好随时准备着,听上级调遣。
利用这个时机,二月九日,***在扎西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红军的战略方针和行动路线问题。
中共中央一致决定,为了有把握求取胜利,红军必须经常转移。有时向东,有时又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就要走弯曲的小路;甚至还可能走重复的路。***最后提出“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主张。经过讨论,参加会议的同志都同意了。
同时,为实现红军队伍的高度机动和灵活,***还对部队的编制做了暂时的调整,更加有利于部队作战。
2月11日,朱德下令:各军团离开驻地,“向赤水河以东发展”。直到这时,蒋介石才得知中央红军已驻军扎西的消息。他立刻调兵遣将,给每一个红军军团都安排了拦截部队。妄图各部合力将中央红军包围,并压迫在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和以西等地区,然后彻底消灭。
他怕各地方部队之间再闹矛盾,还给几位下属去信叮嘱:“今后作战,务必谨慎小心,稳扎稳打。”很快,在蒋介石的命令和督(dū)促下,各路大军便杀气腾腾地向红军驻扎地包围过来。但蒋介石怎么也没有想到,红军又挥师东进,再渡赤水河了。
18日下午,红一军团前卫二师首先抵达赤水河畔。
这时候,敌军都被蒋介石调走去包围红军,太平渡口竟没有敌守。于是红二师立即控制了渡口两岸。
19日,红三军团两个先锋团:红十二、十三团,也抵达了赤水河畔的二郎滩。在这里,他们征集船只,架设浮桥,冒着枪林弹雨渡河至东岸。在对岸不远的制高点上驻守的敌军两个团,在红军的英勇冲杀下不堪(kān)一击,仓皇逃走。
这样红军就控制了赤水河的第二个渡口二郎滩。随后中央红军便按计划全部渡过了赤水河,重新来到黔北。
红军“二渡赤水”,完全出乎敌人意料之外。蒋介石刚刚摸清红军已到扎西,正调兵围攻呢,不想围攻的军队还没有走到扎西,红军又东渡赤水河,杀了个“回马枪”。这一次行动打乱了敌人的部署,蒋介石急忙又调兵回防。而此时,军委和***正计划着,在重返黔北后,打几场漂亮的仗,鼓舞一下士气呢。
于是,经过紧急研究,2月21日,军委和***下定决心,在追击敌大部队还没赶到之际,进攻桐梓县,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
蒋介石急令黔军统帅王家烈派兵驻守。王家烈硬着头皮把兵力部署在桐梓县,娄山关,遵义城一线,但他心里十分不安。因为就在两个月前,他的部下侯之担还和红军在遵义交过手,结果“侯家军”损失大半,侯之担只身逃走,还被蒋介石押了起来。
果然,在***和***的指挥下,不出五天,英勇的红军战士就连续攻下了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击溃和消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虏了敌军约三千人,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遵义战役的胜利极大鼓舞了红军战士的士气,严重打击了敌人,连蒋介石都承认这是***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四渡赤水出奇兵》
这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首,名字就叫《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确,四渡赤水是长征途中十分著名的运动战战役,红军队伍在毛主席出色的军事指挥下,神出鬼没,把***反动派弄得十分狼狈(bèi),最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成功渡过金沙江。
红军占领了遵义城后,在那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后,根据***的决定,从1935年1月中下旬,中央红军从遵义出发,分兵三路,向赤水河方向前进,寻找中国革命新的出路。
遵义会议虽然解决了党内急需解决的军事路线问题,令全军上下欢欣鼓舞。但红军所面临的形势却并不乐观。
就在红军领导们还在开会的同时,蒋介石就调集了中央军和许多地方部队,大约有一百五十个团、三十多万人,向遵义地区包围过来。
这些军队,都拥有先进的武
器装备。既有空军的保护,又有
全国政权做后盾。粮食、被服、
弹药等打仗的必需品十分充足,
交通运输也十分便利。相比之
下,我们的中央红军当时只剩了
3万多人,而且武器落后,弹药
不足,粮食和被服都十分缺乏,又没有了根据地作依靠,更没有空军和汽车。
实力之间的差距使蒋介石十分乐观,他认为这一次一定能把红军这支“疲惫(bèi)之师”彻底消灭。而能否从蒋介石的包围中冲出来,就关系到红军上下所有人的生死存亡。
1月20日,***决定渡过赤水,渡长江北上,于是,红军当夜就离开了遵义,沿着大娄山脉的小路,分左、中、右三路大军,向土城、赤水地区进发。
想要西渡赤水河,必须先占领土城。因为只有占领并巩固土城,才能保证安全渡过赤水,***对这次战役十分重视。
1月28日,土城之战正式打响了。但由于对敌情的估计出现错误,红军的阵地好几次差点失守。敌人抢占有利地形,步步向土城逼近,总司令朱德都有些坐不住了。
他几次想到战场上亲自指挥,都被***和周恩来等同志拦住了。最后,朱老总急了,他把帽子一甩说:“得了,老伙计,只要红军能胜利,只要遵义会议开出新天地,区区一个朱德何足惜?!敌人的子弹是打不中我朱德的!”***等人只好同意了。
朱德一出现在战场上,对红军的士气是极大的鼓舞。在他的直接指挥下,战士们更加奋勇。
没有子弹,战士们就用刺刀、石头与敌人较量,最后连石头都用光了,许多人都牺牲了。***急调了干部团的战士回来支援,才改换了局面。
***看着死难的战士们,心中十分悲痛。他在心中反复思量,决定“土城不能再打下去了!”于是率部队连夜撤出战斗,赶到赤水河边,带领全军渡过赤水河,寻找渡过长江的机会。
当部队全部过河后,回头望去,只见对岸的敌兵已追到了赤水河边。但面对滔滔河水,不明情况的敌人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这就是红军的“一渡赤水”之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最聪明的地方。也就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指挥了接下来的几次战役,成功地甩开敌人,顺利进兵。
就在红军一渡赤水、向川南方向进军时,蒋介石又派地方军队严密地防守起长江沿岸,并派出多支队伍对红军围追堵截。红军在***的指挥下并不恋战,多是经过适度反击后,继续向西。
但当红军抵至毛坝、大坝、天堂坝时,却再次与敌人相遇。敌人拦住去路,猛烈地进攻红军队伍,同时,他们的援兵也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赶来。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改变行军路线,不与敌人硬碰硬,而是向位于川滇边区,敌人防守薄弱的扎西地区前进。各路红军听命而行。二月八日,红军各主力部队先后抵达了扎西地区,并在这里休整队伍,等待下一步命令。
中央红军出其不意地转入扎西,使川军顿时失去了作战目标。川军的领导潘文华大为惊奇,又找不到红军的踪迹,只好随时准备着,听上级调遣。
利用这个时机,二月九日,***在扎西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红军的战略方针和行动路线问题。
中共中央一致决定,为了有把握求取胜利,红军必须经常转移。有时向东,有时又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就要走弯曲的小路;甚至还可能走重复的路。***最后提出“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主张。经过讨论,参加会议的同志都同意了。
同时,为实现红军队伍的高度机动和灵活,***还对部队的编制做了暂时的调整,更加有利于部队作战。
2月11日,朱德下令:各军团离开驻地,“向赤水河以东发展”。直到这时,蒋介石才得知中央红军已驻军扎西的消息。他立刻调兵遣将,给每一个红军军团都安排了拦截部队。妄图各部合力将中央红军包围,并压迫在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和以西等地区,然后彻底消灭。
他怕各地方部队之间再闹矛盾,还给几位下属去信叮嘱:“今后作战,务必谨慎小心,稳扎稳打。”很快,在蒋介石的命令和督(dū)促下,各路大军便杀气腾腾地向红军驻扎地包围过来。但蒋介石怎么也没有想到,红军又挥师东进,再渡赤水河了。
18日下午,红一军团前卫二师首先抵达赤水河畔。
这时候,敌军都被蒋介石调走去包围红军,太平渡口竟没有敌守。于是红二师立即控制了渡口两岸。
19日,红三军团两个先锋团:红十二、十三团,也抵达了赤水河畔的二郎滩。在这里,他们征集船只,架设浮桥,冒着枪林弹雨渡河至东岸。在对岸不远的制高点上驻守的敌军两个团,在红军的英勇冲杀下不堪(kān)一击,仓皇逃走。
这样红军就控制了赤水河的第二个渡口二郎滩。随后中央红军便按计划全部渡过了赤水河,重新来到黔北。
红军“二渡赤水”,完全出乎敌人意料之外。蒋介石刚刚摸清红军已到扎西,正调兵围攻呢,不想围攻的军队还没有走到扎西,红军又东渡赤水河,杀了个“回马枪”。这一次行动打乱了敌人的部署,蒋介石急忙又调兵回防。而此时,军委和***正计划着,在重返黔北后,打几场漂亮的仗,鼓舞一下士气呢。
于是,经过紧急研究,2月21日,军委和***下定决心,在追击敌大部队还没赶到之际,进攻桐梓县,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
蒋介石急令黔军统帅王家烈派兵驻守。王家烈硬着头皮把兵力部署在桐梓县,娄山关,遵义城一线,但他心里十分不安。因为就在两个月前,他的部下侯之担还和红军在遵义交过手,结果“侯家军”损失大半,侯之担只身逃走,还被蒋介石押了起来。
果然,在***和***的指挥下,不出五天,英勇的红军战士就连续攻下了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击溃和消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虏了敌军约三千人,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遵义战役的胜利极大鼓舞了红军战士的士气,严重打击了敌人,连蒋介石都承认这是***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七章 赤水奇兵 下
中央红军经“二渡赤水”后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这让蒋介石坐不住了,他直接赶到重庆,坐镇指挥。
这一次,他借鉴以前胜利的经验,采用堡垒拦截和重点进攻等方法,企图通过层层封锁,逐渐将中央红军压迫在遵义、鸭溪地的狭小地区,然后一举消灭。
***和***仔细研究了战争情况,决定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不跟敌人硬碰硬,找机会在敌人的包围圈中撕出一个口子,跳出包围圈。
为了对付蒋介石新的围攻计划,***于3月4日决定组织起前敌司令部,由朱德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3月10日,中央又召开会议,以决定接下来部队前进的方向。林彪、聂荣臻等提出要进攻打鼓新场,参加会议的多数人都同意,只有***不同意。
原来,中央曾破译过***的几组密码,其中就有打鼓新场的字样。***认为***一定在那里布置了重兵,等着红军。会上争执不下,***为了红军的安全着想,以辞去前敌总指挥职务为由力争,最终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通过建议。
***十分着急,当晚就去找周恩来商量组织战斗命令的办法,并最终说服了他。于是3月11日中午,在***、周恩来等同志的建议下,军委委员及一、三军团的负责人一起,又一次召开会议。
会上,二人说服参会人员放弃了对打鼓新场的进攻,并最终决定成立以***、周恩来、王稼祥为成员的“中央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作为全军最高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长征中红军的一切军事行动。
此后,***就开始寻找新的战机了。这时候,中央红军四面临敌,蒋介石的包围圈不断缩小,如此相持下去肯定对红军不利。因此,为了打破僵局,军委和***果断决定:挥师西南,集中兵力进攻鲁班场的敌人,打破蒋介石的部署。
一开始,战况就极为激烈,但就在红军看到一线胜利的希望时,敌人的飞机赶来助战了!在敌机的轰炸下,地面战斗仍在艰难地持续,直到黄昏时分也难结束战斗。
此时,蒋介石调动的援兵也陆续前来,因此***在与周恩来、朱德等商量之后,果断决定,撤出战斗,各部向茅台镇地区运动。
鲁班场之战一打响,敌人的援军便开始源源不断地被蒋介石调来。而当敌人援军向此地推进还没赶到之时,***已指挥着红军撤离了鲁班场地区,并在敌人的援军之间快速穿插,直接攻向茅台镇了!
敌人在鲁班场地区扑了个空。而此时,***却指挥着红军,再次渡过了赤水,于3月16日拿下了茅台镇,并在那里设宴品酒呢!
至次日中午,红军主力部队即全部按时渡过了赤水河,再次来到了川南。
红军“三渡赤水”与以往两渡赤水迥(jiǒnɡ)然不同。前两次是在尽可能秘密的情况下悄悄进行的。而“三渡赤水”,是***指挥的一次绝妙的全军假动作!
因此,红军白天继续渡河,并不怕被敌人发现,而且故意弄得声势浩大,全军从从容容地渡河。过河之后,又令红一军团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伪装成红军主力的样子,从古蔺向西而行,故意摆出“北渡长江”的样子,迷惑敌人。而真正的红军主力则隐藏于附近的深山、密林中,休整的同时等待时机。
蒋介石果然中计,以为红军“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又要北渡长江。因此立即命令各部队向“伪主力”所在方向直扑而来。这一次,蒋介石认为是消灭红军的最好机会,所以派出的兵力,修筑的工事,把“伪主力”所在的地区围得像铁桶一般。并亲自飞抵贵阳,就近指挥。
3月21日晚,在***的领导下,红军主力又一次来到赤水河边,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和太平渡四渡赤水,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黔(qián)北。把蒋介石的全部主力部队远远地抛在了后头,并使刚刚构筑起来的碉堡,完全无用武之地!
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又再布“迷阵”。令红九军团伪装成红军主力,暂留在马鬃岭地区向长干山假装进攻,吸引敌军向北。而红军主力继续向南。这时,蒋介石才知道红军现在已经“四渡赤水,重返黔北”了。但蒋介石并没有着急,他认为红军还在包围圈之内,怎样也逃不出去。
而此时红军主力已经突破鸭溪地、白腊坎的封锁线。
3月30日,除牵制敌人的红九军团外,红军已全部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把敌人的几十万大军都甩在乌江北岸了。而这里已逼近了蒋介石的临时指挥部——贵阳。
四渡赤水后的红军主力,按照***的部署,以一部分兵力继续由西北部向息烽地区假装进攻,而主力红军则开始向贵阳方向前进。
4月2日,红军一部便占领了息烽以南的潮水尝九庄、九盒山、石洞、底寨等地。战士们再接再厉,4日,主力红军就占领了扎佐,大军直接攻向贵阳。
正坐镇贵阳指挥的蒋介石,突然在贵阳附近发现了红军的踪影,顿时紧张起来。因为此时贵阳城中兵力空虚,主力全被调去围攻“红军主力”了。
蒋介石终于坐不住了。因为仅靠两个团的兵力,要想抵挡住红军的进攻是不可能的。他急忙给各部队发电报,急调他们回来保卫贵阳。而这正是***想要的结果。于是,为了让回防的部队走得快一点,***命令战士们到处张贴“拿下贵阳,活捉蒋介石”的大标语,并且见人就问:“到贵阳还有多远?”“贵阳好打啵?”“里面有多少兵?”
到了4月5日,红军的先头部队,便出现在贵阳东南几十公里的地方,这下真正站到了蒋介石的鼻子底下。
蒋介石大为惊恐,援军迟迟没能赶到,他已开始计划逃跑了。中央红军主力趁滇军被蒋介石调出支援贵阳之际,趁虚而入,进军云南。蒋介石妄图消灭红军于黔东的计划,再次成了“泡影”。当他发现红军西进云南时,急令东进的部队掉头回防时,***早已率领中央红军向金沙江一带直奔而去了。
要顺利地渡过金沙江,首先就要调动军队迷惑川军龙云。只有调开川军,才能确保红军的渡江安全。为此,***派一支队伍假装进攻龙云的老巢——昆明,以牵制敌军。红军一部领命而去,至29日,就攻到了距昆明仅百里的杨林地区,前锋直逼昆明。
蒋介石又一次中计,急命龙云调兵设防,并令孙渡率部急追。而当龙云将兵力调到预定地点设防时,红军早已越过预设防线,到达了仅距昆明三十多里的大板桥了。
在这里,红军大造声势,到处张贴“打倒云南军阀龙云!”“打到昆明去,活捉龙云!”等标语,并发动群众喊口号,闹得满城风雨。而当蒋介石、龙云等急忙收缩兵力,在昆明周围布防,而使滇北各地防御力量削弱之时,***却命令红军主力,悄悄地迅速北上,直奔金沙江边了!
直到这时,蒋介石才如梦方醒,断定红军必渡金沙江无疑,急忙又调兵追来。但没等敌人的追兵赶到,***等便早已率红军安全、顺利地渡过金沙江了。从此,红军完完全全地跳出了蒋介石数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大圈子,由被动争取到了主动,取得了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是***神奇的决策。在这场机动灵活的战斗中,中央红军三万余人,在***的正确指挥下,穿插在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之间,忽南忽北,声东击西,使敌捉摸不定,疲于奔命,最终完全实现了红军的战略意图。这神秘莫测的赤水奇兵连蒋介石都不得不叹服。这是长征史上光辉的战例!
中央红军经“二渡赤水”后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这让蒋介石坐不住了,他直接赶到重庆,坐镇指挥。
这一次,他借鉴以前胜利的经验,采用堡垒拦截和重点进攻等方法,企图通过层层封锁,逐渐将中央红军压迫在遵义、鸭溪地的狭小地区,然后一举消灭。
***和***仔细研究了战争情况,决定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不跟敌人硬碰硬,找机会在敌人的包围圈中撕出一个口子,跳出包围圈。
为了对付蒋介石新的围攻计划,***于3月4日决定组织起前敌司令部,由朱德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3月10日,中央又召开会议,以决定接下来部队前进的方向。林彪、聂荣臻等提出要进攻打鼓新场,参加会议的多数人都同意,只有***不同意。
原来,中央曾破译过***的几组密码,其中就有打鼓新场的字样。***认为***一定在那里布置了重兵,等着红军。会上争执不下,***为了红军的安全着想,以辞去前敌总指挥职务为由力争,最终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通过建议。
***十分着急,当晚就去找周恩来商量组织战斗命令的办法,并最终说服了他。于是3月11日中午,在***、周恩来等同志的建议下,军委委员及一、三军团的负责人一起,又一次召开会议。
会上,二人说服参会人员放弃了对打鼓新场的进攻,并最终决定成立以***、周恩来、王稼祥为成员的“中央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作为全军最高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长征中红军的一切军事行动。
此后,***就开始寻找新的战机了。这时候,中央红军四面临敌,蒋介石的包围圈不断缩小,如此相持下去肯定对红军不利。因此,为了打破僵局,军委和***果断决定:挥师西南,集中兵力进攻鲁班场的敌人,打破蒋介石的部署。
一开始,战况就极为激烈,但就在红军看到一线胜利的希望时,敌人的飞机赶来助战了!在敌机的轰炸下,地面战斗仍在艰难地持续,直到黄昏时分也难结束战斗。
此时,蒋介石调动的援兵也陆续前来,因此***在与周恩来、朱德等商量之后,果断决定,撤出战斗,各部向茅台镇地区运动。
鲁班场之战一打响,敌人的援军便开始源源不断地被蒋介石调来。而当敌人援军向此地推进还没赶到之时,***已指挥着红军撤离了鲁班场地区,并在敌人的援军之间快速穿插,直接攻向茅台镇了!
敌人在鲁班场地区扑了个空。而此时,***却指挥着红军,再次渡过了赤水,于3月16日拿下了茅台镇,并在那里设宴品酒呢!
至次日中午,红军主力部队即全部按时渡过了赤水河,再次来到了川南。
红军“三渡赤水”与以往两渡赤水迥(jiǒnɡ)然不同。前两次是在尽可能秘密的情况下悄悄进行的。而“三渡赤水”,是***指挥的一次绝妙的全军假动作!
因此,红军白天继续渡河,并不怕被敌人发现,而且故意弄得声势浩大,全军从从容容地渡河。过河之后,又令红一军团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伪装成红军主力的样子,从古蔺向西而行,故意摆出“北渡长江”的样子,迷惑敌人。而真正的红军主力则隐藏于附近的深山、密林中,休整的同时等待时机。
蒋介石果然中计,以为红军“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又要北渡长江。因此立即命令各部队向“伪主力”所在方向直扑而来。这一次,蒋介石认为是消灭红军的最好机会,所以派出的兵力,修筑的工事,把“伪主力”所在的地区围得像铁桶一般。并亲自飞抵贵阳,就近指挥。
3月21日晚,在***的领导下,红军主力又一次来到赤水河边,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和太平渡四渡赤水,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黔(qián)北。把蒋介石的全部主力部队远远地抛在了后头,并使刚刚构筑起来的碉堡,完全无用武之地!
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又再布“迷阵”。令红九军团伪装成红军主力,暂留在马鬃岭地区向长干山假装进攻,吸引敌军向北。而红军主力继续向南。这时,蒋介石才知道红军现在已经“四渡赤水,重返黔北”了。但蒋介石并没有着急,他认为红军还在包围圈之内,怎样也逃不出去。
而此时红军主力已经突破鸭溪地、白腊坎的封锁线。
3月30日,除牵制敌人的红九军团外,红军已全部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把敌人的几十万大军都甩在乌江北岸了。而这里已逼近了蒋介石的临时指挥部——贵阳。
四渡赤水后的红军主力,按照***的部署,以一部分兵力继续由西北部向息烽地区假装进攻,而主力红军则开始向贵阳方向前进。
4月2日,红军一部便占领了息烽以南的潮水尝九庄、九盒山、石洞、底寨等地。战士们再接再厉,4日,主力红军就占领了扎佐,大军直接攻向贵阳。
正坐镇贵阳指挥的蒋介石,突然在贵阳附近发现了红军的踪影,顿时紧张起来。因为此时贵阳城中兵力空虚,主力全被调去围攻“红军主力”了。
蒋介石终于坐不住了。因为仅靠两个团的兵力,要想抵挡住红军的进攻是不可能的。他急忙给各部队发电报,急调他们回来保卫贵阳。而这正是***想要的结果。于是,为了让回防的部队走得快一点,***命令战士们到处张贴“拿下贵阳,活捉蒋介石”的大标语,并且见人就问:“到贵阳还有多远?”“贵阳好打啵?”“里面有多少兵?”
到了4月5日,红军的先头部队,便出现在贵阳东南几十公里的地方,这下真正站到了蒋介石的鼻子底下。
蒋介石大为惊恐,援军迟迟没能赶到,他已开始计划逃跑了。中央红军主力趁滇军被蒋介石调出支援贵阳之际,趁虚而入,进军云南。蒋介石妄图消灭红军于黔东的计划,再次成了“泡影”。当他发现红军西进云南时,急令东进的部队掉头回防时,***早已率领中央红军向金沙江一带直奔而去了。
要顺利地渡过金沙江,首先就要调动军队迷惑川军龙云。只有调开川军,才能确保红军的渡江安全。为此,***派一支队伍假装进攻龙云的老巢——昆明,以牵制敌军。红军一部领命而去,至29日,就攻到了距昆明仅百里的杨林地区,前锋直逼昆明。
蒋介石又一次中计,急命龙云调兵设防,并令孙渡率部急追。而当龙云将兵力调到预定地点设防时,红军早已越过预设防线,到达了仅距昆明三十多里的大板桥了。
在这里,红军大造声势,到处张贴“打倒云南军阀龙云!”“打到昆明去,活捉龙云!”等标语,并发动群众喊口号,闹得满城风雨。而当蒋介石、龙云等急忙收缩兵力,在昆明周围布防,而使滇北各地防御力量削弱之时,***却命令红军主力,悄悄地迅速北上,直奔金沙江边了!
直到这时,蒋介石才如梦方醒,断定红军必渡金沙江无疑,急忙又调兵追来。但没等敌人的追兵赶到,***等便早已率红军安全、顺利地渡过金沙江了。从此,红军完完全全地跳出了蒋介石数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大圈子,由被动争取到了主动,取得了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是***神奇的决策。在这场机动灵活的战斗中,中央红军三万余人,在***的正确指挥下,穿插在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之间,忽南忽北,声东击西,使敌捉摸不定,疲于奔命,最终完全实现了红军的战略意图。这神秘莫测的赤水奇兵连蒋介石都不得不叹服。这是长征史上光辉的战例!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八章 赤水奇兵背后的故事
赤水之战历时三个多月,前前后后共打了大小几十场仗,最后终于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顺利渡过了金沙江。
在这场战役中,蒋介石几十万大军对三万多人的中央红军进行地毯式的围追堵截,但红军在党中央和***的领导之下,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进行反击,最终达到了战略目的。
在这场战役背后,有许多值得一提的故事,对战斗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情报帮红军四渡赤水
早在第二次反“围剿”开始前,红军就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队伍,负责严密监听敌人电台之间的通话,从中获取绝密情报。为了加强电台的秘密程度,***制定了许多纪律条文。
如规定两个电台之间不许随意通话;在电报密码本上再加上密码表,而且密码表要经常更换;重要的军事机密报一次换一次密码等等。
为了防止部队行动被敌人得知,***还命令电台不用时,必须把电键卸下,交给警卫员携(xíé)带。这些方法,使队伍在得知敌人的军事动向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军事秘密保护到万无一失。
遵义会议后,***指挥的第一仗——土城之战,没能打好,主要就是因为情报工作的差错,造成决策的失误。原来以为敌军是四个团六千余人,实际上却是六个团一万余人,还有后续部队支援。势单力薄的红军当然要吃亏。
红军的情报人员吸取这一教训之后,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再也没有出过任何重大失误。这才保证了四渡赤水的成功。
1935年2月6日,蒋介石任命云南省主席龙云为围追红军的第二路军总司令。7日,龙云就发布了绝密的《作战方略》电报命令。
红军的情报人员及时破译了这一电令。2月9日,在扎西会议上,根据电报中所说的东边敌军薄弱的情况,***决定二渡赤水,返回遵义,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随后,围追部队的屡屡扑空,使蒋介石大为恼火。
为了掌握红军的动态,他严令空军加强侦察,给作战部队提供红军的准确动向。谁知这一招又被***利用,来个将计就计,最终蒋介石的空军侦察的结果,帮了红军的大忙。
***的方法简单而实用:如果红军明明在向北行进,听到飞机声后,立即向后转,朝南行进。等飞机走后,部队依然转向北行。这样,蒋介石获得的情报是错误的,即使跑断了腿也追不上红军。
红军大张旗鼓的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西进。情报在这时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侦察之后,***得知在南线镇守的敌军,因为急于西进来追赶红军而露出缺口,而蒋介石已经亲临贵阳指挥作战。
他立即命令红军主力秘密向东,四渡赤水,并指挥红军小部队虚张声势,制造红军主力北上的假相,以迷惑敌人的空中侦察。真正的主力却急速南下,直取蒋介石的指挥部——贵阳,逼得蒋介石调出滇军,让出红军进入云南的通道。最终给红军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机会。
***在战斗中利用情报准确地作出判断,带领中央红军把***耍得团团转;而蒋介石之所以屡屡失误,情报错误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在决胜中,情报的准确性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四渡赤水是红军运动战的经典,同时也应该是情报工作作为红军运动战基础的经典战例。
妙用茅台酒
1935年6月16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来到了仁怀县城和茅台渡口,有幸在行军途中享用了历史悠久的茅台佳酿(niànɡ)。茅台酒享誉(yù)中外,但红军长征到这里时,正被蒋介石的追兵追赶,哪里有什么品酒的心情和时间?但红军战士们对茅台酒的记忆却是极深的。
有的同志在赶往茅台的路上就四处打听,想买几瓶茅台酒来尝尝。山路难走,有的战士滑倒了,战友们就用茅台酒来安慰他:“同志,不要紧,明天拿前面的茅台酒来滋补一下!”到了茅台镇,同志们确实把茅台酒用来“滋补”了。
打下茅台镇之后,同志们惩治坏地主,安抚老百姓。进入小镇的红军,纪律严明。见人就说:“同志,吃茅酒啊!”战士们去买酒,酒店老板将酒打给红军,当接到四个银洋时,顿时呆住了,一个劲儿地说:“当兵的喝酒还给钱?我活了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呐。”
一个干部笑呵呵的回答:“我们是为人民打仗的,哪能拿人民的东西?”
当地的一个老酒坊“义成老烧坊”,被选作临时的居住地,这里存储的茅台酒正好成了红军们的“解渴水”。但茅台酒醇香持久,酒劲很大,许多战士喝几口就醉了,所以都不太敢喝。临走时带上几瓶,成了路上擦伤口的妙物。
解放后,茅台被定为国酒,就是因为长征中,红军曾路过茅台镇,用茅台酒疗伤、解乏。许多老红军都对此记忆犹新,纷纷在回忆录中提及。
成仿吾将军回忆到:“茅台镇是茅台酒的家乡,紧靠赤水河边,有好几个酒厂和作坊。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让人进入这些私人企业,门都关着。大家从门缝里看,见有一些很大的木桶和成排的水缸。酒香扑鼻而来,熏人欲醉。
地主豪绅家都有很多大缸盛着茅台酒,有的还密封着,大概是多年的陈酒。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曾三将军回忆:“在长征路上,我深深感到脚的重要。
道理很简单:长征是要走路的,没有脚就不能行军,没有脚就不能战斗。大家不是听说过‘红军过茅台,用酒洗双脚’的故事吗?,这不是假的,因为用酒擦洗是最好的保护脚的办法。”
杨成武将军回忆到:“奉命转移到茅台镇,著名的茅台酒就产在这里。土豪家里坛坛罐罐都盛满了茅台酒。
我们把从土豪家里没收来的财物、粮食和茅台酒,除部队留了一些外,全部分给了群众。这时候,我们指战员里会喝酒的,都喝足了瘾(yǐn),不会喝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洗脚活血,舒舒筋骨。”
萧劲光将军回忆:“茅台镇很小,茅台酒却驰名中外。
我们在茅台驻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参观了一家酒厂。
有很大的酒池,还有一排排的酒桶。我们品尝了这种名酒,芳香甘甜,沁(qìn)人心肺,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有些同志还买了些,用水壶装着,留在路上擦脚解乏。”
在红军们心目中,茅台作为好酒的作用,还不如擦脚解乏令人印象深刻,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中,红军战士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由于在行军中,来不及享受美酒,只能带走一些。茅台酒的另一个妙用就被红军战士发扬光大了。
赤水之战历时三个多月,前前后后共打了大小几十场仗,最后终于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顺利渡过了金沙江。
在这场战役中,蒋介石几十万大军对三万多人的中央红军进行地毯式的围追堵截,但红军在党中央和***的领导之下,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进行反击,最终达到了战略目的。
在这场战役背后,有许多值得一提的故事,对战斗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情报帮红军四渡赤水
早在第二次反“围剿”开始前,红军就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队伍,负责严密监听敌人电台之间的通话,从中获取绝密情报。为了加强电台的秘密程度,***制定了许多纪律条文。
如规定两个电台之间不许随意通话;在电报密码本上再加上密码表,而且密码表要经常更换;重要的军事机密报一次换一次密码等等。
为了防止部队行动被敌人得知,***还命令电台不用时,必须把电键卸下,交给警卫员携(xíé)带。这些方法,使队伍在得知敌人的军事动向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军事秘密保护到万无一失。
遵义会议后,***指挥的第一仗——土城之战,没能打好,主要就是因为情报工作的差错,造成决策的失误。原来以为敌军是四个团六千余人,实际上却是六个团一万余人,还有后续部队支援。势单力薄的红军当然要吃亏。
红军的情报人员吸取这一教训之后,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再也没有出过任何重大失误。这才保证了四渡赤水的成功。
1935年2月6日,蒋介石任命云南省主席龙云为围追红军的第二路军总司令。7日,龙云就发布了绝密的《作战方略》电报命令。
红军的情报人员及时破译了这一电令。2月9日,在扎西会议上,根据电报中所说的东边敌军薄弱的情况,***决定二渡赤水,返回遵义,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随后,围追部队的屡屡扑空,使蒋介石大为恼火。
为了掌握红军的动态,他严令空军加强侦察,给作战部队提供红军的准确动向。谁知这一招又被***利用,来个将计就计,最终蒋介石的空军侦察的结果,帮了红军的大忙。
***的方法简单而实用:如果红军明明在向北行进,听到飞机声后,立即向后转,朝南行进。等飞机走后,部队依然转向北行。这样,蒋介石获得的情报是错误的,即使跑断了腿也追不上红军。
红军大张旗鼓的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西进。情报在这时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侦察之后,***得知在南线镇守的敌军,因为急于西进来追赶红军而露出缺口,而蒋介石已经亲临贵阳指挥作战。
他立即命令红军主力秘密向东,四渡赤水,并指挥红军小部队虚张声势,制造红军主力北上的假相,以迷惑敌人的空中侦察。真正的主力却急速南下,直取蒋介石的指挥部——贵阳,逼得蒋介石调出滇军,让出红军进入云南的通道。最终给红军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机会。
***在战斗中利用情报准确地作出判断,带领中央红军把***耍得团团转;而蒋介石之所以屡屡失误,情报错误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在决胜中,情报的准确性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四渡赤水是红军运动战的经典,同时也应该是情报工作作为红军运动战基础的经典战例。
妙用茅台酒
1935年6月16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来到了仁怀县城和茅台渡口,有幸在行军途中享用了历史悠久的茅台佳酿(niànɡ)。茅台酒享誉(yù)中外,但红军长征到这里时,正被蒋介石的追兵追赶,哪里有什么品酒的心情和时间?但红军战士们对茅台酒的记忆却是极深的。
有的同志在赶往茅台的路上就四处打听,想买几瓶茅台酒来尝尝。山路难走,有的战士滑倒了,战友们就用茅台酒来安慰他:“同志,不要紧,明天拿前面的茅台酒来滋补一下!”到了茅台镇,同志们确实把茅台酒用来“滋补”了。
打下茅台镇之后,同志们惩治坏地主,安抚老百姓。进入小镇的红军,纪律严明。见人就说:“同志,吃茅酒啊!”战士们去买酒,酒店老板将酒打给红军,当接到四个银洋时,顿时呆住了,一个劲儿地说:“当兵的喝酒还给钱?我活了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呐。”
一个干部笑呵呵的回答:“我们是为人民打仗的,哪能拿人民的东西?”
当地的一个老酒坊“义成老烧坊”,被选作临时的居住地,这里存储的茅台酒正好成了红军们的“解渴水”。但茅台酒醇香持久,酒劲很大,许多战士喝几口就醉了,所以都不太敢喝。临走时带上几瓶,成了路上擦伤口的妙物。
解放后,茅台被定为国酒,就是因为长征中,红军曾路过茅台镇,用茅台酒疗伤、解乏。许多老红军都对此记忆犹新,纷纷在回忆录中提及。
成仿吾将军回忆到:“茅台镇是茅台酒的家乡,紧靠赤水河边,有好几个酒厂和作坊。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让人进入这些私人企业,门都关着。大家从门缝里看,见有一些很大的木桶和成排的水缸。酒香扑鼻而来,熏人欲醉。
地主豪绅家都有很多大缸盛着茅台酒,有的还密封着,大概是多年的陈酒。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曾三将军回忆:“在长征路上,我深深感到脚的重要。
道理很简单:长征是要走路的,没有脚就不能行军,没有脚就不能战斗。大家不是听说过‘红军过茅台,用酒洗双脚’的故事吗?,这不是假的,因为用酒擦洗是最好的保护脚的办法。”
杨成武将军回忆到:“奉命转移到茅台镇,著名的茅台酒就产在这里。土豪家里坛坛罐罐都盛满了茅台酒。
我们把从土豪家里没收来的财物、粮食和茅台酒,除部队留了一些外,全部分给了群众。这时候,我们指战员里会喝酒的,都喝足了瘾(yǐn),不会喝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洗脚活血,舒舒筋骨。”
萧劲光将军回忆:“茅台镇很小,茅台酒却驰名中外。
我们在茅台驻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参观了一家酒厂。
有很大的酒池,还有一排排的酒桶。我们品尝了这种名酒,芳香甘甜,沁(qìn)人心肺,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有些同志还买了些,用水壶装着,留在路上擦脚解乏。”
在红军们心目中,茅台作为好酒的作用,还不如擦脚解乏令人印象深刻,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中,红军战士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由于在行军中,来不及享受美酒,只能带走一些。茅台酒的另一个妙用就被红军战士发扬光大了。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九章 巧渡金沙出神兵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决定到川西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蒋介石急忙派出重兵,从四面八方堵截红军,扬言要把红军消灭在长江边上。
红军按照***的指挥,根据情况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四渡赤水,把敌人甩开后,红军各路大军连日向云南行进,使***滇军的主力不敢离开昆明,更没有兵力半路阻截。而后面的追军被远远甩在身后,无法及时赶到。
因此,金沙江沿线防守空虚,敌人暂时无力阻止红军北渡金沙江。***抓住这次时机,当机立断地决定让红军大部队向金沙江前进,准备抢渡金沙江。
1935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派出一支机动灵活的小部队,装作要进攻昆明,给敌人以错觉,好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大部队同时急速向金沙江边推进。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道天险,它穿行在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深山和峡谷之间。江面宽阔,水流湍(tuān)急,难以架桥,更难以涉(shè)水而过。如果红军不能渡过金沙江,就会被敌人围堵在江边的深山峡谷之中,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渡江任务十分紧急。
随着大军向金沙江边靠近,***反动派心中的疑云也终于散去。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终于恍(huǎnɡ)然大悟,明白红军主力的动向是要北渡金沙江,于是立刻下达命令,占领了长江上所有主要的渡口,搜光了所有船只,并严令封锁江面。
在红军抵达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所有的船只都已运到江北,***派飞机每天侦查轰炸,企图吓阻红军。
经过侦察,红军决定在一个叫皎(jiǎo)平渡的地方过江。这个渡口位于四川会理县与云南元谋县交界的地方。
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这个任务。
干部团的团长是陈赓,政委是宋任穷。周恩来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到干部团进行部署,而且由善于指挥战斗的刘伯承担任先遣司令。经过商量,一致决定由第三营担任先遣营。
1935年5月3日,接到任务后的先遣营同志们二话没说,按照刘伯承司令的指挥,都化装成敌人的样子,翻山越岭,不眠不休,足足走了一百八十多里,当晚就赶到了金沙江边。
在离皎平渡口五六十里的地方,红军抓到了一个敌军的奸细。这家伙肥头大耳,胖墩(dūn)墩的,一看到红军战士还以为是自己人,立刻上前搭话。
红军战士用枪指着他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大胖子有点害怕,哆哆嗦嗦的回答:“自己兄弟,别动刀动枪的。我、我们团总让我到江边传达命令。”
红军战士瞪了瞪眼,把大胖子吓得直往后退。
“说!让你传达什么命令?”
“团、团座让把江边的渡船都烧掉,一条也别留给***。”
战士们听了,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必须尽快向上级反应。于是大胖子被送到了营部,由刘伯承司令亲自进行审问。刘伯承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会儿,问道:“你说你是来传达命令的?都传达给谁了?”
大胖子摸不清头脑,只知道这是个长官,马上敬了个军礼。
“报、报告长官,我刚刚坐船从对岸过来,还没来得及通知下去。团总说不能给***留下一条船。”
得知命令还在大胖子手里,船还没有都烧掉。刘伯承稍稍放下了心,然后严厉地说:“我们就是红军!渡船如果少了一只,拿你是问!”
大胖子一听是红军,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站在那里呆若木鸡。刘伯承让一个战士把他带下去看管起来。
按照奸细的交代,又经过详细地侦察,红军进一步了解到:金沙江对岸驻守的敌军只有一个厘金局(税务局)和一个保安队。一共有几十条枪,并没有正规部队。而且在对岸的河边还停着两条木船,可以抢过来渡江。
刘伯承前思后想,决定好好利用这些情报。先派一个连的战士强行渡江,将对岸的敌人收拾了之后,其余的两个连和工兵连再迅速过江。这样就可以控制皎平渡两岸的渡口,有利于大部队安全、迅速地渡江。
半夜十二点,先遣连在渡口找到了送大胖子过来的船,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还以为是派出的探子回来了,没有盘问一句就放行了。
先遣连给敌人来了个突然袭击,放倒了几个哨兵,缴获了停在岸边的木船。随后用缴获的两只木船将两个排的红军运过了江,留下一个排警戒。
先过来的两个排立刻采取行动,分别去收拾厘金局和保安队的敌人。敌人都没有想到红军那么快就过了江,还没来得及盘问就当了俘虏,被红军战士们缴了枪,垂头丧气地缩成一团。
第一排的红军迅速攻到保安队,敌人的哨兵喝道:“谁?”
刚抓来的一个俘虏回答:“是自己人,保安队的!”
话音还没有落地,哨兵就被红军战士勒(lēi)住了脖子。十几个红军战士冲到屋里大喊:“缴枪不杀!”
哪里用得着红军缴他们的械?屋里的敌军没有一点战斗的意思,都躺在床上抽大烟呢!满屋里气味难闻,烟气腾腾,敌兵拿着大烟枪吓得目瞪口呆,乖乖投了降。有几个敌兵还把大烟枪递给红军战士,以为让上交呢!
第二排的红军战士打到了厘金局,屋里的敌人正围坐在一起打麻将。吆喝声、叫喊声、笑骂声、麻将的哗啦哗啦声……不绝于耳,十分混乱。红军战士装扮成交税人混了进去,趁敌人玩得忘我,将他们一网打荆不费一枪一弹发了一笔财——没收了牌桌上的5000元大洋。
就这样,红军战士们干净利索地占领了皎平渡口,无一伤亡。然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又找来四只小船,连缴获敌人的三只,一共七只船,拉到渡口。从五月三日到五月九日,日夜不停把红军大部队从容地运过了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这些船工因为帮助了红军付出了很大代价,红军走后,***兵重新占领了皎平渡地区。很多帮助红军渡江的船工都受到迫害,受了很多苦,但他们一点都不后悔曾帮助红军渡江。
与此同时,担负牵制敌人注意力任务的九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的命令,一直在贵州西部绕圈子,与敌人捉迷藏。他们牢记***的嘱托,时而东时而西,忽然向南又忽然向北,有时候在深山老林中停留几日,让敌人伤透了脑筋,牵制了敌人一部分兵力,为大部队过江赢得了时间。
五月六日,他们也来到金沙江边,并于五月九日在树节渡口顺利渡过金沙江。他们渡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江边,但这时候渡江战役早已结束,红军早已毁船离去,无影无踪了。
渡金沙江的过程主要是两个字:“巧”和“神”。
先遣连碰巧抓住了敌人的探子,这才能凭借巧计顺利夺船强渡;而对被轻易俘虏的守江敌军来说,突然出现的红军战士就像天降神兵。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红军是怎样迅速过江的。但对红军战士而言,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任何难题都可以成功解决。
中央红军顺利地北渡金沙江,除了在江边与敌人缠斗的战士略有伤亡外,其他战士伤亡很少。这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七律·长征》一诗中说“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场胜利的确可以说是革命形势解冻的先兆。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决定到川西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蒋介石急忙派出重兵,从四面八方堵截红军,扬言要把红军消灭在长江边上。
红军按照***的指挥,根据情况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四渡赤水,把敌人甩开后,红军各路大军连日向云南行进,使***滇军的主力不敢离开昆明,更没有兵力半路阻截。而后面的追军被远远甩在身后,无法及时赶到。
因此,金沙江沿线防守空虚,敌人暂时无力阻止红军北渡金沙江。***抓住这次时机,当机立断地决定让红军大部队向金沙江前进,准备抢渡金沙江。
1935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派出一支机动灵活的小部队,装作要进攻昆明,给敌人以错觉,好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大部队同时急速向金沙江边推进。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道天险,它穿行在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深山和峡谷之间。江面宽阔,水流湍(tuān)急,难以架桥,更难以涉(shè)水而过。如果红军不能渡过金沙江,就会被敌人围堵在江边的深山峡谷之中,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渡江任务十分紧急。
随着大军向金沙江边靠近,***反动派心中的疑云也终于散去。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终于恍(huǎnɡ)然大悟,明白红军主力的动向是要北渡金沙江,于是立刻下达命令,占领了长江上所有主要的渡口,搜光了所有船只,并严令封锁江面。
在红军抵达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所有的船只都已运到江北,***派飞机每天侦查轰炸,企图吓阻红军。
经过侦察,红军决定在一个叫皎(jiǎo)平渡的地方过江。这个渡口位于四川会理县与云南元谋县交界的地方。
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这个任务。
干部团的团长是陈赓,政委是宋任穷。周恩来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到干部团进行部署,而且由善于指挥战斗的刘伯承担任先遣司令。经过商量,一致决定由第三营担任先遣营。
1935年5月3日,接到任务后的先遣营同志们二话没说,按照刘伯承司令的指挥,都化装成敌人的样子,翻山越岭,不眠不休,足足走了一百八十多里,当晚就赶到了金沙江边。
在离皎平渡口五六十里的地方,红军抓到了一个敌军的奸细。这家伙肥头大耳,胖墩(dūn)墩的,一看到红军战士还以为是自己人,立刻上前搭话。
红军战士用枪指着他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大胖子有点害怕,哆哆嗦嗦的回答:“自己兄弟,别动刀动枪的。我、我们团总让我到江边传达命令。”
红军战士瞪了瞪眼,把大胖子吓得直往后退。
“说!让你传达什么命令?”
“团、团座让把江边的渡船都烧掉,一条也别留给***。”
战士们听了,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必须尽快向上级反应。于是大胖子被送到了营部,由刘伯承司令亲自进行审问。刘伯承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会儿,问道:“你说你是来传达命令的?都传达给谁了?”
大胖子摸不清头脑,只知道这是个长官,马上敬了个军礼。
“报、报告长官,我刚刚坐船从对岸过来,还没来得及通知下去。团总说不能给***留下一条船。”
得知命令还在大胖子手里,船还没有都烧掉。刘伯承稍稍放下了心,然后严厉地说:“我们就是红军!渡船如果少了一只,拿你是问!”
大胖子一听是红军,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站在那里呆若木鸡。刘伯承让一个战士把他带下去看管起来。
按照奸细的交代,又经过详细地侦察,红军进一步了解到:金沙江对岸驻守的敌军只有一个厘金局(税务局)和一个保安队。一共有几十条枪,并没有正规部队。而且在对岸的河边还停着两条木船,可以抢过来渡江。
刘伯承前思后想,决定好好利用这些情报。先派一个连的战士强行渡江,将对岸的敌人收拾了之后,其余的两个连和工兵连再迅速过江。这样就可以控制皎平渡两岸的渡口,有利于大部队安全、迅速地渡江。
半夜十二点,先遣连在渡口找到了送大胖子过来的船,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还以为是派出的探子回来了,没有盘问一句就放行了。
先遣连给敌人来了个突然袭击,放倒了几个哨兵,缴获了停在岸边的木船。随后用缴获的两只木船将两个排的红军运过了江,留下一个排警戒。
先过来的两个排立刻采取行动,分别去收拾厘金局和保安队的敌人。敌人都没有想到红军那么快就过了江,还没来得及盘问就当了俘虏,被红军战士们缴了枪,垂头丧气地缩成一团。
第一排的红军迅速攻到保安队,敌人的哨兵喝道:“谁?”
刚抓来的一个俘虏回答:“是自己人,保安队的!”
话音还没有落地,哨兵就被红军战士勒(lēi)住了脖子。十几个红军战士冲到屋里大喊:“缴枪不杀!”
哪里用得着红军缴他们的械?屋里的敌军没有一点战斗的意思,都躺在床上抽大烟呢!满屋里气味难闻,烟气腾腾,敌兵拿着大烟枪吓得目瞪口呆,乖乖投了降。有几个敌兵还把大烟枪递给红军战士,以为让上交呢!
第二排的红军战士打到了厘金局,屋里的敌人正围坐在一起打麻将。吆喝声、叫喊声、笑骂声、麻将的哗啦哗啦声……不绝于耳,十分混乱。红军战士装扮成交税人混了进去,趁敌人玩得忘我,将他们一网打荆不费一枪一弹发了一笔财——没收了牌桌上的5000元大洋。
就这样,红军战士们干净利索地占领了皎平渡口,无一伤亡。然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又找来四只小船,连缴获敌人的三只,一共七只船,拉到渡口。从五月三日到五月九日,日夜不停把红军大部队从容地运过了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这些船工因为帮助了红军付出了很大代价,红军走后,***兵重新占领了皎平渡地区。很多帮助红军渡江的船工都受到迫害,受了很多苦,但他们一点都不后悔曾帮助红军渡江。
与此同时,担负牵制敌人注意力任务的九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的命令,一直在贵州西部绕圈子,与敌人捉迷藏。他们牢记***的嘱托,时而东时而西,忽然向南又忽然向北,有时候在深山老林中停留几日,让敌人伤透了脑筋,牵制了敌人一部分兵力,为大部队过江赢得了时间。
五月六日,他们也来到金沙江边,并于五月九日在树节渡口顺利渡过金沙江。他们渡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江边,但这时候渡江战役早已结束,红军早已毁船离去,无影无踪了。
渡金沙江的过程主要是两个字:“巧”和“神”。
先遣连碰巧抓住了敌人的探子,这才能凭借巧计顺利夺船强渡;而对被轻易俘虏的守江敌军来说,突然出现的红军战士就像天降神兵。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红军是怎样迅速过江的。但对红军战士而言,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任何难题都可以成功解决。
中央红军顺利地北渡金沙江,除了在江边与敌人缠斗的战士略有伤亡外,其他战士伤亡很少。这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七律·长征》一诗中说“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场胜利的确可以说是革命形势解冻的先兆。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章 和彝族人民心连心
1935年2月,红军从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以后,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取得了行动的主动权,但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根据***的意见,决定北上穿过彝民区,抢渡大渡河,向川西北前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然后建立新的苏区根据地。
红军若想强渡大渡河,当时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走大路,经西昌至富林。这条路平顺易行,但处处都有敌人重兵阻拦;另一条就是通过大凉山的彝民区,经冕(miǎn)宁到达大渡河。
此时的红军身经百战,威名远扬,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由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经过研究,决定避开敌人主力,由左权和刘亚楼同志带领红五团假装进攻西昌,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先遣队主力经冕宁通过彝民区。
纵观历史,大小凉山的彝民区从来没有建立过统一的政权,历来都是由土司和黑彝的各个分支分地区统领一切的。但各分支意见并不统一,因为利益之争经常发生械斗。
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民族压迫政策,这样就使这一带彝民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大凉山的彝族人民长期受民族歧(qí)视和***反动派的压迫,对汉人非常仇视,甚至有“石头不能做枕头,汉人不能做朋友”的说法。所以想要顺利通过彝民区必须要斗智斗勇。
1935年5月20日,红军先遣团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率领下,于21日凌晨攻下了冕宁县城,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指示先遣团,首先要对部队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宣传,上下一心团结好彝民。
红军来到县城中,在各处张贴了许多标语,并以朱德同志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lù)。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sù);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布告说明红军与反动军阀不同,而是代表各族人民利益的。红军到这里来只是想通过彝族地区北上抗日。
考虑到彝族同胞言语不通,红军先遣团就请来一位彝族通司(翻译)。这位彝族通司名叫果基达列,大约有30多岁,头上缠着厚厚的灰布,上身披着一个大披肩,下身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光着脚。这是当地彝民的习惯装束。果基达列长得非常魁(kuí)梧,能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正是红军此时需要的。
***、朱德、刘伯承等都亲自与通司谈话,解释红军的民族政策,说明红军与彝族同胞是一家人,都是反对军阀的,红军只是借路北上抗日。
通司果基达列一边听,一边喝酒。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他频频点头,表示要努力帮助红军做工作,并说“红军与***不一样”,“大军会很快通过的”。***向通司果基达列赠送了一份礼物,还托付他向彝族的四个部落首领各转送一份礼物。
在通司果基达列的带领下,红军派出由肖华带领的宣传工作组先行进入彝民区,为先遣队开路。
工作组渐渐走近了彝民区。这里山高路险,一会儿晴天,一会儿下雨,地面上杂草丛生,淤泥遍地。工作组的红军战士走几步就要跌倒一次,弄得满身是泥水。可是通司却行走从容,肖华不禁和他攀谈起来。
通司就像一个导游,走一处说一处,说这里就是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然后指着远处一个破败的村落说,那就是传说中古时候的“孔明寨”。
再往前走就进入了彝民区。此时太阳露出了半个脸,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射进来,这儿一点,那儿一点,映衬得刚刚下过的雨滴更加晶莹剔(tī)透。山道上出现了三三两两的彝民。
他们都赤身裸(luǒ)体,没穿衣服。有几个女人哈欠连天,一副大烟鬼的样子。红军战士赶上前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委派的冕宁县政府的官员,上任途中经过这里被彝民缴了械,他们被抢劫一空放了回来。
肖华听说后心中一沉,暗暗思索起来。
这时,只见山头上有不少彝民,挥舞着长矛和土枪,“呜呼——呜呼”地大声喊叫着。再往前走,彝民越来越多,拦住了去路,如果强行通过,就会发生冲突。彝民们包围了工作组,竟然放起了枪。
战士们有的沉不住气了,要开枪还击。肖华命令不准开枪。
肖华通过通司向彝民们解释:红军和***反动派不同,只是想借路北上抗日,保卫国家。但彝民们仍不罢休,有些甚至冲上前缴了红军战士的枪械和衣物。
任凭沿途树林中噼噼啪啪的枪响,红军战士们眉头也不皱一下。当地的老人至今还在感叹:“那些先锋队红军,硬是枪子儿不进!”
通司见状,就请示还击,红军战士却说:“上级没有命令,不能开枪。”肖华还是让通司不停地喊话,但是彝民不少反多,对红军的宣传置之不理。
正在这时,从林子里闪出几匹快马,只见为首的一匹黑骡子上是一个50岁左右身材高大的彝人,头上缠着黑布,身上披着黑斗篷。通司一下子就认出来了,来人是果基家的首领果基小叶丹的四叔。
家住羊坪子(今彝海乡政府驻地)的果基小叶丹自幼聪明伶俐(línɡlì)。他通晓汉语,很有领导能力,是果基家有名的首领人物。当时的黑彝族由四个分支组成,罗洪,瓦渣等分支都住得很远,而红军要借路的地区就是小叶丹的居住地。
小叶丹的四叔对通司说了几句什么,才知道他们看上了红军背上的一口大锅。肖华不慌不忙走上前,笑着说:“这锅是我们做饭用的,给了你们我们怎么吃饭啊?”
说着取出一些钱来,递给小叶丹的四叔,并向他解释了红军的来意。然后,肖华又让人拿来一只手枪和几支步枪,说:“这是我们刘伯承司令给你们首领的一点礼物。”
肖华还表示,为了共同抗日,刘司令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从此亲如一家,共同对敌。
小叶丹的四叔见红军如此有诚意,就回去报告了小叶丹。
不一会儿,果基小叶丹带着十几个人下山来。小叶丹身材十分高大,黑色的长发披在肩上。头上同样缠着巾帕,赤膊赤脚,腰上缠着一块麻布。在他身后跟着十几个手持长矛的彝人。他用流利的汉语对红军说:“我是果基家的小叶丹,我要见你们的司令。打红军的是罗洪家,我们果基家和你们讲和不打了。”
肖华去报告了刘伯承司令员,小叶丹来到彝海边和刘伯承相见,刘伯承身后也跟着十几个红军战士。刘司令又一次对小叶丹重申了红军北上的用意,小叶丹说:“海子这边我们管,那边罗洪家管,从这边过去我们能保。但是我信不过你们汉人,按彝族的习惯要喝血酒,这才是真心诚意的讲和。”
刘司令员马上同意了。他决定与果基家首领小叶丹结为兄弟,并在彝海边举行了简单但十分隆重的结盟(méng)仪式。
在彝海湖边,一个彝族巫师边念咒(zhòu)语,边用刀将一只大公鸡的嘴破开,把鸡血滴到两只碗里,从彝海中舀上来的清水立刻变成了殷(yān)红色。
刘伯承与小叶丹并排跪在湖边。刘伯承端起酒碗,大声发誓:“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愿与小叶丹结义为兄弟,有违此誓,天诛(zhū)地灭!”
小叶丹也高高举起“血酒”,对天发誓:“我小叶丹今日与刘司令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就像这公鸡一样死去!”
发誓完毕,两人都将“鸡血酒”一饮而荆不点香,不燃炉,结拜仪式完成,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结拜后,小叶丹放了心,不再怀疑红军的诚意。他想借红军的力量打下另外的几家分支,统一彝民区。刘伯承爽朗一笑,说:“罗洪家有啥子了不起的?如果要打,一下午就能把他们全部消灭。只是他们和你们同是彝族,一样都是受苦受难的少数民族同胞,不能打,还要团结起来打***反动派,打日本侵略者呢。”
听了这位红军兄弟的话,小叶丹十分佩服。不仅派人给红军大部队带路,还送给刘伯承一头黑骡(luó)子。刘伯承在红军驻地热情地招待了小叶丹,并将一面写有“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的红旗赠给了小叶丹。
第二天,红军大队人马顺利通过百里彝民区,全速向大渡河进发。
“彝海结盟”的事迹不仅是长征途中的一段佳话,在党史、军史上都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值得称道的一章,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5年2月,红军从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以后,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取得了行动的主动权,但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根据***的意见,决定北上穿过彝民区,抢渡大渡河,向川西北前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然后建立新的苏区根据地。
红军若想强渡大渡河,当时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走大路,经西昌至富林。这条路平顺易行,但处处都有敌人重兵阻拦;另一条就是通过大凉山的彝民区,经冕(miǎn)宁到达大渡河。
此时的红军身经百战,威名远扬,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由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经过研究,决定避开敌人主力,由左权和刘亚楼同志带领红五团假装进攻西昌,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先遣队主力经冕宁通过彝民区。
纵观历史,大小凉山的彝民区从来没有建立过统一的政权,历来都是由土司和黑彝的各个分支分地区统领一切的。但各分支意见并不统一,因为利益之争经常发生械斗。
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民族压迫政策,这样就使这一带彝民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大凉山的彝族人民长期受民族歧(qí)视和***反动派的压迫,对汉人非常仇视,甚至有“石头不能做枕头,汉人不能做朋友”的说法。所以想要顺利通过彝民区必须要斗智斗勇。
1935年5月20日,红军先遣团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率领下,于21日凌晨攻下了冕宁县城,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指示先遣团,首先要对部队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宣传,上下一心团结好彝民。
红军来到县城中,在各处张贴了许多标语,并以朱德同志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lù)。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sù);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布告说明红军与反动军阀不同,而是代表各族人民利益的。红军到这里来只是想通过彝族地区北上抗日。
考虑到彝族同胞言语不通,红军先遣团就请来一位彝族通司(翻译)。这位彝族通司名叫果基达列,大约有30多岁,头上缠着厚厚的灰布,上身披着一个大披肩,下身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光着脚。这是当地彝民的习惯装束。果基达列长得非常魁(kuí)梧,能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正是红军此时需要的。
***、朱德、刘伯承等都亲自与通司谈话,解释红军的民族政策,说明红军与彝族同胞是一家人,都是反对军阀的,红军只是借路北上抗日。
通司果基达列一边听,一边喝酒。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他频频点头,表示要努力帮助红军做工作,并说“红军与***不一样”,“大军会很快通过的”。***向通司果基达列赠送了一份礼物,还托付他向彝族的四个部落首领各转送一份礼物。
在通司果基达列的带领下,红军派出由肖华带领的宣传工作组先行进入彝民区,为先遣队开路。
工作组渐渐走近了彝民区。这里山高路险,一会儿晴天,一会儿下雨,地面上杂草丛生,淤泥遍地。工作组的红军战士走几步就要跌倒一次,弄得满身是泥水。可是通司却行走从容,肖华不禁和他攀谈起来。
通司就像一个导游,走一处说一处,说这里就是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然后指着远处一个破败的村落说,那就是传说中古时候的“孔明寨”。
再往前走就进入了彝民区。此时太阳露出了半个脸,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射进来,这儿一点,那儿一点,映衬得刚刚下过的雨滴更加晶莹剔(tī)透。山道上出现了三三两两的彝民。
他们都赤身裸(luǒ)体,没穿衣服。有几个女人哈欠连天,一副大烟鬼的样子。红军战士赶上前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委派的冕宁县政府的官员,上任途中经过这里被彝民缴了械,他们被抢劫一空放了回来。
肖华听说后心中一沉,暗暗思索起来。
这时,只见山头上有不少彝民,挥舞着长矛和土枪,“呜呼——呜呼”地大声喊叫着。再往前走,彝民越来越多,拦住了去路,如果强行通过,就会发生冲突。彝民们包围了工作组,竟然放起了枪。
战士们有的沉不住气了,要开枪还击。肖华命令不准开枪。
肖华通过通司向彝民们解释:红军和***反动派不同,只是想借路北上抗日,保卫国家。但彝民们仍不罢休,有些甚至冲上前缴了红军战士的枪械和衣物。
任凭沿途树林中噼噼啪啪的枪响,红军战士们眉头也不皱一下。当地的老人至今还在感叹:“那些先锋队红军,硬是枪子儿不进!”
通司见状,就请示还击,红军战士却说:“上级没有命令,不能开枪。”肖华还是让通司不停地喊话,但是彝民不少反多,对红军的宣传置之不理。
正在这时,从林子里闪出几匹快马,只见为首的一匹黑骡子上是一个50岁左右身材高大的彝人,头上缠着黑布,身上披着黑斗篷。通司一下子就认出来了,来人是果基家的首领果基小叶丹的四叔。
家住羊坪子(今彝海乡政府驻地)的果基小叶丹自幼聪明伶俐(línɡlì)。他通晓汉语,很有领导能力,是果基家有名的首领人物。当时的黑彝族由四个分支组成,罗洪,瓦渣等分支都住得很远,而红军要借路的地区就是小叶丹的居住地。
小叶丹的四叔对通司说了几句什么,才知道他们看上了红军背上的一口大锅。肖华不慌不忙走上前,笑着说:“这锅是我们做饭用的,给了你们我们怎么吃饭啊?”
说着取出一些钱来,递给小叶丹的四叔,并向他解释了红军的来意。然后,肖华又让人拿来一只手枪和几支步枪,说:“这是我们刘伯承司令给你们首领的一点礼物。”
肖华还表示,为了共同抗日,刘司令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从此亲如一家,共同对敌。
小叶丹的四叔见红军如此有诚意,就回去报告了小叶丹。
不一会儿,果基小叶丹带着十几个人下山来。小叶丹身材十分高大,黑色的长发披在肩上。头上同样缠着巾帕,赤膊赤脚,腰上缠着一块麻布。在他身后跟着十几个手持长矛的彝人。他用流利的汉语对红军说:“我是果基家的小叶丹,我要见你们的司令。打红军的是罗洪家,我们果基家和你们讲和不打了。”
肖华去报告了刘伯承司令员,小叶丹来到彝海边和刘伯承相见,刘伯承身后也跟着十几个红军战士。刘司令又一次对小叶丹重申了红军北上的用意,小叶丹说:“海子这边我们管,那边罗洪家管,从这边过去我们能保。但是我信不过你们汉人,按彝族的习惯要喝血酒,这才是真心诚意的讲和。”
刘司令员马上同意了。他决定与果基家首领小叶丹结为兄弟,并在彝海边举行了简单但十分隆重的结盟(méng)仪式。
在彝海湖边,一个彝族巫师边念咒(zhòu)语,边用刀将一只大公鸡的嘴破开,把鸡血滴到两只碗里,从彝海中舀上来的清水立刻变成了殷(yān)红色。
刘伯承与小叶丹并排跪在湖边。刘伯承端起酒碗,大声发誓:“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愿与小叶丹结义为兄弟,有违此誓,天诛(zhū)地灭!”
小叶丹也高高举起“血酒”,对天发誓:“我小叶丹今日与刘司令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就像这公鸡一样死去!”
发誓完毕,两人都将“鸡血酒”一饮而荆不点香,不燃炉,结拜仪式完成,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结拜后,小叶丹放了心,不再怀疑红军的诚意。他想借红军的力量打下另外的几家分支,统一彝民区。刘伯承爽朗一笑,说:“罗洪家有啥子了不起的?如果要打,一下午就能把他们全部消灭。只是他们和你们同是彝族,一样都是受苦受难的少数民族同胞,不能打,还要团结起来打***反动派,打日本侵略者呢。”
听了这位红军兄弟的话,小叶丹十分佩服。不仅派人给红军大部队带路,还送给刘伯承一头黑骡(luó)子。刘伯承在红军驻地热情地招待了小叶丹,并将一面写有“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的红旗赠给了小叶丹。
第二天,红军大队人马顺利通过百里彝民区,全速向大渡河进发。
“彝海结盟”的事迹不仅是长征途中的一段佳话,在党史、军史上都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值得称道的一章,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一章 飞越大渡河
1936年5月,红军从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之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顺利通过了大凉山的彝民区以后,红军的先头部队,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了一百六十里路,来到了离大渡河只有十几里的安顺场地区,准备强渡大渡河。
渡过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极为关键的事件之一。如果渡河失败,红军就很可能被消灭。这种命运,在历史上早有先例。
七十多年前,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支军队——由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十万大军,就没能及时渡河成功,被清军压进大渡河边的深山里,最后在峡谷里,被清朝军队包围和消灭了。
蒋介石发现红军也要走这条路时,十分高兴。同样的五月天,是山洪暴发十分频繁的时段;同样的行军路线和渡河方向;同样的渡口;同样有几倍的兵力在围追堵截……历史惊人地相似,让蒋介石认定红军将是第二个石达开部队,必定失败。
但是红军也知道石达开的故事,知道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时机。红军决心不重犯他的错误。
他们飞速行军,与彝民区的群众打好关系,于是,先头部队由当地的彝族人带路通过狭(xiá)窄的山道,悄悄地来到一个叫安顺场的地方。指挥员从高处俯视河岸,惊喜地发现有一只渡船正拴(shuān)在河边,还没有被敌人毁坏。
指挥员十分高兴,趁着夜色,叫醒了沉睡中的红军战士,率领部队急速奔向了安顺场渡口。
安顺场是大渡河边的一个小镇,当时有两个连的敌兵在把守,除了那只渡船,其他的都已经被毁坏了。敌人为什么会给红军留下一条船呢?
原来,安顺场对岸有敌人的一个团驻守,那个团的团长是本地人。他很了解红军必须经过的那些地方,知道红军来到河岸需要多少时间。
他毫不担心地告诉士兵:红军还要过很多天才能到这里呢。
他的妻子是安顺场本地的人,既然来到了安顺场,他就要去探亲访友,于是就留下了一条船。结果红军出其不意地占领了这个小镇,俘虏了团长和他的船。
当红军出现在安顺场时,那位团长正在同亲友吃吃喝喝,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他得知红军已经到了大渡河边,惊讶的眼睛都快掉出来了,大呼:“不可能!”
大渡河的下游有敌兵两个团,上游的沪定城有敌兵三个团。这里两岸都是高山,河宽三百米,水深二十米。加上当时是五月,山洪爆发,河流湍急,河面比长江还宽。
河底礁(jiāo)石林立,一不小心就会被冲走或撞伤,根本无法架桥。所以要想过大渡河,只能靠渡船了。
指挥员反复思量过后,决定由一营完成强渡大渡河的任务。营长孙继先决定从营中的二连选派战士,但五个连的红军纷纷请战,争着请求乘唯一的一条船过河,去把对岸的船拖过来。
经过选拔,孙继先宣布了由十六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的名单。这16名勇士跨出队伍排成一排,脸上是十分坚毅的神情。
孙继先拍拍其中一名战士的肩膀,鼓励他们奋勇向前。正在这时,队伍中又跨出一名战士。营长一看,是二连的通信员陈万清。
“万清,有什么事?”孙继先见陈万清哭丧着脸,就问他。
陈万清跑步来到营长面前:“营长,我也要参加突击队!”
“你别着急,慢慢说。”
“跟着部队这么久,我还没参加过一次突击行动,不行!我也要参加!”陈万清把脸一抹,十分坚持的样子。
营长一时没有说话。
陈万清见营长犹豫着,赶紧又说:“营长,我身强力壮,水性又好,您就让我去吧!”
营长被这位年轻的战士感动了,批准他的要求。陈万清高兴得直跳,飞快地站到突击队的队列中。
十七名勇士,怀揣着十七颗火热的心。营长给他们每人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颗手榴弹,还有一把大刀,叮嘱他们一定要小心。
1935年5月25日,由二连连长兼突击队长熊尚林,带领十七名勇士开始强渡大渡河。因为只有一只渡船,熊尚林对勇士们说:“红军的希望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坚决消灭对岸的敌人!”
同时,为了掩护渡船过江,红军在南岸的山坡上架起机关枪,组成掩护火力网,集中扫射对岸敌人的阵地。团长杨得志下令大炮、机枪、步枪一起向对岸的敌人开火。
当时红军只有一门大炮,而且没有几发炮弹。被称为“神炮手”的红军战士赵章成大显身手,只用两发炮弹就把对岸敌人的碉(diāo)堡炸飞了。
渡船开始过江。滚滚的江水,把载着红军战士的小船一会儿推向浪尖,一会儿又抛到谷底。江水怒吼着,敌人的枪炮也怒吼着,战士们的耳中什么也听不见了,只在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渡过河去!
敌人的枪弹炮弹落在小船周围,形成一道又一道水上火网,掀起巨大的波浪。
船颠簸得很厉害,随时有翻船的危险。在南岸观战的将士个个屏(bǐnɡ)住呼吸地注视着,怕这些人会被消灭掉。突然,一发炮弹在船边爆炸了,船身一阵倾斜,船上的战士们用力撑着,船才没翻。
又一阵子弹打上了小船,一个战士手臂负伤了,使不出力量,渡船一下子向下游滑下几十米,撞在一块大礁石上,掀起了巨大的水柱。岸上的战士们顾不上惊叫,一个劲儿地呐(nà)喊着。
只见船上的红军沉着应战:有的用竹蒿(ɡāo)使劲撑着;有的干脆下水用后背拼命顶着船;还有的用手撑着岩石……经过一番努力,小船才又继续前进。
在战士们的英勇抗争下,终于,离对岸只有五、六米了。敌人像疯了一样,火力都集中到了小船,还有一股敌人从碉堡里冲出来,到渡口拦截。
在这关键的时刻,南岸红军的大炮和机枪猛烈地开火了,在火力的掩护下,勇士们迅速跳下船,冲上对岸。只见十几米高的峭壁矗(chù)立在岸边,只有一道口子修着石阶,向上直通到敌人的碉堡。
突击队员爬上了岸,迅速地隐蔽起来,接着缓慢地攀登上峭壁。架起了自己的机关枪,一阵暴雨般的枪弹和手榴弹,敌人的碉堡被红军战士拿下了。逃跑的敌人退到下一道防线,渡口是红军的了!
控制了两岸之后,渡船飞快地返回南岸,还拖回另外两只船。营长孙继先立即带领第二批突击队员迅速过江,保护渡口安全。就这样,几天时间,红一团的人马全部过了河。
红军主力赶到了,这个时候河水更加湍急,摆渡变得越来越困难了。风高浪大时,运一船人过河需要四个小时。按这个速度,只凭这几条小船,要把全军人马和给(jǐ)养运过河去,需要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而后面的追兵马上就要到了。
***亲自来到安顺场渡口,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攻占敌人驻守着的泸定桥。另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1936年5月,红军从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之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顺利通过了大凉山的彝民区以后,红军的先头部队,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了一百六十里路,来到了离大渡河只有十几里的安顺场地区,准备强渡大渡河。
渡过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极为关键的事件之一。如果渡河失败,红军就很可能被消灭。这种命运,在历史上早有先例。
七十多年前,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支军队——由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十万大军,就没能及时渡河成功,被清军压进大渡河边的深山里,最后在峡谷里,被清朝军队包围和消灭了。
蒋介石发现红军也要走这条路时,十分高兴。同样的五月天,是山洪暴发十分频繁的时段;同样的行军路线和渡河方向;同样的渡口;同样有几倍的兵力在围追堵截……历史惊人地相似,让蒋介石认定红军将是第二个石达开部队,必定失败。
但是红军也知道石达开的故事,知道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时机。红军决心不重犯他的错误。
他们飞速行军,与彝民区的群众打好关系,于是,先头部队由当地的彝族人带路通过狭(xiá)窄的山道,悄悄地来到一个叫安顺场的地方。指挥员从高处俯视河岸,惊喜地发现有一只渡船正拴(shuān)在河边,还没有被敌人毁坏。
指挥员十分高兴,趁着夜色,叫醒了沉睡中的红军战士,率领部队急速奔向了安顺场渡口。
安顺场是大渡河边的一个小镇,当时有两个连的敌兵在把守,除了那只渡船,其他的都已经被毁坏了。敌人为什么会给红军留下一条船呢?
原来,安顺场对岸有敌人的一个团驻守,那个团的团长是本地人。他很了解红军必须经过的那些地方,知道红军来到河岸需要多少时间。
他毫不担心地告诉士兵:红军还要过很多天才能到这里呢。
他的妻子是安顺场本地的人,既然来到了安顺场,他就要去探亲访友,于是就留下了一条船。结果红军出其不意地占领了这个小镇,俘虏了团长和他的船。
当红军出现在安顺场时,那位团长正在同亲友吃吃喝喝,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他得知红军已经到了大渡河边,惊讶的眼睛都快掉出来了,大呼:“不可能!”
大渡河的下游有敌兵两个团,上游的沪定城有敌兵三个团。这里两岸都是高山,河宽三百米,水深二十米。加上当时是五月,山洪爆发,河流湍急,河面比长江还宽。
河底礁(jiāo)石林立,一不小心就会被冲走或撞伤,根本无法架桥。所以要想过大渡河,只能靠渡船了。
指挥员反复思量过后,决定由一营完成强渡大渡河的任务。营长孙继先决定从营中的二连选派战士,但五个连的红军纷纷请战,争着请求乘唯一的一条船过河,去把对岸的船拖过来。
经过选拔,孙继先宣布了由十六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的名单。这16名勇士跨出队伍排成一排,脸上是十分坚毅的神情。
孙继先拍拍其中一名战士的肩膀,鼓励他们奋勇向前。正在这时,队伍中又跨出一名战士。营长一看,是二连的通信员陈万清。
“万清,有什么事?”孙继先见陈万清哭丧着脸,就问他。
陈万清跑步来到营长面前:“营长,我也要参加突击队!”
“你别着急,慢慢说。”
“跟着部队这么久,我还没参加过一次突击行动,不行!我也要参加!”陈万清把脸一抹,十分坚持的样子。
营长一时没有说话。
陈万清见营长犹豫着,赶紧又说:“营长,我身强力壮,水性又好,您就让我去吧!”
营长被这位年轻的战士感动了,批准他的要求。陈万清高兴得直跳,飞快地站到突击队的队列中。
十七名勇士,怀揣着十七颗火热的心。营长给他们每人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颗手榴弹,还有一把大刀,叮嘱他们一定要小心。
1935年5月25日,由二连连长兼突击队长熊尚林,带领十七名勇士开始强渡大渡河。因为只有一只渡船,熊尚林对勇士们说:“红军的希望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坚决消灭对岸的敌人!”
同时,为了掩护渡船过江,红军在南岸的山坡上架起机关枪,组成掩护火力网,集中扫射对岸敌人的阵地。团长杨得志下令大炮、机枪、步枪一起向对岸的敌人开火。
当时红军只有一门大炮,而且没有几发炮弹。被称为“神炮手”的红军战士赵章成大显身手,只用两发炮弹就把对岸敌人的碉(diāo)堡炸飞了。
渡船开始过江。滚滚的江水,把载着红军战士的小船一会儿推向浪尖,一会儿又抛到谷底。江水怒吼着,敌人的枪炮也怒吼着,战士们的耳中什么也听不见了,只在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渡过河去!
敌人的枪弹炮弹落在小船周围,形成一道又一道水上火网,掀起巨大的波浪。
船颠簸得很厉害,随时有翻船的危险。在南岸观战的将士个个屏(bǐnɡ)住呼吸地注视着,怕这些人会被消灭掉。突然,一发炮弹在船边爆炸了,船身一阵倾斜,船上的战士们用力撑着,船才没翻。
又一阵子弹打上了小船,一个战士手臂负伤了,使不出力量,渡船一下子向下游滑下几十米,撞在一块大礁石上,掀起了巨大的水柱。岸上的战士们顾不上惊叫,一个劲儿地呐(nà)喊着。
只见船上的红军沉着应战:有的用竹蒿(ɡāo)使劲撑着;有的干脆下水用后背拼命顶着船;还有的用手撑着岩石……经过一番努力,小船才又继续前进。
在战士们的英勇抗争下,终于,离对岸只有五、六米了。敌人像疯了一样,火力都集中到了小船,还有一股敌人从碉堡里冲出来,到渡口拦截。
在这关键的时刻,南岸红军的大炮和机枪猛烈地开火了,在火力的掩护下,勇士们迅速跳下船,冲上对岸。只见十几米高的峭壁矗(chù)立在岸边,只有一道口子修着石阶,向上直通到敌人的碉堡。
突击队员爬上了岸,迅速地隐蔽起来,接着缓慢地攀登上峭壁。架起了自己的机关枪,一阵暴雨般的枪弹和手榴弹,敌人的碉堡被红军战士拿下了。逃跑的敌人退到下一道防线,渡口是红军的了!
控制了两岸之后,渡船飞快地返回南岸,还拖回另外两只船。营长孙继先立即带领第二批突击队员迅速过江,保护渡口安全。就这样,几天时间,红一团的人马全部过了河。
红军主力赶到了,这个时候河水更加湍急,摆渡变得越来越困难了。风高浪大时,运一船人过河需要四个小时。按这个速度,只凭这几条小船,要把全军人马和给(jǐ)养运过河去,需要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而后面的追兵马上就要到了。
***亲自来到安顺场渡口,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攻占敌人驻守着的泸定桥。另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二章 飞夺泸定桥
古战场安顺场的战役结束了,红军主力却不能靠三条小船渡过大渡河,所以***和***一致决定,拿下泸定桥,从那里渡过大渡河。
泸定桥是一座有名的铁索吊桥。在安顺场以北约四百里的地方。那里高山林立,峡谷深深,两岸十分狭窄,水流既深且急。这是西康以东的大渡河上,最后一个可能渡过的渡口。如果他们能夺取泸定桥,全军就能在追兵赶到之前,进入四川中部。这是红军最想看到的局面。
接到命令的红四团向泸定桥方向飞速前进。
那里所谓的路,有的是在悬崖峭壁上硬凿出的栈(zhàn)道,十分陡峭;有的是曲曲折折、忽高忽低的羊肠小道;还有的路极细,路边就是波涛翻涌的大渡河,令人走在上面头晕目眩(xuàn),随时都有失足落入万丈深渊(yuān)的危险。
光着脚的红军,沿着峡谷里一条曲折的小道,向泸定桥前进。他们有时往上爬几千米,有时又向下走到涨水的河边,甚至在齐腰的泥浆中一步步向前推进。
开进的第一天,他们架了一座桥,和川军打了两仗,俘虏了二百多人,缴获了许多***。同时,已经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士们也在向前推进,两岸的红军隔岸展开行军杀敌竞赛,相互鼓舞着对方。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红军队伍都以加倍的速度向前推进,只停留短短的十来分钟坐下休息和吃饭,其他时间都在赶路。不时还会碰上敌人的小股部队,打上几仗。
第二天拂晓,红四团刚上路,就接到红一军团转发的、来自军委的电报。因为敌情有变化,命令他们提前一天,必须在29日早上,赶在来增援的川军前面到达泸定桥。
而此时,他们距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路。真是时间紧、任务重!领导红四团的黄开湘(曾名王开湘)、杨成武,一边行军一边动员,反复说明这个行动的重要性。
勉励他们每个人要拿出最后一股劲去争取胜利。
这次战斗不容许松懈一丝一毫,更不容许一点儿三心二意。胜利则生,失败必死。在指挥员的鼓舞下,部队飞速前进。
途中,红军战士击败了川军一个营,夺得了他们驻守的关口,并从那里翻过了高耸入云的猛虎岗。随后,在摩西面村附近击败了川军一个团和一个营,并用大约1小时20分钟架了一座桥,继续前进。
到了晚上七点,离泸定桥还有110多里,而军委的命令是在早晨赶到泸定桥。正在大家万分着急时,突然下起暴雨,乌云好像要压到战士们的头上了,天黑得像倒扣的锅底似的,四下里什么也看不见。
部队一整天都在赶路,没有吃上饭,饿了就嚼(jiáo)口生米,渴了就喝雨水,脚步一直没有停。十分疲惫,加上暴雨造成的道路泥泞,简直寸步难行。
但是,英勇的红军战士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后面的拉着前面的,拄着拐杖,攀着岩石,相互搀扶,帮助背枪……就这样坚持前进。
突然,对岸的敌人点起火把赶路,想赶在红军前面去防守泸定桥。这样,敌人的速度肯定要比红四团快,怎么办?红四团指挥员把心一横,决定也点起火把前进。
为了骗过敌人,让俘虏伪装成川军,联络对岸的敌人。由于天黑路滑,敌人又十分疲惫,我们的计策还真的骗过了他们。这样,部队前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大渡河两岸,敌我双方都举着火把行进。
午夜十二点,对岸的川军扎营休息了。红四团指战员高兴极了。部队立即轻装快速前进。不眠不休地赶在敌人前面。为了防止掉进大渡河,战士们解下绑腿带,一条一条接起来,拉着前进,终于在克服了千难万险之后,于中央规定的29日早上6点到达了泸定桥。
红四团战士们十分高兴,趁着桥头的守军还没醒,很快消灭了了他们,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和沿岸的阵地。红四团一路急行,创造了一天飞奔二百四十里的奇迹,他们是大渡河边的英雄!从此后红四团威名远播,在长征史上留下了一段奇迹。
但更令人不能忘怀的还是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在战士们稍作休整的时候,黄开湘、杨成武带领营连干部,来到河边观察地形。
泸定桥是几百年前修成的,桥长一百多米,宽三米,十三根铁链固定在两岸的石堆中。上面捆着厚木板,构成通行的桥面。汹涌的河水好像紧贴着铁索桥咆哮着,滔滔不绝。红军到达的时候,木板有一半都被抽掉了,从岸边到河中心只剩下光溜溜的铁链。
在东岸的桥头,敌人摆着一个机关枪阵地,正对着他们,后面是由一团敌军把守的阵地。敌人的炮火一直没停,必须冲过去控制对岸,才能保证红军主力安全过河。
干部们犯了难,召开大会讨论对策。最后,连以上干部大会决定:由第二连的二十二名勇士组成“夺桥突击队”,连长廖(liào)大珠任队长;由第三连组成“铺桥突击队”,连长王友才任队长。全团的其他战士在岸边负责掩护。
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必须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以前拿下这座桥!中午时分,在西桥头,二十二勇士每人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间缠满手榴弹;第三连战士们背着枪,夹着木板,等待上桥铺路。
下午四点整,黄开湘下达命令“战斗开始!”全团的司号员一起吹响冲锋号,红军战士们火力全开,压制住川军的炮火,战士们高喊“杀呀、杀!”
趁此机会,突击队员们突然冲向铁索桥。他们把手榴弹和枪捆在背上,用两只手交替抓住铁链,摇摇晃晃地向前移动,很快就到了奔腾的河流之上。
冒着敌人射出的子弹,第一个战士中了枪,掉到下面奔腾的水流里;第二个也掉下去了,被滚滚的河水吞没了,接着是第三个。但是,其他战士却越来越接近桥中心。敌人慌了神,连枪都打不准了,大多数子弹从战士们身边擦过去。
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勇士们越来越接近东桥头。一个又一个,最后,一名红军战士从残存的桥板上爬过去,打开一个手榴弹,十分准确地把它扔到敌人的阵地上。敌人一下子乱了。
敌人把煤油扔到桥板上,企图用火拦住勇士们。桥板开始燃烧起来。这时,杨成武急了。他翻身冲上铁索桥,大声喊道:“同志们,莫怕火,冲过去就是胜利!冲呀,冲呀!”冲锋号震天地响起来。
廖大珠第一个冲进火海,紧接着,刘金山、刘梓华……勇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冲进火海。帽子烧着了,就把帽子一扔。浴火重生的战士们英勇顽强,一个又一个冲出了火海。
更多的红军拥到铁索上来,赶过去救火和更换桥板。
桥头堡的敌人很快被消灭了,红军又冲向泸定城。没过多久,在安顺场过河的红军也出现了,他们从侧面攻击残存的敌人阵地。并在后续部队的协助下,击败了川军第三十八团。敌人四散奔逃,晚上七点,红四团彻底占领了泸定城。
随后的几天,中央和各军团的领导同志都来到泸定桥,整个红军兴高采烈地唱着激扬的歌,跨过了大渡河。
虽然蒋介石的飞机在空中咆哮着,但红军早就渡过了河,走得踪影不见了。
安顺场和泸定桥的英雄们,由于突出的英勇而被授予中国红军的最高奖章——红星奖章。他们排除万难,奋勇争先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二十二勇士在夺桥战斗中,有的不幸落入大渡河中牺牲了。在以后的战斗中,其他勇士也陆续牺牲在长征后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最后一位勇士刘梓华牺牲在平津战役中,当时他任副师长。
在长征中,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青春之歌。参加“夺桥突击队”时,他们最大的不超过二十五岁。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我们永远的英雄!
古战场安顺场的战役结束了,红军主力却不能靠三条小船渡过大渡河,所以***和***一致决定,拿下泸定桥,从那里渡过大渡河。
泸定桥是一座有名的铁索吊桥。在安顺场以北约四百里的地方。那里高山林立,峡谷深深,两岸十分狭窄,水流既深且急。这是西康以东的大渡河上,最后一个可能渡过的渡口。如果他们能夺取泸定桥,全军就能在追兵赶到之前,进入四川中部。这是红军最想看到的局面。
接到命令的红四团向泸定桥方向飞速前进。
那里所谓的路,有的是在悬崖峭壁上硬凿出的栈(zhàn)道,十分陡峭;有的是曲曲折折、忽高忽低的羊肠小道;还有的路极细,路边就是波涛翻涌的大渡河,令人走在上面头晕目眩(xuàn),随时都有失足落入万丈深渊(yuān)的危险。
光着脚的红军,沿着峡谷里一条曲折的小道,向泸定桥前进。他们有时往上爬几千米,有时又向下走到涨水的河边,甚至在齐腰的泥浆中一步步向前推进。
开进的第一天,他们架了一座桥,和川军打了两仗,俘虏了二百多人,缴获了许多***。同时,已经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士们也在向前推进,两岸的红军隔岸展开行军杀敌竞赛,相互鼓舞着对方。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红军队伍都以加倍的速度向前推进,只停留短短的十来分钟坐下休息和吃饭,其他时间都在赶路。不时还会碰上敌人的小股部队,打上几仗。
第二天拂晓,红四团刚上路,就接到红一军团转发的、来自军委的电报。因为敌情有变化,命令他们提前一天,必须在29日早上,赶在来增援的川军前面到达泸定桥。
而此时,他们距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路。真是时间紧、任务重!领导红四团的黄开湘(曾名王开湘)、杨成武,一边行军一边动员,反复说明这个行动的重要性。
勉励他们每个人要拿出最后一股劲去争取胜利。
这次战斗不容许松懈一丝一毫,更不容许一点儿三心二意。胜利则生,失败必死。在指挥员的鼓舞下,部队飞速前进。
途中,红军战士击败了川军一个营,夺得了他们驻守的关口,并从那里翻过了高耸入云的猛虎岗。随后,在摩西面村附近击败了川军一个团和一个营,并用大约1小时20分钟架了一座桥,继续前进。
到了晚上七点,离泸定桥还有110多里,而军委的命令是在早晨赶到泸定桥。正在大家万分着急时,突然下起暴雨,乌云好像要压到战士们的头上了,天黑得像倒扣的锅底似的,四下里什么也看不见。
部队一整天都在赶路,没有吃上饭,饿了就嚼(jiáo)口生米,渴了就喝雨水,脚步一直没有停。十分疲惫,加上暴雨造成的道路泥泞,简直寸步难行。
但是,英勇的红军战士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后面的拉着前面的,拄着拐杖,攀着岩石,相互搀扶,帮助背枪……就这样坚持前进。
突然,对岸的敌人点起火把赶路,想赶在红军前面去防守泸定桥。这样,敌人的速度肯定要比红四团快,怎么办?红四团指挥员把心一横,决定也点起火把前进。
为了骗过敌人,让俘虏伪装成川军,联络对岸的敌人。由于天黑路滑,敌人又十分疲惫,我们的计策还真的骗过了他们。这样,部队前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大渡河两岸,敌我双方都举着火把行进。
午夜十二点,对岸的川军扎营休息了。红四团指战员高兴极了。部队立即轻装快速前进。不眠不休地赶在敌人前面。为了防止掉进大渡河,战士们解下绑腿带,一条一条接起来,拉着前进,终于在克服了千难万险之后,于中央规定的29日早上6点到达了泸定桥。
红四团战士们十分高兴,趁着桥头的守军还没醒,很快消灭了了他们,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和沿岸的阵地。红四团一路急行,创造了一天飞奔二百四十里的奇迹,他们是大渡河边的英雄!从此后红四团威名远播,在长征史上留下了一段奇迹。
但更令人不能忘怀的还是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在战士们稍作休整的时候,黄开湘、杨成武带领营连干部,来到河边观察地形。
泸定桥是几百年前修成的,桥长一百多米,宽三米,十三根铁链固定在两岸的石堆中。上面捆着厚木板,构成通行的桥面。汹涌的河水好像紧贴着铁索桥咆哮着,滔滔不绝。红军到达的时候,木板有一半都被抽掉了,从岸边到河中心只剩下光溜溜的铁链。
在东岸的桥头,敌人摆着一个机关枪阵地,正对着他们,后面是由一团敌军把守的阵地。敌人的炮火一直没停,必须冲过去控制对岸,才能保证红军主力安全过河。
干部们犯了难,召开大会讨论对策。最后,连以上干部大会决定:由第二连的二十二名勇士组成“夺桥突击队”,连长廖(liào)大珠任队长;由第三连组成“铺桥突击队”,连长王友才任队长。全团的其他战士在岸边负责掩护。
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必须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以前拿下这座桥!中午时分,在西桥头,二十二勇士每人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间缠满手榴弹;第三连战士们背着枪,夹着木板,等待上桥铺路。
下午四点整,黄开湘下达命令“战斗开始!”全团的司号员一起吹响冲锋号,红军战士们火力全开,压制住川军的炮火,战士们高喊“杀呀、杀!”
趁此机会,突击队员们突然冲向铁索桥。他们把手榴弹和枪捆在背上,用两只手交替抓住铁链,摇摇晃晃地向前移动,很快就到了奔腾的河流之上。
冒着敌人射出的子弹,第一个战士中了枪,掉到下面奔腾的水流里;第二个也掉下去了,被滚滚的河水吞没了,接着是第三个。但是,其他战士却越来越接近桥中心。敌人慌了神,连枪都打不准了,大多数子弹从战士们身边擦过去。
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勇士们越来越接近东桥头。一个又一个,最后,一名红军战士从残存的桥板上爬过去,打开一个手榴弹,十分准确地把它扔到敌人的阵地上。敌人一下子乱了。
敌人把煤油扔到桥板上,企图用火拦住勇士们。桥板开始燃烧起来。这时,杨成武急了。他翻身冲上铁索桥,大声喊道:“同志们,莫怕火,冲过去就是胜利!冲呀,冲呀!”冲锋号震天地响起来。
廖大珠第一个冲进火海,紧接着,刘金山、刘梓华……勇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冲进火海。帽子烧着了,就把帽子一扔。浴火重生的战士们英勇顽强,一个又一个冲出了火海。
更多的红军拥到铁索上来,赶过去救火和更换桥板。
桥头堡的敌人很快被消灭了,红军又冲向泸定城。没过多久,在安顺场过河的红军也出现了,他们从侧面攻击残存的敌人阵地。并在后续部队的协助下,击败了川军第三十八团。敌人四散奔逃,晚上七点,红四团彻底占领了泸定城。
随后的几天,中央和各军团的领导同志都来到泸定桥,整个红军兴高采烈地唱着激扬的歌,跨过了大渡河。
虽然蒋介石的飞机在空中咆哮着,但红军早就渡过了河,走得踪影不见了。
安顺场和泸定桥的英雄们,由于突出的英勇而被授予中国红军的最高奖章——红星奖章。他们排除万难,奋勇争先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二十二勇士在夺桥战斗中,有的不幸落入大渡河中牺牲了。在以后的战斗中,其他勇士也陆续牺牲在长征后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最后一位勇士刘梓华牺牲在平津战役中,当时他任副师长。
在长征中,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青春之歌。参加“夺桥突击队”时,他们最大的不超过二十五岁。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我们永远的英雄!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三章 翻越夹金山
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上,最艰苦的岁月就是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区之后的日子。从1935年7月到1935年8月,这短短的一月多的时间里,红军部队先后几次经过这里,翻过了十几座雪山,走过了遍地沼泽、荒无人烟的大草地,也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泪下的故事。
在参加了长征的红军战士们心中,雪山好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常这个“敌人”不用枪,也不用炮,光靠着刺骨的寒风、鸡蛋大小的冰雹(báo)和阴晴不定的天气,就埋葬了我们多少可爱的战士。
飞夺泸定桥,进入四川境内后,党中央召开了会议。
此时,红军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向东进军,抵达茂县、松潘地区,但蒋介石已在这条路上布下了重兵,走这条路有极大的危险。
二是向西,沿一条山路到达四川西北的丹巴、阿坝地区。但这条路上少数民族众多,而且由于国名党的压迫,多数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仇恨汉族人,一旦发生冲突会给行军带来许多不便,也不利于保持民族团结。
经过反复研究,第三条路——翻越夹金山成了唯一的选择。为了尽快甩开追在身后的敌人,胜利北上开辟新的根据地,中央红军决定,选择雪山草地一线敌人较少的地区,以达到快速行军的目的。
1935年6月初,红军来到了硗碛(qiāoqì)藏乡,也就是此行必经的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雪山——夹金山脚下,准备翻越这座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大雪山。
硗碛是夹金山下一个村镇,这里人烟稀少,森林密布,还是一派原始的风景。居住在这里的藏民就像居住在世外桃源。红军就是要从这里翻越雪山,到小金县达维镇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而翻越夹金山是必经之路。
由于时值盛夏,战士们身上都穿着单衣,这座常年冰封的雪山就成了十分艰难的路程。无数的战士被埋葬在这里,使这里成了一座最壮烈的天然“红军坟”。
“夹金”是藏语的音译,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弯曲的道路。这是说这座山又高又陡,很难翻越。当地的居民叫这座山“仙姑山”,他们认为只有仙姑才能飞过去。
是的,这座山到处是耸立的岩壁,山峰十分陡峭。山上常年积雪,根本没有什么路。下了雪,刮了风,就结成又厚又滑的冰层,翻越时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
6月11日,刚刚抵达的红军战士举目四望,只见刺眼的白光笼罩着整座大山,那漫山的白让人有些晕眩,就像整座山都是用雪堆成的一样,看上去既神秘又虚幻。
明明是六月天,这里好像没有得到消息似的,依然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半山腰围着一层层厚厚的云雾,突然刮起的风吹落一片片的白雪,打在脸上,令人浑身发抖。迅速降低的温度更让人有些胆寒。
为了让战士们比较安全地过山,红四团的领导当晚就到当地居民家,讨教过山的办法。老人们佩服红军的精神,将过山要注意的事情一一告诉给红军指挥员:要上午九点之后登山,三点之前下山——因为早晚太冷,中间时段的温度高一些;不要在山上过夜;要用布条遮挡眼睛,防止雪光弄坏了眼睛;上山要走稳,不要停留太久,千万不要坐下;山上寒冷,要多穿点衣服;带上烈酒、辣椒等,好抵御寒气等等。
红军指挥员在翻越前的动员大会上,仔细传达了这些注意事项,有一位藏族青年和一个在当地居住的汉族青年,对红军十分钦佩,自告奋勇要给红军当向导,于是,6月12日九点,红军在山脚下集合,开始翻越夹金山。
刚刚开始行军,气温就越来越低,战士们脚下踩着冻得像镜子面一样的冰,每人用一根木棍支撑着,顾不得寒冷,紧跟着大部队往山上爬。
由于山太高了,空气十分稀薄,越往上爬,呼吸越困难,心跳得越厉害。战士们觉得头晕目眩,两腿又酸又软,只能一步一喘、一步一停地挪动着。
有些山沟已被常年的积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常走在上面不知哪里是实地,哪里是山沟,十分危险。战士们就踏着前面战士走过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小心前进。
老人们的经验牢记在红军心中,就算十分疲惫,他们也不敢停下来歇一歇,因为要是坐下来,那很可能就永远也起不来了。
虽然当时正值初夏,但山上还是异常寒冷。更不用说红军指战员们刚从长江边上打过来,都只穿一件单衣。在山下时,同志们还热得汗流浃(jiá)背。可到了山上,别说出汗了,把被子拿出来披在身上都无济于事,还是冷得浑身哆嗦、牙齿打颤。
走了一小半路,晴得好好的天突然阴云密布,刮起了山风。红军战士们没有防备,好多同志都被山风卷起的雪扑了一身,原本就冷得浑身发抖,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
很多战士一时支持不住,一不小心就从山上直接滑了下去。红军队伍中不时传出惊叫声。
但红军战士们没有被困难和死亡吓倒,各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拼尽全力,互相搀扶着、鼓励着,艰难地向上攀登。
当就要接近山顶时,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比刚才不知大了多少倍的风呼啸着吹来,大雪夹着鸡蛋般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有的伤病员经不住冰雹、风雪、寒冷和饥饿的袭击而牺牲了;更有许多同志还来不及反应,就被风雪和冰雹打入了山崖下,再也没能爬上来……有许多同志连名字也没留下,但更有许多坚韧(rèn)不拔的战士,顶着饥饿和寒冷的侵袭,冒着冰雹和风雪的打击,艰难地向前行进。
冰雹过去了,夹金山上又是万里晴空,经过几个小时紧张的攀登,疲惫的红军战士全部到达了山顶。他们为自己的阶段性胜利而感到万分喜悦,虽然十分劳累,但谁也不敢停下来。
终于站到了夹金山的山顶,红军战士们俯视下去,为这奇异的银白世界感到惊奇。极目远眺(tiào),方圆百里看不到别的颜色,都是冰雪覆盖的地区,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白色山头连绵不断。
回看来时路,还在攀爬的红军战士组成了一道长长的灰色人墙,沿着山顶上红军们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地上来,十分壮观。
还有许多在半途中牺牲了的同志,在队伍两旁,以各种姿态静止着,早已失去了生命的迹象。但他们冻僵的脸上坚定的神情,还有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努力攀登的身体姿态,都让还在前进的战士们感动。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就此长眠于长征路上了。而革命尚未成功,还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投入其中啊!
为了死难战士们生前的希望,红军战士们又开始他们的征程了。
下山时已不像上山时那么吃力,但下山的危险性增加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在爬雪山的过程中也不例外。
战士们必须更加小心,因为山高路滑,下山时很可能以极大的速度摔下山去。而刚刚下了冰雹的雪山并不稳定,随时有再变天的可能。
为了鼓舞士气,红军指战员命令战士们唱起歌来。一首接着一首,嘹亮的歌声响彻大雪山周围,将山谷震得轰轰直响。大雪山也在战士们高昂的斗志面前屈服了,没有再出现恶劣的天气。
来到山脚下时,一道深沟阻断了下山的路。红军战士们小心地绕道而走。突然,前面传来几声枪响。战士们立刻警觉起来,低声说:“敌人!注意隐蔽!”
同时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准备与敌人来一场厮杀。这时,一个侦察员跑了过来,边跑边兴高采烈地叫:“是红四方面军!是我们的同志啊!”
与此同时,前方也传来战士们清晰(xī)的喊声:“我们是红四方面军!”
“欢迎红一方面军的同志!”
红军队伍里顿时一片欢腾!***神机妙算,真的在这里找到红四方面军了!战士们欢天喜地地冲下山,与红四方面军的同志紧紧拥抱在一起。紧握的手显示了终于见到亲人的激动之情,这些热血男儿不禁流下了热泪!
就这样,红军指战员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过近八个小时艰苦的行程,与残酷的自然环境进行英勇的搏斗之后,于6月15日当天晚上,翻过了夹金山,并与红四方面军三十军的先头部队成功会合。
夹金山这座没有硝烟的战场,终于翻越了,两大主力红军的先头部队也会师了!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红军各部,使两边的红军战士都鼓足了干劲儿,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战斗!
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上,最艰苦的岁月就是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区之后的日子。从1935年7月到1935年8月,这短短的一月多的时间里,红军部队先后几次经过这里,翻过了十几座雪山,走过了遍地沼泽、荒无人烟的大草地,也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泪下的故事。
在参加了长征的红军战士们心中,雪山好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常这个“敌人”不用枪,也不用炮,光靠着刺骨的寒风、鸡蛋大小的冰雹(báo)和阴晴不定的天气,就埋葬了我们多少可爱的战士。
飞夺泸定桥,进入四川境内后,党中央召开了会议。
此时,红军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向东进军,抵达茂县、松潘地区,但蒋介石已在这条路上布下了重兵,走这条路有极大的危险。
二是向西,沿一条山路到达四川西北的丹巴、阿坝地区。但这条路上少数民族众多,而且由于国名党的压迫,多数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仇恨汉族人,一旦发生冲突会给行军带来许多不便,也不利于保持民族团结。
经过反复研究,第三条路——翻越夹金山成了唯一的选择。为了尽快甩开追在身后的敌人,胜利北上开辟新的根据地,中央红军决定,选择雪山草地一线敌人较少的地区,以达到快速行军的目的。
1935年6月初,红军来到了硗碛(qiāoqì)藏乡,也就是此行必经的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雪山——夹金山脚下,准备翻越这座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大雪山。
硗碛是夹金山下一个村镇,这里人烟稀少,森林密布,还是一派原始的风景。居住在这里的藏民就像居住在世外桃源。红军就是要从这里翻越雪山,到小金县达维镇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而翻越夹金山是必经之路。
由于时值盛夏,战士们身上都穿着单衣,这座常年冰封的雪山就成了十分艰难的路程。无数的战士被埋葬在这里,使这里成了一座最壮烈的天然“红军坟”。
“夹金”是藏语的音译,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弯曲的道路。这是说这座山又高又陡,很难翻越。当地的居民叫这座山“仙姑山”,他们认为只有仙姑才能飞过去。
是的,这座山到处是耸立的岩壁,山峰十分陡峭。山上常年积雪,根本没有什么路。下了雪,刮了风,就结成又厚又滑的冰层,翻越时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
6月11日,刚刚抵达的红军战士举目四望,只见刺眼的白光笼罩着整座大山,那漫山的白让人有些晕眩,就像整座山都是用雪堆成的一样,看上去既神秘又虚幻。
明明是六月天,这里好像没有得到消息似的,依然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半山腰围着一层层厚厚的云雾,突然刮起的风吹落一片片的白雪,打在脸上,令人浑身发抖。迅速降低的温度更让人有些胆寒。
为了让战士们比较安全地过山,红四团的领导当晚就到当地居民家,讨教过山的办法。老人们佩服红军的精神,将过山要注意的事情一一告诉给红军指挥员:要上午九点之后登山,三点之前下山——因为早晚太冷,中间时段的温度高一些;不要在山上过夜;要用布条遮挡眼睛,防止雪光弄坏了眼睛;上山要走稳,不要停留太久,千万不要坐下;山上寒冷,要多穿点衣服;带上烈酒、辣椒等,好抵御寒气等等。
红军指挥员在翻越前的动员大会上,仔细传达了这些注意事项,有一位藏族青年和一个在当地居住的汉族青年,对红军十分钦佩,自告奋勇要给红军当向导,于是,6月12日九点,红军在山脚下集合,开始翻越夹金山。
刚刚开始行军,气温就越来越低,战士们脚下踩着冻得像镜子面一样的冰,每人用一根木棍支撑着,顾不得寒冷,紧跟着大部队往山上爬。
由于山太高了,空气十分稀薄,越往上爬,呼吸越困难,心跳得越厉害。战士们觉得头晕目眩,两腿又酸又软,只能一步一喘、一步一停地挪动着。
有些山沟已被常年的积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常走在上面不知哪里是实地,哪里是山沟,十分危险。战士们就踏着前面战士走过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小心前进。
老人们的经验牢记在红军心中,就算十分疲惫,他们也不敢停下来歇一歇,因为要是坐下来,那很可能就永远也起不来了。
虽然当时正值初夏,但山上还是异常寒冷。更不用说红军指战员们刚从长江边上打过来,都只穿一件单衣。在山下时,同志们还热得汗流浃(jiá)背。可到了山上,别说出汗了,把被子拿出来披在身上都无济于事,还是冷得浑身哆嗦、牙齿打颤。
走了一小半路,晴得好好的天突然阴云密布,刮起了山风。红军战士们没有防备,好多同志都被山风卷起的雪扑了一身,原本就冷得浑身发抖,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
很多战士一时支持不住,一不小心就从山上直接滑了下去。红军队伍中不时传出惊叫声。
但红军战士们没有被困难和死亡吓倒,各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拼尽全力,互相搀扶着、鼓励着,艰难地向上攀登。
当就要接近山顶时,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比刚才不知大了多少倍的风呼啸着吹来,大雪夹着鸡蛋般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有的伤病员经不住冰雹、风雪、寒冷和饥饿的袭击而牺牲了;更有许多同志还来不及反应,就被风雪和冰雹打入了山崖下,再也没能爬上来……有许多同志连名字也没留下,但更有许多坚韧(rèn)不拔的战士,顶着饥饿和寒冷的侵袭,冒着冰雹和风雪的打击,艰难地向前行进。
冰雹过去了,夹金山上又是万里晴空,经过几个小时紧张的攀登,疲惫的红军战士全部到达了山顶。他们为自己的阶段性胜利而感到万分喜悦,虽然十分劳累,但谁也不敢停下来。
终于站到了夹金山的山顶,红军战士们俯视下去,为这奇异的银白世界感到惊奇。极目远眺(tiào),方圆百里看不到别的颜色,都是冰雪覆盖的地区,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白色山头连绵不断。
回看来时路,还在攀爬的红军战士组成了一道长长的灰色人墙,沿着山顶上红军们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地上来,十分壮观。
还有许多在半途中牺牲了的同志,在队伍两旁,以各种姿态静止着,早已失去了生命的迹象。但他们冻僵的脸上坚定的神情,还有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努力攀登的身体姿态,都让还在前进的战士们感动。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就此长眠于长征路上了。而革命尚未成功,还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投入其中啊!
为了死难战士们生前的希望,红军战士们又开始他们的征程了。
下山时已不像上山时那么吃力,但下山的危险性增加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在爬雪山的过程中也不例外。
战士们必须更加小心,因为山高路滑,下山时很可能以极大的速度摔下山去。而刚刚下了冰雹的雪山并不稳定,随时有再变天的可能。
为了鼓舞士气,红军指战员命令战士们唱起歌来。一首接着一首,嘹亮的歌声响彻大雪山周围,将山谷震得轰轰直响。大雪山也在战士们高昂的斗志面前屈服了,没有再出现恶劣的天气。
来到山脚下时,一道深沟阻断了下山的路。红军战士们小心地绕道而走。突然,前面传来几声枪响。战士们立刻警觉起来,低声说:“敌人!注意隐蔽!”
同时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准备与敌人来一场厮杀。这时,一个侦察员跑了过来,边跑边兴高采烈地叫:“是红四方面军!是我们的同志啊!”
与此同时,前方也传来战士们清晰(xī)的喊声:“我们是红四方面军!”
“欢迎红一方面军的同志!”
红军队伍里顿时一片欢腾!***神机妙算,真的在这里找到红四方面军了!战士们欢天喜地地冲下山,与红四方面军的同志紧紧拥抱在一起。紧握的手显示了终于见到亲人的激动之情,这些热血男儿不禁流下了热泪!
就这样,红军指战员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过近八个小时艰苦的行程,与残酷的自然环境进行英勇的搏斗之后,于6月15日当天晚上,翻过了夹金山,并与红四方面军三十军的先头部队成功会合。
夹金山这座没有硝烟的战场,终于翻越了,两大主力红军的先头部队也会师了!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红军各部,使两边的红军战士都鼓足了干劲儿,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战斗!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四章 扛起指导员的枪
爬雪山,过草地,红军长征所经过的地方,环境是那么恶劣,条件是那么艰苦,但就是在这些艰难困苦面前,才更显出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向前,坚韧不拔。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考验下,所有的红军战士都迸(bèng)发出了最大的力量,向党和国家交上了满分的答卷。
更值得一提的,是广大红军中的干部们,他们为红军革命的胜利,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是永远值得我们铭(mínɡ)记的。上至中央领导,下至班连负责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想办法让战士们生活得更好一点。
红军爬雪山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那个时候,死亡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但这件事情却使小战士胡冬生记忆了一辈子,并发誓,要扛起指导员的枪,继续走长征的路!
小战士胡冬生参加红军的时候,只有十六岁。他看到红军队伍从家门口经过时,战士们都穿着军装,戴着军帽,挎着一支支长枪,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整齐的步子,心里十分羡(xiàn)慕。
他立刻找到红军的领导,要求参军,当时,指导员看他虎头虎脑的样子,没嫌他小,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胡冬生这可美了,他想象着自己穿上军装,戴上那缀(zhuì)着一个红五星的军帽,再配上一支长枪,多神气啊!
可是,他刚一当上红军,红军就开始长征了,这下子转移得特别急,连粮食都没怎么带,谁给他发军服和军帽呢?更不用说枪了。
长征途中,跟在红军队伍里的胡冬生,在头上裹了一条毛巾,看着老战士们头上戴着的军帽,心里十分羡慕。
那缀着红五星的八角军帽,像小草在他的心里生了根,越看越痒痒,越看越觉得好看。
他想:长征走得急,来不及做军装。枪支紧张,也不能发枪,但我当了红军,起码应该先发一顶军帽啊!头上裹着一条毛巾,算什么红军呢!没有老红军那么神气。
所以,一路行军,小胡总缠着指导员。
“指导员,没有军装,没有长枪,先给发一顶军帽吧。”
“红军哪能不带枪呢?没有枪怎么打敌人?”
每一次,指导员都耐心地对他说:“小鬼,别着急!以后一定发给你!”
可是,长征以来,行军打仗,那么紧张,生活又是那么艰苦,指导员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和办法给他发军帽、发枪呢?小胡心里暗暗着急,一边打仗,一边惦(diàn)记着神气的军装。
这一天,部队就要爬雪山了。先前准备的粮食早就吃完了,战士们全都饿着肚子前进。宣传队的同志们在队伍中来回穿插,呐喊着鼓舞士气。
“同志们,坚持就是胜利!”
“同志们,翻过这座山,就能休息开饭啦!已经过山的同志们,已经准备了吃的迎接我们啦!”
同志们打起精神,继续爬山,小胡也在战友的鼓励下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他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不仅饿得头昏眼花,连腿都软了。
加上脚上的鞋也完全破了,走一步掉一下,小胡的双脚被冰雪冻得麻木了。他咬着牙,想着指导员平时说过的话,听着宣传队战士们的呐喊声,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
可是,冻僵的腿脚不听话,走着走着,小胡“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他实在走不动了。冰凉的双脚一点知觉也没有。心里想着要站起来,但挣扎了几下,怎么也站不起来了。他心里一急,不由得掉下了眼泪。
正在这时候,指导员也喘着粗气,从小胡身后走了过来。
连续几个月的急行军,指导员也疲惫不堪了。他没时间清理自己,乱糟(zāo)糟的胡子拖得老长,被冻得发青的脸上一丝血色也没有,肩膀都垂了下来。
他关切地问道:“小胡!觉得怎么样?”
小胡坐在雪地上,有气无力地说:“指导员,没什么,就是饿得走不动了。”
指导员哆哆嗦嗦的从兜里掏出一块煮熟了的牛皮,递给了小胡。“给,拿着。快点吃了好赶路,”小胡连忙推辞:“这是您的口粮,我不能要。”他知道,指导员也两天没吃东西了,他的身体受过伤,现在还没恢复,这个时候,这块牛皮就像指导员的生命一样珍贵。他怎么忍心吃下去呢!
指导员摇摇头,硬把牛皮塞到小胡手里。
“快吃了,我还有呢。”小胡热泪盈眶,颤抖着接了过来。
指导员一边看着小胡大口地嚼着牛皮,一边对小胡说:“这雪山上太冷,藏民的经验是:不能坐下来,坐下就会冻僵的。”又说:“革命是艰苦的,我们吃苦是为了更多的人幸福。一定要努力跟上队伍,坚持到革命胜利。”
这些话,指导员平时也说过,但此时此刻,小胡听了指导员的话,心里觉得异常温暖。那些道理好像不再是响在耳边的话,而成了令人牢记在心的信念了。
指导员扶着小胡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说:“你小子,总想穿军装,戴军帽。好,今天我就跟你打个赌。你比我先走下雪山,我的军帽就给你戴!”
小胡一听,顿时来了劲儿。他又吃了一块牛皮,就使劲迈开了腿,一步一步,继续爬上了雪山。
第二天,山上气温骤(zhòu)降,竟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小胡拄着一根木棍,喘着粗气,在齐膝深的大雪中坚持向前走着。又冷又饿,他多想坐下来歇一会儿啊!可是,想到指导员的话,他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坚持啊,坚持就是胜利!
正当胡冬生吃力地走在雪山上的时候,忽然,他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躺在了雪地上。大雪已经铺满了他的全身。小胡赶快紧走几步,一看,不禁“啊!”的一声惊叫,是指导员倒在了那里!
小胡一下子跪在奄(yǎn)奄一息的指导员身边,几下就把他身上的雪拍打干净了。
“指导员,指导员!”小胡急得哭了出来。几滴热泪落在指导员苍白的脸上。叫了好久,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他发现是小胡,就吃力地说:“不要管我!……你快走……不要掉队……”
小胡一见指导员醒了,高兴起来,赶快拿出没吃完的那块熟牛皮,送到指导员嘴边。
“指导员,你吃你吃!”
指导员费力地摇摇头,别开了脸,断断续续地说:“冬生……你留着吃吧……枪……帽子……给你……还有我的……鞋……你穿上……走吧……我不行了……”边说,边吃力地从头顶取下了军帽。小胡强忍着眼泪,摇着头。
“指导员!我不走。我也不要你的军帽和鞋子。你吃了这块牛皮,就能好了,就能起来了,我扶着你,咱们一起走!”
“你不是说坚持就是胜利吗?你要坚持啊!你吃啊!”说着又把牛皮递到指导员嘴边。
指导员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看着小胡,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光。他见小胡不接帽子,也不取鞋,就一个劲儿地说:“走……走……走……”好一会儿,胡冬生才反应过来——指导员牺牲了。他伏在指导员身上放声痛哭,雪花不停地飘落在他和指导员身上。
又过了好久,小胡才停止哭声,他默默地戴上了指导员的红军帽,穿上了指导员的鞋,从指导员的身上拿下枪别在自己的身上。
含着眼泪,他用树枝和雪掩埋好指导员的身体,迎着风雪,坚定地向前走去。心中回想着指导员的话:要坚持走下去,走到胜利!他要带着指导员的嘱托,接下指导员的担子,扛起指导员的枪,继续走长征路,一直走到革命胜利!
在以后的岁月里,小胡一直珍藏着那顶红军帽,一直怀念着长眠在雪山上的指导员。是指导员给了他新的生命,他将永远铭记着指导员的身影,把指导员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扬下去。
爬雪山,过草地,红军长征所经过的地方,环境是那么恶劣,条件是那么艰苦,但就是在这些艰难困苦面前,才更显出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向前,坚韧不拔。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考验下,所有的红军战士都迸(bèng)发出了最大的力量,向党和国家交上了满分的答卷。
更值得一提的,是广大红军中的干部们,他们为红军革命的胜利,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是永远值得我们铭(mínɡ)记的。上至中央领导,下至班连负责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想办法让战士们生活得更好一点。
红军爬雪山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那个时候,死亡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但这件事情却使小战士胡冬生记忆了一辈子,并发誓,要扛起指导员的枪,继续走长征的路!
小战士胡冬生参加红军的时候,只有十六岁。他看到红军队伍从家门口经过时,战士们都穿着军装,戴着军帽,挎着一支支长枪,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整齐的步子,心里十分羡(xiàn)慕。
他立刻找到红军的领导,要求参军,当时,指导员看他虎头虎脑的样子,没嫌他小,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胡冬生这可美了,他想象着自己穿上军装,戴上那缀(zhuì)着一个红五星的军帽,再配上一支长枪,多神气啊!
可是,他刚一当上红军,红军就开始长征了,这下子转移得特别急,连粮食都没怎么带,谁给他发军服和军帽呢?更不用说枪了。
长征途中,跟在红军队伍里的胡冬生,在头上裹了一条毛巾,看着老战士们头上戴着的军帽,心里十分羡慕。
那缀着红五星的八角军帽,像小草在他的心里生了根,越看越痒痒,越看越觉得好看。
他想:长征走得急,来不及做军装。枪支紧张,也不能发枪,但我当了红军,起码应该先发一顶军帽啊!头上裹着一条毛巾,算什么红军呢!没有老红军那么神气。
所以,一路行军,小胡总缠着指导员。
“指导员,没有军装,没有长枪,先给发一顶军帽吧。”
“红军哪能不带枪呢?没有枪怎么打敌人?”
每一次,指导员都耐心地对他说:“小鬼,别着急!以后一定发给你!”
可是,长征以来,行军打仗,那么紧张,生活又是那么艰苦,指导员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和办法给他发军帽、发枪呢?小胡心里暗暗着急,一边打仗,一边惦(diàn)记着神气的军装。
这一天,部队就要爬雪山了。先前准备的粮食早就吃完了,战士们全都饿着肚子前进。宣传队的同志们在队伍中来回穿插,呐喊着鼓舞士气。
“同志们,坚持就是胜利!”
“同志们,翻过这座山,就能休息开饭啦!已经过山的同志们,已经准备了吃的迎接我们啦!”
同志们打起精神,继续爬山,小胡也在战友的鼓励下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他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不仅饿得头昏眼花,连腿都软了。
加上脚上的鞋也完全破了,走一步掉一下,小胡的双脚被冰雪冻得麻木了。他咬着牙,想着指导员平时说过的话,听着宣传队战士们的呐喊声,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
可是,冻僵的腿脚不听话,走着走着,小胡“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他实在走不动了。冰凉的双脚一点知觉也没有。心里想着要站起来,但挣扎了几下,怎么也站不起来了。他心里一急,不由得掉下了眼泪。
正在这时候,指导员也喘着粗气,从小胡身后走了过来。
连续几个月的急行军,指导员也疲惫不堪了。他没时间清理自己,乱糟(zāo)糟的胡子拖得老长,被冻得发青的脸上一丝血色也没有,肩膀都垂了下来。
他关切地问道:“小胡!觉得怎么样?”
小胡坐在雪地上,有气无力地说:“指导员,没什么,就是饿得走不动了。”
指导员哆哆嗦嗦的从兜里掏出一块煮熟了的牛皮,递给了小胡。“给,拿着。快点吃了好赶路,”小胡连忙推辞:“这是您的口粮,我不能要。”他知道,指导员也两天没吃东西了,他的身体受过伤,现在还没恢复,这个时候,这块牛皮就像指导员的生命一样珍贵。他怎么忍心吃下去呢!
指导员摇摇头,硬把牛皮塞到小胡手里。
“快吃了,我还有呢。”小胡热泪盈眶,颤抖着接了过来。
指导员一边看着小胡大口地嚼着牛皮,一边对小胡说:“这雪山上太冷,藏民的经验是:不能坐下来,坐下就会冻僵的。”又说:“革命是艰苦的,我们吃苦是为了更多的人幸福。一定要努力跟上队伍,坚持到革命胜利。”
这些话,指导员平时也说过,但此时此刻,小胡听了指导员的话,心里觉得异常温暖。那些道理好像不再是响在耳边的话,而成了令人牢记在心的信念了。
指导员扶着小胡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说:“你小子,总想穿军装,戴军帽。好,今天我就跟你打个赌。你比我先走下雪山,我的军帽就给你戴!”
小胡一听,顿时来了劲儿。他又吃了一块牛皮,就使劲迈开了腿,一步一步,继续爬上了雪山。
第二天,山上气温骤(zhòu)降,竟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小胡拄着一根木棍,喘着粗气,在齐膝深的大雪中坚持向前走着。又冷又饿,他多想坐下来歇一会儿啊!可是,想到指导员的话,他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坚持啊,坚持就是胜利!
正当胡冬生吃力地走在雪山上的时候,忽然,他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躺在了雪地上。大雪已经铺满了他的全身。小胡赶快紧走几步,一看,不禁“啊!”的一声惊叫,是指导员倒在了那里!
小胡一下子跪在奄(yǎn)奄一息的指导员身边,几下就把他身上的雪拍打干净了。
“指导员,指导员!”小胡急得哭了出来。几滴热泪落在指导员苍白的脸上。叫了好久,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他发现是小胡,就吃力地说:“不要管我!……你快走……不要掉队……”
小胡一见指导员醒了,高兴起来,赶快拿出没吃完的那块熟牛皮,送到指导员嘴边。
“指导员,你吃你吃!”
指导员费力地摇摇头,别开了脸,断断续续地说:“冬生……你留着吃吧……枪……帽子……给你……还有我的……鞋……你穿上……走吧……我不行了……”边说,边吃力地从头顶取下了军帽。小胡强忍着眼泪,摇着头。
“指导员!我不走。我也不要你的军帽和鞋子。你吃了这块牛皮,就能好了,就能起来了,我扶着你,咱们一起走!”
“你不是说坚持就是胜利吗?你要坚持啊!你吃啊!”说着又把牛皮递到指导员嘴边。
指导员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看着小胡,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光。他见小胡不接帽子,也不取鞋,就一个劲儿地说:“走……走……走……”好一会儿,胡冬生才反应过来——指导员牺牲了。他伏在指导员身上放声痛哭,雪花不停地飘落在他和指导员身上。
又过了好久,小胡才停止哭声,他默默地戴上了指导员的红军帽,穿上了指导员的鞋,从指导员的身上拿下枪别在自己的身上。
含着眼泪,他用树枝和雪掩埋好指导员的身体,迎着风雪,坚定地向前走去。心中回想着指导员的话:要坚持走下去,走到胜利!他要带着指导员的嘱托,接下指导员的担子,扛起指导员的枪,继续走长征路,一直走到革命胜利!
在以后的岁月里,小胡一直珍藏着那顶红军帽,一直怀念着长眠在雪山上的指导员。是指导员给了他新的生命,他将永远铭记着指导员的身影,把指导员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扬下去。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五章 过草地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终于翻越了夹金山,在前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这次会师使红军的士气大增,两方面的红军都欣喜若狂。
两方面红军会师后,兵力加起来有十万多人。这种情况对中央红军来说当然是十分值得高兴的,因为装备和给养充足的四方面军,可以大大地缓解中央红军一路行来缺衣少粮的现状。同时,对红四方面军来说,与怀着共同的心,不懈战斗的同志们相聚也是一件大喜事。
但正值红军队伍士气高昂,跃跃欲试的时候,四方面军的领导张国焘(tāo)却以种种借口,故意拖延四方面军主力北上战斗。为维护红军内部的团结,党中央在反复研究之后,于7月18日发出通知,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并根据他的部署,对红军队伍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这样,过雪山之前,***制定的松潘战役计划就没能进行下去,而被张国焘的“赤化四川”计划阻止了。两方无法妥协,以致延误了战机,致使红军在小金县和毛儿盖地区停留了一个多月时间,最终只能选择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大草地北上了。
8月3日,红军制定了夏洮(táo)计划,将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左路军由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张国焘率领,经阿坝地区北进;右路军则由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和陈昌浩率领,经班佑地区北上。党中央和***随右路军行动。
随后,右路军进入了茫茫的毛儿盖大草原,这又是长征路上的一大挑战。
在这片草地中布满了水草、沼泽、泥潭,除了野草,什么都不长,根本就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这是唯一安全的落脚处。从一个草甸到另一个草甸,跳着前进。一天下来,精疲力竭。
有的战士又累又饿,实在跳不动,就用棍子探深浅,几个人互相搀扶着走。但还是有很多人掉进沼泽地里,往往是一个人陷进去后,另一个人伸手去拉他,也跟着掉了进去,越陷越深,再也没能出来。
据说过草地有三怕,第一怕就是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
一开始战士们没有经验,不停地有战士陷进泥潭,旁边的战士们就上去救人,许多都一起牺牲了。后来有了经验,掉下去的也少了,帮他的同志也掌握了方法:不能动,越动陷得越深,然后站在草甸上用绑腿的布条,几个人一起拉他上来。
第二怕是下雨。草地的气候变化多端,一下雨,草甸就十分滑,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一旁的泥潭。
第三怕过河。草地还是十分原始的环境,上面许多河,有的水浅一些,还能涉水过去,但多数河都又宽又深,河水冰冷刺骨,水流还很急,许多战士都在渡河时牺牲了。有时候遇上天降暴雨,正在过河的战士就被暴涨的河水冲走,一去不复返了。
就这样,草地埋葬了许许多多的热血男儿,千千万万的战士没能从这里走出去,就此长眠草地了。
但这不是过草地最难的事情,更难应付的是饥饿。
出发前,红军指挥员命令各部队四处筹集粮食,以备过草地时有足够的力气。但当地人烟稀少,即使有人也都不富裕,红军拿着钱却买不到粮,什么办法都想了,但把当地居民的存粮都买来也不够用,负责筹粮的战士急得直哭。
战士们把征集来的青稞(kē)麦磨成面粉,再炒熟了带在身上;并杀了几匹马和当地藏民的几头牦(máo)牛,做成肉干;有的战士铤(tǐnɡ)而走险,看准了敌军的部队运给养,就噼噼啪啪地一阵乱打,抢了给养当口粮;还准备了烈酒、辣椒好抵御寒冷。
为了过草地,同志们都学会了寻找野菜的绝活,在粮食吃完的时候,野菜就是生命的保障。最后,红军战士平均每人带着五六斤口粮,就这样上路了。
走了几天,大多数战士就都开始饿着肚子赶路了。分下来的青稞麦炒面只够吃几天的,虽然难以下咽但总比没有好。很多红军后来回忆,都觉得那时能够走出来十分不可思议。
“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一下雨,青稞面被淋湿了,就成了疙瘩,再用开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不经饿。如果吃黏疙瘩,又难以下咽。
还有不少同志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带的就是青稞麦。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带的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咬青稞麦既吃不饱,还难于消化。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
还有的老红军回忆:“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更难熬。
没有能吃的野菜,他们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就将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或者自己屙出来的,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吃是这样,喝也是这样。有的战士,人尿、马尿都喝过。”
这不是想象出来的,也不是没有经历过长征的人,能够想象得出来的。那样艰难的岁月,红军战士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挪过来的。
到最后的时候,实在没得吃,只好杀战马。彭德怀的大黑骡子就是在过草地时杀掉的。当时,老饲养员挡在骡子前面,实在舍不得杀。他饲养了它那么久,早就培养出感情来了,大黑骡子就像他的战友一样,要杀掉自己的战友,谁能忍心呢?最后,由于实在没有吃的了,大黑骡子还是被杀了。
他的肉救活了许多红军战士,使他们有力气坚持着走出草地。就算这样,还是有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倒下去。牺牲的战士越来越多,到后来,后面的部队,就沿着死难的战士们的尸体一路前行,根本不用向导了。
爬过了雪山,战士们以为再冷也不过如此了,但草地的寒冷是那样的深入骨头,成为大草地留给红军战士的又一深刻印象。
草地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衣着单薄的战士们就喝点酒,或者咬点辣椒驱寒。空着肚子喝烈酒、吃辣椒,别提多难受了,许多战士都得了肠胃炎,常常疼得走不了路。但那么少的酒和辣椒哪里够用呢?两三天后就没有了。战士们只好紧紧靠在一起,彼此取暖。
到了中午,太阳升得老高,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一片云彩都没有。早上披在身上的被子、衣服被太阳晒得十分僵硬,很难脱下来。本来就疲惫的战士们被太阳晒得头晕眼花,就这样一步一停地向前走。
下午,常常是突然阴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劈头盖脸地打下来,令人猝(cù)不及防,逃都没地方逃。
刚晒干的衣服又一次被打湿,风雨吹来,冰冷入骨。
在草地里,战士们身上、脚上永远是湿的:早晚是雨水,中午是汗水。战士们的衣服都发霉了,由于太潮湿,不少伤员的伤口都发炎了,久久不能愈合。很多伤员因此发着高烧,在茫茫的大草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夜晚时多是雾雨笼罩的天气,草地上找不到一块比较干的地方宿营,累极了的战士们就找一个土丘,或是河边高地,有的就地而卧,用石头做枕头休息。有的坐着打盹,或者背靠背睡一会。
由于太潮湿,火很难生起来,而夜晚又太冷,战士们就三五个人挤在一起入睡。许多战士在第二天早上就没再起来,保持着相互依靠的姿势永远地进入了梦乡。
由于出了草地,红军还要继续战斗,所以红一方面军组织了一个收容队。掉队的人员就跟着收容队继续前进,可以走得慢一些。每天,掉队的都有三四百人,其中大多数都跟上队伍,参加了后面的战斗,但也有不少同志没能跟上,永远地留在了草地上。
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团走在最后,前面的部队过去后,留下成堆的战士尸体,他们就负责掩埋,让牺牲的战士们入土为安。但所谓的掩埋,也就是让战士们的身体,不至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草地上有多少“红军坟”,谁也说不清楚。
至今为止,过草地的红一方面军究竟牺牲了多少同志,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太多太多的战士留在了草地中,留下了他们火热的青春年华。但更多的战士坚持着走出了这片草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战士们没有被苦难打倒,被困境击垮,他们同甘共苦,坚持不懈,最终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严酷的大自然,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我们不能忘记那千千万万的、牺牲了的同志,他们用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大无畏精神,什么是信仰。
多少战士在他人和自己之间选择了他人,把最后一点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他们虽然牺牲了,但历史会记住他们,中国人民会记住他们,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生命没有白白付出,中国革命,在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勇士们的努力下,最终取得了光荣的胜利!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终于翻越了夹金山,在前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这次会师使红军的士气大增,两方面的红军都欣喜若狂。
两方面红军会师后,兵力加起来有十万多人。这种情况对中央红军来说当然是十分值得高兴的,因为装备和给养充足的四方面军,可以大大地缓解中央红军一路行来缺衣少粮的现状。同时,对红四方面军来说,与怀着共同的心,不懈战斗的同志们相聚也是一件大喜事。
但正值红军队伍士气高昂,跃跃欲试的时候,四方面军的领导张国焘(tāo)却以种种借口,故意拖延四方面军主力北上战斗。为维护红军内部的团结,党中央在反复研究之后,于7月18日发出通知,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并根据他的部署,对红军队伍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这样,过雪山之前,***制定的松潘战役计划就没能进行下去,而被张国焘的“赤化四川”计划阻止了。两方无法妥协,以致延误了战机,致使红军在小金县和毛儿盖地区停留了一个多月时间,最终只能选择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大草地北上了。
8月3日,红军制定了夏洮(táo)计划,将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左路军由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张国焘率领,经阿坝地区北进;右路军则由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和陈昌浩率领,经班佑地区北上。党中央和***随右路军行动。
随后,右路军进入了茫茫的毛儿盖大草原,这又是长征路上的一大挑战。
在这片草地中布满了水草、沼泽、泥潭,除了野草,什么都不长,根本就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这是唯一安全的落脚处。从一个草甸到另一个草甸,跳着前进。一天下来,精疲力竭。
有的战士又累又饿,实在跳不动,就用棍子探深浅,几个人互相搀扶着走。但还是有很多人掉进沼泽地里,往往是一个人陷进去后,另一个人伸手去拉他,也跟着掉了进去,越陷越深,再也没能出来。
据说过草地有三怕,第一怕就是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
一开始战士们没有经验,不停地有战士陷进泥潭,旁边的战士们就上去救人,许多都一起牺牲了。后来有了经验,掉下去的也少了,帮他的同志也掌握了方法:不能动,越动陷得越深,然后站在草甸上用绑腿的布条,几个人一起拉他上来。
第二怕是下雨。草地的气候变化多端,一下雨,草甸就十分滑,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一旁的泥潭。
第三怕过河。草地还是十分原始的环境,上面许多河,有的水浅一些,还能涉水过去,但多数河都又宽又深,河水冰冷刺骨,水流还很急,许多战士都在渡河时牺牲了。有时候遇上天降暴雨,正在过河的战士就被暴涨的河水冲走,一去不复返了。
就这样,草地埋葬了许许多多的热血男儿,千千万万的战士没能从这里走出去,就此长眠草地了。
但这不是过草地最难的事情,更难应付的是饥饿。
出发前,红军指挥员命令各部队四处筹集粮食,以备过草地时有足够的力气。但当地人烟稀少,即使有人也都不富裕,红军拿着钱却买不到粮,什么办法都想了,但把当地居民的存粮都买来也不够用,负责筹粮的战士急得直哭。
战士们把征集来的青稞(kē)麦磨成面粉,再炒熟了带在身上;并杀了几匹马和当地藏民的几头牦(máo)牛,做成肉干;有的战士铤(tǐnɡ)而走险,看准了敌军的部队运给养,就噼噼啪啪地一阵乱打,抢了给养当口粮;还准备了烈酒、辣椒好抵御寒冷。
为了过草地,同志们都学会了寻找野菜的绝活,在粮食吃完的时候,野菜就是生命的保障。最后,红军战士平均每人带着五六斤口粮,就这样上路了。
走了几天,大多数战士就都开始饿着肚子赶路了。分下来的青稞麦炒面只够吃几天的,虽然难以下咽但总比没有好。很多红军后来回忆,都觉得那时能够走出来十分不可思议。
“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一下雨,青稞面被淋湿了,就成了疙瘩,再用开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不经饿。如果吃黏疙瘩,又难以下咽。
还有不少同志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带的就是青稞麦。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带的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咬青稞麦既吃不饱,还难于消化。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
还有的老红军回忆:“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更难熬。
没有能吃的野菜,他们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就将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或者自己屙出来的,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吃是这样,喝也是这样。有的战士,人尿、马尿都喝过。”
这不是想象出来的,也不是没有经历过长征的人,能够想象得出来的。那样艰难的岁月,红军战士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挪过来的。
到最后的时候,实在没得吃,只好杀战马。彭德怀的大黑骡子就是在过草地时杀掉的。当时,老饲养员挡在骡子前面,实在舍不得杀。他饲养了它那么久,早就培养出感情来了,大黑骡子就像他的战友一样,要杀掉自己的战友,谁能忍心呢?最后,由于实在没有吃的了,大黑骡子还是被杀了。
他的肉救活了许多红军战士,使他们有力气坚持着走出草地。就算这样,还是有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倒下去。牺牲的战士越来越多,到后来,后面的部队,就沿着死难的战士们的尸体一路前行,根本不用向导了。
爬过了雪山,战士们以为再冷也不过如此了,但草地的寒冷是那样的深入骨头,成为大草地留给红军战士的又一深刻印象。
草地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衣着单薄的战士们就喝点酒,或者咬点辣椒驱寒。空着肚子喝烈酒、吃辣椒,别提多难受了,许多战士都得了肠胃炎,常常疼得走不了路。但那么少的酒和辣椒哪里够用呢?两三天后就没有了。战士们只好紧紧靠在一起,彼此取暖。
到了中午,太阳升得老高,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一片云彩都没有。早上披在身上的被子、衣服被太阳晒得十分僵硬,很难脱下来。本来就疲惫的战士们被太阳晒得头晕眼花,就这样一步一停地向前走。
下午,常常是突然阴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劈头盖脸地打下来,令人猝(cù)不及防,逃都没地方逃。
刚晒干的衣服又一次被打湿,风雨吹来,冰冷入骨。
在草地里,战士们身上、脚上永远是湿的:早晚是雨水,中午是汗水。战士们的衣服都发霉了,由于太潮湿,不少伤员的伤口都发炎了,久久不能愈合。很多伤员因此发着高烧,在茫茫的大草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夜晚时多是雾雨笼罩的天气,草地上找不到一块比较干的地方宿营,累极了的战士们就找一个土丘,或是河边高地,有的就地而卧,用石头做枕头休息。有的坐着打盹,或者背靠背睡一会。
由于太潮湿,火很难生起来,而夜晚又太冷,战士们就三五个人挤在一起入睡。许多战士在第二天早上就没再起来,保持着相互依靠的姿势永远地进入了梦乡。
由于出了草地,红军还要继续战斗,所以红一方面军组织了一个收容队。掉队的人员就跟着收容队继续前进,可以走得慢一些。每天,掉队的都有三四百人,其中大多数都跟上队伍,参加了后面的战斗,但也有不少同志没能跟上,永远地留在了草地上。
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团走在最后,前面的部队过去后,留下成堆的战士尸体,他们就负责掩埋,让牺牲的战士们入土为安。但所谓的掩埋,也就是让战士们的身体,不至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草地上有多少“红军坟”,谁也说不清楚。
至今为止,过草地的红一方面军究竟牺牲了多少同志,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太多太多的战士留在了草地中,留下了他们火热的青春年华。但更多的战士坚持着走出了这片草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战士们没有被苦难打倒,被困境击垮,他们同甘共苦,坚持不懈,最终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严酷的大自然,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我们不能忘记那千千万万的、牺牲了的同志,他们用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大无畏精神,什么是信仰。
多少战士在他人和自己之间选择了他人,把最后一点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他们虽然牺牲了,但历史会记住他们,中国人民会记住他们,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生命没有白白付出,中国革命,在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勇士们的努力下,最终取得了光荣的胜利!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六章 草地上的小红军
在成千上万的红军队伍中,除了革命了很多年的老红军,大多数战士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年轻力壮,杀敌奋勇争先,是红军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还有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多是长征途中贫苦人家的孩子,坚持要跟着队伍打仗而加入的。红军战士们亲切地叫他们红小鬼。
平时,他们在队伍中就负责宣传员、司号员和炊事员等工作。红军进入草地之后,整个队伍都十分疲惫,没有余力再照顾这些孩子,但这些红小鬼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精神,却是许多老红军都感到敬佩的。
在成千上万的红小鬼中,有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红军,他的名字叫做侯登襄(xiāng),是一个红军宣传队员。
侯登襄长得黑黑矮矮的,整个人看上去圆圆乎乎,黑黑的小脸上嵌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由于食物匮(kuì)乏,营养不良,侯登襄的眼睛显得特别大,稚气的脸上却总是笑呵呵的,有时候脸上沾了泥水,抹得花里胡哨的,就像一个小老虎。
他每天在红军队伍中搞宣传,就像一个小皮球滚来滚去,所以大家都叫他“小皮球”。
“小皮球”侯登襄虽然人小,管的事情可不少。宣传队一共二十多人,他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1935年8月下旬,“小皮球”所在的宣传队进入了川西北的大草地。开始了长征中一段极为艰苦的岁月。
大草地面积约有两万平方公里,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处的一个大草原上。这里的环境非常原始,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但却到处都潜藏着危险,随时都有可能掉进泥潭。
这片荒无人烟、无边无际的沼泽,不知埋葬了多少英勇的红军战士。变幻莫测的天气,给队伍的行进添了许多麻烦。刚刚还是大晴天,瞬间就黑云密布,***。
为了行动方便,宣传队被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皮球”所在的这个组一共有五个人,他们为了安全快速地通过草地,给每个队员都分了工:组长负责保管大家的口粮,其他几个人,有的扛捆干柴,休息时好点火做饭;有的背着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这样下雨的时候可以躲一躲,晚上睡觉时也有东西盖。年纪最小的“小皮球”,就负责背着做饭和烧水用的小铜锅。
“我还能背得更多!”
“小皮球”不服气,但其他四名队员全都服从安排,各自背起各自的任务,“小皮球”也只好背起铜锅,嘟着嘴上路了。
“小皮球”全组五个人出发时,一共带了十来斤口粮,草地处处危险,必须小心前进,速度自然就慢了,想要度过草地至少需要走七、八天呢,这点粮食根本不够吃。
宣传队员们开动脑筋,每到一个宿营地,他们就四处去寻找能吃的野菜。早在出发前,指挥员就把辨别野菜的技巧教给他们了,这时正好派上用常等在营地的“小皮球”就把小铜锅支起来,把水烧开。背粮的组长打开小口袋,一粒一粒地把青稞和荞麦放进锅里。其他几个人也把找来的野菜洗干净,撕成几片放进锅里。
然后,几个人围着小铜锅,你一言我一语,兴高采烈地说起来:一个队员说:“咱们吃的是青稞麦炖肉!你闻闻,喷香!”说着还真把鼻子凑到小铜锅上,闭起眼睛,一副香得不得了的表情。
另一个队员一推他,说:“才不是!这是韭菜煮青稞!我最爱吃韭菜了!”
组长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们吃的是八宝粥!”
这时,“青稞麦八宝粥”煮好了,赶了半天路的“小皮球”端着茶缸子,一边吃一边说:“对!咱们吃的是八宝粥!”
虽然这“八宝粥”又硬又苦,但他狼吞虎咽的,吃得特别香。其他战士也被他感染了,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到了晚上,大家想找一块干燥点的地方睡觉。真难啊,刚下完雨,潮湿的草地上到处是水,一边寻找,一边还得小心不要掉到沼泽里去。
还是组长发现一条小水沟旁,长着一丛水草,看上去很结实。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水草压倒,把被单铺在上面,就像盖起了一座小房子。“小皮球”调皮地说:“今儿晚上,咱们住上小洋楼了!”队员们听了哈哈大笑,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
草地的晚上变幻无常,晴的天会突然风雨交加。夜里,当大家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狂风把宣传队的“帐篷”刮跑了。
虽然支起的床单既遮不住风雨,也挡不住寒冷,但队员们还是舍不得它。天特别黑,四周什么也看不见,在到处是水草的泥潭里,上哪儿去找“帐篷”呢?
队员们从睡梦中惊醒,都唉声叹气的。
这时候,“小皮球”站起来:“我去找!”他大眼瞪得溜圆,小拳头握得紧紧的。队长拍了拍他的肩,安慰着:“别着急,这么黑,不好找,等天亮再说吧。说不定就在附近呢。”
其他队员也拉住他,不住地劝说。他们只好互相背靠着背,蹲下来取暖。实在累极了,不一会儿就都睡着了。
那天晚上,“小皮球”他们在风雨中成了“落汤鸡”。第二天,那条床单也没能找到。为了这件事,“小皮球”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有一天晚上宿营时,“小皮球”所在的宣传队,给战士们演了一场节目。第一个节目就是“小皮球”当主角的舞蹈。他们边跳边唱,做着各种各样好笑的动作:
川康青边大草原,
千里茫茫无人烟。
风霜雨雪日夜下,
沼泽泥泞漫无边。
天上没有鸟儿过,
地上不见虫儿现。
红军今天由此过,
山水草木一片欢……。
这首战士们自编的歌谣,在红军队伍中广为流传,加上“小皮球”十分滑稽的动作,围在四周的战士们都开怀大笑了起来,一天的疲劳都被赶跑了。
宣传队员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啊!最大的才二十岁。
他们白天和战士们一样,在沼泽和河水中行军,冒着风雨和烈日在草地里跋涉。宿营休息的时候,还要唱唱跳跳,为大家演出节目,鼓舞士气,创造快乐。
许多战士被他们感动了,大家围拢在一起,拉着宣传队员的手感谢他们,与他们拉家常。“小皮球”他们见战士们这么高兴,把自己的疲劳都忘了,亲热地交谈起来。
其中又以“小皮球”最活跃,他一会儿跑,一会儿跳,不时给大家讲几个笑话,说几件趣事。同志们都很喜欢他。
看着他由于饥饿而深陷的眼睛,忽闪忽闪地眨着,一个高个子红军心疼了。他把“小皮球”拉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炒米来,送到“小皮球”手里,悄悄地说:“小兄弟!拿着吧!”
“小皮球”捧着炒米,眼睛湿润了。要知道,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一粒米都是宝贵的。一把米有时候可以救下一条命啊!
“给了我,你吃什么呢?”“小皮球”盯着高个子战士的脸,不放心地说。
高个子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我还能撑几天,你吃吧!”
“小皮球”抬头看了他一会儿,把手捧得高高的,说:“我不饿!你自己留着吧。你有了力气,好打***反动派!”
高个子红军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转身走了。
“小皮球”发了一会儿愣,捧着这把比金子还珍贵的炒米,交给了组长。
多么好的战士啊,多么令人钦佩的“小皮球”啊!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宣传队里有个可爱的“小皮球”,并记住了他的名字——侯登襄。
在成千上万的红军队伍中,除了革命了很多年的老红军,大多数战士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年轻力壮,杀敌奋勇争先,是红军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还有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多是长征途中贫苦人家的孩子,坚持要跟着队伍打仗而加入的。红军战士们亲切地叫他们红小鬼。
平时,他们在队伍中就负责宣传员、司号员和炊事员等工作。红军进入草地之后,整个队伍都十分疲惫,没有余力再照顾这些孩子,但这些红小鬼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精神,却是许多老红军都感到敬佩的。
在成千上万的红小鬼中,有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红军,他的名字叫做侯登襄(xiāng),是一个红军宣传队员。
侯登襄长得黑黑矮矮的,整个人看上去圆圆乎乎,黑黑的小脸上嵌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由于食物匮(kuì)乏,营养不良,侯登襄的眼睛显得特别大,稚气的脸上却总是笑呵呵的,有时候脸上沾了泥水,抹得花里胡哨的,就像一个小老虎。
他每天在红军队伍中搞宣传,就像一个小皮球滚来滚去,所以大家都叫他“小皮球”。
“小皮球”侯登襄虽然人小,管的事情可不少。宣传队一共二十多人,他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1935年8月下旬,“小皮球”所在的宣传队进入了川西北的大草地。开始了长征中一段极为艰苦的岁月。
大草地面积约有两万平方公里,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处的一个大草原上。这里的环境非常原始,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但却到处都潜藏着危险,随时都有可能掉进泥潭。
这片荒无人烟、无边无际的沼泽,不知埋葬了多少英勇的红军战士。变幻莫测的天气,给队伍的行进添了许多麻烦。刚刚还是大晴天,瞬间就黑云密布,***。
为了行动方便,宣传队被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皮球”所在的这个组一共有五个人,他们为了安全快速地通过草地,给每个队员都分了工:组长负责保管大家的口粮,其他几个人,有的扛捆干柴,休息时好点火做饭;有的背着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这样下雨的时候可以躲一躲,晚上睡觉时也有东西盖。年纪最小的“小皮球”,就负责背着做饭和烧水用的小铜锅。
“我还能背得更多!”
“小皮球”不服气,但其他四名队员全都服从安排,各自背起各自的任务,“小皮球”也只好背起铜锅,嘟着嘴上路了。
“小皮球”全组五个人出发时,一共带了十来斤口粮,草地处处危险,必须小心前进,速度自然就慢了,想要度过草地至少需要走七、八天呢,这点粮食根本不够吃。
宣传队员们开动脑筋,每到一个宿营地,他们就四处去寻找能吃的野菜。早在出发前,指挥员就把辨别野菜的技巧教给他们了,这时正好派上用常等在营地的“小皮球”就把小铜锅支起来,把水烧开。背粮的组长打开小口袋,一粒一粒地把青稞和荞麦放进锅里。其他几个人也把找来的野菜洗干净,撕成几片放进锅里。
然后,几个人围着小铜锅,你一言我一语,兴高采烈地说起来:一个队员说:“咱们吃的是青稞麦炖肉!你闻闻,喷香!”说着还真把鼻子凑到小铜锅上,闭起眼睛,一副香得不得了的表情。
另一个队员一推他,说:“才不是!这是韭菜煮青稞!我最爱吃韭菜了!”
组长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们吃的是八宝粥!”
这时,“青稞麦八宝粥”煮好了,赶了半天路的“小皮球”端着茶缸子,一边吃一边说:“对!咱们吃的是八宝粥!”
虽然这“八宝粥”又硬又苦,但他狼吞虎咽的,吃得特别香。其他战士也被他感染了,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到了晚上,大家想找一块干燥点的地方睡觉。真难啊,刚下完雨,潮湿的草地上到处是水,一边寻找,一边还得小心不要掉到沼泽里去。
还是组长发现一条小水沟旁,长着一丛水草,看上去很结实。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水草压倒,把被单铺在上面,就像盖起了一座小房子。“小皮球”调皮地说:“今儿晚上,咱们住上小洋楼了!”队员们听了哈哈大笑,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
草地的晚上变幻无常,晴的天会突然风雨交加。夜里,当大家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狂风把宣传队的“帐篷”刮跑了。
虽然支起的床单既遮不住风雨,也挡不住寒冷,但队员们还是舍不得它。天特别黑,四周什么也看不见,在到处是水草的泥潭里,上哪儿去找“帐篷”呢?
队员们从睡梦中惊醒,都唉声叹气的。
这时候,“小皮球”站起来:“我去找!”他大眼瞪得溜圆,小拳头握得紧紧的。队长拍了拍他的肩,安慰着:“别着急,这么黑,不好找,等天亮再说吧。说不定就在附近呢。”
其他队员也拉住他,不住地劝说。他们只好互相背靠着背,蹲下来取暖。实在累极了,不一会儿就都睡着了。
那天晚上,“小皮球”他们在风雨中成了“落汤鸡”。第二天,那条床单也没能找到。为了这件事,“小皮球”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有一天晚上宿营时,“小皮球”所在的宣传队,给战士们演了一场节目。第一个节目就是“小皮球”当主角的舞蹈。他们边跳边唱,做着各种各样好笑的动作:
川康青边大草原,
千里茫茫无人烟。
风霜雨雪日夜下,
沼泽泥泞漫无边。
天上没有鸟儿过,
地上不见虫儿现。
红军今天由此过,
山水草木一片欢……。
这首战士们自编的歌谣,在红军队伍中广为流传,加上“小皮球”十分滑稽的动作,围在四周的战士们都开怀大笑了起来,一天的疲劳都被赶跑了。
宣传队员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啊!最大的才二十岁。
他们白天和战士们一样,在沼泽和河水中行军,冒着风雨和烈日在草地里跋涉。宿营休息的时候,还要唱唱跳跳,为大家演出节目,鼓舞士气,创造快乐。
许多战士被他们感动了,大家围拢在一起,拉着宣传队员的手感谢他们,与他们拉家常。“小皮球”他们见战士们这么高兴,把自己的疲劳都忘了,亲热地交谈起来。
其中又以“小皮球”最活跃,他一会儿跑,一会儿跳,不时给大家讲几个笑话,说几件趣事。同志们都很喜欢他。
看着他由于饥饿而深陷的眼睛,忽闪忽闪地眨着,一个高个子红军心疼了。他把“小皮球”拉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炒米来,送到“小皮球”手里,悄悄地说:“小兄弟!拿着吧!”
“小皮球”捧着炒米,眼睛湿润了。要知道,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一粒米都是宝贵的。一把米有时候可以救下一条命啊!
“给了我,你吃什么呢?”“小皮球”盯着高个子战士的脸,不放心地说。
高个子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我还能撑几天,你吃吧!”
“小皮球”抬头看了他一会儿,把手捧得高高的,说:“我不饿!你自己留着吧。你有了力气,好打***反动派!”
高个子红军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转身走了。
“小皮球”发了一会儿愣,捧着这把比金子还珍贵的炒米,交给了组长。
多么好的战士啊,多么令人钦佩的“小皮球”啊!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宣传队里有个可爱的“小皮球”,并记住了他的名字——侯登襄。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七章 小兰的故事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十三岁的女红军叫小兰。
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由于没有办法生活,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的压迫和打骂。
后来,红军来到了他的故乡,把逼死她父母的坏地主打倒了。小兰就跑到部队里,坚持要当红军,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的领导看她又瘦又小,就不同意。
“你这么小,应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去。想参军,等长大一点再来吧。”
小兰一听不要她,急得哭起来:
“我没有爸爸妈妈了,红军不要我,我就没有地方去了。”
红军领导一听,觉得小兰很可怜,就答应了她的要求,让她在部队的卫生部帮忙。这样,小兰就跟着红军参加了长征。她不怕劳苦,遇事上前,战士们都很喜欢她,不久,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荒凉的草地上,除了野草就是沼泽。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去,再也爬不上来。部队已经断炊好几天了,战士们又累又饿,但还是坚持向前走着。这天,终于走出了草地,眼前出现了一个小村子。
红军战士们十分高兴。小兰也高兴得又蹦又跳。她想,有村子就能找到粮食,终于可以不再饿肚子了。
红军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后,就拿着米袋去找粮食。可是那么大的一个村子,却一个老百姓也没有。小兰知道,这是村民们以为官兵来了,肯定要抢劫村庄,都躲起来了。
她在村里走了一圈,一个人也没见到。只看见一个打谷常场上还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打干净的青稞麦粒。她蹲在那里,一边翻着秸秆,一边一粒一粒地捡麦粒。半天,才捡了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
她站起来继续走,还想再找一些。走着走着,迎面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原来是卫生队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他的伤口还是小兰护理好的呢。
“哎,大个子,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是你呀,我在地主家的院子里挖了半天,找到了这么一袋子。你找到多少?”
小兰把口袋给他看说:“只找到这些,我还得再找。”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还要赶很远的路,这点粮食肯定不够。你们卫生队也挺辛苦的,我分给你点吧。”
说着,他打开口袋,捧了一捧青稞麦,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
小兰赶紧把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
“不要,你们还要参加战斗呢,我还是自己去找吧。”
大个子红军人高马大,一把夺过小兰的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大家都是战友,我们病了还要你们卫生队照顾呢。”
小兰感动地看着大个子,没有再推辞。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一名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昨天找到的粮食,一大半被她交给卫生队的炊事员了,只留了很小的一小部分做自己的口粮。但能帮到大家的忙,就算自己饿几天,小兰也觉得很开心。
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低低的,几乎碰到水面了。桥很细,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令人心慌。小兰最怕过河了,这么细的桥,万一摔下去,轻的就会被河水浸湿,遇上水大的时候,就有被冲走的危险。
小兰把腰间的干粮袋系好,双手扶着伤员说:“同志,要过桥了,桥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的时候,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他的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走在他后面的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是这一用力,腰间的口袋掉进了水里。袋子在水里翻滚了几下,就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
小兰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可是以后几天的口粮埃伤员终于缓过气来,回过头来向他道谢,发现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小兰,怎么了?”
小兰怕伤员同志难过,连忙摇摇头说:“没事,咱们快走吧,别挡了后面的战士。”扶着他过了小河。
到中午宿营的时候,卫生队的队长从后面走过来。小兰向他报告了伤员的情况,一名医生把伤员带到一边检查。
小兰本想把口粮丢了的事情告诉队长,但话刚到嘴边,就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粮食丢了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肯定会把自己的粮食拿出来分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大不了多吃点野菜。
为了怕同志们看出她没了粮食,小兰就在衣服的口袋里塞满了土和杂草。
已到了营地,她就四处地挖野菜。就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熬不住了。
她常常拉肚子,头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儿都没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就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
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队长正背着她。队长年纪比她们稍微大一点,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也没什么力气。小兰伏在她身后,看着她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心里十分感动。
小兰赶紧说:“队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央求了半天,队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坚持着自己走,一直跟着队伍,没有掉队。
到了晚上,宿营休息。小兰又躲到一边吃野菜,队长不放心她的身体,过来看她。见她只吃野菜,十分奇怪。
就问:“你光吃这个怎么行?你的口粮呢?”
小兰赶紧说:“我想省着点吃。”
“不是这个省法,把身体熬坏了,省的那些给谁吃去?”
队长抢过小兰的口袋,要给她做饭吃。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全是土和野草。她愣住了。
“小兰,你的口粮呢?”
小兰看到队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队长。
队长听了说:“你呀你,怎么不早说呀?我们是革命同志,要同甘共苦。今天我要不发现,你还要挺到什么时候?”
说着,队长从自己的口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说:“你先吃,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都走过来,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小兰。小兰急忙摇手说:
“不,不,谢谢大家……我不说就是不想让你们大家着急。”
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小兰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饿了几天的肚子,在大家关怀的眼神下好像一点都不重要了。
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压迫,挨打受骂的。要不是找到了***,自己早就死了。参加了红军以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大家都互相帮助,亲如一家,这样的部队上哪去找埃小兰暗下决心,这辈子都不离开红军队伍了!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十三岁的女红军叫小兰。
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由于没有办法生活,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的压迫和打骂。
后来,红军来到了他的故乡,把逼死她父母的坏地主打倒了。小兰就跑到部队里,坚持要当红军,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的领导看她又瘦又小,就不同意。
“你这么小,应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去。想参军,等长大一点再来吧。”
小兰一听不要她,急得哭起来:
“我没有爸爸妈妈了,红军不要我,我就没有地方去了。”
红军领导一听,觉得小兰很可怜,就答应了她的要求,让她在部队的卫生部帮忙。这样,小兰就跟着红军参加了长征。她不怕劳苦,遇事上前,战士们都很喜欢她,不久,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荒凉的草地上,除了野草就是沼泽。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去,再也爬不上来。部队已经断炊好几天了,战士们又累又饿,但还是坚持向前走着。这天,终于走出了草地,眼前出现了一个小村子。
红军战士们十分高兴。小兰也高兴得又蹦又跳。她想,有村子就能找到粮食,终于可以不再饿肚子了。
红军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后,就拿着米袋去找粮食。可是那么大的一个村子,却一个老百姓也没有。小兰知道,这是村民们以为官兵来了,肯定要抢劫村庄,都躲起来了。
她在村里走了一圈,一个人也没见到。只看见一个打谷常场上还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打干净的青稞麦粒。她蹲在那里,一边翻着秸秆,一边一粒一粒地捡麦粒。半天,才捡了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
她站起来继续走,还想再找一些。走着走着,迎面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原来是卫生队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他的伤口还是小兰护理好的呢。
“哎,大个子,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是你呀,我在地主家的院子里挖了半天,找到了这么一袋子。你找到多少?”
小兰把口袋给他看说:“只找到这些,我还得再找。”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还要赶很远的路,这点粮食肯定不够。你们卫生队也挺辛苦的,我分给你点吧。”
说着,他打开口袋,捧了一捧青稞麦,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
小兰赶紧把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
“不要,你们还要参加战斗呢,我还是自己去找吧。”
大个子红军人高马大,一把夺过小兰的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大家都是战友,我们病了还要你们卫生队照顾呢。”
小兰感动地看着大个子,没有再推辞。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一名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昨天找到的粮食,一大半被她交给卫生队的炊事员了,只留了很小的一小部分做自己的口粮。但能帮到大家的忙,就算自己饿几天,小兰也觉得很开心。
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低低的,几乎碰到水面了。桥很细,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令人心慌。小兰最怕过河了,这么细的桥,万一摔下去,轻的就会被河水浸湿,遇上水大的时候,就有被冲走的危险。
小兰把腰间的干粮袋系好,双手扶着伤员说:“同志,要过桥了,桥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的时候,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他的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走在他后面的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是这一用力,腰间的口袋掉进了水里。袋子在水里翻滚了几下,就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
小兰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可是以后几天的口粮埃伤员终于缓过气来,回过头来向他道谢,发现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小兰,怎么了?”
小兰怕伤员同志难过,连忙摇摇头说:“没事,咱们快走吧,别挡了后面的战士。”扶着他过了小河。
到中午宿营的时候,卫生队的队长从后面走过来。小兰向他报告了伤员的情况,一名医生把伤员带到一边检查。
小兰本想把口粮丢了的事情告诉队长,但话刚到嘴边,就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粮食丢了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肯定会把自己的粮食拿出来分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大不了多吃点野菜。
为了怕同志们看出她没了粮食,小兰就在衣服的口袋里塞满了土和杂草。
已到了营地,她就四处地挖野菜。就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熬不住了。
她常常拉肚子,头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儿都没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就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
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队长正背着她。队长年纪比她们稍微大一点,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也没什么力气。小兰伏在她身后,看着她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心里十分感动。
小兰赶紧说:“队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央求了半天,队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坚持着自己走,一直跟着队伍,没有掉队。
到了晚上,宿营休息。小兰又躲到一边吃野菜,队长不放心她的身体,过来看她。见她只吃野菜,十分奇怪。
就问:“你光吃这个怎么行?你的口粮呢?”
小兰赶紧说:“我想省着点吃。”
“不是这个省法,把身体熬坏了,省的那些给谁吃去?”
队长抢过小兰的口袋,要给她做饭吃。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全是土和野草。她愣住了。
“小兰,你的口粮呢?”
小兰看到队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队长。
队长听了说:“你呀你,怎么不早说呀?我们是革命同志,要同甘共苦。今天我要不发现,你还要挺到什么时候?”
说着,队长从自己的口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说:“你先吃,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都走过来,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小兰。小兰急忙摇手说:
“不,不,谢谢大家……我不说就是不想让你们大家着急。”
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小兰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饿了几天的肚子,在大家关怀的眼神下好像一点都不重要了。
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压迫,挨打受骂的。要不是找到了***,自己早就死了。参加了红军以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大家都互相帮助,亲如一家,这样的部队上哪去找埃小兰暗下决心,这辈子都不离开红军队伍了!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八章 打过包座上甘南
一九三五年,红一、四方面军在雪山脚下会师后,经过***的反复研究,制定了夏洮计划。把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军,分别北上。***随右路军行动。
八月二十日,又在毛儿盖地区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西进主义政策,决定向东发展,取得陕甘地区,作为新的根据地。随后,右路军就进入茫茫的若尔盖大草原。
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排除万难的红军终于走出了草地,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泥泞(nìnɡ)和饥饿,在八月底以前到达了班佑、巴西地区,这是十分不易的。与此同时,左路军也于八月二十日开始,经过草地到达了预定的阿坝地区。
若尔盖县求吉乡和包座乡交界处,有一个叫包座的地区,分上、下包座,多为高坡、森林地带。此地位于松潘北部,在群山环绕之间,地势十分险要。
在这里,有胡宗南的独立旅第二团,分别在上包座的大戒寺驻扎一个营、在求吉寺驻扎两个营。敌人凭借山坡陡峭,树林茂密,筑起了许多碉堡,卡在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
要想东进陕甘,必须从这里打过去。胡宗南发现红军要过草地北上,又紧急调来第四十九师,由松潘以北的漳腊地区快马加鞭,支援包座。并在上、下包座至阿西茸一线安下重兵堵截红军。
此时,消灭包座之敌,开辟前进的道路,成了摆在右路军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徐向前主动向党中央提出请求,要求把攻打包座的任务,交由红四方面军来承担。***考虑了他的意见,同意了他的部署。
徐向前不仅要消灭包座的敌人,还要把前来支援的敌人也一网打荆具体部署是这样的:三十军第二***团负责攻击在大戒寺的敌人;同时三十军的主力第八十八师、八十九师,埋伏在上包座西北的山林中,准备消灭敌人的援军——第四十九师;而四军第十师攻击求吉寺的守敌,四军主力则负责控制各处要道,随时准备战斗;这样,徐向前还是不放心,于是又派了红一方面军第一军为预备队,在巴西和班佑地区等待时机。
二十九日黄昏,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按照部署,向敌人发起了攻击。一时间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枪炮声响了一夜,战士们呐喊着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冲锋。到黎明时分,红军已经扫清了敌人外围的据点,炸毁了好几座碉堡,并攻占了大戒寺。
战士们个个欢欣鼓舞,敌人却肝胆俱裂。剩下的敌人都退到大戒寺后山的碉堡中,妄想等着他们的援兵来救他们。为了把援军引到大戒寺来,一举消灭。红军战士们围住碉堡,就是不进攻。
三十日夜里,天黑漆漆的,树林中更是一片漆黑。敌人的援军,第四十九师的先头部队二九一团赶到了大戒寺南部。守在林中的红三十军一看敌人到了,立刻打起精神。
为诱敌深入,红三十军派二***团出击。指挥员对二***团团长三令五申:“记住,许败不许胜,做得漂亮点儿,别让敌人起疑心。”
“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你小子!别打上瘾了,忘了任务。”
团长呵呵一笑,说“您就瞧好吧!”
二***团领着任务,出去跟敌人周旋。他们打一会儿,就退几里地,不一会儿就撤到大戒寺东北方的山区中,奉命隐蔽起来。
许多战士都不明白怎么回事,纷纷来找团长,团长哈哈大笑,说:“一会儿有你们打的,急什么!”
战士们摸不着头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团长拍了拍身边一位战士的肩膀,说:“指挥员又在动心眼儿了,等着包围援军吧!”
同志们这才懂了,都竖起了耳朵听着不远处的动静。
敌人见红军阻击无力,一会儿工夫就逃得没了影子,包座的敌人又不停告急,就放心大胆地急速前进,赶向大戒寺。
红军隐蔽在林中不动,一直等到当天下午,敌人的二九一团和二八九团开进了包座河西岸,二九四团开进了包座河东岸,而第四十九师的师部开进了大戒寺以南,全都被诱入红军的伏击圈内。
下午三点,红军向敌人的四十九师发起了总攻。隐蔽在山上林间的红军将士一齐冲出来,向敌出击。红军第八十八师的第二六八团,从包座河以西,像一把钢刀一样,插入敌二九一团和二八九团之间,迅速切断了东西两岸敌人的联系。此时,敌人的四十九师,被红军分割成三块,谁也顾不上谁。
自从爬雪山,过草地以来,红军战士好久没有和敌人进行过正面的战斗了。总是被敌人追在身后,总是在紧张地赶路。这一次,走出了草地,奔着更光明的未来前进的红军战士,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敌人。
反观敌人,在红军身后疲于奔命了许久之后,也没对红军造成什么影响。从将领到士兵,他们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所以,虽然他们从身体条件上看,比红军战士强壮,但从精神上讲,就比红军战士疲惫很多。本来就不高的战斗力,自然更加下降了。
一小时后,敌人的二九一团被完全消灭;又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胡宗南的第四十九师,终于被英勇的红军战士全部消灭。他们的师长伍诚仁在受重伤后跳河。而固守在大戒寺后山的二百多名敌人,见大势已去,在红军说服下全部自动投降了,与此同时,在红军的猛烈攻击下,求吉寺中的敌人也被消灭了。
战士们见打了个大胜仗,高兴得唱起《凯旋歌》来:
高举起来我们胜利的红旗,
看日本强盗和汉奸正在死亡和崩溃。
我们铁的红旗胜利了,
打坍(tān)了卖国贼。
……
勇敢前进,
勇敢前进,
红军胜利万岁!
大家一边忙着打扫战场,一边比着谁杀的敌人多,谁比谁更英勇。上包座的山林间,到处是红军战士们的欢声笑语。爬雪山,过草地以来,他们还从没这么高兴过呢。
这场战役,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两方面军密切配合,行军部署井然有序。这一仗,消灭和俘虏了敌人五千多人,重型机枪和长短枪近两千支。
长征以来,还没有哪次战役上获得过这么多的战利品。
除了武器,还有红军队伍急需的骡马、粮食和弹药。红军下一步就要北上,这些物资正好补充军中所需,也为红军北上提供了一部分物质条件。
包座战斗的胜利,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肃南部进军的通道,使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也使红军北出四川,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计划得以成功实现。
一九三五年,红一、四方面军在雪山脚下会师后,经过***的反复研究,制定了夏洮计划。把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军,分别北上。***随右路军行动。
八月二十日,又在毛儿盖地区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西进主义政策,决定向东发展,取得陕甘地区,作为新的根据地。随后,右路军就进入茫茫的若尔盖大草原。
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排除万难的红军终于走出了草地,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泥泞(nìnɡ)和饥饿,在八月底以前到达了班佑、巴西地区,这是十分不易的。与此同时,左路军也于八月二十日开始,经过草地到达了预定的阿坝地区。
若尔盖县求吉乡和包座乡交界处,有一个叫包座的地区,分上、下包座,多为高坡、森林地带。此地位于松潘北部,在群山环绕之间,地势十分险要。
在这里,有胡宗南的独立旅第二团,分别在上包座的大戒寺驻扎一个营、在求吉寺驻扎两个营。敌人凭借山坡陡峭,树林茂密,筑起了许多碉堡,卡在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
要想东进陕甘,必须从这里打过去。胡宗南发现红军要过草地北上,又紧急调来第四十九师,由松潘以北的漳腊地区快马加鞭,支援包座。并在上、下包座至阿西茸一线安下重兵堵截红军。
此时,消灭包座之敌,开辟前进的道路,成了摆在右路军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徐向前主动向党中央提出请求,要求把攻打包座的任务,交由红四方面军来承担。***考虑了他的意见,同意了他的部署。
徐向前不仅要消灭包座的敌人,还要把前来支援的敌人也一网打荆具体部署是这样的:三十军第二***团负责攻击在大戒寺的敌人;同时三十军的主力第八十八师、八十九师,埋伏在上包座西北的山林中,准备消灭敌人的援军——第四十九师;而四军第十师攻击求吉寺的守敌,四军主力则负责控制各处要道,随时准备战斗;这样,徐向前还是不放心,于是又派了红一方面军第一军为预备队,在巴西和班佑地区等待时机。
二十九日黄昏,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按照部署,向敌人发起了攻击。一时间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枪炮声响了一夜,战士们呐喊着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冲锋。到黎明时分,红军已经扫清了敌人外围的据点,炸毁了好几座碉堡,并攻占了大戒寺。
战士们个个欢欣鼓舞,敌人却肝胆俱裂。剩下的敌人都退到大戒寺后山的碉堡中,妄想等着他们的援兵来救他们。为了把援军引到大戒寺来,一举消灭。红军战士们围住碉堡,就是不进攻。
三十日夜里,天黑漆漆的,树林中更是一片漆黑。敌人的援军,第四十九师的先头部队二九一团赶到了大戒寺南部。守在林中的红三十军一看敌人到了,立刻打起精神。
为诱敌深入,红三十军派二***团出击。指挥员对二***团团长三令五申:“记住,许败不许胜,做得漂亮点儿,别让敌人起疑心。”
“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你小子!别打上瘾了,忘了任务。”
团长呵呵一笑,说“您就瞧好吧!”
二***团领着任务,出去跟敌人周旋。他们打一会儿,就退几里地,不一会儿就撤到大戒寺东北方的山区中,奉命隐蔽起来。
许多战士都不明白怎么回事,纷纷来找团长,团长哈哈大笑,说:“一会儿有你们打的,急什么!”
战士们摸不着头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团长拍了拍身边一位战士的肩膀,说:“指挥员又在动心眼儿了,等着包围援军吧!”
同志们这才懂了,都竖起了耳朵听着不远处的动静。
敌人见红军阻击无力,一会儿工夫就逃得没了影子,包座的敌人又不停告急,就放心大胆地急速前进,赶向大戒寺。
红军隐蔽在林中不动,一直等到当天下午,敌人的二九一团和二八九团开进了包座河西岸,二九四团开进了包座河东岸,而第四十九师的师部开进了大戒寺以南,全都被诱入红军的伏击圈内。
下午三点,红军向敌人的四十九师发起了总攻。隐蔽在山上林间的红军将士一齐冲出来,向敌出击。红军第八十八师的第二六八团,从包座河以西,像一把钢刀一样,插入敌二九一团和二八九团之间,迅速切断了东西两岸敌人的联系。此时,敌人的四十九师,被红军分割成三块,谁也顾不上谁。
自从爬雪山,过草地以来,红军战士好久没有和敌人进行过正面的战斗了。总是被敌人追在身后,总是在紧张地赶路。这一次,走出了草地,奔着更光明的未来前进的红军战士,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敌人。
反观敌人,在红军身后疲于奔命了许久之后,也没对红军造成什么影响。从将领到士兵,他们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所以,虽然他们从身体条件上看,比红军战士强壮,但从精神上讲,就比红军战士疲惫很多。本来就不高的战斗力,自然更加下降了。
一小时后,敌人的二九一团被完全消灭;又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胡宗南的第四十九师,终于被英勇的红军战士全部消灭。他们的师长伍诚仁在受重伤后跳河。而固守在大戒寺后山的二百多名敌人,见大势已去,在红军说服下全部自动投降了,与此同时,在红军的猛烈攻击下,求吉寺中的敌人也被消灭了。
战士们见打了个大胜仗,高兴得唱起《凯旋歌》来:
高举起来我们胜利的红旗,
看日本强盗和汉奸正在死亡和崩溃。
我们铁的红旗胜利了,
打坍(tān)了卖国贼。
……
勇敢前进,
勇敢前进,
红军胜利万岁!
大家一边忙着打扫战场,一边比着谁杀的敌人多,谁比谁更英勇。上包座的山林间,到处是红军战士们的欢声笑语。爬雪山,过草地以来,他们还从没这么高兴过呢。
这场战役,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两方面军密切配合,行军部署井然有序。这一仗,消灭和俘虏了敌人五千多人,重型机枪和长短枪近两千支。
长征以来,还没有哪次战役上获得过这么多的战利品。
除了武器,还有红军队伍急需的骡马、粮食和弹药。红军下一步就要北上,这些物资正好补充军中所需,也为红军北上提供了一部分物质条件。
包座战斗的胜利,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肃南部进军的通道,使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阴谋彻底破产。也使红军北出四川,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计划得以成功实现。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十九章 腊子口上显奇能
1935年9月13日,红一、三军团和***纵队从俄界、罗达等地区出发,爬高山,穿密林,继续北上。部队冒着雨雪交加的严寒,沿着白龙江东岸弯曲险峻的山道,进入甘南境内。一路上,红军战士们,打退了一些围追堵截的敌人,在十七日到达岷(mǐn)山脚下的一道险关——腊子口。
***的《七律·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的确,腊子口激战之后,红军又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
当时,挡在前往甘南路上的敌人,只有鲁大昌的第十四师,以及王均的第三军第十二师。红军的红一方面军主力,趁敌人兵力不足,命令军队急速前进,于十六日击败了鲁大昌的十四师的一个团,很快逼近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位于甘肃境内,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ài)口,也是四川通往甘肃岷县的必经之路。这里的山真陡啊,好像用刀劈斧削成的一般!
隘口其实只有三十多米宽,但两边是高千丈,深万丈的悬崖峭壁,两个悬崖绝壁间夹着一道窄窄的山沟向上延伸。
高高相对的两面悬崖之间,是水深流急的腊子沟。腊子沟的水流十分湍急,沟不宽,但绝壁底下哗哗的流水声能传得很远。这里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河上架有一座木桥,横跨于两岸陡峭的石壁之上,这是进入腊子口的唯一通道。守敌鲁大昌在此处部署了两个营的兵力,还在桥头筑了碉堡。
另有一个营的兵力坚守隘口,一个营安排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中,师主力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驻扎。从山口往里,直到岷县,还依次安排了三个团的兵力,可以随时增援前面的军队。如果不消灭那里的敌人,攻占腊子口,红军就没办法继续前进。
因此,***亲自制定了攻打腊子口的作战方案。
***知道,腊子口必须拿下,否则就得重回草地里去,最终被困死在那里。乌江天险、金沙江的水大流急、大渡河上令人胆寒的铁索,都没有挡住红军前进的脚步;大雪山,遍布泥潭的
草地,红军都走过来了,一个小小的腊子口,根本不在话下!
于是***果断地下达了命令: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
九月十七日下午,接到任务的红一军二师四团,向腊子口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一开始,由于地形不利,红军战士从下午一直攻到半夜,连续冲锋了十几次都没能前进。指挥员命令部队暂时停止攻击,停下来重新研究作战方案。
大家根据侦察兵新侦察到的情况,开始讨论。
有的说:“这样打不行,敌人一挺机关枪守在关口,冲锋几次都没用。”
有的说:“是啊,再这样下去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了。”
有的说:“不如假装停止攻击,偷偷摸过去,来个暗渡陈仓。”
还有的说:“我看应该绕过去,绕到敌人后面给他一下子,把敌人吓得都跑了才好。”
……
指挥员听了大家的建议,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还是在前方进行正面进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并消耗敌人的弹药,拖垮敌人。
另一路就依一些同志的建议,从旁边的峭壁上攀上去,到敌人的后面,来个两面夹击。
主意已定,指挥员命令政委杨成武率领第六连从正面进行夜袭,夺取木桥,制造敌人的恐慌情绪,最好让他们自乱阵脚。另一路就由团长王开湘率领第一、第二连,悄悄地攀登到腊子口右侧,从陡峭的崖壁上,摸到敌人后面去。
战斗再次打响了。杨成武政委带领着红军战士,再一次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团长王开湘带领着另一批红军,来到腊子口右侧的悬崖下。
这里的岩石拔地千尺,危峰兀(wù)立,隔着一条河,一块巨崖直立在面前。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面对着险峻的腊子口峭壁,团长觉得一筹莫展。
他们在崖底下试着攀爬了好几次,但由于山势太陡,几乎就是直上直下,都没有成功。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办法时,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小鬼自告奋勇。大家一看,原来是新编入一军二师四团的一个苗族小战士,名字叫李小猴。
“团长,我能爬上去。”王开湘怀疑地看着他。只见他瘦瘦小小的,个子不高,小脸黑黝黝的,由于打了半夜的仗,脸上还沾满了炮灰和泥土,一点也不起眼。
“小鬼,你能行?这可不是在家里爬树哟。”
“能行!”李小猴见大家都不信任他,有些发急。
“我家就住在崖壁上,我四岁就自己爬上爬下了。这样的悬崖,小菜一碟!”
他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不驯地看着团长。那双眼睛乌黑有神,透着一股机灵劲儿。这时,又一个战士站出来,说:“团长,李小猴真的行哩,我亲眼见过他爬山,比这山可高哩,他拉着一根树藤就上去了。您让他试试吧。”
团长一看,也没有别的办法,就让李小猴试一试。李小猴三下两下来到了山崖下。团长和同志们都在便于观察的地方,带着好奇和担心,注视着这个貌不惊人的苗家少年。
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光着脚,先仰起头来打量了一下山崖,然后不慌不忙的把竹竿子往山壁上一搭,紧紧勾住了一棵长在崖壁上的大树上。原来竹竿的一头上牢牢地绑了一个铁钩子。
他双手试了试,觉得很结实,就用双手抓着竹竿,灵活地攀了上去,好像一点都不费劲。留在原地的同志们暗暗地喝起彩来。
不一会儿,李小猴的双脚就踩在了悬崖的壁上。他喘了喘气,抱住树干,又拿起竹竿,向上面搭去。就这样,越爬越高,远远看去,就像挂在崖壁上似的。观战的战士都替他捏一把汗,因为有时候上面没有树,他就搭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一样往上爬。
大家都屏住呼吸,紧紧地盯着他,就怕他摔下来。有时候有一些小石头和树叶子,随着他的动作落下来,同志们都会暗暗心惊。但李小猴却表现得十分镇定,依然按部就班、不紧不慢地往上爬。
终于,他成功爬到了崖顶,稳稳地站在悬崖绝顶,拿着手中的长竹竿向战士们摇晃。然后他找了块结实的石头,把用绑腿结成的绳子紧紧地绑在了上面。
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式,一级一级地下到断崖之下。
当他回到军队所在的地方后,战士们都欢呼起来,有几个还把李小猴举过头顶,高兴地抛了几抛。红军队伍真是藏龙卧虎,李小猴这次在腊子口战役中可算立了奇功一件。
这个问题解决了,战士们就拉着李小猴绑好的绳子上到崖顶,摸到敌人身后去。他们突然出现在敌人的后方,就像神兵天降一般,对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敌人措手不及,在红军战士的两面夹击下,敌人吓得魂飞魄散,扔下枪支,四散奔逃了。
红军乘胜追击九十多里,打了个大胜仗。这一仗,不但打开了腊子口,使红军主力可以顺利通过,还缴获了敌人囤(tún)积在腊子口,足足几十万斤粮食和两千斤食盐。这些战利品,对于当时刚出草地不久的红军来说,可是相当及时的,几乎是无价之宝了。腊子口战役就这样取得了胜利。
突破腊子口是红军进入甘南地区的关键一战,聂荣臻元帅曾对此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党中央率领陕甘红军支队通过腊子口后,九月二十日,成功进占了位于甘肃南部的哈达铺。至此,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终于走出了布满雪山和草地的藏民区,打破了蒋介石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
藏龙卧虎的红军队伍中,不知道还藏有多少奇人异士呢。
1935年9月13日,红一、三军团和***纵队从俄界、罗达等地区出发,爬高山,穿密林,继续北上。部队冒着雨雪交加的严寒,沿着白龙江东岸弯曲险峻的山道,进入甘南境内。一路上,红军战士们,打退了一些围追堵截的敌人,在十七日到达岷(mǐn)山脚下的一道险关——腊子口。
***的《七律·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的确,腊子口激战之后,红军又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
当时,挡在前往甘南路上的敌人,只有鲁大昌的第十四师,以及王均的第三军第十二师。红军的红一方面军主力,趁敌人兵力不足,命令军队急速前进,于十六日击败了鲁大昌的十四师的一个团,很快逼近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位于甘肃境内,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ài)口,也是四川通往甘肃岷县的必经之路。这里的山真陡啊,好像用刀劈斧削成的一般!
隘口其实只有三十多米宽,但两边是高千丈,深万丈的悬崖峭壁,两个悬崖绝壁间夹着一道窄窄的山沟向上延伸。
高高相对的两面悬崖之间,是水深流急的腊子沟。腊子沟的水流十分湍急,沟不宽,但绝壁底下哗哗的流水声能传得很远。这里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河上架有一座木桥,横跨于两岸陡峭的石壁之上,这是进入腊子口的唯一通道。守敌鲁大昌在此处部署了两个营的兵力,还在桥头筑了碉堡。
另有一个营的兵力坚守隘口,一个营安排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中,师主力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驻扎。从山口往里,直到岷县,还依次安排了三个团的兵力,可以随时增援前面的军队。如果不消灭那里的敌人,攻占腊子口,红军就没办法继续前进。
因此,***亲自制定了攻打腊子口的作战方案。
***知道,腊子口必须拿下,否则就得重回草地里去,最终被困死在那里。乌江天险、金沙江的水大流急、大渡河上令人胆寒的铁索,都没有挡住红军前进的脚步;大雪山,遍布泥潭的
草地,红军都走过来了,一个小小的腊子口,根本不在话下!
于是***果断地下达了命令: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
九月十七日下午,接到任务的红一军二师四团,向腊子口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一开始,由于地形不利,红军战士从下午一直攻到半夜,连续冲锋了十几次都没能前进。指挥员命令部队暂时停止攻击,停下来重新研究作战方案。
大家根据侦察兵新侦察到的情况,开始讨论。
有的说:“这样打不行,敌人一挺机关枪守在关口,冲锋几次都没用。”
有的说:“是啊,再这样下去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了。”
有的说:“不如假装停止攻击,偷偷摸过去,来个暗渡陈仓。”
还有的说:“我看应该绕过去,绕到敌人后面给他一下子,把敌人吓得都跑了才好。”
……
指挥员听了大家的建议,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还是在前方进行正面进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并消耗敌人的弹药,拖垮敌人。
另一路就依一些同志的建议,从旁边的峭壁上攀上去,到敌人的后面,来个两面夹击。
主意已定,指挥员命令政委杨成武率领第六连从正面进行夜袭,夺取木桥,制造敌人的恐慌情绪,最好让他们自乱阵脚。另一路就由团长王开湘率领第一、第二连,悄悄地攀登到腊子口右侧,从陡峭的崖壁上,摸到敌人后面去。
战斗再次打响了。杨成武政委带领着红军战士,再一次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团长王开湘带领着另一批红军,来到腊子口右侧的悬崖下。
这里的岩石拔地千尺,危峰兀(wù)立,隔着一条河,一块巨崖直立在面前。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面对着险峻的腊子口峭壁,团长觉得一筹莫展。
他们在崖底下试着攀爬了好几次,但由于山势太陡,几乎就是直上直下,都没有成功。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办法时,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小鬼自告奋勇。大家一看,原来是新编入一军二师四团的一个苗族小战士,名字叫李小猴。
“团长,我能爬上去。”王开湘怀疑地看着他。只见他瘦瘦小小的,个子不高,小脸黑黝黝的,由于打了半夜的仗,脸上还沾满了炮灰和泥土,一点也不起眼。
“小鬼,你能行?这可不是在家里爬树哟。”
“能行!”李小猴见大家都不信任他,有些发急。
“我家就住在崖壁上,我四岁就自己爬上爬下了。这样的悬崖,小菜一碟!”
他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不驯地看着团长。那双眼睛乌黑有神,透着一股机灵劲儿。这时,又一个战士站出来,说:“团长,李小猴真的行哩,我亲眼见过他爬山,比这山可高哩,他拉着一根树藤就上去了。您让他试试吧。”
团长一看,也没有别的办法,就让李小猴试一试。李小猴三下两下来到了山崖下。团长和同志们都在便于观察的地方,带着好奇和担心,注视着这个貌不惊人的苗家少年。
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光着脚,先仰起头来打量了一下山崖,然后不慌不忙的把竹竿子往山壁上一搭,紧紧勾住了一棵长在崖壁上的大树上。原来竹竿的一头上牢牢地绑了一个铁钩子。
他双手试了试,觉得很结实,就用双手抓着竹竿,灵活地攀了上去,好像一点都不费劲。留在原地的同志们暗暗地喝起彩来。
不一会儿,李小猴的双脚就踩在了悬崖的壁上。他喘了喘气,抱住树干,又拿起竹竿,向上面搭去。就这样,越爬越高,远远看去,就像挂在崖壁上似的。观战的战士都替他捏一把汗,因为有时候上面没有树,他就搭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一样往上爬。
大家都屏住呼吸,紧紧地盯着他,就怕他摔下来。有时候有一些小石头和树叶子,随着他的动作落下来,同志们都会暗暗心惊。但李小猴却表现得十分镇定,依然按部就班、不紧不慢地往上爬。
终于,他成功爬到了崖顶,稳稳地站在悬崖绝顶,拿着手中的长竹竿向战士们摇晃。然后他找了块结实的石头,把用绑腿结成的绳子紧紧地绑在了上面。
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式,一级一级地下到断崖之下。
当他回到军队所在的地方后,战士们都欢呼起来,有几个还把李小猴举过头顶,高兴地抛了几抛。红军队伍真是藏龙卧虎,李小猴这次在腊子口战役中可算立了奇功一件。
这个问题解决了,战士们就拉着李小猴绑好的绳子上到崖顶,摸到敌人身后去。他们突然出现在敌人的后方,就像神兵天降一般,对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敌人措手不及,在红军战士的两面夹击下,敌人吓得魂飞魄散,扔下枪支,四散奔逃了。
红军乘胜追击九十多里,打了个大胜仗。这一仗,不但打开了腊子口,使红军主力可以顺利通过,还缴获了敌人囤(tún)积在腊子口,足足几十万斤粮食和两千斤食盐。这些战利品,对于当时刚出草地不久的红军来说,可是相当及时的,几乎是无价之宝了。腊子口战役就这样取得了胜利。
突破腊子口是红军进入甘南地区的关键一战,聂荣臻元帅曾对此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党中央率领陕甘红军支队通过腊子口后,九月二十日,成功进占了位于甘肃南部的哈达铺。至此,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终于走出了布满雪山和草地的藏民区,打破了蒋介石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
藏龙卧虎的红军队伍中,不知道还藏有多少奇人异士呢。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二十章 酣战直罗镇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第一、三军团,胜利到达了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
11月3日,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并将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共约一万一千余人,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
然而,蒋介石却并不甘心失败,九月二十六日,他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共”总司令部,指挥陕、甘、宁、青四省的***军作战。由于没能拦住红军,他又改了政策。
10月28日,得知红军主力已到达了陕北,蒋介石调整了***西北“剿总”的部署。改以五个师的兵力,采取东西对进、南进北堵的作战方针,企图围歼红军部队于洛河以西的地区。
他的计划,以董英斌部四个师为西路,自庆阳、合水出动,经太白镇沿葫芦河东进;而以王以哲部一个师为东路,先由洛川前推,然后经羊泉镇沿葫芦河西进。
当时,红一方面军刚刚经过长征,只有一万余人。而敌人的东西两路军队,加起来共有三万余人,而且装备十分精良。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敌人上有飞机护航,下有重型机枪和大炮,并且弹药粮草都十分充足。
能否打破敌人的这次进攻,关系到党中央和红军能否在陕北开展工作,建立新的根据地。同时也关系到红军今后的命运。
为了粉碎敌人新一轮的进攻,***、彭德怀等红军的领导人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首先在直罗镇一带消灭沿葫芦河东进的敌人一个师,打破蒋介石东西并进的战略部署。而后再转移兵力,各个消灭。这样可进可退,比较灵活。
10月28日,敌人的西路军第五十七军开始东进,在红军有意退让的情况下,十一月初他们就占领太白镇。但半个多月过去了,敌人在太白镇徘徊(páihuái)不前。
红军领导见敌人不再前进,就想办法调动敌人。命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一部加紧围攻甘泉地区,引敌人前进。消息传到太白镇,敌人果然上当了,第五十七军迅速向东开进。
11月20日,在飞机的掩护下,敌人的先头部队第一零九师,兵分三路沿葫芦河谷及南北山地向直罗镇进攻。红军为了诱敌深入,以一支部队与敌人接触,并节节败退。逐渐将敌人诱入直罗镇,进入了红军预设的战场之内。
20日下午,敌人不知是计,大摇大摆地开进直罗镇。
红军却为这样的结果高兴异常,早就定下了要在21日消灭这股敌人的计划。
当晚,趁着夜色,红军战士将直罗镇围了个水泄不通。敌人毫不知情,还在做着打败红军的春秋大梦。战士们都跃跃欲试,就等指挥员一声令下。
许多战士等不及,连连跑到指挥员面前询问什么时候开战。指挥员看战士们情绪这么高涨,十分高兴。开玩笑说:“同志们,咱们这次围攻可向主席保证过,至少要消灭敌人两个师的兵力,一会儿打起来,可别给我丢脸。”
“放心吧!来两个师消灭两个师,来五个师消灭五个师!”
“就是啊,这种仗咱们又不是没打过,没问题。”
“好,你们有这个信心就行,可别光是嘴上功夫。”
“打上再说,您就瞧好吧!”
指挥员与战士们说说笑笑,战前的紧张气氛一点都没有了。很快,天微微发白了。快天亮了,指挥员看了一下时间,觉得是时候了,站起来高呼一句:“同志们!给我打!”说着先朝直罗镇里开了一枪。
寂静的早上,枪声格外清脆,直罗镇中的***官兵,睡地正香呢。听见枪声,都吓得一翻身坐起来,有些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是在梦中听到了枪声。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红一军团由北向南,断敌人的后路;红十五军团由南向北,防止敌人往东逃跑,一起对敌发起了进攻。一时间,枪炮声响彻了山谷。
敌人从睡梦中惊醒后四散奔逃,但在红军的严密包围之下,就是冲不出去。敌人的军队更乱了,战斗都到中午十二点,敌人一零九师大部分都被消灭了,只有师长牛元峰带领五百多残兵逃到镇东南高地上的一个土寨内,固守不出,等待援救。
这个时候,敌人的东西两路援军都已到了直罗镇周围,已经离得很近了。而牛元峰所率领的残兵占据了有利地势,固守不出。红军进攻了许多次都不成功。几位首长商量了一下,决定对这一部分敌人采劝围而不攻”的策略,先集中主要兵力准备打援军。
红一方面军留了一小部分围住牛元峰残部,主力部队则向西进军,去打退来增援的敌人第一零六师和第一一一师。与这两个师的敌人相遇后,红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这两个师被红军的气势吓住,打到二十三日就且战且退,沿葫芦河西岸退走了。
红军乘胜追击,在张家湾地区消灭了敌人的一个团。
另一路来支援的敌军听闻西路敌军打了败仗,已经逃走了,也不敢恋战,沿原路退回了太白镇。
与此同时,被围困在直罗镇东南的土寨中的一零九师残部,眼见援兵无望,就于23日半夜,兵分几路,想要突围出去。第二天清晨,红十五军团发现敌人逃跑后,跟踪追击,于24日上午,将残余敌人全部消灭了。敌人的师长牛元峰被当场击毙。
至此,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蒋介石妄图把红军一网打尽的计划,又一次破产了。***军队灰头土脸,红军战士们却兴高采烈。
这次战役一共消灭敌人一个师和一个团,俘虏了敌人五千多人,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又一次“围剿”。
***在评价这次战役的影响时指出:“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是的,从今以后,红军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并不断地巩固在陕北的根据地。直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二万五千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正如***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从挫折中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第一、三军团,胜利到达了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
11月3日,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并将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共约一万一千余人,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
然而,蒋介石却并不甘心失败,九月二十六日,他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共”总司令部,指挥陕、甘、宁、青四省的***军作战。由于没能拦住红军,他又改了政策。
10月28日,得知红军主力已到达了陕北,蒋介石调整了***西北“剿总”的部署。改以五个师的兵力,采取东西对进、南进北堵的作战方针,企图围歼红军部队于洛河以西的地区。
他的计划,以董英斌部四个师为西路,自庆阳、合水出动,经太白镇沿葫芦河东进;而以王以哲部一个师为东路,先由洛川前推,然后经羊泉镇沿葫芦河西进。
当时,红一方面军刚刚经过长征,只有一万余人。而敌人的东西两路军队,加起来共有三万余人,而且装备十分精良。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敌人上有飞机护航,下有重型机枪和大炮,并且弹药粮草都十分充足。
能否打破敌人的这次进攻,关系到党中央和红军能否在陕北开展工作,建立新的根据地。同时也关系到红军今后的命运。
为了粉碎敌人新一轮的进攻,***、彭德怀等红军的领导人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首先在直罗镇一带消灭沿葫芦河东进的敌人一个师,打破蒋介石东西并进的战略部署。而后再转移兵力,各个消灭。这样可进可退,比较灵活。
10月28日,敌人的西路军第五十七军开始东进,在红军有意退让的情况下,十一月初他们就占领太白镇。但半个多月过去了,敌人在太白镇徘徊(páihuái)不前。
红军领导见敌人不再前进,就想办法调动敌人。命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一部加紧围攻甘泉地区,引敌人前进。消息传到太白镇,敌人果然上当了,第五十七军迅速向东开进。
11月20日,在飞机的掩护下,敌人的先头部队第一零九师,兵分三路沿葫芦河谷及南北山地向直罗镇进攻。红军为了诱敌深入,以一支部队与敌人接触,并节节败退。逐渐将敌人诱入直罗镇,进入了红军预设的战场之内。
20日下午,敌人不知是计,大摇大摆地开进直罗镇。
红军却为这样的结果高兴异常,早就定下了要在21日消灭这股敌人的计划。
当晚,趁着夜色,红军战士将直罗镇围了个水泄不通。敌人毫不知情,还在做着打败红军的春秋大梦。战士们都跃跃欲试,就等指挥员一声令下。
许多战士等不及,连连跑到指挥员面前询问什么时候开战。指挥员看战士们情绪这么高涨,十分高兴。开玩笑说:“同志们,咱们这次围攻可向主席保证过,至少要消灭敌人两个师的兵力,一会儿打起来,可别给我丢脸。”
“放心吧!来两个师消灭两个师,来五个师消灭五个师!”
“就是啊,这种仗咱们又不是没打过,没问题。”
“好,你们有这个信心就行,可别光是嘴上功夫。”
“打上再说,您就瞧好吧!”
指挥员与战士们说说笑笑,战前的紧张气氛一点都没有了。很快,天微微发白了。快天亮了,指挥员看了一下时间,觉得是时候了,站起来高呼一句:“同志们!给我打!”说着先朝直罗镇里开了一枪。
寂静的早上,枪声格外清脆,直罗镇中的***官兵,睡地正香呢。听见枪声,都吓得一翻身坐起来,有些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是在梦中听到了枪声。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红一军团由北向南,断敌人的后路;红十五军团由南向北,防止敌人往东逃跑,一起对敌发起了进攻。一时间,枪炮声响彻了山谷。
敌人从睡梦中惊醒后四散奔逃,但在红军的严密包围之下,就是冲不出去。敌人的军队更乱了,战斗都到中午十二点,敌人一零九师大部分都被消灭了,只有师长牛元峰带领五百多残兵逃到镇东南高地上的一个土寨内,固守不出,等待援救。
这个时候,敌人的东西两路援军都已到了直罗镇周围,已经离得很近了。而牛元峰所率领的残兵占据了有利地势,固守不出。红军进攻了许多次都不成功。几位首长商量了一下,决定对这一部分敌人采劝围而不攻”的策略,先集中主要兵力准备打援军。
红一方面军留了一小部分围住牛元峰残部,主力部队则向西进军,去打退来增援的敌人第一零六师和第一一一师。与这两个师的敌人相遇后,红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这两个师被红军的气势吓住,打到二十三日就且战且退,沿葫芦河西岸退走了。
红军乘胜追击,在张家湾地区消灭了敌人的一个团。
另一路来支援的敌军听闻西路敌军打了败仗,已经逃走了,也不敢恋战,沿原路退回了太白镇。
与此同时,被围困在直罗镇东南的土寨中的一零九师残部,眼见援兵无望,就于23日半夜,兵分几路,想要突围出去。第二天清晨,红十五军团发现敌人逃跑后,跟踪追击,于24日上午,将残余敌人全部消灭了。敌人的师长牛元峰被当场击毙。
至此,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蒋介石妄图把红军一网打尽的计划,又一次破产了。***军队灰头土脸,红军战士们却兴高采烈。
这次战役一共消灭敌人一个师和一个团,俘虏了敌人五千多人,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又一次“围剿”。
***在评价这次战役的影响时指出:“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是的,从今以后,红军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并不断地巩固在陕北的根据地。直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二万五千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正如***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从挫折中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二十一章 长征中的六次会师
长征虽然结束了,但中国革命的道路却没有结束,在红军战士们的顽强拼搏和努力下,中国革命的未来更加光明,更加充满希望。
回首长征,有许多重要的事件,使红军领导人带领着红军战士一步步转危为安。六次会师就是红军队伍的希望。
有人说:“会师是革命力量的汇聚,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红军会师史。”
是的,万里长征路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同的战略目标和理想信念,使长征路上的各支队伍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一次次的会师,是一次次力量的融合,涌现出各路红军大团结的局面,为粉碎蒋介石的阴谋,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也为中国工农红军成功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打下了基矗木黄会师长征的序幕,是由红六军团西征开始的。
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九千七百多人由江西出发,开始西征。经过近八十天的艰苦转战,十月二十四日,红六军团主力到达了贵州印江县的木黄,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不久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胜利会师。
此后,成立了以贺龙和任弼时为领导的总指挥部。
这是长征路上的第一次会师。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都万分喜悦,为了成功和同志相会而兴高采烈。随后,两支部队向湘西进军。
此时,中央红军正在准备战略转移。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的进攻,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起到了配合的作用。
懋(mào)功会师
第二次会师是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的会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tīng)、宁化和江西的瑞金、兴国等地出发进行长征,向湘西转移。长征初期,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红军虽然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转到湘江以西地区,却受到了很大损失。
原本浩浩荡荡的八万大军锐(ruì)减到三万,这令中央红军的领导十分痛心。
这时,敌人的重兵正向湖南西部武岗、城步地区集中,要步步紧逼消灭中央红军。如果中央红军仍按原计划北上,去同进到湖南西部第二、第六军团会合,就会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下,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在这紧急关头,***力主改变方向,争取主动,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研究讨论了***的计划,决定按照***的这一正确主张行军。
于是红军改变方向,攻占黎平,强渡天险乌江,巧夺遵义城,在贵州境内大刀阔斧地打了几场仗。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在贵州遵义县,举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十分重要的会议,使红军脱离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指挥下,转战于贵州、四川、云南边界地区,经四渡赤水战役和抢渡金沙江之后,巧妙地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6月18日到达了四川懋功。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翻越夹金山后,在四川懋功达维河畔,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胜利会师。这次会师,实现了之前中央确定的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目标。
两军会师后,总兵力达到了十万多人。红军的队伍一下子扩大了,战士们的信心也越来越大,他们在会师地点欢歌热舞,庆祝两军相见。
对于经过了一番浴血奋战的红军战士们来说,会师简直比过年还令他们高兴,中共中央根据会师后的形势,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懋功会师,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取得的阶段性胜利。
会师后,红军下一步的前进的方向就更加明确了。
永坪镇会师
第三次会师,是1935年9月中旬,在陕西延川永坪镇,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及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的会师。
红二十五军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在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上,领导发展起来的一支工农红军。
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后,中共领导经过考虑,决定把留下的第二十五军军部及其第七十五师,还有第九军第二十七师和一些地方武装部队,重新组建了第二十五军。于是,新的二十五军就在1932年11月正式成立了。
1934年4月,新二十五军又与红二十八军合编,仍名为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是程子华、吴焕(huàn)先、徐海东等。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他们长途跋涉,经过湖北北部、河南西部,沿途击败了***军的前堵后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终于在十二月胜利到达了陕西南部。
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先后组织了两次军事行动,妄图消灭红二十五军,使陕西地区成为红二十五军的墓地。但都被英勇机智的红军粉碎了。
红二十五军乘胜追击,在这里创立了游击根据地,与敌人周旋。1935年7月,为了配合红军主力北上行动,红二十五军挺进甘肃。在那里肃清一切障碍,等待红军主力的到来。
9月15日,孤军远征近万里的红二十五军,终于到达了陕西延川县永坪镇。第二天,他们在这里与刘志丹率领的陕甘红军第二十六、二十七军胜利会师。
随后,三个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并在劳山战役中奋勇杀敌,消灭了敌人一一零师的全体官兵,巩固和扩大了陕甘根据地红二十五军转战万里,终于杀出重围,在陕北站稳了脚跟。这次会师,使红军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又一次加强,为迎接中央红军主力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甘泉会师(吴起镇会师)
第四次会师——甘泉会师,是十分重要的一次会师。
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十一月初,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在甘泉地区同在陕甘根据地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193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地区召开会议。讨论了红军当前的状况,和下一步的行军方向。
***经过讨论,决定将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向阿坝和班佑地区前进。
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三十军组成,由党中央和***、周恩来等同志率领,以毛儿盖为中心集结部队,向班佑、巴西地区开进。
左路军由红四方面军的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和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军、第三十二军组成,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同志率领,向班佑、阿坝地区开进。
8月21日,右路军从毛儿盖出发,走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经过千辛万苦到达了四川省的班佑、巴西一带,并在这里一边休整一边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
当右路军还在草地行军途中时,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于8月24日电令张国焘,要求他按预定计划向右路军靠拢。9月1日,中共中央再次电告张国焘,中央已拟定北出甘南的行动计划。
在中央一再催促下,左路军先头部队于九月三日进抵墨洼附近。但九月九日,张国焘为了反对北上方针,再次致电***,坚持“乘势南下”。
中共中央和***于同日致电张国焘,明确表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是出路”,“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但张国焘一意孤行,不与***合作。
九月中旬,中共中央到达了川北的俄界,十二日,在那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
俄界会议结束后,确定了正确的领导方针和前进方向。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北上,走过难以通行的栈道,攻克天险腊子口,越过岷山,脱离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地区。摆脱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于十月十九日抵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结束了历时一年的长途行军。
11月2日,陕甘支队进驻陕西甘泉县的下寺湾,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第二天,中央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的番号,红十五军团编入了红一方面军的建制。
而此时,张国焘又命令部队再过草地,实施他的“南下”计划,致使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
甘孜会师
甘孜会师是指1936年6、7月在西康甘孜(今属四川),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的会师。
红二军团是由原来在湖南、湖北西部的革命根据地上活动的红军,于一九三零年七月组成的。红六军团则是由原在湖南、江西等革命根据地上活动的红军,于一九三三年六月组成的。
这两个军团于1934年10月在贵州印江木黄会合后,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同年的11月至1935年8月,两个军团携手进攻湘西,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长征。
期间,他们的部队发展到一万七千多人。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进行长征。他们转战湖南、云南等广大地区,渡过金沙江,翻越大雪山,历时七个多月,行军一万余里,沿途大小战斗十余次,伤亡约五千三百余人。
终于,在1936年6月,红六军团在四川理化,红二军团在甘孜附近的绒坝岔,与红四方面军的迎接部队先后会师。并于1936年7月初,齐聚到西康甘孜(今属四川),并在那里同红四方面军主力会师。
甘孜会师后,中共中央指示红二、红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司令员,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在朱德、任弼时、贺龙等人的力争下,召开了甘孜会议。
经过同张国焘的激烈斗争,会议决定北上与中共中央会合。这次会师,为会宁、将台堡会师打下了基矗会宁、将台堡会师会宁、将台堡会师,是各路红军队伍,先后结束长征,在新的根据地上的胜利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了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1936年10月22日和23日,红二、六军团分别在将台堡、兴隆镇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这就是长征结束时的会宁、将台堡会师。
1936年7月,红二、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后,奉***的命令,从甘孜北上,准备与中央红军会师。
8月,部队到达甘南,9月上旬,红军先后攻克许多***重兵把守的县城和岷县、武山等县的广大地区。
红二方面军于9月中旬,连克成县、徽县、康县、两当等地。10月,又迅速向北转移,经过连续行军作战,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在这里与红一方面军会合。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于10月9日到达会宁县城,与红一方面军会合。
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胜利会师。准备扩大新的根据地,打开革命的新局面。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长征虽然结束了,但中国革命的道路却没有结束,在红军战士们的顽强拼搏和努力下,中国革命的未来更加光明,更加充满希望。
回首长征,有许多重要的事件,使红军领导人带领着红军战士一步步转危为安。六次会师就是红军队伍的希望。
有人说:“会师是革命力量的汇聚,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红军会师史。”
是的,万里长征路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同的战略目标和理想信念,使长征路上的各支队伍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一次次的会师,是一次次力量的融合,涌现出各路红军大团结的局面,为粉碎蒋介石的阴谋,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也为中国工农红军成功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打下了基矗木黄会师长征的序幕,是由红六军团西征开始的。
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九千七百多人由江西出发,开始西征。经过近八十天的艰苦转战,十月二十四日,红六军团主力到达了贵州印江县的木黄,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不久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胜利会师。
此后,成立了以贺龙和任弼时为领导的总指挥部。
这是长征路上的第一次会师。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都万分喜悦,为了成功和同志相会而兴高采烈。随后,两支部队向湘西进军。
此时,中央红军正在准备战略转移。红六军团和红二军团的进攻,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起到了配合的作用。
懋(mào)功会师
第二次会师是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的会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tīng)、宁化和江西的瑞金、兴国等地出发进行长征,向湘西转移。长征初期,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红军虽然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转到湘江以西地区,却受到了很大损失。
原本浩浩荡荡的八万大军锐(ruì)减到三万,这令中央红军的领导十分痛心。
这时,敌人的重兵正向湖南西部武岗、城步地区集中,要步步紧逼消灭中央红军。如果中央红军仍按原计划北上,去同进到湖南西部第二、第六军团会合,就会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下,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在这紧急关头,***力主改变方向,争取主动,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研究讨论了***的计划,决定按照***的这一正确主张行军。
于是红军改变方向,攻占黎平,强渡天险乌江,巧夺遵义城,在贵州境内大刀阔斧地打了几场仗。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在贵州遵义县,举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十分重要的会议,使红军脱离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指挥下,转战于贵州、四川、云南边界地区,经四渡赤水战役和抢渡金沙江之后,巧妙地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6月18日到达了四川懋功。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翻越夹金山后,在四川懋功达维河畔,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胜利会师。这次会师,实现了之前中央确定的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目标。
两军会师后,总兵力达到了十万多人。红军的队伍一下子扩大了,战士们的信心也越来越大,他们在会师地点欢歌热舞,庆祝两军相见。
对于经过了一番浴血奋战的红军战士们来说,会师简直比过年还令他们高兴,中共中央根据会师后的形势,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懋功会师,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取得的阶段性胜利。
会师后,红军下一步的前进的方向就更加明确了。
永坪镇会师
第三次会师,是1935年9月中旬,在陕西延川永坪镇,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及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的会师。
红二十五军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在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上,领导发展起来的一支工农红军。
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后,中共领导经过考虑,决定把留下的第二十五军军部及其第七十五师,还有第九军第二十七师和一些地方武装部队,重新组建了第二十五军。于是,新的二十五军就在1932年11月正式成立了。
1934年4月,新二十五军又与红二十八军合编,仍名为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是程子华、吴焕(huàn)先、徐海东等。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他们长途跋涉,经过湖北北部、河南西部,沿途击败了***军的前堵后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终于在十二月胜利到达了陕西南部。
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先后组织了两次军事行动,妄图消灭红二十五军,使陕西地区成为红二十五军的墓地。但都被英勇机智的红军粉碎了。
红二十五军乘胜追击,在这里创立了游击根据地,与敌人周旋。1935年7月,为了配合红军主力北上行动,红二十五军挺进甘肃。在那里肃清一切障碍,等待红军主力的到来。
9月15日,孤军远征近万里的红二十五军,终于到达了陕西延川县永坪镇。第二天,他们在这里与刘志丹率领的陕甘红军第二十六、二十七军胜利会师。
随后,三个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并在劳山战役中奋勇杀敌,消灭了敌人一一零师的全体官兵,巩固和扩大了陕甘根据地红二十五军转战万里,终于杀出重围,在陕北站稳了脚跟。这次会师,使红军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又一次加强,为迎接中央红军主力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甘泉会师(吴起镇会师)
第四次会师——甘泉会师,是十分重要的一次会师。
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十一月初,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在甘泉地区同在陕甘根据地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193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地区召开会议。讨论了红军当前的状况,和下一步的行军方向。
***经过讨论,决定将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向阿坝和班佑地区前进。
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三十军组成,由党中央和***、周恩来等同志率领,以毛儿盖为中心集结部队,向班佑、巴西地区开进。
左路军由红四方面军的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和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军、第三十二军组成,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同志率领,向班佑、阿坝地区开进。
8月21日,右路军从毛儿盖出发,走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经过千辛万苦到达了四川省的班佑、巴西一带,并在这里一边休整一边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
当右路军还在草地行军途中时,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于8月24日电令张国焘,要求他按预定计划向右路军靠拢。9月1日,中共中央再次电告张国焘,中央已拟定北出甘南的行动计划。
在中央一再催促下,左路军先头部队于九月三日进抵墨洼附近。但九月九日,张国焘为了反对北上方针,再次致电***,坚持“乘势南下”。
中共中央和***于同日致电张国焘,明确表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是出路”,“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但张国焘一意孤行,不与***合作。
九月中旬,中共中央到达了川北的俄界,十二日,在那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
俄界会议结束后,确定了正确的领导方针和前进方向。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北上,走过难以通行的栈道,攻克天险腊子口,越过岷山,脱离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地区。摆脱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于十月十九日抵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结束了历时一年的长途行军。
11月2日,陕甘支队进驻陕西甘泉县的下寺湾,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第二天,中央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的番号,红十五军团编入了红一方面军的建制。
而此时,张国焘又命令部队再过草地,实施他的“南下”计划,致使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
甘孜会师
甘孜会师是指1936年6、7月在西康甘孜(今属四川),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的会师。
红二军团是由原来在湖南、湖北西部的革命根据地上活动的红军,于一九三零年七月组成的。红六军团则是由原在湖南、江西等革命根据地上活动的红军,于一九三三年六月组成的。
这两个军团于1934年10月在贵州印江木黄会合后,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同年的11月至1935年8月,两个军团携手进攻湘西,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长征。
期间,他们的部队发展到一万七千多人。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进行长征。他们转战湖南、云南等广大地区,渡过金沙江,翻越大雪山,历时七个多月,行军一万余里,沿途大小战斗十余次,伤亡约五千三百余人。
终于,在1936年6月,红六军团在四川理化,红二军团在甘孜附近的绒坝岔,与红四方面军的迎接部队先后会师。并于1936年7月初,齐聚到西康甘孜(今属四川),并在那里同红四方面军主力会师。
甘孜会师后,中共中央指示红二、红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司令员,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在朱德、任弼时、贺龙等人的力争下,召开了甘孜会议。
经过同张国焘的激烈斗争,会议决定北上与中共中央会合。这次会师,为会宁、将台堡会师打下了基矗会宁、将台堡会师会宁、将台堡会师,是各路红军队伍,先后结束长征,在新的根据地上的胜利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了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1936年10月22日和23日,红二、六军团分别在将台堡、兴隆镇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这就是长征结束时的会宁、将台堡会师。
1936年7月,红二、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后,奉***的命令,从甘孜北上,准备与中央红军会师。
8月,部队到达甘南,9月上旬,红军先后攻克许多***重兵把守的县城和岷县、武山等县的广大地区。
红二方面军于9月中旬,连克成县、徽县、康县、两当等地。10月,又迅速向北转移,经过连续行军作战,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在这里与红一方面军会合。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于10月9日到达会宁县城,与红一方面军会合。
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胜利会师。准备扩大新的根据地,打开革命的新局面。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二十二章 长征路上让马
在漫漫长征路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红军队伍中从上到下团结一心,这与党中央的优秀领导政策固然分不开,也与千百位可亲可敬的红军将领有极大的关系。
有多少战士吃着领导的口粮、穿着指挥员的衣服走过了长征路啊,其中,最被战士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将领们让马的事迹。
谢觉哉同志,是一位参加革命时间很早的老战士,他在中央苏区时期,与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和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被尊称为“苏区五老”。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开始长征,在长征队伍中,他又和徐特立、董必武一起,被合称为中国***的“三老”。
由于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他一直受到党中央和***的特殊照顾,给安排了一匹小马,驮着他走路。谢老怕拉部队的后腿,就接受了这项特殊照顾。
部队走到遵义时,在那里停留了几天。红四纵队的黄亚光同志找到了政委毛泽民,坚持要留下。
“政委,我这个样子,给部队添了麻烦,就把我留在这里吧。”
他眼含热泪,说着说着就哽咽(ɡěnɡyè)了。
毛泽民握着他的手,为难地说:“亚光同志,留下来,反动派一旦发现了你……”“政委,我不怕。跟着走,我一直拖累部队;在老乡家住下来,我还可以做做地下工作,我……”黄亚光情绪十分激动。
原来,在红军刚从苏区撤出,开始长征时,黄亚光就患上了重玻他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最后全身浮肿,有时候甚至昏迷不醒,根本走不了路。
他几次要求部队把他留下,不想拖累大家,但由于战争形势十分紧张,红军一直在赶路,而且走的都是深山老林,根本不能把他扔下。一路上,都是其他同志背着、抬着,才坚持到现在的。
但是把他留下来太危险了,敌人的追兵一直紧紧跟在身后,部队在遵义也停不了多久。***一追上来,很容易就会发现黄亚光,他们对红军的迫害是十分残酷的。
毛泽民仔细地想了想,坚定地说:“你不能留下!只要红军还有人,就不能把你扔下。你要好好养病,我们会抬着你一起前进!”
几天后,红军队伍要离开遵义了,战士们找来了一架木梯,做成临时的担架,抬着黄亚光上路了。
贵州山区的道路非常难走,山势陡峭,山路极窄,一边是千丈高的悬崖,另一边就是深不见底的山涧。战士们走得非常辛苦,就轮流抬着担架,黄亚光看在眼里,心里十分难过。他几次要求自己下来走,战士们都没同意。
但毛泽民想,还是得想想别的法子,要是有一匹马就好了。可是行军中,马匹本来就少,还多数都被用来驮文件,驮粮草,没有空闲的。
一次,红四纵队在一个山坡上休息,碰上了干部休养连,谢觉哉同志一见到毛泽民就亲切地问他:“在四纵干得怎么样?四纵现在有什么困难?”
毛泽民知道谢老是红军老干部,在苏区时就是民主政府的秘书长兼内务部长,有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向谢老说起了黄亚光同志的事。向谢老讨教。
“你做得对,不能丢下一个同志。这种情况,最好是有一匹骡马。”谢老沉思一会儿,肯定了毛泽民的做法。
“我也想到了,听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只是现在还没有。我一定尽快搞到马匹,让亚光同志少受些罪。
谢老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站起来走到树下,解下了拴在树干上的马。他拉着马走到毛泽民面前,把缰绳往他手里一塞,转过身迈着大步上路了。
“谢老!您……”
毛泽民在后面喊了几声,心里十分感动。他知道,谢老前不久刚刚大病了一场,才好了没几天呢。
他赶快找到黄亚光,把谢老让马的事告诉了他。黄亚光眼中含着泪,发誓要尽快好起来,把谢老的马赶快还回去。
渡过金沙江之后,黄亚光的病好得差不多了,他想找到谢老,把马还给老人家。但在渡过乌江的时候,那匹马不慎掉进波涛滚滚的江水里,再也没找回来。
后来有一次,黄亚光见到了谢老,他想起了谢老的马,就十分愧疚地向谢老道歉。谢觉哉却不以为意,拍着他的肩问他:“你的病全都好了吧?年轻就是好埃”“谢谢您的关心,全好了。
但您的马——”
“别提它了。”谢老豪爽地挥挥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光要放远一点嘛!”
黄亚光被谢老感动了,又一次流下泪水。
和谢觉哉一样,参加了长征的另一位元老董必武,也发生过让马的事。
一天傍晚,红军队伍到了一片山区,山里的夜来得很早,不一会儿天就黑了。董必武带领着家属队走到了这里,决定在一小块平地上宿营。
大家齐心合力,很快收拾好了营地,正在这时,一个叫梅英的女同志气喘吁吁地跑来,站在董必武面前,半天说不出话来。
“别急,慢慢说。”董必武停下手边的工作,亲切地说。
“报告首长,我们队里有一个女同志没有跟上来!”。
“哦?不见了?”董必武一皱眉
“不是,我们发现她不见了,就回去找,找到了她,但她不能走了!”
“现在在哪里?”
“就在离这里三里远的山路上。”
董必武立刻叫来警卫员。
“你去找卫生员,一会儿带着他去找我们。”
说着,他就和梅英一起,沿着刚刚走过的山路去找病人。
董老年纪大了,心里又着急,走了一阵就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转过了一道山沟,董必武听到了小孩的哭声。他急忙紧走几步,看到一个女同志。只见她靠在石壁上,双眼紧闭,脸色发青,瘦得双颊(jiá)深陷,一点生气都没有。她怀中还抱着一个孩子,正在哇哇大哭。
警卫员和卫生员随后赶到了,董必武赶快让卫生员给女同志检查。打了针,喝了一点水,女同志缓缓地醒过来。
她看看董必武,吃力地说:“首长,我不行了,我……”董必武蹲在她面前,说:“同志,你没事,就是累了。休息一下,吃点药,很快会好的。”
“可是我……”女战士说着又闭上眼睛。
“同志,你一定要坚持,你还有孩子要照顾。”说完,他让警卫员抱着孩子,自己和梅英一起扶着女战士,回到了营地。
第二天一早,部队要出发了。董必武又来看望女病人。
经过治疗和一夜的休息,她好了很多,已经可以拄着一根木棍,跟着队伍行走了。
部队出发了,女病人拉着小女孩,一手拄着木棍,行动十分吃力。董必武见了,就对警卫员说:
“快去牵马来。”
女同志坚持不肯骑首长的马。
“我骑了马,首长怎么办?”
董必武上前说:
“小同志,你的身体不好,骑在马上能多休息,就好得快。长征的路还很长,你的孩子还小,前面就要爬山了,你怎么走呢?”
说完把孩子抱起来,先放到马背上。
“可是,首长,您年纪大了,您应该——”女同志还想推辞。
董必武哈哈大笑:
“我是老喽,但还有两把子力气!你就放心骑吧,别再让我着急了!”
女同志见首长这么关心自己,心里十分感动,在董必武的坚持下,她只好上了马。想到红军大家庭里的温暖,她热泪盈眶,暗下决心快点养好病,把马还给首长。
这就是红军队伍中的将领们,他们一个个不顾自己的利益,把伤病的战士放在第一位,所以赢得了广大红军战士的尊敬和爱戴。
在漫漫长征路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红军队伍中从上到下团结一心,这与党中央的优秀领导政策固然分不开,也与千百位可亲可敬的红军将领有极大的关系。
有多少战士吃着领导的口粮、穿着指挥员的衣服走过了长征路啊,其中,最被战士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将领们让马的事迹。
谢觉哉同志,是一位参加革命时间很早的老战士,他在中央苏区时期,与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和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被尊称为“苏区五老”。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开始长征,在长征队伍中,他又和徐特立、董必武一起,被合称为中国***的“三老”。
由于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他一直受到党中央和***的特殊照顾,给安排了一匹小马,驮着他走路。谢老怕拉部队的后腿,就接受了这项特殊照顾。
部队走到遵义时,在那里停留了几天。红四纵队的黄亚光同志找到了政委毛泽民,坚持要留下。
“政委,我这个样子,给部队添了麻烦,就把我留在这里吧。”
他眼含热泪,说着说着就哽咽(ɡěnɡyè)了。
毛泽民握着他的手,为难地说:“亚光同志,留下来,反动派一旦发现了你……”“政委,我不怕。跟着走,我一直拖累部队;在老乡家住下来,我还可以做做地下工作,我……”黄亚光情绪十分激动。
原来,在红军刚从苏区撤出,开始长征时,黄亚光就患上了重玻他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最后全身浮肿,有时候甚至昏迷不醒,根本走不了路。
他几次要求部队把他留下,不想拖累大家,但由于战争形势十分紧张,红军一直在赶路,而且走的都是深山老林,根本不能把他扔下。一路上,都是其他同志背着、抬着,才坚持到现在的。
但是把他留下来太危险了,敌人的追兵一直紧紧跟在身后,部队在遵义也停不了多久。***一追上来,很容易就会发现黄亚光,他们对红军的迫害是十分残酷的。
毛泽民仔细地想了想,坚定地说:“你不能留下!只要红军还有人,就不能把你扔下。你要好好养病,我们会抬着你一起前进!”
几天后,红军队伍要离开遵义了,战士们找来了一架木梯,做成临时的担架,抬着黄亚光上路了。
贵州山区的道路非常难走,山势陡峭,山路极窄,一边是千丈高的悬崖,另一边就是深不见底的山涧。战士们走得非常辛苦,就轮流抬着担架,黄亚光看在眼里,心里十分难过。他几次要求自己下来走,战士们都没同意。
但毛泽民想,还是得想想别的法子,要是有一匹马就好了。可是行军中,马匹本来就少,还多数都被用来驮文件,驮粮草,没有空闲的。
一次,红四纵队在一个山坡上休息,碰上了干部休养连,谢觉哉同志一见到毛泽民就亲切地问他:“在四纵干得怎么样?四纵现在有什么困难?”
毛泽民知道谢老是红军老干部,在苏区时就是民主政府的秘书长兼内务部长,有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向谢老说起了黄亚光同志的事。向谢老讨教。
“你做得对,不能丢下一个同志。这种情况,最好是有一匹骡马。”谢老沉思一会儿,肯定了毛泽民的做法。
“我也想到了,听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只是现在还没有。我一定尽快搞到马匹,让亚光同志少受些罪。
谢老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站起来走到树下,解下了拴在树干上的马。他拉着马走到毛泽民面前,把缰绳往他手里一塞,转过身迈着大步上路了。
“谢老!您……”
毛泽民在后面喊了几声,心里十分感动。他知道,谢老前不久刚刚大病了一场,才好了没几天呢。
他赶快找到黄亚光,把谢老让马的事告诉了他。黄亚光眼中含着泪,发誓要尽快好起来,把谢老的马赶快还回去。
渡过金沙江之后,黄亚光的病好得差不多了,他想找到谢老,把马还给老人家。但在渡过乌江的时候,那匹马不慎掉进波涛滚滚的江水里,再也没找回来。
后来有一次,黄亚光见到了谢老,他想起了谢老的马,就十分愧疚地向谢老道歉。谢觉哉却不以为意,拍着他的肩问他:“你的病全都好了吧?年轻就是好埃”“谢谢您的关心,全好了。
但您的马——”
“别提它了。”谢老豪爽地挥挥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光要放远一点嘛!”
黄亚光被谢老感动了,又一次流下泪水。
和谢觉哉一样,参加了长征的另一位元老董必武,也发生过让马的事。
一天傍晚,红军队伍到了一片山区,山里的夜来得很早,不一会儿天就黑了。董必武带领着家属队走到了这里,决定在一小块平地上宿营。
大家齐心合力,很快收拾好了营地,正在这时,一个叫梅英的女同志气喘吁吁地跑来,站在董必武面前,半天说不出话来。
“别急,慢慢说。”董必武停下手边的工作,亲切地说。
“报告首长,我们队里有一个女同志没有跟上来!”。
“哦?不见了?”董必武一皱眉
“不是,我们发现她不见了,就回去找,找到了她,但她不能走了!”
“现在在哪里?”
“就在离这里三里远的山路上。”
董必武立刻叫来警卫员。
“你去找卫生员,一会儿带着他去找我们。”
说着,他就和梅英一起,沿着刚刚走过的山路去找病人。
董老年纪大了,心里又着急,走了一阵就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转过了一道山沟,董必武听到了小孩的哭声。他急忙紧走几步,看到一个女同志。只见她靠在石壁上,双眼紧闭,脸色发青,瘦得双颊(jiá)深陷,一点生气都没有。她怀中还抱着一个孩子,正在哇哇大哭。
警卫员和卫生员随后赶到了,董必武赶快让卫生员给女同志检查。打了针,喝了一点水,女同志缓缓地醒过来。
她看看董必武,吃力地说:“首长,我不行了,我……”董必武蹲在她面前,说:“同志,你没事,就是累了。休息一下,吃点药,很快会好的。”
“可是我……”女战士说着又闭上眼睛。
“同志,你一定要坚持,你还有孩子要照顾。”说完,他让警卫员抱着孩子,自己和梅英一起扶着女战士,回到了营地。
第二天一早,部队要出发了。董必武又来看望女病人。
经过治疗和一夜的休息,她好了很多,已经可以拄着一根木棍,跟着队伍行走了。
部队出发了,女病人拉着小女孩,一手拄着木棍,行动十分吃力。董必武见了,就对警卫员说:
“快去牵马来。”
女同志坚持不肯骑首长的马。
“我骑了马,首长怎么办?”
董必武上前说:
“小同志,你的身体不好,骑在马上能多休息,就好得快。长征的路还很长,你的孩子还小,前面就要爬山了,你怎么走呢?”
说完把孩子抱起来,先放到马背上。
“可是,首长,您年纪大了,您应该——”女同志还想推辞。
董必武哈哈大笑:
“我是老喽,但还有两把子力气!你就放心骑吧,别再让我着急了!”
女同志见首长这么关心自己,心里十分感动,在董必武的坚持下,她只好上了马。想到红军大家庭里的温暖,她热泪盈眶,暗下决心快点养好病,把马还给首长。
这就是红军队伍中的将领们,他们一个个不顾自己的利益,把伤病的战士放在第一位,所以赢得了广大红军战士的尊敬和爱戴。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二十三章 ***四次落泪
***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他信奉“男儿有泪不轻弹”,他知道泪水是什么困难也解决不了的,所以不轻易流泪。就算是得知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光荣牺牲的消息时,他也没有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却数次流下了泪水。
在这位伟人的身上,背负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他为百姓落泪,为战友落泪,为妻子落泪,为在长征中牺牲的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落泪。就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脚步去追寻那些难以忘怀、感人泪下的动人场面。
为“干人”落泪
一九三四年的年底,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离开瑞金后,几乎是天天打仗。疲惫的红军冲杀了一个半个月,终于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第一场硬仗——湘江战役打完之后,经过湘江血战的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从将领到战士,大家都十分迷茫,敌人的飞机天天在头顶上“嗡嗡”叫,战士们几乎没有时间睡觉,一直在赶路却还是走不出敌人的视线。队伍中充满了怨言。
在这危急的时刻,***提出建议,为中央红军指了一条明路。他指挥主力红军避开敌人重点封锁的地区,改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
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人特别贫困,当地人形象地称这些瘦得皮包骨头的穷人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经被***政府的各种苛(kē)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了。
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乞讨的“干人”。一看见红军战士,他们就嘶(sī)哑地说着乞讨的话:“长官,给点吃的吧。”
“谢谢长官,可怜可怜我们吧。”
有的饿了太长时间,虚弱得说不出话,就伸着枯枝一样的手,用深陷进去的眼睛乞求地看着红军。
他们个个骨瘦如柴,路都走不稳,只能拄着一根木棍,支撑着不倒下。此情此景震撼了每一个红军指战员,他们震惊于这里的人民过得这样苦,气愤着***反动派对人民的压迫。看着这些受苦的百姓,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
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和她的小孙子,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
寒冬腊月,她们祖孙俩仍穿着补丁摞着补丁的单衣,骨瘦如柴的胳膊和脚在寒风中冻得发青。红军战士们立即围了上去。
这时,***从后面走过来,他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战士们告诉他是一位老太太,饿得走不动了。
***急忙推开众人,赶上前去扶着老太太坐起来。老太太已经饿得发昏了,但还记得把她的小孙子抱在怀里。
一位红军战士解释说:“老太太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抓了壮叮孩子娘早死了,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逃出来四处讨饭。”
听到这儿,***已是热泪盈眶。
他立即脱下身上的毛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一起送到老婆婆手中。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您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咱们‘干人’的队伍。我们会把地主和反动派都打跑,让您和孩子过上好日子!”
“是啊,您一定要好好活,等着我们打胜仗回来。”警卫员也跟着说,穿上毛衣的老人感动地点着头,嘴里连声念叨着:“红军,红军……好……”然后费力地站起来,拉着小孙子摇摇晃晃地走了。***看着老人的背影,心中抱定了坚定的信念,他含着热泪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夫妻情深
***和妻子贺子珍的感情非常深,他们既是夫妻,又是战友,两人在长征途中,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虽然工作不同,但他们为革命奋斗的心是相通的。
遵义会议后,***率领中央红军成功地四渡赤水,接着又挥师南渡乌江,兵发贵阳,逼得蒋介石急调滇军到贵阳“保驾”。***看准云南兵力空虚,就带领着红军日夜兼程,很快来到盘县境内,再往前走,就进入云南省了。
***知道,只要成功地北渡金沙江,红军就可以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变被动为主动了。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红军很快就可以暂时脱险,但就在这时,一场意外的灾祸,降临到他的妻子贺子珍头上。
1935年4月23日,贺子珍所在的红军总卫生部休养连,来到盘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
中午时分,战士们扎下营地,准备休息。正当此时,天空中响起了“嗡嗡”的飞机声,是敌人的飞机!警卫员吴吉清急忙让贺子珍隐蔽起来,但贺子珍看到有几个重伤员还躺在那里,一动也不能动,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之中,就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安排伤员隐蔽。
就在这时,敌机投下了炸弹。炸弹在贺子珍身边炸响了,腾起了一团烟雾。贺子珍头上、胸膛上、臂膀上,到处鲜血淋淋,立刻倒在血泊之中了。
大家急忙请医生检查,结果发现她身上十七处负伤。
有的弹片深入体内,根本无法取出。即使浅的那些,取出也不容易。警卫员吴吉清吓得直哭。
医生紧急给贺子珍动了手术,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贺子珍硬挺着接受了整个手术。几次疼晕了过去。
她苏醒后,知道自己伤得很重,就对大家说:“我负伤的事请你们暂时不要告诉润之。他在前线指挥作战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了。请你们把我寄放在附近老百姓家里,将来革命胜利了咱们再见面……”说完,就又昏迷了。
看到浑身鲜血的她,大家十分难过,特别是警卫员吴吉清,她一直焦急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战友们商量了一下,一面把血泊中的贺子珍抬上担架,一面急派骑兵飞奔到红军总部,通知***。
不一会儿,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越跑越近,接着,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众人眼前。他来不及等马停下来,就跳下马,快步走到贺子珍的身旁,弯下腰仔细端详着浑身是血、不省(xǐnɡ)人事的妻子。
他拉着她的手轻呼:“子珍!子珍!毕胱牌拮釉诟锩芯闹种帜ツ眩胱潘宰约汗ぷ鞯闹С郑涂构ぷ魇钡娜卫腿卧梗馕桓痔庵镜暮炀乘В唤诘<芘裕崆岬爻槠鹄础?
当时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跟着落泪了。不久,贺子珍再次转醒,一见***在一边,脸上现出一丝笑意。随即让他赶快回去指挥战斗。
***交代她好好养伤,在她的催促下赶回指挥了。
后来贺子珍的伤好了,但有几片弹片,一直到她去世都没能取出,跟了她一辈子。
痛哭战友胡昌保
红军渡过了金沙江,又在***的指挥下,飞渡了天险大渡河。一九三五年六月上旬,他们来到了二郎山。
一天,***率领***纵队,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打了一路,战士们都很疲惫,***和警卫员一起艰难地往山上爬。为了给大家鼓劲儿,***不时地讲讲笑话,逗得大家直笑。
在一片笑声中,部队走到了半山腰的一片开阔地,***说:“就在这儿歇歇脚吧!”说着,就在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大家也围着他坐下。
正在大家轮流讲笑话消除疲劳之际,忽然,***的警卫班长胡昌保,摆手示意大家停下。一静下来,大家才听清,就在他们的头顶上,响起了“嗡嗡”的声音,几架敌机从东南方向飞了过来。
***急忙让大家隐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敌机朝人最密集的地方俯冲下来,扔下了几颗炸弹。爆炸声震耳欲聋,其中一颗炸弹就落在离***不远的地方。眼疾手快的警卫班长胡昌保大喊一声,猛地向***扑去,将他推向一边。
霎时,***刚刚休息的大石头被炸得粉碎。大家顾不得隐藏,都围了过来,只见胡昌保双眼紧闭,浑身是血,倒在地上。所幸,***没有受伤。
满身尘土的***蹲在胡昌保身旁,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轻轻地呼唤着:“小胡,昌保同志……”不一会儿,胡昌保缓缓地苏醒过来。他微微睁开双眼,看到***就在身边,忙问:“首长,您受伤没有?”
“没有,小胡,我很好!”胡昌保脸上露出放心的笑容。***连忙喊卫生员给胡昌保包扎。
“我是不行了……还是不要——”
“昌保,你会好的!”***哽咽地打断他。
胡昌保望着围在身旁的警卫班战友们,眼中含着嘱托:要好好照顾首长埃然后慢慢地闭上眼睛,头一歪,倒在了***的怀中。
***把胡昌保轻轻放下,叫人取来一条毛毯,盖在他的身上。面对着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小战士,他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泪水不停地涌出来,沾湿了小胡身上的毛毯。
痛哭红军子弟兵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率先到达陕北的吴起镇。结束了长征。在这里,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团以上干部会议。***代表党中央在会上作了发言。
他走上讲台,首先看了看在座的红军将士们。刚刚从草地中走出的战士们,个个衣衫破烂、形容憔悴(qiáocuì)、面黄肌瘦,他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泪水。
***含着泪说:“我们虽然丢掉了中央根据地,遭到了失败,但到了陕北,毕竟还是胜利了!我们的队伍少了许多人,损失是惨重的。但走过来的同志经过千锤百炼,都是革命的种子!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前途是光明的。
现在我们要从头做起!彼剿翟郊ざ锰ㄏ碌奶冢淮斡忠淮蔚乇ㄒ匀攘业恼粕?
是的,长征结束了,但革命还没有结束。此时的***,想着千千万万因为长征而牺牲的战士们,又想到即将迈出的“新的长征”的脚步,怎能不热泪盈眶!
***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他信奉“男儿有泪不轻弹”,他知道泪水是什么困难也解决不了的,所以不轻易流泪。就算是得知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光荣牺牲的消息时,他也没有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却数次流下了泪水。
在这位伟人的身上,背负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他为百姓落泪,为战友落泪,为妻子落泪,为在长征中牺牲的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落泪。就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脚步去追寻那些难以忘怀、感人泪下的动人场面。
为“干人”落泪
一九三四年的年底,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离开瑞金后,几乎是天天打仗。疲惫的红军冲杀了一个半个月,终于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第一场硬仗——湘江战役打完之后,经过湘江血战的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从将领到战士,大家都十分迷茫,敌人的飞机天天在头顶上“嗡嗡”叫,战士们几乎没有时间睡觉,一直在赶路却还是走不出敌人的视线。队伍中充满了怨言。
在这危急的时刻,***提出建议,为中央红军指了一条明路。他指挥主力红军避开敌人重点封锁的地区,改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
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人特别贫困,当地人形象地称这些瘦得皮包骨头的穷人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经被***政府的各种苛(kē)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了。
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乞讨的“干人”。一看见红军战士,他们就嘶(sī)哑地说着乞讨的话:“长官,给点吃的吧。”
“谢谢长官,可怜可怜我们吧。”
有的饿了太长时间,虚弱得说不出话,就伸着枯枝一样的手,用深陷进去的眼睛乞求地看着红军。
他们个个骨瘦如柴,路都走不稳,只能拄着一根木棍,支撑着不倒下。此情此景震撼了每一个红军指战员,他们震惊于这里的人民过得这样苦,气愤着***反动派对人民的压迫。看着这些受苦的百姓,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
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和她的小孙子,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
寒冬腊月,她们祖孙俩仍穿着补丁摞着补丁的单衣,骨瘦如柴的胳膊和脚在寒风中冻得发青。红军战士们立即围了上去。
这时,***从后面走过来,他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战士们告诉他是一位老太太,饿得走不动了。
***急忙推开众人,赶上前去扶着老太太坐起来。老太太已经饿得发昏了,但还记得把她的小孙子抱在怀里。
一位红军战士解释说:“老太太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抓了壮叮孩子娘早死了,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逃出来四处讨饭。”
听到这儿,***已是热泪盈眶。
他立即脱下身上的毛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一起送到老婆婆手中。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您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咱们‘干人’的队伍。我们会把地主和反动派都打跑,让您和孩子过上好日子!”
“是啊,您一定要好好活,等着我们打胜仗回来。”警卫员也跟着说,穿上毛衣的老人感动地点着头,嘴里连声念叨着:“红军,红军……好……”然后费力地站起来,拉着小孙子摇摇晃晃地走了。***看着老人的背影,心中抱定了坚定的信念,他含着热泪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夫妻情深
***和妻子贺子珍的感情非常深,他们既是夫妻,又是战友,两人在长征途中,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虽然工作不同,但他们为革命奋斗的心是相通的。
遵义会议后,***率领中央红军成功地四渡赤水,接着又挥师南渡乌江,兵发贵阳,逼得蒋介石急调滇军到贵阳“保驾”。***看准云南兵力空虚,就带领着红军日夜兼程,很快来到盘县境内,再往前走,就进入云南省了。
***知道,只要成功地北渡金沙江,红军就可以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变被动为主动了。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红军很快就可以暂时脱险,但就在这时,一场意外的灾祸,降临到他的妻子贺子珍头上。
1935年4月23日,贺子珍所在的红军总卫生部休养连,来到盘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
中午时分,战士们扎下营地,准备休息。正当此时,天空中响起了“嗡嗡”的飞机声,是敌人的飞机!警卫员吴吉清急忙让贺子珍隐蔽起来,但贺子珍看到有几个重伤员还躺在那里,一动也不能动,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之中,就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安排伤员隐蔽。
就在这时,敌机投下了炸弹。炸弹在贺子珍身边炸响了,腾起了一团烟雾。贺子珍头上、胸膛上、臂膀上,到处鲜血淋淋,立刻倒在血泊之中了。
大家急忙请医生检查,结果发现她身上十七处负伤。
有的弹片深入体内,根本无法取出。即使浅的那些,取出也不容易。警卫员吴吉清吓得直哭。
医生紧急给贺子珍动了手术,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贺子珍硬挺着接受了整个手术。几次疼晕了过去。
她苏醒后,知道自己伤得很重,就对大家说:“我负伤的事请你们暂时不要告诉润之。他在前线指挥作战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了。请你们把我寄放在附近老百姓家里,将来革命胜利了咱们再见面……”说完,就又昏迷了。
看到浑身鲜血的她,大家十分难过,特别是警卫员吴吉清,她一直焦急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战友们商量了一下,一面把血泊中的贺子珍抬上担架,一面急派骑兵飞奔到红军总部,通知***。
不一会儿,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越跑越近,接着,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众人眼前。他来不及等马停下来,就跳下马,快步走到贺子珍的身旁,弯下腰仔细端详着浑身是血、不省(xǐnɡ)人事的妻子。
他拉着她的手轻呼:“子珍!子珍!毕胱牌拮釉诟锩芯闹种帜ツ眩胱潘宰约汗ぷ鞯闹С郑涂构ぷ魇钡娜卫腿卧梗馕桓痔庵镜暮炀乘В唤诘<芘裕崆岬爻槠鹄础?
当时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跟着落泪了。不久,贺子珍再次转醒,一见***在一边,脸上现出一丝笑意。随即让他赶快回去指挥战斗。
***交代她好好养伤,在她的催促下赶回指挥了。
后来贺子珍的伤好了,但有几片弹片,一直到她去世都没能取出,跟了她一辈子。
痛哭战友胡昌保
红军渡过了金沙江,又在***的指挥下,飞渡了天险大渡河。一九三五年六月上旬,他们来到了二郎山。
一天,***率领***纵队,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打了一路,战士们都很疲惫,***和警卫员一起艰难地往山上爬。为了给大家鼓劲儿,***不时地讲讲笑话,逗得大家直笑。
在一片笑声中,部队走到了半山腰的一片开阔地,***说:“就在这儿歇歇脚吧!”说着,就在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大家也围着他坐下。
正在大家轮流讲笑话消除疲劳之际,忽然,***的警卫班长胡昌保,摆手示意大家停下。一静下来,大家才听清,就在他们的头顶上,响起了“嗡嗡”的声音,几架敌机从东南方向飞了过来。
***急忙让大家隐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敌机朝人最密集的地方俯冲下来,扔下了几颗炸弹。爆炸声震耳欲聋,其中一颗炸弹就落在离***不远的地方。眼疾手快的警卫班长胡昌保大喊一声,猛地向***扑去,将他推向一边。
霎时,***刚刚休息的大石头被炸得粉碎。大家顾不得隐藏,都围了过来,只见胡昌保双眼紧闭,浑身是血,倒在地上。所幸,***没有受伤。
满身尘土的***蹲在胡昌保身旁,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轻轻地呼唤着:“小胡,昌保同志……”不一会儿,胡昌保缓缓地苏醒过来。他微微睁开双眼,看到***就在身边,忙问:“首长,您受伤没有?”
“没有,小胡,我很好!”胡昌保脸上露出放心的笑容。***连忙喊卫生员给胡昌保包扎。
“我是不行了……还是不要——”
“昌保,你会好的!”***哽咽地打断他。
胡昌保望着围在身旁的警卫班战友们,眼中含着嘱托:要好好照顾首长埃然后慢慢地闭上眼睛,头一歪,倒在了***的怀中。
***把胡昌保轻轻放下,叫人取来一条毛毯,盖在他的身上。面对着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小战士,他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泪水不停地涌出来,沾湿了小胡身上的毛毯。
痛哭红军子弟兵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率先到达陕北的吴起镇。结束了长征。在这里,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团以上干部会议。***代表党中央在会上作了发言。
他走上讲台,首先看了看在座的红军将士们。刚刚从草地中走出的战士们,个个衣衫破烂、形容憔悴(qiáocuì)、面黄肌瘦,他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泪水。
***含着泪说:“我们虽然丢掉了中央根据地,遭到了失败,但到了陕北,毕竟还是胜利了!我们的队伍少了许多人,损失是惨重的。但走过来的同志经过千锤百炼,都是革命的种子!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前途是光明的。
现在我们要从头做起!彼剿翟郊ざ锰ㄏ碌奶冢淮斡忠淮蔚乇ㄒ匀攘业恼粕?
是的,长征结束了,但革命还没有结束。此时的***,想着千千万万因为长征而牺牲的战士们,又想到即将迈出的“新的长征”的脚步,怎能不热泪盈眶!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二十四章 周恩来的故事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一方面军离开中苏区开始万里长征。长征一开始,周恩来就成为全军的“总管家”。
往往一到宿营地后,他的油灯都是彻夜不熄的。长征中的各种重要事务,大都要由他亲自处理。而他自己从中央苏区出发时所带的个人行李中,只有两条毯子、一床被单,还有一个做枕头用的包袱,里面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件灰色绒衣。
战士们都愿意与他亲近,因为他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的人格又是十分高尚的。在长征中,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给“革命同志”挑血泡
1934年的秋天,中央红军刚刚开始长征。一天,中央机关的队伍早已走出老远,而周恩来副主席的警卫员小丁,却远远地落在后面。
小丁年龄不大,早上队伍出发时,他一路蹦蹦跳跳的,特别有活力。可是刚到中午,他的脚就钻心地疼起来。他只好一拐一拐地往前走,不一会儿就落在了后面。
好不容易到了营地,他趁着周副主席去开会,偷偷地脱下草鞋一看,我的妈呀!右脚上磨出两个大血泡,这可怎么办?小丁急得都快哭了。这样明天怎么赶路埃他心里正着急,听见不远处传来周恩来的说话声。他赶紧把草鞋套上,疼得直咧嘴。这事可不能让周副主席知道,不然他又该照顾自己了,那自己不就拖队伍后腿了吗?
小丁见周恩来走近了,急忙站起来,忍着疼给周副主席打了一盆热水。
“周副主席,洗洗脸吧。”
周恩来点点头,见小丁转身要出去,就叫住他。关切地问:“今天走了那么多路,累不累呀?”
“不累!”小丁干脆地回答,就怕引起周副主席的怀疑。
“脚上打泡了吧?”周副主席盯着他。
“没有……那个,副主席您累了,洗了脸赶快休息吧,我还得站岗去呢。”小丁说着就往外走。
“回来。想转话题?”周恩来看了看小丁的脚,说:“你走路怎么一拐一拐的?脱了鞋让我看看。”
小丁没办法,只好脱下鞋,不小心碰到了脚上的血泡,小丁疼得直叫:“哎哟!”
看到两个大泡,周恩来压着小丁的肩膀让他坐在一边,端过那盆热水,不由分说把小丁的脚按进水里。小丁疼得直抽气。
周恩来说:“不要紧,先用热水烫烫脚,一会儿我给你挑了,把里面的血放出来,再上点药,明天就好了。”说着就去找针。
小丁一见周副主席真要给自己挑血泡,急得连忙把脚抬起来。
“不不!副主席,我自己来吧,让首长给我挑泡,我——”“不行,”周恩来打断他的话,“你自己哪会?第一次打血泡吧?挑血泡我有经验。”
“怎么能让您干这种事呢!”小丁还是躲着,周恩来拉过小丁的脚,亲切地说:“我们都是革命同志,就应该互相帮助。你能给我打洗脸水,我也能给你挑血泡。来吧,又不是大姑娘,还害什么羞!”
小丁听了,只好同意了。周副主席动作很轻,一边挑,一边问他:“疼不疼?忍一下就好了。”
小丁连声回答“不疼”,不禁流下泪来。多好的周副主席啊!
长征路上当教员
周副主席不仅关心战士们的身体,也很关心他们的知识成长。小丁跟在周副主席身边,能学到很多知识。从只认识几个字的半文盲,变得能自己写家信了,在小丁看来,这全是周副主席的功劳。
那时,他刚调到周副主席身边当警卫员,周副主席知道他不识字后,就教育他说:“干革命需要有文化,有文化才能干大事。你以后可要学文化了。从明天起,我每天教你写两个字。”
小丁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周副主席又问:“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写……不好。”
周恩来拿出一张纸,说:“写给我看看。”
小丁费了半天劲儿才写出歪歪扭扭的三个字。周恩来看了,说:“还好,字都写对了。你看‘动这个字写得太大了,可以小一点。而且,要横平竖直,我们中国字就是讲究这个的……”
从那以后,只要周副主席一有时间,就会教他写字。还给他准备了一个作业本呢。渐渐地,他会写的字越来越多。
红军转战到贵州时,有一天,红军部队在一个小村子中宿营,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周恩来一分钟也没休息,就去开会了,几个警卫员暂时可以休息,但小丁的心里却平静不下来。
刚刚在欢迎红军的百姓中,看到了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勾起了小丁对家乡的思念。他想到家里还有老娘呢,不知道还好不好,真应该写封家信寄给她。
他拿起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想把队伍中发生的事都告诉妈妈。但有好多字还是不会。他做好了标记,想等周副主席回来再请教他。
晚上,周副主席回来了,小丁把写的信给他看,不好意思地请他帮忙。周恩来仔细地看了一遍,拿起笔把他不会的字填上,然后说:“写得很好嘛!明天清清楚楚地抄一遍寄回家去,让你妈妈高兴高兴!”
小丁听了周副主席的称赞,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红军的纪律高于一切
长征路上,周恩来不仅帮着战士们学文化,写家信,还帮战士们修改过借条呢。
那是红军长征路过云南的时候,部队里缺衣少粮,战士们都是饿着肚子赶路的。周副主席也和大家一样,饿着肚子行军打仗,到晚上宿营时,他还要不停地工作,一会儿也不能休息。
警卫员小魏见周副主席饿着肚子办公,心里十分着急,部队刚刚开到一个小村子,他就拉着另一个战士跑出去,挨家挨户地敲门买粮食。
谁知整个村子就只剩下空荡荡的院子,一个村民也没有。看来,百姓们害怕打仗,早都跑光了。两个战士跑了整个村子,一个人也没见到。
最后,他俩商量了一下,走近道旁最后一户人家。喊了半天,还是没人,但这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像没有人住的样子。两个人失望地往外走,突然,小魏看到门后的水缸边有一个盖着口的小筐。他急忙拎(līn)出来,里面有十几个鸡蛋和两碗苞米饭。
小魏马上又叫了几声老乡,仍然没人回答。两个战士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东西先拿回去再说。
一进门,就碰见周副主席。周副主席看他俩这么高兴,刚要说话,就看见了小魏手里的筐。“哪来的?”
“从老乡那里拿的。”
“太好了,我正想找个人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呢,快去把老乡请来。”周副主席高兴地说。
“没见到老乡,”小魏低下头,不敢看周副主席的眼睛。
周副主席的眉头一下皱起来。严厉地说:“没见到老乡?那东西哪来的?”
“屋里没人,就自己拿的。”
“给留下钱了么?”
“没有……当时没人。怕把钱弄丢了。”另一个小战士急忙解释。
“你们还有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周恩来生气了,“这是违反纪律!必须要做检讨!”两个小战士从来没见过周副主席生这么大的气,都吓得不敢说话。
周恩来见两个小鬼低着头,
知道自己太严厉了,就用缓和的语气给他们讲道理:“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部队,我们打仗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知道打点粮食多不容易,怎么能随便拿老百姓的粮食呢?这个道理不用我讲你们也知道,是不是?”
两个小战士点点头,默不作声。
“我们红军是有纪律的,你们还都会唱这个歌呢,怎么一到真正办事的时候,就都抛到脑后去了?我们红军,一言一行都要先想到老百姓,这样我们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都像你们这样,我们和***反动派有什么区别?”
听了周副主席的话,小魏和另一个小战士都十分后悔,难过地抹着眼泪。一个参谋长走过来说:“知道错就行了,赶快想点补救的办法,我看就再给送回去就行了。”
没等周副主席说话,小魏急
忙抬起头来,他着急地说:“不行!我们多给老乡留点钱,东西绝不能送回去!周副主席都饿了一天了!”
周恩来好像明白了什么,摸着小魏和另一个小战士的头说:
“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不能白拿老百姓的东西。我们红军的纪律高于一切呀!这一次,批评完你们,我还得谢谢你们呐。”
小魏急忙摇摇头,还想说什么,一边的参谋长说:“好了,周副主席,这也是战士们担心你的身体。还是赶快给老乡送钱去吧,再留一张条子写明情况就行了。”
两个小战士在一边不停地点头,就怕周副主席让他们把粮食送回去,周副主席想了想,勉强答应了,两个小战士赶紧写了一张条子。
大伯、大娘:你们好!
我们是红军,路过这里。拿了你家十个鸡蛋和两碗苞米饭。这违犯了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对的,向你们赔礼、检讨!
写下这张纸条,再留下银元一块,作为买粮食的钱。
请大伯大娘收下。
红军战士
条子写好后,周副主席亲自检查了一遍,又改正了几个错别字,然后才说:“快给老乡送去。”
小魏接过条子和银元,飞快地向老乡家跑去。
这就是可敬可爱的周恩来,在长征途中,他帮助了许许多多的战士,在战士们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亲人。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一方面军离开中苏区开始万里长征。长征一开始,周恩来就成为全军的“总管家”。
往往一到宿营地后,他的油灯都是彻夜不熄的。长征中的各种重要事务,大都要由他亲自处理。而他自己从中央苏区出发时所带的个人行李中,只有两条毯子、一床被单,还有一个做枕头用的包袱,里面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件灰色绒衣。
战士们都愿意与他亲近,因为他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的人格又是十分高尚的。在长征中,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给“革命同志”挑血泡
1934年的秋天,中央红军刚刚开始长征。一天,中央机关的队伍早已走出老远,而周恩来副主席的警卫员小丁,却远远地落在后面。
小丁年龄不大,早上队伍出发时,他一路蹦蹦跳跳的,特别有活力。可是刚到中午,他的脚就钻心地疼起来。他只好一拐一拐地往前走,不一会儿就落在了后面。
好不容易到了营地,他趁着周副主席去开会,偷偷地脱下草鞋一看,我的妈呀!右脚上磨出两个大血泡,这可怎么办?小丁急得都快哭了。这样明天怎么赶路埃他心里正着急,听见不远处传来周恩来的说话声。他赶紧把草鞋套上,疼得直咧嘴。这事可不能让周副主席知道,不然他又该照顾自己了,那自己不就拖队伍后腿了吗?
小丁见周恩来走近了,急忙站起来,忍着疼给周副主席打了一盆热水。
“周副主席,洗洗脸吧。”
周恩来点点头,见小丁转身要出去,就叫住他。关切地问:“今天走了那么多路,累不累呀?”
“不累!”小丁干脆地回答,就怕引起周副主席的怀疑。
“脚上打泡了吧?”周副主席盯着他。
“没有……那个,副主席您累了,洗了脸赶快休息吧,我还得站岗去呢。”小丁说着就往外走。
“回来。想转话题?”周恩来看了看小丁的脚,说:“你走路怎么一拐一拐的?脱了鞋让我看看。”
小丁没办法,只好脱下鞋,不小心碰到了脚上的血泡,小丁疼得直叫:“哎哟!”
看到两个大泡,周恩来压着小丁的肩膀让他坐在一边,端过那盆热水,不由分说把小丁的脚按进水里。小丁疼得直抽气。
周恩来说:“不要紧,先用热水烫烫脚,一会儿我给你挑了,把里面的血放出来,再上点药,明天就好了。”说着就去找针。
小丁一见周副主席真要给自己挑血泡,急得连忙把脚抬起来。
“不不!副主席,我自己来吧,让首长给我挑泡,我——”“不行,”周恩来打断他的话,“你自己哪会?第一次打血泡吧?挑血泡我有经验。”
“怎么能让您干这种事呢!”小丁还是躲着,周恩来拉过小丁的脚,亲切地说:“我们都是革命同志,就应该互相帮助。你能给我打洗脸水,我也能给你挑血泡。来吧,又不是大姑娘,还害什么羞!”
小丁听了,只好同意了。周副主席动作很轻,一边挑,一边问他:“疼不疼?忍一下就好了。”
小丁连声回答“不疼”,不禁流下泪来。多好的周副主席啊!
长征路上当教员
周副主席不仅关心战士们的身体,也很关心他们的知识成长。小丁跟在周副主席身边,能学到很多知识。从只认识几个字的半文盲,变得能自己写家信了,在小丁看来,这全是周副主席的功劳。
那时,他刚调到周副主席身边当警卫员,周副主席知道他不识字后,就教育他说:“干革命需要有文化,有文化才能干大事。你以后可要学文化了。从明天起,我每天教你写两个字。”
小丁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周副主席又问:“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写……不好。”
周恩来拿出一张纸,说:“写给我看看。”
小丁费了半天劲儿才写出歪歪扭扭的三个字。周恩来看了,说:“还好,字都写对了。你看‘动这个字写得太大了,可以小一点。而且,要横平竖直,我们中国字就是讲究这个的……”
从那以后,只要周副主席一有时间,就会教他写字。还给他准备了一个作业本呢。渐渐地,他会写的字越来越多。
红军转战到贵州时,有一天,红军部队在一个小村子中宿营,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周恩来一分钟也没休息,就去开会了,几个警卫员暂时可以休息,但小丁的心里却平静不下来。
刚刚在欢迎红军的百姓中,看到了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勾起了小丁对家乡的思念。他想到家里还有老娘呢,不知道还好不好,真应该写封家信寄给她。
他拿起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想把队伍中发生的事都告诉妈妈。但有好多字还是不会。他做好了标记,想等周副主席回来再请教他。
晚上,周副主席回来了,小丁把写的信给他看,不好意思地请他帮忙。周恩来仔细地看了一遍,拿起笔把他不会的字填上,然后说:“写得很好嘛!明天清清楚楚地抄一遍寄回家去,让你妈妈高兴高兴!”
小丁听了周副主席的称赞,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红军的纪律高于一切
长征路上,周恩来不仅帮着战士们学文化,写家信,还帮战士们修改过借条呢。
那是红军长征路过云南的时候,部队里缺衣少粮,战士们都是饿着肚子赶路的。周副主席也和大家一样,饿着肚子行军打仗,到晚上宿营时,他还要不停地工作,一会儿也不能休息。
警卫员小魏见周副主席饿着肚子办公,心里十分着急,部队刚刚开到一个小村子,他就拉着另一个战士跑出去,挨家挨户地敲门买粮食。
谁知整个村子就只剩下空荡荡的院子,一个村民也没有。看来,百姓们害怕打仗,早都跑光了。两个战士跑了整个村子,一个人也没见到。
最后,他俩商量了一下,走近道旁最后一户人家。喊了半天,还是没人,但这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像没有人住的样子。两个人失望地往外走,突然,小魏看到门后的水缸边有一个盖着口的小筐。他急忙拎(līn)出来,里面有十几个鸡蛋和两碗苞米饭。
小魏马上又叫了几声老乡,仍然没人回答。两个战士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东西先拿回去再说。
一进门,就碰见周副主席。周副主席看他俩这么高兴,刚要说话,就看见了小魏手里的筐。“哪来的?”
“从老乡那里拿的。”
“太好了,我正想找个人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呢,快去把老乡请来。”周副主席高兴地说。
“没见到老乡,”小魏低下头,不敢看周副主席的眼睛。
周副主席的眉头一下皱起来。严厉地说:“没见到老乡?那东西哪来的?”
“屋里没人,就自己拿的。”
“给留下钱了么?”
“没有……当时没人。怕把钱弄丢了。”另一个小战士急忙解释。
“你们还有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周恩来生气了,“这是违反纪律!必须要做检讨!”两个小战士从来没见过周副主席生这么大的气,都吓得不敢说话。
周恩来见两个小鬼低着头,
知道自己太严厉了,就用缓和的语气给他们讲道理:“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部队,我们打仗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知道打点粮食多不容易,怎么能随便拿老百姓的粮食呢?这个道理不用我讲你们也知道,是不是?”
两个小战士点点头,默不作声。
“我们红军是有纪律的,你们还都会唱这个歌呢,怎么一到真正办事的时候,就都抛到脑后去了?我们红军,一言一行都要先想到老百姓,这样我们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都像你们这样,我们和***反动派有什么区别?”
听了周副主席的话,小魏和另一个小战士都十分后悔,难过地抹着眼泪。一个参谋长走过来说:“知道错就行了,赶快想点补救的办法,我看就再给送回去就行了。”
没等周副主席说话,小魏急
忙抬起头来,他着急地说:“不行!我们多给老乡留点钱,东西绝不能送回去!周副主席都饿了一天了!”
周恩来好像明白了什么,摸着小魏和另一个小战士的头说:
“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不能白拿老百姓的东西。我们红军的纪律高于一切呀!这一次,批评完你们,我还得谢谢你们呐。”
小魏急忙摇摇头,还想说什么,一边的参谋长说:“好了,周副主席,这也是战士们担心你的身体。还是赶快给老乡送钱去吧,再留一张条子写明情况就行了。”
两个小战士在一边不停地点头,就怕周副主席让他们把粮食送回去,周副主席想了想,勉强答应了,两个小战士赶紧写了一张条子。
大伯、大娘:你们好!
我们是红军,路过这里。拿了你家十个鸡蛋和两碗苞米饭。这违犯了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对的,向你们赔礼、检讨!
写下这张纸条,再留下银元一块,作为买粮食的钱。
请大伯大娘收下。
红军战士
条子写好后,周副主席亲自检查了一遍,又改正了几个错别字,然后才说:“快给老乡送去。”
小魏接过条子和银元,飞快地向老乡家跑去。
这就是可敬可爱的周恩来,在长征途中,他帮助了许许多多的战士,在战士们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亲人。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回复: 红军长征的故事
第二十五章 贺龙在长征中
红军长征一共走了二万五千里路,在行军途中,将士们齐心合力,排除万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长征路上,许多领导与红军战士们同甘共苦,一起走过了艰难险阻,并在长征路上留下了许多故事。贺龙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用兵如神,关心同志,战士们都很钦佩他。
“吃后面大块的肉!”
1934年11月,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进驻湖南西部的永顺城。刚扎下营盘,就得到消息,敌人的三十四师,带着三个旅和一个团的兵力,正向红军追来。
敌众我寡,贺龙和任弼时商量到半夜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敌人进城必经的小桥突然浓烟滚滚,烧了起来。贺龙派了两名战士来见地方官员。
“老乡,这是五百块银元,由于战争需要,我们把桥烧了,等我们走后,一定再把桥修起来。”官员十分惶(huáng)恐地答应了。
两名战士一边往回走,一边嘀咕:“老总这是怎么了?怕敌人怕到这个份上?”
另一名战士也纳闷,说:“是啊,怕敌人追上来,把桥都烧了。”
等他们回到营地,战士们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贺龙命令队伍撤退,队伍一路走,一路扔下
了好多锅碗瓢盆,有的锅里还有没吃完的饭呢。
红军刚刚退走,敌人的部队就进了城。敌人的师长一看红军的营地,扔得乱七八糟,好像仓皇逃命的样子,哈哈大笑。得意洋洋地说:“谁说红军胆子大?听见我的名字跑得比风都快!”
他手下的狗腿子就跟着连连称是。
他又说:“他们一定跑不远,给我追!”
红军这时已走出一百多里,在一个山岗上停下来休息。战士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贺老总今天很奇怪,平时天不怕地不怕,怎么今天听说敌人来了,不战而逃了。
任弼时听了战士们的议论,对贺龙说:“老总,还是跟战士们讲清楚吧,不然你的一世英名可就全完喽!”
贺龙哈哈一笑,点起旱烟袋抽了几口才说:“敌人兵比我们多,枪比我们好,所以就会轻视我们,犯了自大的毛玻咱们就抓住他这个弱点,让他更轻敌。这里山大树多,地形复杂,咱们埋伏好了,好以少胜多打胜仗啊!”
“哦!”战士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有的战士又问了:“老总,咱们都走出这么远了,什么时候打呀?”
贺龙眯着眼睛看看他,说:
“小鬼!你急什么?”
小战士“嘿嘿”一笑,说:“我不就是看着敌人的枪挺好的,想赶快换一支嘛!”说得贺老总和同志们都笑了。
敌人并不傻,虽然派了一支小部队去追击红军,心里却不踏实。大部队留在城里等消息。红军的侦察兵发现了这股小部队,赶忙回来报告。贺龙慢条斯理地抽了几口烟,说:“继续撤。”
战士们不解,有的就问贺龙:“老总,到嘴的肉,咱们怎能不吃呢?”
贺龙拍拍战士的肩膀,说:“这块肉太小啦,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咱们还是等着吃后面大块的肉吧!”战士们明白了,就继续向后退。
这个行动被敌人的师长知道了,他更加得意,傲慢地跨上马,手臂一挥:“走,抓贺龙去!”然后带着全部人马一起追了上来。
这个时候,红军已经走到了一个叫龙家寨的地方,这里四周是山,中间一片开阔地。贺龙一看,说:“就是这儿,这种地形最适合打伏击,咱们就在这里等着敌人上钩吧。”然后仔细地布置好埋伏圈。
不一会儿,敌人的侦察兵就到了,紧接着敌人的师长,带领着三个旅和一个团,全部进了伏击圈,贺龙一声:“打!”
红军战士从四面八方冲出来,吓得敌人连吃饭的锅都打坏了。仅仅两个小时,敌人全军覆没(fùmò),红军战士又打了一个大胜仗!此时,贺龙正站在远处的一个山岗上抽烟呢!
贺老总与红小鬼
在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的队伍中,有不少红小鬼。他们年龄很小,但是,长征的决心很大。一路上,他们不怕困难,勇敢坚强,有些还做出了突出贡献。贺龙非常关心这些红小鬼。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这些红小鬼胜利走完了长征路。
红二方面军军团指挥部警卫连有一个红小鬼叫周昌举。有一次行军时,周昌举倒在地上睡着了。睡着睡着,他好像听见有人叫他:“小鬼!醒醒!”
突然,耳朵传来一阵疼痛,有人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拽了起来。那人说:“贺老总让我来叫你,你再睡,就别跟着部队走了。”周昌举揉揉眼睛,赶紧站了起来。
回到了宿营地,贺老总走来亲切地问周昌举:“小鬼!
怎么样?每天晚上走八十里地,吃不消了吧?”周昌举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贺老总拍拍他的肩,转过身对供给部的一个干部说:“要想办法搞些马,让小鬼们和受伤的战士骑上,一定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不久,部队真的从土豪那里搞来几匹马。这下子,每到夜里两点多,周昌举困得不行时,就被捆在马背上赶路。贺龙自己的马也让给病号骑了。看着他这样,警卫连的同志们直摇头:“咱们的贺老总啊,什么都好,就是不肯好好照顾自己。有点好事总是先想到别人,他的干粮让给别人吃了,现在连马也让给别人骑,还是老脾气!”
在贺老总的带领下,好多首长的马都让给了小鬼们,小鬼们能够顺利走出雪山草地,贺老总可是大功一件。
有一次,贺老总的勤务兵陈伢子在长征路上生了病,他又发烧,又拉肚子,上吐下泻,一天下来,身体就软得走不了路。
贺老总每天都来看望陈伢子,并把军部最好的牲口给他骑,还把军中的医生找来,逼着给陈伢子看病吃药,可是,部队行进在茫茫的草地里,到哪里去买药呢?所以连病带饿的,陈伢子的病,时好时坏,终于不拉肚子了,可烧老是不退。
十几岁的孩子,病得又黑又瘦,伏在马背上,一颠一簸的,时间久了,晕得眼冒金星。马也很瘦,驮着陈伢子的马,一直没有休息时间,接连累死了三匹。到第四匹马累倒下时,陈伢子也一样倒在草地上。
当他醒来时,看见贺老总和同志们都围着他,他哭着说:“老总,把我留下,你们走吧,我拖累了大家,我……”陈伢子泣不成声。
贺老总严厉地打断陈伢子的话,说:
“说什么丧气话,有我在,就决不会丢下你不管!你给我安心养病!”
很快,贺龙又给陈伢子搞了一匹马。这第五匹马,终于把陈伢子成功驮出了草地。后来陈伢子才知道,这匹马是用来驮文件的。贺老总命人把文件分散开,给大家背着,把马空出来给他骑。
陈伢子走出了草地,养好了伤,又回到贺老总身边工作了。战士们见了陈伢子都十分高兴,说:“你的命是老总从草地上捡回来的!”
贺老总也哈哈一笑,说道:“陈伢子还没完成革命任务呢,马克思不让他去报到啊!”
战士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在整个长征中,贺老总让出的又何止是一匹马?他把一把蚕豆、一条从水沟里钓上来的小鱼,甚至是自己救命的口粮,都让给了战士们。
最好吃的鱼
1936年7月,贺龙领导的红二和红六军团翻过雪山,进入了草地。由于原本准备的粮食就少,进入草地没几天,部队就断炊了。
贺龙看战士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就动员还有粮食的部队把粮食拿出来平分,并把指挥部的粮食一股脑全分了出去,警卫员为了他的口粮整天着急。
没有了粮食,贺龙就动员大家去河边钓鱼、捉青蛙。
第一天,大家共同努力,捉了不少,虽然不能吃饱,总是有吃的了,可是第二天再去,河边就被当地的藏兵防守起来了。
子弹“嗖嗖”地扫射过来,战士们只好回来了。但贺龙没有动,他蹲在河边,任子弹打入身边的泥土中,就是不走。最后还是警卫员硬把他拉回去的。但是贺龙看战士们饥饿的样子,还是不顾警卫员的阻拦,坚持去了。
这一次,警卫员安排好了警戒,贺龙就坐在水潭边专心致志地钓起鱼来。不知为什么,等了好半天,就是没有鱼来。警卫员怕藏兵再来,催着他快回去。贺老总点上一袋烟,不慌不忙地说:“别着急嘛!钓鱼全凭自愿,你要吃它,它能不小心点吗?”
说得警卫同志们都笑了。正在这时,鱼漂动了,贺老总鱼竿一挑,嗬!足有三四斤重!活蹦乱跳地吊在线上。
同志们这下可高兴了,都帮着把鱼捉上来。贺龙也很高兴,他连着换了几个地方,都钓到了很大的鱼,天渐渐黑了,“钓鱼队”满载而归!
这天晚上,战士们吃到了“全鱼宴”,虽然没有盐,但鱼香扑鼻,战士们都饿了几天,光用鼻子闻着就觉得十分满足。
好多战士都称赞这是最好吃的鱼。贺龙含笑看着战士们狼吞虎咽,不时把自己的鱼肉分给身边的同志。
红军长征一共走了二万五千里路,在行军途中,将士们齐心合力,排除万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长征路上,许多领导与红军战士们同甘共苦,一起走过了艰难险阻,并在长征路上留下了许多故事。贺龙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用兵如神,关心同志,战士们都很钦佩他。
“吃后面大块的肉!”
1934年11月,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进驻湖南西部的永顺城。刚扎下营盘,就得到消息,敌人的三十四师,带着三个旅和一个团的兵力,正向红军追来。
敌众我寡,贺龙和任弼时商量到半夜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敌人进城必经的小桥突然浓烟滚滚,烧了起来。贺龙派了两名战士来见地方官员。
“老乡,这是五百块银元,由于战争需要,我们把桥烧了,等我们走后,一定再把桥修起来。”官员十分惶(huáng)恐地答应了。
两名战士一边往回走,一边嘀咕:“老总这是怎么了?怕敌人怕到这个份上?”
另一名战士也纳闷,说:“是啊,怕敌人追上来,把桥都烧了。”
等他们回到营地,战士们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贺龙命令队伍撤退,队伍一路走,一路扔下
了好多锅碗瓢盆,有的锅里还有没吃完的饭呢。
红军刚刚退走,敌人的部队就进了城。敌人的师长一看红军的营地,扔得乱七八糟,好像仓皇逃命的样子,哈哈大笑。得意洋洋地说:“谁说红军胆子大?听见我的名字跑得比风都快!”
他手下的狗腿子就跟着连连称是。
他又说:“他们一定跑不远,给我追!”
红军这时已走出一百多里,在一个山岗上停下来休息。战士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贺老总今天很奇怪,平时天不怕地不怕,怎么今天听说敌人来了,不战而逃了。
任弼时听了战士们的议论,对贺龙说:“老总,还是跟战士们讲清楚吧,不然你的一世英名可就全完喽!”
贺龙哈哈一笑,点起旱烟袋抽了几口才说:“敌人兵比我们多,枪比我们好,所以就会轻视我们,犯了自大的毛玻咱们就抓住他这个弱点,让他更轻敌。这里山大树多,地形复杂,咱们埋伏好了,好以少胜多打胜仗啊!”
“哦!”战士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有的战士又问了:“老总,咱们都走出这么远了,什么时候打呀?”
贺龙眯着眼睛看看他,说:
“小鬼!你急什么?”
小战士“嘿嘿”一笑,说:“我不就是看着敌人的枪挺好的,想赶快换一支嘛!”说得贺老总和同志们都笑了。
敌人并不傻,虽然派了一支小部队去追击红军,心里却不踏实。大部队留在城里等消息。红军的侦察兵发现了这股小部队,赶忙回来报告。贺龙慢条斯理地抽了几口烟,说:“继续撤。”
战士们不解,有的就问贺龙:“老总,到嘴的肉,咱们怎能不吃呢?”
贺龙拍拍战士的肩膀,说:“这块肉太小啦,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咱们还是等着吃后面大块的肉吧!”战士们明白了,就继续向后退。
这个行动被敌人的师长知道了,他更加得意,傲慢地跨上马,手臂一挥:“走,抓贺龙去!”然后带着全部人马一起追了上来。
这个时候,红军已经走到了一个叫龙家寨的地方,这里四周是山,中间一片开阔地。贺龙一看,说:“就是这儿,这种地形最适合打伏击,咱们就在这里等着敌人上钩吧。”然后仔细地布置好埋伏圈。
不一会儿,敌人的侦察兵就到了,紧接着敌人的师长,带领着三个旅和一个团,全部进了伏击圈,贺龙一声:“打!”
红军战士从四面八方冲出来,吓得敌人连吃饭的锅都打坏了。仅仅两个小时,敌人全军覆没(fùmò),红军战士又打了一个大胜仗!此时,贺龙正站在远处的一个山岗上抽烟呢!
贺老总与红小鬼
在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的队伍中,有不少红小鬼。他们年龄很小,但是,长征的决心很大。一路上,他们不怕困难,勇敢坚强,有些还做出了突出贡献。贺龙非常关心这些红小鬼。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这些红小鬼胜利走完了长征路。
红二方面军军团指挥部警卫连有一个红小鬼叫周昌举。有一次行军时,周昌举倒在地上睡着了。睡着睡着,他好像听见有人叫他:“小鬼!醒醒!”
突然,耳朵传来一阵疼痛,有人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拽了起来。那人说:“贺老总让我来叫你,你再睡,就别跟着部队走了。”周昌举揉揉眼睛,赶紧站了起来。
回到了宿营地,贺老总走来亲切地问周昌举:“小鬼!
怎么样?每天晚上走八十里地,吃不消了吧?”周昌举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贺老总拍拍他的肩,转过身对供给部的一个干部说:“要想办法搞些马,让小鬼们和受伤的战士骑上,一定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不久,部队真的从土豪那里搞来几匹马。这下子,每到夜里两点多,周昌举困得不行时,就被捆在马背上赶路。贺龙自己的马也让给病号骑了。看着他这样,警卫连的同志们直摇头:“咱们的贺老总啊,什么都好,就是不肯好好照顾自己。有点好事总是先想到别人,他的干粮让给别人吃了,现在连马也让给别人骑,还是老脾气!”
在贺老总的带领下,好多首长的马都让给了小鬼们,小鬼们能够顺利走出雪山草地,贺老总可是大功一件。
有一次,贺老总的勤务兵陈伢子在长征路上生了病,他又发烧,又拉肚子,上吐下泻,一天下来,身体就软得走不了路。
贺老总每天都来看望陈伢子,并把军部最好的牲口给他骑,还把军中的医生找来,逼着给陈伢子看病吃药,可是,部队行进在茫茫的草地里,到哪里去买药呢?所以连病带饿的,陈伢子的病,时好时坏,终于不拉肚子了,可烧老是不退。
十几岁的孩子,病得又黑又瘦,伏在马背上,一颠一簸的,时间久了,晕得眼冒金星。马也很瘦,驮着陈伢子的马,一直没有休息时间,接连累死了三匹。到第四匹马累倒下时,陈伢子也一样倒在草地上。
当他醒来时,看见贺老总和同志们都围着他,他哭着说:“老总,把我留下,你们走吧,我拖累了大家,我……”陈伢子泣不成声。
贺老总严厉地打断陈伢子的话,说:
“说什么丧气话,有我在,就决不会丢下你不管!你给我安心养病!”
很快,贺龙又给陈伢子搞了一匹马。这第五匹马,终于把陈伢子成功驮出了草地。后来陈伢子才知道,这匹马是用来驮文件的。贺老总命人把文件分散开,给大家背着,把马空出来给他骑。
陈伢子走出了草地,养好了伤,又回到贺老总身边工作了。战士们见了陈伢子都十分高兴,说:“你的命是老总从草地上捡回来的!”
贺老总也哈哈一笑,说道:“陈伢子还没完成革命任务呢,马克思不让他去报到啊!”
战士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在整个长征中,贺老总让出的又何止是一匹马?他把一把蚕豆、一条从水沟里钓上来的小鱼,甚至是自己救命的口粮,都让给了战士们。
最好吃的鱼
1936年7月,贺龙领导的红二和红六军团翻过雪山,进入了草地。由于原本准备的粮食就少,进入草地没几天,部队就断炊了。
贺龙看战士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就动员还有粮食的部队把粮食拿出来平分,并把指挥部的粮食一股脑全分了出去,警卫员为了他的口粮整天着急。
没有了粮食,贺龙就动员大家去河边钓鱼、捉青蛙。
第一天,大家共同努力,捉了不少,虽然不能吃饱,总是有吃的了,可是第二天再去,河边就被当地的藏兵防守起来了。
子弹“嗖嗖”地扫射过来,战士们只好回来了。但贺龙没有动,他蹲在河边,任子弹打入身边的泥土中,就是不走。最后还是警卫员硬把他拉回去的。但是贺龙看战士们饥饿的样子,还是不顾警卫员的阻拦,坚持去了。
这一次,警卫员安排好了警戒,贺龙就坐在水潭边专心致志地钓起鱼来。不知为什么,等了好半天,就是没有鱼来。警卫员怕藏兵再来,催着他快回去。贺老总点上一袋烟,不慌不忙地说:“别着急嘛!钓鱼全凭自愿,你要吃它,它能不小心点吗?”
说得警卫同志们都笑了。正在这时,鱼漂动了,贺老总鱼竿一挑,嗬!足有三四斤重!活蹦乱跳地吊在线上。
同志们这下可高兴了,都帮着把鱼捉上来。贺龙也很高兴,他连着换了几个地方,都钓到了很大的鱼,天渐渐黑了,“钓鱼队”满载而归!
这天晚上,战士们吃到了“全鱼宴”,虽然没有盐,但鱼香扑鼻,战士们都饿了几天,光用鼻子闻着就觉得十分满足。
好多战士都称赞这是最好吃的鱼。贺龙含笑看着战士们狼吞虎咽,不时把自己的鱼肉分给身边的同志。
佳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4-06-2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